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哪些国家入侵过阿富汗?阿富汗那么穷,侵略他干吗?
原创

近代哪些国家入侵过阿富汗?阿富汗那么穷,侵略他干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论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还是二战之后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曾在这里“大展拳脚”。那么作为一个穷困潦倒、资源匮乏的内陆国家。为何却屡屡被这些超级大国所“青睐”呢?

近代以来。阿富汗屡遭入侵

十九世纪。曾经强悍一时。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便曾于1839年至1842年、1879年至1880年和1919年三次入侵阿富汗。然而在世界各地屡屡获益的英国。却在阿富汗遭遇了“滑铁卢”。先后三次入侵全部以失败告终。

△“日不落帝国”曾三次入侵阿富汗

在二战之间的漫长岁月中。阿富汗便一直是英国和俄国反复争夺的地区。而阿富汗也只能在两大强国的夹缝中生存。直到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先后没落。收回了伸向世界各地的爪子。但随着美苏争霸的开始。阿富汗再度沦为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博弈的棋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普什图斯坦问题发生严重争端。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苏联利用这个机会。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的立场。并对当时亲美的巴基斯坦进行打击。迅速将阿富汗龙落到了苏联的大家庭之中。

△苏联也曾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

而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三次政变。先是国王查希尔被首相其堂弟达乌德推翻。其后几年达乌德又被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推翻。紧接着塔拉基又被哈菲佐拉·阿明推翻。而这些政变均是由于阿富汗当权者不愿听从苏联摆布而被推翻的。

1979年9月底。苏联开始以“支援阶级兄弟”为由对阿富汗出兵。然而强大的苏联却就此深陷于阿富汗各个势力的游击泥潭当中。难以速战速决。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才决定终止一直没有结果的阿富汗战争。最后一批苏联部队于1989年初撤离阿富汗。

△美军在阿富汗付出大量美元和士兵代价

1994年。奥马尔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成立塔利班政权。并于1997年基本占领全国。虽然塔利班政权相较于之前的军阀政权要正规许多。但却因残忍暴力、歧视女性、抵制现代化、仇视异教徒等方针。使得这个国家长期处于压抑和恐怖之中。直到“911事件”后。美国以打击藏匿本拉登为由。发动了以推动塔利班为目的的战争。然而十几年来。除了美元和美军尸体外。美国仍然未能彻底掌控局面。

在历史上一度极为强大的三个国家全都入侵过阿富汗。但却均已失败告终。阿富汗算倒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帝国的坟墓”了。

阿富汗为何屡遭大国入侵

正如前文所说。阿富汗乃是一个穷困潦倒、资源匮乏的内陆国家。那么他为什么屡遭超级大国的入侵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阿富汗周边形势

阿富汗位于几乎位于亚洲的中心位置。东接中国、东亚。北边则是当年苏联的直接统治区域。往南则直接与印度洋南亚地区相连。往西则直通中东石油大国。作为超级大国。不论是要掌控世界格局。还是要控制石油资源。阿富汗都处在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都是必须争夺的目标。也就造成了大英帝国、苏联、美国反复争夺阿富汗控制权的局面。

△上世纪二十年代亚洲地图

当年。大英帝国在控制印度之后。便准备北上控制中亚地区。而苏联则视中亚地区为自己的后花园。为了维护中亚的稳定自然不允许阿富汗落入英国之手。于是双方围绕中亚展开争夺。而到了美苏争霸时期。为了维持在亚洲的绝对霸主地位。苏联更是不允许阿富汗有所闪失。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重返亚泰。更是不断向中亚地区渗透。为了遏制俄罗斯向西南方向发展。阿富汗便又成了一个必须控制在手的地区。

正因为所处位置的特殊。使得阿富汗成为了各个大国博弈的战场。这也是其长期以来屡遭入侵的主要原因。

其他观点:

首先。那些所谓英国苏联美国的没有达到承受能力。说得好像真的苏联人和美国人倾国压上就能让阿富汗人民屈服一样。阿富汗是真正的高山之国。崇山峻岭占据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面积。主要人口是操普什图语的普什图人和操波斯语的塔吉克人(低地塔吉克)。也有中亚的其他常见民族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等。阿富汗民族分布:棕色普什图亲巴基斯坦。绿色塔吉克亲伊朗主体民族普什图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也称“帕坦人”。 由60多个大小部落组成。以强悍著称。酷爱武器。男女都佩带长刀或大小匕首。至近代则佩带枪枝。枪枝除从外地输入一部分外。更多地是当地用手工仿造。并有专门的制造工场和出售市场。普什图人是21世纪初世界上仍保留了许多部落习俗残余的民族之一。而且这种部落社会习俗的残余。至今仍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民族特征的重要内容。例如血族复仇。械斗频繁;殷勤好客。普什图人血族复仇。普什图人叫做“班尔”。血族复仇往往是因为妇女、金钱和土地所引起的。通常是杀死仇人就算复了仇。若是仇人自己死了。就要对他的兄弟进行报复。如果他的兄弟死了。就要对他的近亲报复。没有近亲。就要对他的整个部落报复。但在收获季节。或者在进行反对普什图人的共同敌人的武装斗争时。就要停止复仇。也有这种情况。一旦部落之间发生争端和格斗时。可由族长出面调解。调解办法是。在两个部落间放一块大石头。由争执双方中的一方移动石头。以不同的方式移动。就意味着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冲突得到解决。另一种是再动干戈。由于血族复仇。械斗频繁。往往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且成为21世纪初阿富汗斯坦社会生活不够稳定的一个因素。阿富汗抗英战争纪念碑殷勤好客是普什图人的民族特性之一。他们对客人给以热情地接待和保护。以丰盛的食物款特客人。并且一直到客人离开了他的家才算履行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如果是作为部落的客人。按照习惯部落首领就要赠给他一把匕首或一件外衣。客人穿上首领赠送的衣服。可在这地区内受到保护。任何人。不管是外地人或普什图人。不论他们以前关系好坏。即使是敌对者。只要来到普什图人家里。他要求得到保护。而主人也会答应保护他们。这成了普什图人有难同当的民族性格。普什图人中还存在着一些氏族部落的议事会。即族长会议。氏族的族长会议选派代表参加部落的族长会议。而最高的大族长会议。由部落族长会议选派的代表组成。大族长会议实际上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它有权选举或罢免阿密尔(国王)。氏族和部落的族长会议通常在路旁大树底下召开。大族长会议则在喀布尔的绿色草坪上召开。保留了古老的传统。族长会议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氏族、部落内部事务。例如挑选新建清真寺的地址。惩罚本部落内对宗教不虔诚的人。解决部落械斗的纠纷。或者决定以武力反抗某一部落。族长会议还担负着把部落的决议和意见呈给最高权力机构。又将上面的决定和意见下达给部落的任务。并且有权采取行动。族长会议成员的地位和他是否获得全体成员的拥护。这与他本身的英勇和声望有着重大关系。在这样的地理和民族环境下。只有阿富汗侵略别人。你想侵略阿富汗?但必须承认。历史上大国的确会在阿富汗损兵折将。也并非全是阿富汗自身的缘故。背后依然是大国争霸的影子。以近现代的三次。英苏美为例子。个人觉得近代历史上大国在阿富汗折戟沉沙原因。除了阿富汗剽悍的游击队文化外还有:1.未能切断域外敌对大国(也包括敌对小国)对阿富汗的海量援助2.未能有效争取阿国民众支持和缓解抵抗情绪3.在多山地区的陆战低能。被迫与抵抗军打一场没有太大武器代差的长期消耗战4.本国处于国力衰退期。无力支持在阿国的长期战争阿富汗总是能赢到最后。靠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拖死敌人。这点和越南很相似。迫使敌人意识到抵抗运动会永远无休无止。战略上会一直失血而不是收益所以主动撤军。由于阿富汗处于中亚、东亚、南亚和西亚的交叉点。也许是历史巧合。往往处于两方大国角力的焦点位置。要么是英国和沙俄。要么是美国和苏联。当一方试图进行控制时。另一方总有办法对阿富汗进行各种超出阿富汗本国国力的支援。导致陷入其中的一方不得不与阿富汗游击队抵抗军在崇山峻岭之间打一场显示不出武器代差的低级别的长期消耗战争。英国的失败:以第二次英阿战争为例。由于沙俄初期的置身事外。拒绝出兵援阿。阿国仅仅俩月即被英军全境占领。但随后英军在阿富汗民众的游击海洋里坚持了两年被迫撤离。首先阿富汗的地理和宗教因素就极不适合海权强国和基督国家的介入。容易激起猛烈的抵抗。历史上进入阿富汗的通道也很有限。英军数次进攻阿富汗都面临后路被截断的窘境。且阿富汗本国的土地贫瘠、资源又少。驻军从外部获得补给的代价巨大。若非治安稳定。驻守大国会面临高昂的治安维稳成本。英国的传统优势本来就是海军而非陆军。封锁敌国沿海贸易。打击敌国沿海。海上运兵补给并入侵敌国沿海城市——这是英国传统上保持日不落帝国威严的办法。而英国陆军几乎在任何一场深入内陆的战斗中都不曾占到很大便宜。除了欺负一下废柴一般的药丸大清八旗军。英军进入阿富汗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阻止沙俄的扩张。防止沙俄向南攻击英属印度地区。而英军在阿富汗受到打击之后。便根据实际情况将 阿富汗的目标调整为:保住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坚持阿富汗作为和沙俄势力的缓冲区。阿富汗不能被沙俄控制。不再追求对阿富汗的绝对控制和占领。实际上以退为进。既阻止了沙俄向印度洋方向的扩张。也避免了无谓消耗自身实力。而阿富汗实际丢失了大片领土。遗留了“普什图斯坦”历史问题。唯一的好处就是保住了民族独立。所以英国的失败并不是真的失败。也丝毫谈不上 进了坟场。只是避免了被沙俄用代理人战争拖死自己。之后英国的大国势力一直保持到二战即是证明。苏联的失败:1979年苏军闪电入侵阿富汗。仅仅一周。攻击效率不失现代军队的节奏就拿下阿富汗;但随后。苏军重复了英军的错误。陷入了在异域与异族人在山区长期打游击的泥潭。最后的致命一击来自自家后院起火。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苏联政权显示出摇摇欲坠的架势。1989年苏联自动从阿富汗撤军。此时离苏联解体仅剩2年多。--------苏军最初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马上扶持亲苏政权。并立即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展开了“全面进攻”。问题是他扶植的是塔吉克人卡尔迈勒。根本得不到普什图拥戴。于是普什图游击队在逊尼派巴基斯坦支持下。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间广泛开展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进攻。南部普什图聚居区除了大城市全成了游击队的。塔利班控制区基本普什图传统领地随后苏军开始“重点进攻”。目标指向游击队的主要根据地。实施“扫荡”和“围剿”。但是此时伊朗又支持塔吉克族首领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在苏军大扫荡之后又回到根据地。并不断发展壮大。迫使苏军放弃“重点进攻”。北部塔吉克聚居区除了大城市全成了游击队的1986年。对峙双方也在巴基斯坦奎达边打边谈。整体局势形成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农村包围城市”。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事经年累月久拖不决。在国内国外也逐步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压力。鉴于整体局势的变化。戈尔巴乔夫最终在1988年同意苏军将逐步撤离。预计1989年2月撤军完毕。随后阿富汗政府最后的军队。乌孜别克族将领杜斯塔姆在土耳其劝说下反水。政权垮台。末代苏联傀儡纳吉布拉。他被阉割而死各种因素:苏联若想彻底消灭阿富汗抵抗力量大约需要50万军队。但阿富汗的地理因素和运输制约限制了苏联只能在阿富汗供应大约10万军队的作战。而且是轻装的摩步师(阿富汗国土4/5是山地)。高峰时期也不过12万人。补给主要通过2~3条战略公路艰难维持。而运输补给的车辆是阿富汗游击队绝好的袭击目标。最要命的是阿富汗什么特产都没有。连食物和饮用水都要外运苏联也缺乏有效手段阻止别国向阿富汗抵抗力量提供支援。虽然现在都说中国、美国这样的大国。但其实巴基斯坦、伊朗的援助才是实打实的。再加上海湾穆斯林兄弟会援助从战损比上看。苏军的战斗力其实极其厉害。十年间。苏军伤亡累计5万人(战死约1.2万)。但是阿富汗的死亡则在50万~130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阿富汗全部包括国民军的数量。还有550万阿富汗人(国民总数的1/3)流亡国外成为难民。相比较美军在越南14年。死亡5.6万(伤10+万)。另有仆从国(南越/南韩/澳泰等国)军队亡数十万、伤一百万。累计杀伤北越共军逾百万(最高估计战死120万)。平民累计伤亡200万~400万。另有难以计数的几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好像不少越南人跑去了香港??)。综合比较。苏联陆军战斗力果然不输北约军。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扛不住一圈黑手都在阿富汗那旮瘩里阴毛熊。因此苏军在阿富汗的战斗。应该是很英勇的。至少比大英帝国在平原上和阿富汗人面对面都能被打败不可同日而语。苏联在阿富汗绝不是输在战斗上和士气上。而是输在战略上。输在自己国内的问题上。由史可鉴。战争初期。大国想一举击破阿富汗的正规军力往往难度不大。扶持一个傀儡也不难。但难在我上面说的几个方面。再说一遍:1.没有切断阿富汗外援2.无法得民心3.不服水土。不适应山地游击战4.长期超支国力美国:美国在战争初期的道义上和舆论上其实是占据很大优势的。本国刚刚遭受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伤亡惨重。小布什委员长的国民政府之前本是弱势政府。此事后则通电全国表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要反恐作战。结果国内记者一反常态都是爱国爱党的表现。国际上的舆论也是一片同情。就连瓦哈比派国都没理由反对。居然翻身成了强势政府。军事技术上的优势使得美国人同样势如破竹得击溃了阿富汗塔利班军队。代价几乎微乎其微。但这没有任何意义。阿富汗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是部族制的国家。中央的军队垮了。士兵无非是带着装备跑回各自部落了。底层的这些部族长老们还在观望结果。美军像苏联一样。扶持起来一个亲美的政府。卡尔扎伊长期在国外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力。最要命的是卡尔扎伊是普什图波尔查伊部落和其他四大部落血仇一堆。于是 那“侵略者+异族人+异教徒”的光环就跑不了了。时间久了总会有足够多的极端主义年轻人愿意搞圣战。美军死亡最后一个。国力超支。纵然美国家底比1989年的苏联厚得多。也到了这个局面。如今美国也在阿联酋和塔利班谈判。但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外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或正向阿富汗转移 阿富汗地方官员10日说。一批阿尔及利亚籍和法国籍武装人员11月进入阿富汗北部一个主要由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分支控制的地区。其中一些武装人员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败退后。武装人员可能正在向阿富汗转移。应警惕“伊斯兰国”在中东以外地区发动新一波袭击。阿富汗朱兹詹省省长发言人说。有人看到一些讲法语的白人男性和女性在达尔扎布地区训练“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的武装人员。这名发言人援引一份报告说。“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招募的武装人员中包括50名少年儿童。其中有的年仅10岁。法新社援引数名达尔扎布居民的话报道。约200名外国人在一个村庄外建立营地。训练其他人使用自杀式炸弹和铺设地雷。附近村民已逃离这一地区。达尔扎布地区官员巴兹·达瓦尔说。一些阿尔及利亚籍和法国籍武装人员11月进入达尔扎布。其中至少有2名女性。这些武装人员中。3名阿尔及利亚人据信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待过。随同他们而来的还有一名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翻译。以及一些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车臣地区的战术教官。

其他观点:

是军事战略布局。象下围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1:44

    阿富汗,苏联,沙俄,部落,英国,族长,塔利班,塔吉克,美国,巴基斯坦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1:44

    没想到大家都对近代哪些国家入侵过阿富汗?阿富汗那么穷,侵略他干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1:44

    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论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还是二战之后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曾在这里“大展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