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武帝灭佛和佛道相争其实关系并不大。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佛教占了太多的社会资源。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当时佛教的思想和儒家正统思想有相违背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包括现在从来没有任何宗教。可以凌驾于世俗统治阶级之上的。这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出现了这种凌驾于统治阶级上层的情况。出现以后。毁灭是在所难免的。
北魏的拓跋鲜卑对于佛教也是很接收的。认为佛教可以帮助他们的统治老百姓。造成一种思想上的统一。而当时儒学主要是汉人士族。对于鲜卑军事新贵来讲。要找一个思想来维持相互对抗。
所以大批鲜卑贵族信佛教!而此时的佛教也因为要接触世俗的东西。变得有一点离谱起来。
为了镇压卢水胡人盖吴的起义。拓跋焘进入关中。当时关中的寺庙很多。
一些将官便入佛寺游逛。长安的僧人因与官宦贵族接触很多。献殷勤成了习惯。僧人们立马请他们到寺庙里喝酒。
僧人本该谨守戒律。并且不拜俗。即所谓“不拜父母。不拜帝王”。
而这些东游西荡的将官们竟意外发现那里堆放着弓箭刀枪、盔甲盾牌等物件。回来后就到拓跋焘面前去报告。本就为反叛而头痛的拓跋焘听说后。勃然大怒道:
“这些东西非佛门之用。他们必是私下勾结盖吴。想要做乱!”
他当即命令有司捉拿相关人员。并且抄检佛寺的财产。结果也颇为惊人:
佛寺中不仅私藏了武器。还藏有许多酿酒的器具。以及附近州郡的牧守和富人寄存的财物。达到数以万计;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僧人的住处还搜出了好多间密室。里面藏匿了年轻的妇女。供僧人淫乐。
大怒的拓跋焘颁布法令。宣布佛教为邪教。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凡是涉及藏匿武器或奸淫妇女的僧人。一律活埋。其余僧人则罚为奴隶。
不仅在长安一地实行法令。拓跋焘又传诏到国都平城。命留守的太子拓跋晃在各地依样行事。禁止佛教的传播。
一时间。北方各地佛寺被夷为平地。大量佛经也消逝在烈火之中。僧人们更是死的死。逃的逃。惨状为数百年来所罕见。
灭佛一共是有三个原因。
1。当时的佛寺和佛教的人员占有大量的田地和寺院僧人是不上缴税收的。甚至不进行生产劳动。
当时南北战争不断。灾荒也不断人口也减少。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拓跋焘的头号谋臣崔浩笃信道教。对于外来的佛教的学说很厌恶。常常在拓跋焘面前诋毁佛教。说佛教虚妄之极。危害世人。应当取缔。
加上道教的寇谦之。吸取了佛教的思想和理论。建立了一套新的学说。并将其整理成经书。献给拓跋焘。宣称这是神仙所授。
拓跋焘很是信仰。并采用寇谦之经书中的一句话:“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来了个新年号“太平真君”
3。佛教在比如后赵、前秦、后秦等。其君主与贵族都十分崇尚。后秦更是奉佛教为国教。
但是随着这些所谓的五胡慢慢的汉化后。以后对于佛教的“不拜父母。不拜帝王。不入世俗”和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有了违和了。
作为儒家在中国统治阶级中的地位。那是牢不可破的。这些造成了佛教不进行改革的话。只有被灭
这和佛道相争其实关系并不大!
北周武帝也禁佛
北魏太武帝灭佛。不过持续了七八年。佛教便仆而复兴。比之前更为繁盛。
佛教培养僧侣、修建佛寺。与世俗政权争夺土地与人力资源。僧尼违律犯戒、干政乱法。佛事耗费大量金钱。都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佛教可以说已成了北朝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周武帝是个儒生并不信佛!
周武帝与前任鲜卑统治者不同。他推崇儒家思想。相信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那一套。当然不能容忍佛教损耗资源、危害社会。
武帝也是个很有作为并有理想的统治者。他解放官奴、简化礼仪、重组府兵。就是尽一切可能扩大国家的财源与兵源来进行统一战争。
他发动了三教的几次大辩论。最后的结果是把佛教和道教一起给禁了。
北周禁佛并没杀僧人和破坏寺庙。并且把道教一起禁了
但是禁佛道后设立信道观。让有学识的高僧进入和有学识的道士加上大儒们。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会通三教。以达到儒道佛相融合的境界。
这与梁武帝的“三教同源”学说不同。周武帝的三教合一。是要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以其他宗教学术为补充
让佛教进一步本土化。充分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而唐武宗李炎灭佛的会昌法难。那真的因为崇拜道士的道家占了主导地位。因为唐朝的国教本来就是道教。
但是也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为主。因为当时灭佛所得之物很是丰富。造钱所用的铜不缺了!
这只不过是打着兴道教幌子。占了佛教的钱财而已
后周世宗也打着贯彻以儒教为主的统治政策的口号。下诏禁止:
私自出家。订立严苛的出家条件。并规定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
不许创建寺院或兰若。违反的僧尼。课以严刑;
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
民间的佛像、铜器。限五十日内交由官司铸钱。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
……
其灭佛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不是因为道教。
综上所述
所谓的灭佛不是因为思想上的斗争。主要是占领了社会资源太多了。每次灭佛都是因为要需要这些资源为战争经济服务。还有思想上的本土化。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视力有残。 文内如果有错字。请见谅!
其他观点:
这种现象其实是正常的。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道教应该是由萨满教发展而来的。但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历史上外来宗教进入中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虽说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不强。很难理解阿拉伯人。欧洲人会为了宗教而杀得尸横遍野。但外来的宗教想在中国落地生根。也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乃至战争。
其实佛教流传过程还算是比较温和的。虽然说经历过几次较大的灭佛运动。但流血甚少。甚至没有。佛教在汲取了汉文化的一些元素后逐渐站稳脚跟。如玉皇大帝与佛祖相互帮助。关公成为护法使者等等。普遍的为中国人所接受。
另外两大宗教传入中国引发的流血冲突就利害得多。如伊斯兰教传入西北地区。就引发了数百年的冲突。最厉害的是十九世纪的白彦虎起义。以至于今天在哈萨克出现一个东干族。天主教亦然。教科书上提到的天津教案。广东教案等。无不引发中国与列强的激烈冲突。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今天。三大外来宗教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和平共处。信仰自由。
以此去理解古时的灭佛运动。可否?
其他观点: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狸伐。南征北战。统一北方。却在后期灭佛。是三武一宗的第一武。
北魏太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不是佛道之争。是害怕有人利用佛教造反。一个愚蠢冲动的政治决策。背后是信奉新天师道的司徒崔浩扇阴风点鬼火。更多的是儒佛之争。
1、北魏太武帝的军事功绩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指的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个皇帝。谥号里面有个“武”字。说明军功极大。北魏太武帝先后灭胡夏赫连氏、北燕、北凉。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驱逐吐谷浑。北击柔然。南攻刘宋。一直打到长江边。迫使刘宋求和。
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后。面临治理国家的困难。拓疆扩土。依靠的是拓跋氏为首的鲜卑骑兵。治理天下要依靠以崔浩为首的儒士。
(崔浩)
北魏太武帝接手的政权。是一个双轨制(一国两制)。
一个是鲜卑贵族的部落大人会议。一个是儒士的公卿官僚。这里面必然有矛盾冲突。内乱不断。
因为北魏太武帝的爷爷、老爸都崇敬佛教。所以他一开始也对佛教没有恶意。
《魏书》记载:
世祖(北魏太武帝)初即位。亦遵太祖、太宗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其谈论。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北魏太武帝刚当皇帝时。也经常找佛教高僧谈谈话。虽然言不及义。至少也拉拢感情。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佛像在京城盛大游行。北魏太武帝还亲自到门楼给佛像散花。表示礼敬。
为什么后来北魏太武帝对佛教的态度陡转急下?
2、先排除新天师道教主寇谦之的佛道之争
佛道之争肯定是有。但不是北魏太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
寇谦之的目标是当国教国师。当主角。让佛教当配角。但不是把配角都灭了。
寇氏家族生活在冯翊万年(陕西临潼)。世代信奉五斗米教(天师道)。
五斗米教第三代教主张鲁投降曹操后。举族迁徙到邺城。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张鲁死了。五斗米教群龙无首。全部涣散。
(寇谦之)
寇谦之在华山、嵩山修道七年。自称获得太上老君天启。决定下山革新天师道。
寇谦之表演了一番太上老君降神。太上老君授职:
嵩岳道士上谷寇谦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轨范。首处师位。吾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赐汝《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
五斗米教原来是底层路线。看名字就知道。交五斗米就可以入教。在历史上。跟造反割据有扯不清的关系。
寇谦之决定走上层路线。宗教改革。坚决拥护中央的伟光正。吸纳儒家思想。把一切不利于稳定的玩意都删除干净。
寇谦之通过降神授书把佛教也纳入他的神仙体系:
佛者。昔于西胡得道。在四十二天。为延真宫主。勇猛苦教。故其弟子皆髡形染衣。断绝人道。诸天衣服悉然。
寇谦之也承认佛得道了。也是神仙之一。按正常逻辑。寇谦之不应该去剿灭神仙。
当时社会上流传一种谶书。说老子化身李弘下凡。原来的天师道里也有人信这种谶书。于是乎。很多帮人打着李弘的旗号造反。
一个时常造反的宗教怎么去走上层路线?
寇谦之又表演了一次太上老君降神。怒斥下凡为李弘的事。说这都是妖言惑众。说太上老君绝不下凡造反。表忠心。
寇谦之把天书献给北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懒得看。京城也没几个人信。
人脉啊人脉!
寇谦之如是想了又想。终于跟崔浩搭上了关系。
崔浩是清河崔氏。儒家大族。北魏三朝元老。受人排挤暂时赋闲在家。崔浩喜好周易、占卜、图谶。闲着也是闲着。
寇谦之趁虚而入。把崔浩发展为下线。两个人打得火热。
崔浩极力把寇谦之推荐给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想攻打赫连勃勃建立的强悍之统万城。群臣纷纷表示打不得。
(统万城遗址)
只有崔浩夜观天象。支持北魏太武帝说:“今年五星齐出于东。利于西伐。天时人和。千万不要失去机会啊。”
北魏太武帝又问寇谦之。
寇谦之心领神会。说:
“必克。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北魏太武帝还真的攻克了统万城。灭了胡夏。从此万分信任寇谦之和崔浩。
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北凉强迫三千僧人加入军队抵抗北魏。北魏太武帝攻灭北凉。俘虏了这三千僧兵。大怒。要把他们全杀掉。
寇谦之力求不要杀死三千僧兵。
最后。北魏太武帝没有杀死这三千僧兵。只作徒役罢了。
从这件事看。寇谦之没有对佛教的刻骨仇恨。反而有好生之德。
北魏太武帝越发崇信寇谦之。年号都改成了太平真君。
北魏太武帝奉寇谦之为国师。亲至道坛。受符录。从此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成了北魏国教。历代皇帝都要登坛接受符录。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造反。声势浩大。
北魏太武帝御驾亲征。偶尔到了长安一个寺院里。却发现里面藏有武器。还有酿酒器具。北魏太武帝大怒。怀疑僧人勾结造反者。崔浩趁机调拨。让北魏太武帝在全国范围内灭佛。
寇谦之不同意灭佛。《魏书》记载:
始谦之与浩同从车驾。苦与浩净。浩不肯。谓浩曰:\"卿今促年受戮。灭门户矣。\"
北魏太武帝死后。文成帝崇信佛法。恢复佛教。但并没有降罪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仍尊奉为国教。也说明寇谦之和灭佛没多大关系。
北魏后期的皇帝大都崇信佛教。但寇谦之的新天师道的国教地位一直没有变。到了北齐才废除新天师道的国教地位。
文成帝恢复佛教的诏书:
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奸淫之徒。得容假托。讲寺之中。致有凶党。是以先朝因其瑕衅。戮其有罪。有司失旨。一切禁断。景穆皇帝每为慨然。值军国多事。未遑修复。朕承洪绪。君临万邦。思述先志。以隆斯道。
文成帝给出的罪魁祸首是“有司失旨。一切禁断”。矛头指向的是崔浩。没有暗示提到寇谦之。
崔浩早就因为国史事件被北魏太武帝族诛了。
北魏太武帝还有蛮族的残暴之性。尽诛崔浩全族。族诛与崔浩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
寇谦之主要的问题。是发展了崔浩、北魏太武帝两个信徒。助长了他们两个的狂妄自大。
3、北魏太武帝灭佛也不是经济原因
北方长期的战乱。人口不是很繁荣。北魏初年总人口不会超过曹魏时期。也就是在五百万人之内。
战乱也无法形成稳定的寺院经济。北魏初年的佛教僧尼人数大约在3-5万之间。
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6年)。北魏僧尼人数是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魏书》)
这时离北魏太武帝驾崩已经24年。经历了三代崇敬佛教的皇帝。佛教获得恢复并有长足发展。所以我们对北魏太武帝时期的僧尼人口估算是合理的。不会超过总人口的1%。
北魏开国后。面临巨大军事压力。北方是强大的柔然。南方是新生的刘汉王朝。北魏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
北魏太武帝攻打北凉时。军队差役不足。一度下诏罢年五十已下的僧人。选用身体健壮的僧人随军作为差役。按我们的人口估算。至少可以用2万左右的僧人随军。
同时。北凉也征用了3千僧人编入军队。参加一些不太重要的军种。
这只是为了讨伐北凉。临时的一个军事强征手段。并不是北魏太武帝灭佛的开始。
北魏末年正光年间(520年)。平民为了逃避征役。大规模冒充僧尼。人数大量膨胀。
所以经济和人口问题。不是北魏太武帝灭佛的原因。
4、北魏太武帝二次灭佛的政治原因
北魏太武帝有两次下诏灭佛。
第一次是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正月。当时北魏太武帝御驾亲征。北伐柔然刚回来。喘息未定。就下达了灭佛诏书。
诏曰:\"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谶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明相宣告。咸使闻知。\"
柔然并不信奉佛教。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诏书非常突然。然而还有更突然的事。
第二天。又下一诏曰:
\"自顷以来。军国多事。未宣文教。非所以整齐风俗。示轨则于天下也。今制自王公已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其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这两个紧急诏书相隔一天。出于北魏太武帝同样的目的。
是因为有人借助图谶谋反!
(图谶)
这一次。北魏太武帝并不是单独灭佛。而是不准私养沙门(佛教僧人)、师巫(道士)、儒师。防止他们利用图谶煽动造反。把他们全部纳入官府的控制。
“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杀气腾腾。
当时。北魏皇权和部落大人会议还在斗争之中。特别是针对皇位继承权。作为皇帝。当然是想自己安排皇位继承人。但部落大人会议还想拥有在皇室中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权力。
矛盾激化。就会你死我活。
北魏太武帝四路北伐柔然。尚书令刘洁阴谋造反。准备立西路军统帅乐平王拓跋丕(北魏太武帝的弟弟)为皇帝。又向尚书右丞张嵩问图谶。看看他自己在预言中有没有姓名可以称王。
事发后。刘洁和张嵩。都被诛三族。死者百人。
拓跋丕曾向师巫董道秀占卜前程。事发后。拓跋丕暴死。董道秀弃市。
东路军主帅拓跋宏知谋不报。实际也参与谋反。事发后暴病而死。
中路后军中山辰八将被斩。估计也与谋反有关。
北魏太武帝吓出一身冷汗。四路北伐。就有三路谋反。谋反都与图谶有关。北魏太武帝不太懂佛教义理。以为佛教和巫师大都是搞图谶的。就一路灭了。
所以北魏太武帝第一次灭佛。纯粹是为了应对政变。禁止私养僧人。并不是佛道之争。
第二次灭佛是因为盖吴起义。
太平真君七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造反。也是打着“灭魏者吴”的图谶。一时声势浩大。
北魏太武帝御驾亲征。到了长安。到一个寺院牧马。寺院里面种着麦苗。寺院的僧人向皇帝的侍从讨酒喝。结果侍从在寺院里发现了弓矢矛盾等武器。
北魏太武帝大怒:这不是僧人用的东西。肯定是跟盖吴通谋。
大搜寺院。发现了酿酒的器具。很多财物。这是实锤证据。北魏因为饥荒。禁止私人用粮食酿酒。
严刑拷打之下。还有通奸供词。真假不知。
北魏太武帝认为这些僧人犯了杀盗淫酒。尽诛一寺僧人。
事情还没有结束。
随行的司徒崔浩。历来厌恶佛教。是一个辟佛的儒士。也不喜欢老庄。认为老庄里面犯上的言论都是后人伪造的。
崔浩趁机添油加醋。前有弥勒教造反。让北魏太武帝以通匪罪名杀尽长安里所有的僧人。并推广到全国。
诏曰:\"昔后汉荒君。信惑邪伪。妄假睡梦。事胡妖鬼。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中无此也。夸诞大言。不本人情。叔季之世暗君乱主。莫不眩焉。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以来。代经乱祸。天罚亟行。生民死尽。五服之内。鞠为丘墟。千里萧条。不见人迹。皆由于此。朕承天绪。属当穷运之弊。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其一切荡除胡神。灭其踪迹。庶无谢于风氏矣。自今以后。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虽言胡神。问今胡人。共云无有。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吕伯强之徒。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至使王法废而不行。盖大奸之魁也。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诏书里。有“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等词。一定是崔浩亲自润色过的。
太子拓跋晃崇敬佛教。已经参与治国。多次向北魏太武帝求情收回灭佛诏书。北魏太武帝拒不答应。
太子拓跋晃只好缓发诏书。让全国的僧人逃走。
一场血雨腥风来临。
可见。北魏太武帝第二次灭佛。是因为部分佛教僧人堕落。从而怀疑与政治叛乱有关。加上信奉新天师道的辟佛儒士崔浩撺掇。
随后不久。崔浩因国史案被诛杀。北魏太武帝被谋权的太监刺死。
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被谋权的太监刺死。
汉地第一次灭佛运动结束。
参考文献:
向燕南。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考辨。1984
房芸芳。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历史教学问题。1996
葛瑶瑶。浅析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及影响。科学经济社会。2016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544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北魏,佛教,武帝,僧人,拓跋,道教,寺院,太平,的是,沙门
没想到大家都对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佛道之争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武帝灭佛和佛道相争其实关系并不大。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佛教占了太多的社会资源。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当时佛教的思想和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