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墓志边饰的十二生肖图案为何一直在变化?其中又有何蕴意?
原创

唐昭陵墓志边饰的十二生肖图案为何一直在变化?其中又有何蕴意?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因为他与长孙公主情深后又与长孙公主合葬一起。所以称之为昭陵。①在古代墓葬时有习惯。就是把墓主的社会地位。身份等。用一块碑记刻一生碑文。把这位人的生评做个总结。也就叫墓志铭。②唐太宗千古一帝又开启了贞观盛世。当然做的与下人们有些不一样。③墓志铭的表现方式很多。墓碑的两边大多用十二生肖来表现皇家的威严庄观。但为什么它们两边的修饰都有不同的变化呢?那么下面我就用肖猴的图案的不断变化来说一说图案变化的由来。

④贞观年间昭陵当初修建时。因唐太宗与长孙公主合墓。为体现长孙母仪天下的姿志。。特从艺术的角度。因当年是猴年。就以猴的形象碉刻为主。又丰富了容貌。技术达到了艺术顶峰。还从结构上。风水理论上得到了修饰展理以表达长孙公主不一样的人生。

⑤唐太宗死后。下人又按照他的遗嘱。以玄学风水学体理柔合。又主要以二十八星宿分工。也就是按紫微垣。以中为贵也叫紫为贵。又以十二宫所对应的十二生肖。是十二生肖演变的面貌全分。⑥后来又从道家的五行政建。以山南处北为阳。山北处南为阴等的平恒理论。一直到安史之乱才完成此修建。盛唐衰落后。李煜登上皇位。生肖格式才演变为今天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威武。胸壮。貌凶之样……!

其他观点:

十二生肖图不断变化。代表着一直活在人世间。跟人间一样。生肖年一年又一年。

其他观点:

十二生肖墓志在洛阳地区多有发现,从唐代到宋代,其纹饰可分多种类型,并经历了自动物原形生肖到完全人化生肖的演变历程。唐代仅见动物形象的生肖图案、半人化的人身兽首生肖形象,以后者居多且修饰纹饰变化多样。五代时期生肖图像进一步拟人化,但修饰纹饰仍囿于之前的种类且有所减少。至宋代则最终演变为完全人化的生肖图像。这种转变是当时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社会文化艺术内涵衍变的真实表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15:09

    生肖,长孙,纹饰,贞观,太宗,公主,图案,墓志铭,形象,宋代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15:09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昭陵墓志边饰的十二生肖图案为何一直在变化?其中又有何蕴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15:09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因为他与长孙公主情深后又与长孙公主合葬一起。所以称之为昭陵。①在古代墓葬时有习惯。就是把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