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礼上婆家和娘家在宴席桌上座位有什么讲究?
原创

在婚礼上婆家和娘家在宴席桌上座位有什么讲究?

好文

热门回答:

我参加过很多的婚礼。印象最深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哥哥的婚礼。我哥哥年长我十几岁。八十年代初结婚时、向老邻居们借用的院子办喜事(我家在七十年代就搬到大院里盖的楼房)。整个婚礼程序都由懂得各种礼数的大明白操办。

我家住单位宿舍区。一排排的平房。家家户户都有个大院子。谁家有儿子结婚都要借用左邻右舍的院子来摆放桌椅。即使这样也摆不了太多。于是就要有先上桌吃酒的。

娘家人是最重要的客人。当然不可怠慢。首先上桌的必须娘家人。我(男方)家的亲属们都加万分小心的招待着。很怕招待不周被新娘子兄弟们掀翻桌子(我见过的)。那么整个婚礼将是人仰马翻、乱成一团。好在大多数的娘家人都通情达理。既然姑娘都嫁给人家了。不会给姑娘找麻烦。省得以后在婆家的日子不好过。我哥的婚礼也很顺利。

等娘家人吃好、喝好、并送走后。才是我(婆)家人上桌。依次是我(男方)父母、长辈、领导、等按辈份大小、职位大小而定。最后上桌的才是我哥(男方)的朋友们。年轻人虽然是最后上桌。却是乐此不彼。因为最后上桌的可以随便吃、喝。不限时间。可以闹婚礼。这才是婚礼最热闹、最高潮的时候……

现在城市的婚礼都是在酒店操办。从婚礼的习俗来看。男方父母桌和娘家桌的位置应该是居中摆放。离舞台最近的平行两桌面对舞台。右面的一桌是父母同坐的主桌。左面紧邻的一桌是娘家桌.(有的地区正好相反。是新郎家的主桌在左面。新娘家的主桌在右面)。

现在的婚礼费钱、省事。看似热闹、实则冷漠。多了表面繁华、少了人情味。我更喜欢、怀念那旧时的婚礼。

其他观点:

结婚是人生大事。办婚礼也很有讲究特别是在农村、风俗习惯更多。婚礼上的几个重要环节就是:接亲、拜堂(磕头)、吃饭、闹洞房;

婚礼上亲朋好友都聚的很齐。所以吃饭显的尤其重要。在中国民族文化之中娘家人永远是贵宾。而在宴席上做上位的都是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大多是新郎新娘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或者是舅舅舅妈。当然了!还是以娘家人优先;

不包括全部。可能由于民族不同或者习俗不同会略有差异;

其他观点:

在青海西藏等地双方的父母应有各自单独的席位。父母的长辈、姐妹兄弟可安排在同一桌或相邻的同区域桌。给长辈一个较尊贵的席位也方便父母给他们照顾。座位顺序索性让父母自己安排。通常新娘与新郎父母桌应靠近主桌并分列红地毯两侧。同一方来宾在同一区比较方便交流。

大部分婚礼安排会将新郎新娘的父母安排在同一桌。因此。两张主桌的座位安排应当是让新郎新娘的父母、祖父母、长辈等安排在舞台左侧的主桌之中。另一张主桌则安排主婚人、证婚人、重要领导等贵宾。但也有部分区域要求新郎新娘父母分开就座。这时建议将新郎父母的“婆家桌”安排在舞台左侧。新娘父母的“娘家桌”安排在舞台右侧。新郎新娘父母都要坐在面向舞台正中的桌位上。

有些新郎新娘也会将伴郎伴娘的座位安排在主桌。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与感谢。但我不建议婚宴和仪式在同一场地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座位安排方式。因为在婚礼仪式举行过程中。伴郎伴娘是始终陪伴在新郎新娘左右的。如果这时主桌上空出一块区域。无论是对现场气氛还是后期的拍摄制作上。都会有一定影响。建议将伴郎伴娘安排在工作人员桌位上。以方便随时进出婚礼场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北海茫月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6:58

    婚礼,娘家,父母,新郎新娘,排在,舞台,男方,伴郎,长辈,伴娘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6:58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婚礼上婆家和娘家在宴席桌上座位有什么讲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6:58

    我参加过很多的婚礼。印象最深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哥哥的婚礼。我哥哥年长我十几岁。八十年代初结婚时、向老邻居们借用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