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郁达夫是个渣男的说法?
原创

怎么看郁达夫是个渣男的说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孙荃是郁达夫的第一位夫人。她出身农家。家境殷实。性情端淑。小有才气。孙荃初识郁达夫。便被玉树临风的郁达夫深深吸引。日后与留洋的郁达夫鸿燕往来。倾诉衷肠。一位是守旧的小家碧玉。一位是热情似火的浪漫诗人。在父母的催婚包办下走到了一起。对于孙荃。郁达夫虽无反感。亦无深情。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各自相安。

郁达夫是一个抒情高手。他的情书深深款款。温婉细腻。豆寇少女王映霞陷入热恋之中。郁达夫向妻子孙荃和盘托出此事。面对婚变。隐忍的孙荃无奈地选择了退出。成全了他们。

婚后的郁达夫自建家宅。希望金屋藏娇。可王映霞善于社交。与贤达精英往来不断。郁达夫厌烦应酬不断的生活。忍而不发。生活貌似平静。却暗藏危机。

郁达夫性格草率偏执。因误会王映霞和许绍棣关系暧昧。竟然刊报将此事公之于众。王映霞自然受不了这般奇耻。誓言郁达夫若不刊报澄清。便与他一刀两断。郁达夫只得登报和解。此事虽然平息。却在两人之间留下了致命的阴影。

之后发生的王戴绯闻。沸沸扬扬。满城风雨。郁达夫心中的抑郁可想而知。但他仍试图努力经营这段婚姻。因工作需要。郁达夫携王映霞奔赴南洋。

事无至此。无可挽回。1940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分手。曾经的天作之合如今劳燕分飞。

与王映霞分手后。郁达夫结识了李筱英。李筱英是大学高才生。电台主持人。也颇有才华。两人异国飘零。相互照顾。相互扶持。造化弄人。两人亦未成婚。之后。日军缉拿郁达夫。他逃亡到印尼。在这里他认识了何丽有。并娶她为妻。

1945年。郁达夫在印尼杳无音信。后考证为日本人所害。

其他观点:


郁达夫和徐志摩从小就认识。他们还曾经同班。

如果说徐志摩是情场中的高手。那么郁达夫就是男女爱情中的能将。

民国的这些享誉国内外的才子。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才华和风流并行。

这其中的典型就有郁达夫。

和徐志摩一样。他能用情书征服女人。

1927年。新年伊始。郁达夫在拜访自己的老朋友孙百刚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王映霞。

彼时。王映霞才19岁。正是一个女孩最懵懂美妙的年纪。

那天她穿了一件织锦旗袍。曼妙柔软的曲线尽显。加上一双明眸如水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一头乌黑的秀发。散发着青春朝气的光泽。

郁达夫几乎在看到她的一刹那。心脏就开始剧烈跳动。

难掩激动。郁达夫对王映霞说:“我觉得从前在什么地方见过王小姐。好生眼熟。”

王映霞未回答。孙百刚的妻子打圆场说:“也许是在杭州什么地方碰到过吧。”

原来。王映霞曾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院。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

随即两人慢慢攀谈了起来。王映霞得知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郁达夫。不由地心生崇拜。

对于文人才子郁达夫。她也是仰慕已久的。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她便从老师的口中得知了鲁迅。郭沫若。以及郁达夫等人。没想到。他竟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她读过他的《沉沦》。读过他的《春风沉醉在晚上》。无数个夜深时分。她被他的文字所吸引着。震撼着。

这次见面。俩人都心生摇曳。

一个是热烈激情的才子。一个是才华斐然的俏佳人。无须多言了。情爱如春回大地铺满心间。

王映霞在日记中写道:“他身材并不高大。乍一看有一些潇洒风度。一件灰色布面的羊皮袍子。衬上了一双白丝袜子和黑直贡呢鞋子。从留得较长而略向后倒的头发看上去。大约总也因过分的忙碌而好久未剪了。他前额开阔。配上一副小眼镜。颧骨以下。显得格外瘦削。”

这样的郁达夫并不是王映霞心中的王子。但他出口成章的才华和即兴赋诗的名士气质。轻轻撩动着她的芳心。

而郁达夫呢。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心被映霞搅乱了。南风大。天气却温和。月明风暖。我真想煞了映霞。不知她是否也在想我。此事当竭力进行。求得和她做一个永久的朋友。”

此后。郁达夫便经常找各种理由去孙百刚家。他邀约王映霞出去玩。

或是去餐厅吃饭。或是看电影。一路谈笑风生。吃吃喝喝。感情也在渐渐升温。

这天。恰逢王映霞过生日。郁达夫特地订了一桌酒席。和孙百刚夫妇一起给王映霞庆生。

席间。开怀畅饮的郁达夫忍不住用日语问孙百刚道:“我近来寂寞得跟在沙漠里一样。只希望出现一片绿洲。你看绿洲能出现吗?”夫妻俩一听。就知道郁达夫是看上王映霞了。

但是他们却不赞成这份感情。一是郁达夫已有妻室。不能让孙荃无所依靠。也不能让年轻的王映霞背负破坏他人家庭的罪名。二是为了郁达夫的前途。名声着想。

但是爱起来的郁达夫哪管别人。他每天一封信一封信地写给王映霞。挚热而疯狂。

忧心的孙百刚好言相劝:“我担忧着你的前途。你到底是一时的感情冲动呢。还是要作永久的打算呢?倘若是一时冲动。我希望你立刻离开上海到北京去。那里。不是有你的荃君和文儿、阿熊吗?”

他说:“我已经失去了理智。哪里还辨得出是一时冲动还是永久感情。我只知道她是我的生命。失去了她。就等于失去了我的生命。”说罢。竟流下了眼泪。

不管他有多痴狂。外人都是不看好这段感情的。在朋友的全力阻拦下。王映霞只好回了杭州老家。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郁达夫赶忙赶到车站去等王映霞。没有等到。便追到了杭州。因为不知道她家的地址。他只有在寒冷的街头乱转期待和她偶遇。

这份感情陷入了绝望的境地。雪上加霜的是。不久。王映霞和一个杭州男人订婚了。

心急火燎的郁达夫。辗转找到她的地址。便开始天天给她发快信。甚至一天数封。

其中让王映霞有很大触动的一封信写道:

“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结婚与爱情。有微妙的关系。你但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做家庭主妇。或抱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走的路。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可以就这样轻轻地抛弃。”

文字犹如滚烫的山芋。既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也痒痛了王映霞的心。

在这样猛烈的进攻下。任谁也是无法抵挡的吧。王映霞也未能幸免。她动摇了。被感动了。最终不顾一切地走向了郁达夫。

1928年。郁达夫和王映霞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汇聚了各方名流。明星参加。热闹轰动一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兴许恋爱中的人会智商变低亦或变成傻子。婚后。他们幸福无比。郁达夫竟一刻也离不开映霞。有了她就欣喜。天高地也阔。离了她就沮丧。痛苦欲绝。为了保住这份得来不易的爱。他竟然公开发表了《日记九种》。暴光与映霞的情事。甚至连一天接吻几次。哪一次亲吻最长都写的清清楚楚。

甜蜜的婚姻生活引来无数人的艳羡。

但是热闹是他们的。此时有一个人非常痛苦。他就是郁达夫的前妻孙荃。

就在他们在上海欢欢喜喜订婚时。孙荃正在北平生产她和郁达夫的最小的一个孩子。

内心的各种凄凉。酸涩。可想而知。

她24岁嫁给郁达夫。虽然相比王映霞。她才华不出众。样貌不出挑。但也是大家闺秀。

她深爱着郁达夫。他便是她理想的少年情郎。虽然是媒妁之言。家庭包办。但她对他。有爱情。

在一个初秋的午后。孙荃忐忑不安地来到郁家。令她意料不到的是。她一进郁家门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家。

此后。她更是把自己当成了郁家的一分子。尽力孝顺郁母。郁家上下都很喜欢她。虽然还未成婚。但已然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儿媳妇。

但是留过学的郁达夫对孙荃是看不上的。在他眼里。孙荃不仅相貌普通。还和普通的乡下女子一样粗俗。

但是这种不甚满意的感觉。在他和孙荃的慢慢接触中。渐渐冲淡。因为孙荃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熟读经书。也会写诗。他对她的看法有了改观。

但改观归改观。他对她是谈不上爱的。顶多是不讨厌。

他一直在拖延。不情愿和孙荃结婚。但是母命难违。盛情难却。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他最终还是向命运之神低下了高贵的头。

起初。他们也曾度过一段温馨融洽的时光。彼此书信来往。诗词唱和。

但这种捆绑式的包办婚姻。夫妻感情中爱情的含金量极小。加之一个是满腹经纶、风流倜傥的东洋留学生。一是缠小脚、扎大辫的乡下女子。一个是富甲一邑、声名显赫的大户人家的干金。一是破落乡绅之家的飘零子弟。

俩人从学识。情趣。爱好。家庭都有着巨大的差异。郁达夫心中的抑郁苦闷呼之欲出。

所以。当王映霞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犹如在苍茫的沙漠中遇见了绿洲。立即结束了与孙荃的这场纯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对于他们的爱情。孙荃是极力反对的。还曾以死相逼。但是终因抵挡不住对他的爱。最终以牺牲自己。成全了他。

此后的孙荃选择了青灯黄卷。念经诵佛。没有再改嫁。她含辛茹苦。抚养孩子。将一辈子的全部青春燃烧给了对郁达夫的思恋中。

可惜她的成全。并没有换来郁达夫和王映霞的幸福。

俩人婚后过了几年平稳的生活。之后就争吵不断。矛盾重重。

郁达夫嗜酒成性。每每喝的烂醉如泥。因为醉酒。他被关入过看守所。因为喝醉。他曾睡在雪地里。身上的钱财被小偷偷光。

他情绪多变。为了喝个痛快。什么都不管不顾。不开心就离家出走。

他给了王映霞辉煌。但是却没有给她安全感。

而王映霞也不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她需要生活里注入新鲜的激情。她已经不甘就此度过一生。

凭借着好看的样貌和优雅的谈吐。她迅速跻身于社会名流与政界要员的交际圈。活在大众的注视和赞美中。她如鱼得水。一如郁达夫所言。布衣暖菜。并非她的理想人生。

而郁达夫恰恰是讨厌社交的。于是看似和和美美的生活开始出现裂痕。

裂痕的进一步撕裂源于。王映霞和许绍槺的暧昧。

许绍槺是王映霞社交圈里的一员。长期你来我往。加之王映霞颇有姿色。他就爱上了她。为了取悦女神。他经常写信表达心意。

他们的绯闻传的沸沸扬扬。郁达夫恼羞成怒。激烈的争吵一幕幕上演。

郁达夫甚至将这份“奸情”登上了报纸。公诸于众。王映霞无法忍受。但终归经不住劝说和好了。

经过短暂的和好。又再次分裂后。他们的矛盾走向了白热化。婚姻也最终走向了尽头。

12年的婚姻。最终在恶言相向中散场。当年才子配佳人的典范。最终以凄凄惨惨告终。

王映霞在晚年的回忆中说:“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晚年王映霞女士

这都是后话。当时他们的离婚和结婚一样。轰动一时。

1943年。郁达夫迎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婚姻。

已经投身于抗日活动的他。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化名娶了何丽友。她身材健壮。相貌平平。为郁达夫生了两个孩子。但是连他的真名都不知道。

自古文人多情。郁达夫一直在追寻。但是却从未拥有真正的爱情。只留下美人的泪和自己的伤痕。

他一生阅女人无数。除了有三位老婆。还有一位情妇。无数个露水逢缘。他热衷嫖娼。恋情一段接着一段。正如他所言:“一生情多累美人。”

感情丰富了他的生活。同时感情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文学与恋爱。对于郁达夫而言是互为表里的。恋爱的激情。已经融化进他的血液里。观其一生。有飞扬的恋爱。更有自由挥洒的才情。爱情和女人。深入心灵。贴近皮肤。也幻化成文字。为他写就一章章不朽的名篇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础。而其文学名作也跟他的恋爱经历一样。焕发着迷人的光彩。惆怅也罢。迷离也罢。悲歌也罢。一并都成了传世的经典。

就在和原配孙荃结婚后一年。他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震惊国内文坛。它是一部饱揽赞誉的爱国主义小说。有反抗。也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尊严。

书中讲述了一位抑郁性青年在对国家。民族担忧的同时。又痛恨自己的不勇敢。转而去靠嫖妓发泄民族情感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自传性。

真实强烈的自我表达。直白而有感染力。他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扩展到对人民的同情上。进而反映了20世纪初的部分时代面貌。

两年后。他旋即创作了《春风沉醉的晚上》。这部作品有格外动人的力量。他将笔对准了普通工人生活和情感的困惑。反应了普通大众的心酸和抗争。可以说。他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现实主义作家。

除了作品。生活中。郁达夫也被称为是中国文化线上最勇敢最坚决的战士。他身上。最闪亮的标签除了作家。诗人。还有爱国。

那句我们熟悉的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鲁迅在做客郁达夫家后。第二天写给郁达夫的高度评价。

郁达夫为抗战做过很大贡献。他曾冒着战火。到前线写战地通讯和战地评论。他曾在国外以假装当日军翻译。以冒充普通人开酒厂之便。暗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难友。其中就有企业家教育家陈嘉庚。

一如著名剧作家夏衍说。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爱国。作家。女人。这是贯穿郁达夫一生的主线。他个性非常鲜明。细节不检大节无亏。一生游离在好评和差评之间。

如他的儿子郁飞评价的那样:“我的父亲是一位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对朋友也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至于家庭与生活都搞得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

作者:rose

其他观点: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后来。在无数个弥漫着战火硝烟的日子里。孙荃总是让孩子们读着郁达夫的诗句入睡。炮火轰鸣的日月里。她告诉孩子们勿忘其父之志。他们的父亲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抗日而奔走呼唤。鼓舞了无数人民。他辗转在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每到一处。都是抗日领袖。他是英雄。值得被历史和人民记住。只是。关于他曾经给自己带去的伤害。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她却一字不提。往事飘散在风中。

1920年。孙荃嫁给了郁达夫。那时她还不叫孙荃。叫孙兰坡。出嫁前。也是家境尚好。在自家乡镇上也算的上一家大户的小姐。由于一心想嫁个读书人。拒绝了不少富贵人家的求婚。一来二去。成了大龄女子。二十好几还未出嫁。直到有人说煤。县城郁家公子。东洋留学。便不顾郁家家底单薄。也愿意下嫁。

只是这桩亲事。孙荃满怀期待。却从一开始就被泼了冷水。郁达夫见到她后。在他心里。不喜打扮。素面朝天的孙荃不过是一个荆钗布衣。其貌不扬的旧式村妇。和他理想中的妻子形象相差甚远。于是在婚事上他一概敷衍了事。只用一乘小轿把孙荃迎过门。一无证婚媒人。二无拜堂结发。一个男人不爱时。竟是这般残酷。

再度离家时。郁达夫给妻子改名为孙荃。彼时的他对这个女子虽然谈不上爱。却也在朝夕相处里被她的温柔本分所打动。心里总还是有感念和怜惜的。他说:赠君名号报君知。两字兰荃出楚辞。别有伤心深意在。离人芳草最相思。

待郁达夫再回国时。孙荃陪着他去安庆教书。在那里。孙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心碎。郁达夫风流多情。先是与风尘女子海棠姑娘的韵事传遍全城。后又与银娣姑娘纠缠不休。流连声色场所。他是个不归家的男人。他处处留情。唯独没有情意给他的妻子。

1927年。郁达夫此时已经名满文坛。也在这时。他遇到了王映霞。爱的不管不顾。为了这个杭州第一美人。抛家弃子。第二年。当他们在西子湖畔举行婚礼时。孙荃独自泪流。在富阳郁家。她带着孩子们和婆婆同吃同住。日日诵读经文。

郁达夫与王映霞之间的故事。从羡煞旁人到闹得满城风雨。不过三年。三年后。郁达夫回到了老家。或许在他的心里。只要他回去了。孙荃便可以将这些年。他屡屡见异思迁和最终抛家弃子的行为一笔勾销。就像无数个旧式妇女一样。无条件的纵容自己的丈夫。然而他错了。孙荃在这么多年不幸的婚姻中。对他的爱早就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一些牵挂。毕竟曾经爱过。也毕竟他是自己孩子的父亲。

孙荃对郁达夫是好的。可这种好不再是带着爱情的热烈。而是透着淡漠疏远。她还是会给做他爱吃的菜。却也只把他安顿在楼上西厢房。在他自己的卧室上贴着“闲人莫入”。孙荃这一世所有对爱情的美好憧憬。都已经随风而去了。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灾难和血腥一夕降临。所有人都被卷入历史洪流的伤口里。人人自危。孙荃是一个弱女子。胆战心惊的保护着自己的儿女。惶惶度日。而郁达夫却在此时。屡屡见报。他以笔为枪。慷概陈词——“我们这一代。应为抗战而牺牲!”“中国绝不会亡。必成必胜的信念。我们绝不动摇!”在硝烟四起里。他的文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国难当头。他心怀民族大义。当这一切被孙荃看到时。她原谅了过去所有的伤害。她知道他是个英雄。既然是英雄。就不该用儿女情长去定义。

1945年八月。在苏门答腊丛林。郁达夫被日军秘密杀害。当消息传到孙荃耳里时。她当即痛哭失声。这个隐忍却坚强。深情不卑微的女子。将一生的泪水都为他流干了。这个给了她一段不幸。失败。甚至丑陋婚姻的男人。他甚至没有给她一句道别就走了。而她的余生。都会怀念着他。

孙荃终身未再嫁。独自抚育着孩子们长大。对于郁达夫和她的感情。她始终所谈甚少。但她从来都教育着孩子们。他们的父亲是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她的一生。就这样过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2:14

    达夫,自己的,他们的,杭州,婚姻,爱情,孩子们,两人,成了,爱国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2:14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么看郁达夫是个渣男的说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2:14

    孙荃是郁达夫的第一位夫人。她出身农家。家境殷实。性情端淑。小有才气。孙荃初识郁达夫。便被玉树临风的郁达夫深深吸引。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