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大将狄青为何惨死?
原创

北宋第一大将狄青为何惨死?

好文

热门回答:

首先要说狄青不是北宋第一大将。他前面的曹彬才是宋朝第一良将。为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而且。狄青也没有惨死。

说起狄青。就要说宋朝的国策“崇文抑武”。从北宋到南宋都如此。宋太祖总结了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的教训。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威胁皇位。对昔日的大将们“杯酒释兵权”。同时。宋朝设立执掌调兵权的枢密使。一般都由文官担任。宋朝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武将的地位是不如文臣的。宋仁宗时。狄青出任枢密使。被文臣们猜忌。纷纷弹劾他。导致他被外放。抑郁而死。

历数宋朝的武将。曹彬被誉为第一良将。其后就数狄青了。狄青早年刺面从军。在与西夏的战争中。他蒙面出战。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是让西夏人望风披靡的“面涅将军”。经略使范仲淹提携狄青。传授他《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由此奋发读书。通晓兵法。成为名将。被一路提升。一直做到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按说狄青到这步应该打住了。但宋仁宗非常赏识狄青。又提拔他担任枢密副使。

那时。广西的蛮族首领侬智高举兵叛乱。宋军围剿不利。宋仁宗很忧虑。问宰相庞籍谁能挂帅平叛。庞籍举荐了狄青。第二天。狄青对宋仁宗表示:臣是行伍出身。愿意杀敌报国。把叛贼的脑袋砍下来带回京城。有大臣对宋仁宗说:狄青是武将。不能让他单独领兵。庞籍则说:狄青惯于带兵。如果用文臣当他副手。肯定会让他受限制。导致号令不一。不如不派。于是。宋仁宗下令前线将士都由狄青统辖。这是破例了。以往宋军都有监军。

狄青还阻止了一件事。那就是借外兵参战。原来临近的交趾希望出兵。帮助宋朝平叛。宋朝为交趾兵准备了粮草。还拨了军费。许诺事后再厚赏。狄青随即上奏道:交趾数万人马来支援。未必出于真心。一个侬智高就能横行两广。让朝廷难以应付。如果借来的兵贪得无厌。再趁机祸乱。又怎么抵挡。借兵消灭内寇。对我朝是不利的。狄青的建议非常有道理。唐朝就是借兵平叛。形成了新的藩镇。宋仁宗采纳了狄青的意见。下令停止借兵。

狄青统兵进发。有部将擅自出战而兵败。被狄青斩首。安抚使余靖检讨自己的罪责。狄青却说:带兵打仗这种事。你们文臣是担不起的。这话很震慑人。部将们两腿都打颤了。接下来。狄青大军与贼兵对垒。两军交锋。宋军右路主将战死。安抚使孙沔等人吓得脸色都变了。狄青却临危不乱。令旗一挥。两路骑兵一齐杀出。贼兵不知所措。大败而走。狄青率军乘胜追击。直捣敌巢。把贼兵的尸体铸成京观。同时。狄青招抚被贼兵胁迫的百姓。叛乱被平息了。

捷报传来。宋仁宗大喜。要提拔狄青做枢密使。被宰相庞籍阻止了。狄青得胜回朝后。宋仁宗为他摆酒庆贺。之后还是提拔他为枢密使。这是狄青仕途的顶峰。也是他下滑的原因。在出任枢密使的四年里。狄青居功自傲。每当狄青出现时。士兵们纷纷指着他夸奖。士兵们得到衣物和粮食后。都说:这是狄爷爷赏赐我的。这样的狄青受到谏官的多次弹劾。甚至把他妖魔化。说他家的狗长角。多次发光。建议把狄青调出京师。但宋仁宗都没有答复。

压倒狄青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京师发大水。狄青举家搬到相国寺。住到了佛殿上。这种行为不仅武断。而且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形象。百姓们议论纷纷。时任宰相文彦博建议宋仁宗外放狄青。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不该这样对他。文彦博说:宋太祖赵匡胤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就因为拥有军心。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仁宗沉默了。外放狄青到陈州。

狄青感到委屈。到中书省去争辩。宰相文彦博对他说:没有别的。因为朝廷怀疑你。狄青吓得不寒而栗。他感到自己犯了朝廷的大忌。狄青到陈州后。朝廷仍不放心。每个月派人去看他二次。狄青整天担惊受怕。嘴上生了毒疮。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狄青如此下场。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但根本上还是宋朝“崇文抑武”的国策决定了他的命运。在狄青之后。宋朝有名的将领就是种家将了。在宋钦宗时也得不到充分信任。想用的时候已晚了。南宋时有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他们英勇抗金。保住了南宋江山。后来都被收回兵权。尤其名将岳飞所部号称岳家军。他执意北伐光复中原。反对朝廷议和。还过问皇储之事。结果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成为千古奇冤。

其他观点: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包拯是宋仁宗的红人。大家应该看过电视剧《包青天》吧?“打龙袍”一出戏。包拯都敢打宋仁宗的龙袍。可见君臣关系非同一般。不用我介绍。大家也能知道包拯是一个忠臣。嫉恶如仇。

令我奇怪的是。和他同朝为官的武将狄青被文官集团冤死。我没见过和听说过包拯为狄青打抱不平。因此我对包拯的人品打了一个问号。

都说包公嫉恶如仇。为何关键时刻不仗义执言力保狄青?看着他被冤死。

狄青(1008~1057)是北宋著名的武将。他比文官之首的包拯小九岁。从政的时间差不多。狄青被冤死5年后。包拯也过世了。

如果说二人在朝中没有交集。我估计没人信。

狄青被冤死的经过是这样的:狄青从小很调皮。属于问题少年。年轻时候因失手杀了人。被官府关押起来判了刑。还在他脸上刺上了字。

这等于说留下了案底。一看他脸上的字就知道他曾经是个囚犯。刑满以后他当了兵。由于打仗不要命。逐渐脱颖而出。由“小兵到将领”狄青经过了十年的磨练。

值得一提的是。狄青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次冲锋陷阵。他都带上一张铜制的面具。因此人送绰号“面涅战神”。

带着面具打仗确实很拉风。历史上戴面具打仗的都是牛人。这样一来就引起了文官范仲淹的注意。范仲淹在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官员。经过他的推荐。狄青被宋仁宗赏识。加封其为马步军副指挥使。

当时宋仁宗对狄青说:“你在朝中做官了。把你脸上的字让御医给你消了吧?”

狄青说:“多谢皇上的关心。我看就不必了。这些字更能激励我为国家效力。”

范仲淹的提拔。皇上的赏识。使狄青的仕途进入了快车道。

两年后由于战功卓著。狄青升任为枢密副使。这个职位岳飞也曾经做过。

在狄青仕途顺风顺水的时候。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原来广西族人侬智高叛乱。朝中的一些能征惯战的将领都被侬智高打败了。

这时作为枢密使的狄青临危请命。宋仁宗也知道无将可派了。于是嘱咐他说“胜败在此一举”。狄青说。“皇上尽管放心。静待胜利的喜讯”。

狄青率军出发了。话说着容易。要想打败侬智高谈何容易。有句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侬智高利用对地形熟悉。屡次打败了宋军。不管那么多了。为今之计就是想法打败侬智高。

狄青一路走一路想计策。将士们士气很低落。怎样提振士气呢?

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一座庙。一条妙计突然出现在他脑海中。狄青对手下的将领们说。咱们进庙占卜一下。正好我身边带着100枚铜钱。将士们一听纷纷说:“这办法不错”。呼啦啦都进了庙。

狄青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100枚铜钱。对将领们说。我撒出100枚铜钱。如果字儿向上。就说明这次进军顺利。

说完。狄青把100枚铜钱撒在了地上。神奇的是铜钱全部字向上。这说明进军十分顺利。将士们高兴的蹦着跳着。

狄青接着说。大家先别高兴。先用铁钉把每个铜钱钉住。然后用红布盖上。等咱们得胜归来再收铜钱。

将士们士气大涨。一鼓作气就消灭了侬智高。

等凯旋归来再次来到那庙时。众人揭开布把铜钱捡起来一看。铜钱两面都是字。众人随即哈哈大笑。原来狄青为了提振士气耍了一个小把戏。

这次成功平叛。让狄青收获了更大的荣誉。他成了武官之首。

在宋朝文官和武官总是在掐架。宋朝的国策就是压制武官——抑武扬文。

此时文官之首的丞相文彦博不高兴了。他不能看到武官压他一头。于是他就向宋仁宗进谗言说:“皇上。我听说狄青自恃有功。十分骄横。士兵们都很感激他。说军衣、军粮都是狄爷赐给的。陛下小心狄青架空和谋反!”

宋仁宗一听连忙摆手说。“不会的。狄青是我手下的忠臣。他怎么会架空和谋反我呢?”

文彦博直接怼了回去:“太祖皇帝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但他得了军心。最后不是一样发动了陈桥兵变吗?”几句话说得宋仁宗沉默了。仁宗嘴上不说什么。实际是默认了文彦博。

不久。文彦博就罢了狄青的枢密使职务。让他到陈州做了知府。

从枢密使一下子降到了知州。狄青想不通为什么?以为是皇上对他产生了怀疑。他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文彦博给他挖的坑。

文彦博了解狄青的心思。隔长不短就派人去探望狄青。狄青不明所以。更加担心皇上要对他下毒手。时间一长竟忧郁而死。狄青被吓死了。

看来再厉害的武官也斗不过文官。文彥博利用心理战冤死了狄青。

我能理解文彥博为了权势压制武将。我不能理解的是。当时的包公为什么不站出来为狄青伸张正义。包公是不是见死不救呢?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观点:

感觉提问者和一本正经回答者都有些无聊。首先。狄青命运肯定比岳飞好。其次。狄青根本不存在比岳飞还冤。

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的社会。其由来是对唐季五代军阀乱政格局的大手术与矫枉过正。虽说文人对武人很鄙视。如武将即使官品高。遇见文官都要让道等等。但狄青所在的时代很好。仁宗对他很恩待。是古代唯一脸有金印当上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枢密院副使)的曾经军犯。如果狄青不是英年抑郁疽发而死。后来继位的神宗肯定会更加重用他。因为神宗即位不久就亲自为狄青写祭文。范仲淹等文官对狄青很赏识。并着力提拔他。在许多文官以武将不宜重用专权为由弹劾狄青时。仍有几位文官为其申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情多浓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8:33

    仁宗,文官,枢密使,宋朝,铜钱,武将,武官,的是,都是,忠臣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8:33

    没想到大家都对北宋第一大将狄青为何惨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8:33

    首先要说狄青不是北宋第一大将。他前面的曹彬才是宋朝第一良将。为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而且。狄青也没有惨死。说起狄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