热门回答:
野狐试答
题主好。你的问题描述一个现象。我们在头条中可以看到很多读者。在读古诗的时候常在评论里说这首诗不和律。那个地方平仄不合适等。就这个问题和诗的格律我很高兴和你交流一下。
一 什么是格律
诗歌、诗歌。诗在产生的时候就是用来唱的。它必然有节奏和韵律。这也是中国诗歌的本质特色。格律是诗歌的格式和音律。诗歌都存在格律问题。近体诗在格律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所以一般说格律只是指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以五七言律诗为主。兼及五七言绝句、排律。格律就是“格”和“律”。“格”主要指对仗、字数。八句四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字数固定为40和56。绝句又叫截句。律诗的一半。要求同律诗。格还包括起承传合。甚至有格调要求。打油诗和律都不能算数的。因为格调不够。“律”主要是用韵和平仄问题。属于音律方面的要求。很具体细碎。不具体展开了。有兴趣自己网上可以查看。
二 格律与诗
任何艺术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任何艺术的形式都是服务于内容的。就是在唐代很多诗人也会出格、出律的。崔颢的《黄鹤楼》因为出格而成绝唱。出律的诗就更多了。科考不出律就好。涉及前程问题。平时抒发情感。古人也不会那样死板地削足适履。玉有瑕。有瑕才是玉。
形式强调过头必然会伤害内容。在大讲格律的唐宋。为什么古体诗依然很盛行。就是它的限制没有律诗那样严格。李白的成就主要在乐府歌行体。就是他不喜欢约束。当然也有不少人喜欢在这方面展示才能。李贺愿意把自己写到吐血。他高兴这样。也没啥不好。
三 现在的格律
现在写古诗。我觉得还是写古体诗为好。既有古味、古趣。又没有太多的束缚。再说古音和现在的音在很多字上面早已不同了。按古代还是现代的呀。多累呀。平仄就那几种固定格式不憋屈吗?要是音乐的1/2/3/4/5/6/7也排成几个固定的格式。像律诗一样。那音乐还有生命力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写诗也好。读诗也好。不要太过于在这方面纠缠。就是作律诗也应该在守与不守之间。毕竟是为了悦己愉情。不是为了折磨自己。又不参加科举考试。
对律诗的格律问题。现在高中学生也只是简单了解一下。知道有这回事。大学中文系四年出来。也没几个人精于音律。
话又说回来。如果个人喜好音韵学。有志于在这方面有所成就。那很难得了。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内容。而且很冷门。需要有人传承。
个人浅见。有此雅好的朋友多有得罪。见谅。
其他观点:
在头条里对联作诗纯属属娱乐。消磨时间。头条里人才众多。学识渊博各出奇招。为人们经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代诗人作家为后代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丰富的写作经验。有很多能人老师都继承下来了。也仿效古人写了很多古诗与现代诗。解放后取缔了科考制度。棍据新的时代学的文化知识多又广。古今中西文化结合多元化。古诗对联等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淡化了。对于写诗平仄这些很多新教师都无法去理解去再传授给学生。现在经济化效益时代。只是大家在空余时间玩玩手机头条。长一点的文章很少人看。只有赶时毛的娱乐圈有人喜欢。写诗作对又费时又动脑很少人参与。都是为了兴趣去打一些插边球!
内行看诀窍。外观奏热闹。
书洎渊广奥。全是水上漂。
学海有波涛。小心才为妙。
你若功夫深。学海去捞针。
办事太死板。与时难俱进。
莫要揭人短。摇船过也行。
八仙同过海。各显各才能。
你真有神通。多教徒儿孙。
诗词作贡献。培养接班人。
才华讲平仄。文好人人敬。
无(吾)才学不精。想在头条混。
学写诗词篇。难免有缺陷。
水平有高低。不要太在意。
语对句圆滑。我也赞美他。
相识是缘份。不要伤人心。
头条一家亲。互帮共前进!
其他观点:
因为这种人精通或略懂古代韵文中的骈文。骈文是借古代马车四马或两马并行拉车步伐整齐合一声响韵近的特点演进成的文体。这种文体上下句要求字数相等且对应的字音平仄按律相配。平仄声韵演化成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平上折去四声。也称汉语拼音的一二三四声调。骈文盛兴于秦汉。唐宋吸收其艺术之美并完善于楹联的运用。及至元清诗文中的平仄开始灵活选择运用。主张重意境轻平仄。以强化字面本意和含蓄境界的拓展。这也是现代诗文中特别是对联对偶句创作的主流。
诗词对文体是用艺术手法将汉字组合成既可欣赏又意义深远的作品。其最终目的是让读者通过音韵美感受并体会到意境美。如果只强调诗对的平仄音韵格律为唯一标准。有时就选不出意思好的文字。即使安上平仄合格的字也会别扭意思不清更谈不上意境之美。让读者失望不感兴趣。这就是僵死运用音韵平仄无法创作出优秀诗对的原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193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格律,平仄,律诗,头条,近体诗,骈文,古诗,诗歌,在这,音韵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不写诗的人反而特别在意平仄?读诗必先校对格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野狐试答题主好。你的问题描述一个现象。我们在头条中可以看到很多读者。在读古诗的时候常在评论里说这首诗不和律。那个地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