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最快降温方法是什么?
原创

小儿发热最快降温方法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宝宝发热”在育儿界一直以来都时刻揪着各位宝妈的心!做为一个儿科医生。“小儿发热”也是我在儿科门诊的最常见病例。

自古以来。面对孩子发热时。家长们的降温处理方法就五花八门。从灌肠、喝符水、跳大神。到捂汗、退热贴、擦酒精...琳琅满目。有的甚至让人倍感惊悚。

那在宝宝发热时。到底用哪种方法退烧才即迅速又科学有效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正确认识“小儿发热”。

1、小儿体温多少度才算发热?

一般正常儿童的腋下体温是36-37.3℃。超过37.3通常就属于发热。

37.3-38。属于低热;

38.1-39。属于中度发热;

39.1-41。属于高热;

超过41℃。属于超高热。

2、发热只是现象。不是疾病!

宝宝高热不退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发病原因。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所以去医院的时候医生都会要求做一个血常规检测。以判断到底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

3、不要把发热当做洪水猛兽!

实际上。发热是身体遇到细菌、病毒等入侵时。免疫功能收到刺激。机体就激活免疫细胞。并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于是出现发热症状。

比如。敌军入侵我方阵地了。前线抵抗不住了。于是报告后方。后方老大一听就发火了。就派遣更多兵力出来。兵力一多活动频繁。热度自然就上来了。

所以。发热并不是表明情况很坏。只是在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以抵抗外来入侵!不用把它当洪水猛兽。

1、主要为了让孩子舒服!

因为发热会让人头晕、乏力、精神差、神思恍惚、全身疼痛等。高热时这些症状连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小孩。

所以。家长们可以根据下图这个“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以判断孩子的痛苦程度。

如果孩子体温已过38.5℃。但整体没有不舒服的表现。疼痛量表也在2分以下。是不需要退烧的;

但如果孩子的痛苦程度已经到了8分以上。及时体温没有达到38.5℃。也要及时退烧。

2、为了缓解家长焦虑!

把这个原因写在这里可能感觉有些不严谨。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很多家长一见宝宝发热就鸡飞狗跳的。生怕一发烧就把宝宝脑子烧坏了。

其实哪有这么恐怖。前面我们说过。发烧不是病。只是一种现象。比如脑炎等疾病会引起超高热和脑细胞损害。但是是脑炎引发的超高热。而不是超高热引发的脑炎。

1、先说一说。下面这些方法都不靠谱!

● 擦酒精退烧?有风险!

酒精是可以通过蒸发皮肤的水分而达到散热的作用。但是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易受刺激而损伤。另外酒精易被孩子娇嫩的皮肤吸收而造成酒精中毒。影响肝脏功能。所以不建议给宝宝使用。

● 捂汗退烧?不可取!

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并不成熟。产热大而出汗散热慢。容易出现产热和散热的不平衡。强行捂汗易引起捂热综合征。危急孩子性命!

● 退热贴退烧?不顶用!

退热贴是靠其凝胶中水分的蒸发。来带走体内的热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散热。并没有从发烧的源头解决问题。有时候还会导致宝宝过敏。

退热贴更多的作用。一个是告诉别人我宝宝发烧了。你家宝宝离远点;一个是让家长心安。觉得只要退热贴贴上了。那就没大碍了!

2、宝宝发热时。这些做法才是最科学合理的

●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重要的事情说3遍;

● 不要盲目心急强烈要求医生赶紧退热。这时孩子最容易被过度治疗;

● 合理使用退热药。世卫组织推荐用于儿童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

用法用量参照下表:

年龄小于3个月的孩子。一旦发热就需要到医院就诊;

持续发热时间超过72小时。也就是3天。要到医院就诊;

孩子出现精神萎靡、不吃、不哭、不闹、呼吸急促、频繁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甚至抽搐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他观点:

小儿发热最快降温方法是什么?

小儿发热别惊慌!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还远不如成人。因此他们的保温、散热功能都较差。于是当环境温度稍有改变或患病的时候。大人的一时疏忽。如过度保暖或喂水不足。都可以引起小儿发热。

但是。一看到如此娇小得宝宝发热了。身体烫得不行。一些家长们往往就会慌了手脚。其实呢。大可不必这样!

那么。小儿发热时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呢?

一般来说。人们发热降温时常备的药物有:退烧片、阿斯匹林、APC等。但是这些常备药物。但是小儿却不能用。那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小儿发热采用物理降温。是最可行的方法:

一、一般体温不超过38℃的新生儿不予特殊处理。只要多喂几次葡萄糖水或温开水即可。

二、体温在38.5℃~39℃之间时。可将小儿被包打开。暴露肢体。通过皮肤散热降温;

三、当小儿体温达到39℃时。当用温水擦浴小儿全身皮肤时。可使表面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皮肤组织缺氧。从而增强新陈代谢。可先擦试小儿的:颈部、额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处的大血管。这个方法降温迅速、效果好。无副作用。因为温水擦浴可使宝宝感到全身舒适。而易于接受。并且还可以消除汗液、清洁皮肤。并且不会有什么损害的风险。

不过。家长对小儿采用物理降温方法还是应注意:

发现宝宝的体温一旦下降。就要立即停止降温措施。否则。就会导致宝宝体温不升。

此外。对发热的小儿。务必要找出发热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以避免宝宝再次发热。

其他观点:

小儿发热是儿科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一种临床症状。发热只是机体对致热源的一种正常反应。因此。临床一般不主张快速的将孩子体温降下来。不能为了降温而降温。特意的降温。容易把疾病的实质掩盖。更加不利于治疗。所谓快速降温。反而容易使孩子体温骤降引起虚脱的危险。

一、孩子为什么会发热?

1、何谓发热?

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腋温超过37.4℃就是发热。孩子的体温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说孩子的体温高。不一定是严重疾病。因为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并不完善。受某些因素影响比如婴儿“捂热”。就不是致病性的。因此。孩子发热。首先应积极寻找原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2、小儿常见的发热原因有哪些?

致热原性发热: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如感染性发热。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肺炎、心肌炎、腹泻、脑膜炎、传染病;白血病、创伤、手术;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风湿热等。

身体产热过多:比如孩子大运动量的活动、持续哭闹等;小婴儿长期高蛋白摄入。高热能饮食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机体散热障碍: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如中暑)、婴儿捂热综合征。广泛性的皮炎、烧伤、汗腺缺乏等。

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如脑发育不全。脑瘫。颅脑损伤、出血。高钠血症。新生儿脱水热。中毒。暑热症等。

因此。小儿发热有四大因素引起。在降温前一定要搞清楚原因。才可以有的放矢的处理。

二。小儿发热的普遍规律是什么呢?

渐升渐降的过程:

一般小儿发热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体温升高、下降需要一段时间过程。呈现体温曲线波动。

小儿发热。一般从正常体温(37.3℃以下)逐渐升高。当达到体温至高点(38.5℃以上)后。又开始慢慢下降至正常体温的一个过程。再维持数小时后。体温又开始上升。如此周而复始持续约3-5天的时间规律。

昼夜体温变化的规律:一般小儿发热傍晚体温高。清晨及午后热退。

发热的伴随症状多、病情比较复杂:

比如伴随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是流感。发热伴有寒战、出疹。多是小儿传染病如伤寒。发热伴有盗汗多半是结核。热退疹出多是幼儿急疹或麻疹等出疹性疾病。

三、小儿发热的正确处理方法有哪些?

1、发热时。孩子精神及一般情况好。如饮食、睡眠、大小便等都如常。应先以观察为主。监测体温波动。

2、发热时应该要让孩子多喝水。增加代谢和循环。体温也会下降。也可以适当的解开衣领、少盖被子。一会体温通过皮肤汗腺散热降下来。

3、物理降温:这是孩子退热最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当体温升至38.5℃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温水擦浴。用温毛巾在孩子淋巴结比较丰富的锁窝、腋窝、腹股沟、腘窝、肘窝用温毛巾湿敷或擦浴。现在不主张用酒精擦浴。有过敏及虚脱的风险。小孩子也可以温水灌肠降温。

4、物理降温结合药物是目前发热处理的经典方法:

一般体温超过38.5℃以上。单独物理降温效果不好。体温不降反升。可以口服小儿退热剂。降温安全有效。

儿科退热剂有严格的指针。目前我国推荐的有:

对乙酰氨基酚: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发热时的首选药。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有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的特点。

布洛芬混悬口服液: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

一般服用退烧药后。如果体温未降。可间隔4-6个小时之后再重复使用。持续高热的患儿可采用两种退烧药每4个小时交替使用。一般疗程不超过3-5天。

注意:安乃静已经被叫停。18岁以下儿童阿司匹林必须在医生的处方下方可应用。目前阿司匹林只用于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不能用作小儿退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5:10

    体温,小儿,孩子,宝宝,高热,方法,皮肤,原因,物理,温水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5:10

    没想到大家都对小儿发热最快降温方法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5:10

    “宝宝发热”在育儿界一直以来都时刻揪着各位宝妈的心!做为一个儿科医生。“小儿发热”也是我在儿科门诊的最常见病例。自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