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原创

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句话是《周易·归妹卦》的六五爻辞。其辞原文曰:“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其《象传》释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先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解释:

帝乙归妹

帝乙是商王朝末二代帝王。是商纣王(帝辛)的父亲。也是商王文丁的儿子。周人势力的发展。如剧了与商王朝的矛盾。帝乙的父亲文丁先赏後囚。弄死了文王的父亲季历。商周从此结仇。季历死。子昌继位。是为周文王。文丁死。子乙继位。是为帝乙。帝乙时。商王朝经常与夷方发生冲突。又与周族结仇。形成双线压力。为了缓和与周人的矛盾。帝乙以和亲政策笼络周文王。不惜“以天子贵妹而能自卑。顺以变节而欲承阳者”。把其妹下嫁给已经有正室妻子的周文王。使其妹成为周文王的侧室。成为了商周角逐的政治牺牲品。这就是有名的历史事件――“帝乙归妹”。“帝乙归妹”的实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了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事件:“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其中“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是交待周文王和有莘国之女太姒的婚姻。这是文王的正婚。太姒是文王的正妻。他们的婚姻被称为“天作之合”。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这一句是说文王既成正婚。大邦商却又要归妹于文王。所归之妹被称作“伣天之妹”。意思就是窥天的间谍。揭露出帝乙归妹的政治目的。这场婚姻实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是后世和亲政策之滥觞。

既然是一场政治交易。就要把政治的文章做足。于是“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文王占卜了其吉凶征兆后。亲自到渭河边迎亲。弄出了好大的排场。婚礼的排场很大。但其实质却是一场政治表演。文王的爱情还是在正妻太姒身上:“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帝乙归妹虽然暂时缓和了商周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周人取代商王朝而王天下的鸿愿:“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文王与太姒生育嫡子十人。长子早亡。次子周武王最终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帝乙归妹”最终并没有挽回商王朝灭亡的命运。

《说文》:“袂。袖也。从衣夬声。”联袂:手拉着手。意指共同合作。袂以藏手。故袂常借指手。联袂指联手;解袂指分手、离别。

“袂”在这里借代衣服、服饰。古代“垂衣裳而天下治”。服饰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地位高则服饰良。

《说文》:“良。善也。从畗省。亡声。”《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朱注》:“良。易直也。”《正韻》:“器工曰良。”《礼仪·士昏礼》:“御衽于奥。媵衽良席在东。”《注》:“妇人称夫曰良”。

“良”在这里指服饰等级高。

月几望

农历初一月暗谓之“朔”。十五(月中)月圆谓之“望”。“月几望”指月亮接近圆满而尚未圆满。“月既望”则指月亮已经圆满。《易经》以坎为月。坎爻得中象征月已圆。即“月既望”。“月几望”指在月圆之前。

下面切入正题。《周易》盛于商周之时。多言商周之故事。《归妹卦》亦多以商周之事为时代背景。卦之五位是至尊之位。至尊者归妹。莫若帝乙。故《归妹卦》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帝乙之妹。身份尊贵。相对于其它妇女而言。则其为君。故帝乙之妹在这里居尊位而称“君”。帝乙之妹下嫁文王时。文王已经大婚。结发之妻就是太姒。故《归妹卦》六五为帝乙之妹。则上六为文王正妻太姒。帝乙之妹虽贵为君。但却下嫁而为人妾。非正室也。于国则为君。于家则为妾。这就很令人尴尬。于国而言。六五为君。上六为娣也;于家而言。六五为妾。上六则为妻也。

古代服饰是由等级规定的。帝乙之妹下嫁文王。归而为妾。故其嫁装服饰之等级当然不如妻的服饰等级高。故曰“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帝乙归妹。本就是一场政治交易。碍于商王朝天子的情面。爻辞很不好写。于是系辞者顾左右而言它。轻描淡写地说:“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意思就是“以天子之妹而能自卑”。下嫁诸侯而为侧室也。故《象传》也就事论事地附和:“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接着又马上打圆场。补充说:“其位在中。以贵行也。”意思就是说。帝乙之妹。身份高贵。不会和媵娣们去比衣饰的良否。爻辞。象传如此不厌其烦地说。可谓欲盖弥彰。令人更加尴尬。商与周通过联姻。虽然两只手拉在了一起。却让人感到浑身的不自在。联袂并未联心也。“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在这里也暗中影射商周联袂并不牢靠。帝乙之妹很难真正牵手周文王。并不如有莘国太姒与周文王牵手牵得牢靠。

《归妹卦》六五在坎体。“坎为月”;又六五得中位。月得中则圆。故这里取象应为“月既望”。“月既望”象征文王已经大婚。婚姻已经圆满。这就说明帝乙之妹是在文王已经大婚之後才嫁过来的。归而为妾。这就是《诗经》中所谓“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王正妻太姒是有莘国美女。和文王感情很好。故称为“天作之合”。古有莘国在今陕西省渭河边合阳县。故曰“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帝乙之妹是商王帝乙之妹。周人称商为大邦。贬自为小国。帝乙归妹是在文王大婚之後。故曰“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嘉”是古代五礼之一。这里特指婚礼。帝乙归妹是有政治目的的。帝乙之妹无疑是商朝安插在文王身边的坐探。故被称为“伣天之妹”。帝乙归妹如在文王大婚之前。则帝乙之妹归而为妻。则吉。故曰“月几望。吉。”而事实是文王已经大婚。所谓“月既望”。“月既望”即文王嘉止。婚姻已经圆满。帝乙之妹只能以尊下嫁。归而为妾。实不吉也。“月几望。吉”实是一句悔恨之语。意思就是月圆之前则归为人妻。故吉;月圆之後则归而为妾。失了先机。实为不吉。

帝乙归妹。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实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其结果就是暂时缓和了矛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帝乙归妹”虽然暂时缓和了商周矛盾。但周人代商而王天下是迟早的事。帝乙之妹只不过是商周角逐的牺牲品而已。君子当知其弊。就帝乙之妹个人而言。下嫁给周文王时。文王早已娶太姒为妻。婚事已成。象月亮已圆满。帝乙之妹以尊贵的帝妹身份下嫁文王。却反归而为妾。确实尴尬。心里想着。假如文王未婚该多好啊。那样就名正言顺地成为文王之妻了。“月几望吉”就是一句怨恨叹息的话。

(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观点:

有关“帝乙归妹”的说法众说纷纭。有说是商汤嫁妹妹的。也有说商纣王(帝辛)父亲嫁妹妹的。但是基本上看法是殷商的帝王嫁妹妹或者女儿给诸侯。据《史记·殷本纪》所载。商汤之前有报乙。商汤之后商代帝王有祖乙、小乙、武乙、帝乙。而商代叫帝乙又当过帝王的就是一个。即商纣王之父。

我们不研究到底是哪任殷商帝王嫁妹妹或者女儿(妹在古代可以代表年轻女子)。主要还是来回答一下“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到底是什么意思。

帝乙归妹在《周易》两次出现

“帝乙归妹”这个爻辞一共出现在两个卦中。分别是“泰卦”和“归妹卦”。题目中的“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就出自于“归妹卦”的卦辞。我们来分别看一下两个卦:

泰卦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归妹卦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两卦的共同点:

均为三阴三阳的形式;

都是九二和六五正应;

都是在第五爻出现“帝乙归妹”的爻辞;

我们进一步观察。会看到:

泰卦九二到六五形成的互卦是“归妹卦”;

泰卦的九三和六四换位就变成了“归妹卦”;

归妹卦九二到六五形成的互卦是“既济卦”

按照解卦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泰卦-->归妹卦-->既济卦

也就是说泰卦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从天地阴阳交泰的天象。演变为人间婚嫁男女好合的人象。最终阴阳调和既济。万物人类继续繁衍发展。

彖传的解释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归妹卦》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

我们在《彖传》中。就能明显的看出《泰卦》和《归妹卦》两者的传承关系。《泰卦》谈及“天地交”。而归妹卦则谈及“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及“人之终始也”。说明《归妹卦》谈及的就是“万物兴”。“人”的“终始(传承发展)”。

“帝乙归妹”之真义

从《泰卦》及《归妹卦》的彖传中我们就能明白。这两卦都在赞扬阴阳二气和合。创生万物的伟大。人类传承的伟大。所以我们也可以结合爻辞推导出。《泰卦》和《归妹卦》的六五提及的“帝乙归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美景。是值得赞扬和吉庆的一幕。

有不少人故意歪曲说周文王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史称“帝乙归妹”。这种说法的牵强附会之处。就可以付之一笑了。

上古圣贤。岂能是斤斤计较。不重视人类整体的命运。而目光短浅着眼于两个国家之间斗争的俗流!

我们看到《泰卦》六五中的“元吉”。看到《归妹卦》六五中的“吉”。就应该明白人类的繁荣昌盛远远高过于一城一国的得失。

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这里首先有两个知识点要介绍一下。即什么是“君”什么是“娣”。

君。很多人认为代表君主。代表君子。代表男性统治者。这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君。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代表女性。尤其是国君的正妻。《毛诗正义》曰:“夫妻一体。妇人从夫之爵。故同名曰小君。”在古时候。夫妻一体。体亦为礼。以礼相敬。各得其位。也就是。妇人同于丈夫的地位。以正其名。因此敬称曰小君。或细君。

娣。古代姐妹共嫁一夫。幼为娣。长为姒。娣。通常指正妻的陪嫁妹妹或者侄女。因为古代诸侯一娶九女。结婚时正妻往往带着妹妹和侄女一起嫁过去。为的是保证后代的血统出自于同一家族。“众媵侄娣之多——《诗·召南·鹊巢传》”。娣就是古代媵妻制度下的妾。

在古代社会中。“妻”的政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正妻只能有一位。享有和男主人相当的政治地位和权力。而“妾”几乎没有政治地位。某种情况下只是生育后代的工具。这就导致了对于“妻”和“妾”的不同要求:

妻要贤惠。要有政治能力;

妾要美丽。要能取悦丈夫;

(红楼梦中晴雯原本就是留给宝玉做妾的。在宝玉的丫鬟中也是长得最漂亮的)

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了。正妻的衣服(袂)。不如媵娣的衣服美丽。为什么呢?

因为正妻拥有的权力和地位。是全方面凌驾于媵娣之上的。她就是这个新家庭的主人之一。而媵娣却需要通过美色来邀宠。保持住自己的地位。

一上一下。正如天与地那样巨大的鸿沟差别。做为正妻的“君”。又何必用华丽的衣服去压过侍妾呢?

小结

郭德纲曾经讲过一个笑话:比如。我面对一个研究宇宙飞船的专家。我说飞船的发射需要用火柴点报纸。然后放劈柴再放煤球。这个时候。哪怕对方看我一眼都算他输了…

想想是不是同理?

其他观点:

这句话是《周易》的《归妹》卦的五爻爻辞。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要以整个《归妹》卦的卦意做背景。爻辞的意思。都是整个卦意的所表达的意义的一个环节。

《归妹》卦的卦意。是以随人而嫁做卦象的象征。表示既要屈从环境。谦卑自处。又要自信和有所作为。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乐趣。

从卦名看。归。就是嫁出去。妹。是对女子的通称。表面上。“归妹”就是嫁女。

但是《归妹》卦又不是一般的嫁女。《归妹》卦它所说的主角。不是出嫁的做正妻的女子。而是随做正妻的女子一同嫁过去的女子。身份是滕妻。这样的女子。即使是嫁入侯门。处境也是十分微妙的。其难处。一是不为家主。居人之下;二是角色有定位。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所以。《归妹》卦象、卦辞爻辞的象征和描述就和一般婚嫁有所区别。

这里“归妹”的原意。是滕嫁的意思。“归妹”一词。存在于甲骨文中。表达的就是滕婚意义。滕婚是形成于商代。经过商代的持续发展和演变。至西周时期已经更加成熟和完备的婚姻形式。 在西周时期。滕婚是中上层人士。尤其是世袭贵族们的最重要、最流行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是对一夫多妻制的伪善和巧妙的修饰。“滕”。意思是随嫁、陪嫁。据《公羊传》。一国诸侯娶另一国的女子为妻时。嫁女方还要要两个同姓国派送女子和男子去陪嫁。陪嫁的女子成为娣。陪嫁男子称为姪。诸侯一般一次娶妻连滕娣共九人。然后便不再娶。陪嫁的女子。陪嫁前的地位和正娶的女子基本一样。而婚后地位仍然算明媒正娶。不过。相对于正妻。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尽管如此。当时的妾和滕妻还是不一样的。那时的妾来自犯罪女子和买来的女子。地位很地下。不属于明媒正娶的范围。所以。滕嫁以后的娣。肯定不会和妾相混淆。过去很多注家是没有注意这一点的。滕妻虽然不会低到妾的地位。但毕竟相对于正妻属于从属地位。行为规范就要和自己的从属地位相匹配。

“本非正匹。唯须自守卑退以事元妃。若妄进求宠。则有并后凶咎之败。”(《周易正义》)这才是《归妹》卦的核心。

归妹。既然是随人出嫁。地位低于人。受制于人。所以。“征凶。无攸利。”这个“征凶”。显然是指要认同和适应自己的从属地位。既要取悦于丈夫。也要取悦于正妻。但是不能主动。主动求悦求宠是不利于婚嫁和家庭的。

在《归妹》卦。和其它卦一样。五爻为上卦中位。

是天道的中爻。因而在该卦描述的情况中。是最契合天道的状况。论生存取舍。它的办法和态度是最合理、最应当采用的策略。也是最吉利的出路。论前途结果。又是当时条件下能争取得到的情况最好的状况。

“帝乙归妹”。是指即使地位尊贵。个人素质出色。也要谦卑行事。就像商代的帝乙下嫁自己的女儿一样。这和《泰卦》五爻爻辞“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意思是一样的。《泰卦》是乾坤交通之卦。交通是泰卦精髓。也是天地生物的基本途径。但要做到阴阳交通。阳必须善于下交与阴。乾必须降贵纡尊。下合坤众。从常理上说。帝王有女。也要出嫁。帝女出嫁。必然要放低身段。这才合乎天地和合之道。才能带来吉祥和和谐。在《归妹》一卦。帝乙归妹。就是肯定贵不自贵。而得吉利。

“君”。指正妻。古时国君称其正妻为夫人。对外国人称正妻

为寡小君。其正妻被人称为君夫人。

“袂”。指衣袖。代指服饰。

“娣”。指陪嫁充当滕妻的正妻的妹妹或堂妹。

“其君之袂不如娣之袂良。”是指作为“娣”的妹妹

。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良好修养。不争宠。不争位。谦卑自处。幽静娴雅。很得各方欢心。因而出嫁居家时。给予了很高的待遇。穿着衣饰比正妻还要好。同时也肯定了“君”作为正妻的谦让容人的美德。

这一句话。对类似“帝乙”的尊贵之家、出嫁为正妻的“君”。肯定了他们的谦卑心胸。而对具有谦卑恭顺、甘居人下的“娣”。会得到好的结果。也给与了高度肯定。

所以。接着这句话。五爻爻辞还有一句:“月几望。吉。” 望。是指十五左右。几。近的意思。月亮在十五左右。近于完满。但又不盈满。前面提到的帝乙、君、娣。都像这样的月亮一样。以谦卑不盈之德。光亮耀人。因而都会获吉利的结果。

“月几望。吉。” 算是对“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以及整个五爻。做了精辟形象的总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17:17

    文王,地位,自己的,六五,陪嫁,政治,女子,周易,王朝,君之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17:17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17:17

    这句话是《周易·归妹卦》的六五爻辞。其辞原文曰:“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其《象传》释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