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了解的诗人王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最好是讲个故事?
原创

你所了解的诗人王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最好是讲个故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今天我不谈王维的诗。也不谈王维的画。我只给网友们讲讲王维和玉真公主的故事。

王维701年出生在运城永济市。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岁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音乐天赋也很高。所以他一到京城。就成了王公贵族的宠儿。王维到达长安之后。到他中进士有几年。这中间。他游历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在十九岁时。719年7月。参加了京兆试。720年在吏部参加考试。却不幸落第了。

这次科举考试落第。对王维的打击很大。王维这个人很善于交友。在长安朋友很多。他的人际圈子里也有唐玄宗的弟弟岐王。但他们只是认识。来往并不多。他听说诗人张九皋找关系都找到了玉真公主那儿了。玉真公主是谁?唐玄宗的亲妹妹。一个妈生的妹妹。生于692年。比王维长九岁。王维听说。玉真公主还亲自写信给京城主考官。让他取张九皋为第一名。王维知道了这件事儿。就动起了心思。也想找找关系。走走捷径。找谁呢?这时他还不认识玉真公主。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去找岐王。

王维到了岐王府邸前。向岐王门人通报。要见岐王。岐王正在书房读书。侍者通报说:“有一个叫王维的求见”。岐王听到王维这个名字。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不知道王维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找他?岐王吩咐下人说:“让王维去客厅等候”。

王维到了客厅。等了多时。也不见岐王露面。心中有些不安。觉得自已唐突。就在这个时候。岐王出现了。王维慌忙行礼。说:“鄙人冒昧拜见岐王殿下。打扰了岐王。心中甚是不安”。

岐王看着此人生得眉清目秀。风度翩翩。很是喜欢。说:“免礼了。坐下说话”。闲话几句。岐王就问:“王公子今日登门。一定有事吧?”岐王看着王维。王维脸红了。低头想了一想。抬起头来。看着岐王。说:“岐王殿下。鄙人拜见您。正是有一事相求。”

岐王看着王维。说:“有何事相求?说来听听。”

王维说:“岐王殿下。那鄙人也就直说了。”

岐王说:“但说无妨。”

王维说:“我有几篇文章。想请殿下指点。不知殿下有无时间?”

岐王说:“拿出来看看。”王维递上文稿。岐王打开阅读。阅读完毕。岐王看着王维说:“王公子的文章我看过了。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王维小心谨慎地说:“多谢殿下关心。对朝廷科考的这类事情。我也不懂。一切还是请殿下指点。”

岐王想了想说:“这件事情还真有些麻烦。玉真公主已经举荐了一名叫张九皋的诗人。这个玉真公主呀。她想办的事儿。没有办不成的。在皇上那里。在朝臣里面。她都比我面子大。这一次头名状元恐怕非张九皋莫属了。”

王维有些失望。他看着岐王。说:“这事为难殿下了。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没有。容我想想吧。”岐王沉默不语。他环视着客厅。最后目光落在了那架古琴上面。他说:“王公子的古琴弹得不错。今天再为我弹一曲如何?”

“可以。”王维不知岐王为什么叫他弹古琴。王维坐到古琴旁抬手拨动琴弦。动作娴熟。姿态潇洒。乐曲凄切动人。感人至深。弹罢。岐王突然对王维说:“明天我带你去见玉真公主”。

王维说:“殿下。这不唐突吗?”

“没事儿。王公子这样的人。玉真公主一定会喜欢。”岐王到底是在给王维找帮忙的人呢?还是在为玉真公主找喜欢的人呢?这恐怕也是个千古之谜。

事情就这样定了。

玉真观是专为玉真公主修道建的。岐王带着王维进了玉真观。见到了玉真公主。岐王说:“公主一向可好?”

“好啊。是什么风把岐王吹来了呀?”玉真公主轻松自在。笑吟吟的看着岐王。

“今日无事。带了几个乐师。给公主解解闷。如何?”岐王兴致很高地看着王维。

“啊。难得岐王想着我。那就叫他们演奏几曲听听吧。”玉真公主很高兴。

“好啊”。岐王推出了王维。玉真公主看着王维风流儒雅。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悅。心跳也加快了。她在想。人世间还有这么貌美的男子。亏得岐王把王维送到了她的面前。

王维坐到琴前。弹起了《郁轮袍》。王维双手拨动琴弦。指法娴熟。姿态自然。琴声悠扬。从指间流出。时如大河奔流。时如清溪潺潺……一曲结束。余音绕梁。久久不绝。令人心旷神怡。岐王看着玉真公主陶醉的样子。他说:“王公子不但精通音律。还擅长诗文。山水画也很有造诣”。

“是吗?拿出来看看。”玉真公主十分高兴。王维拿出了准备好的诗文。说:“请公主过目。”

公主看完诗文。满面春光。她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既多才多艺。又英俊潇洒的青年。她也从心底里感激岐王。她说:“你这些诗文。我之前已经读过。只是没见到你这个人。今天岐王把你带来了。人才啊!”玉真公主说着话。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说。她在想。这就是缘分吗?她有了相见恨晚之感。

岐王说:“现在科举取士。如若王公子能够得中。也能为朝廷效力啊。”

“是啊。这样的人才。必须为朝廷所用。今年的头名。非王公子莫属了。”玉真公主说完。叫下人拿出纸笔。写了一封推荐信。立刻派使者送到了主考官那里。

同年。会试王维得中会元。次年王维参加殿试得中进士。

自此。玉真公主和王维就经常相约幽会。但是。王维家里还有妻子啊。而且他和玉真公主这样不明不白的住在一起。万一唐玄宗知道了真情。会怎样?玉真公主天不怕。地不怕。万一出了事。唐玄宗不会把她怎样。但他王维掉脑袋都可能啊!其实王维想多了。唐玄宗本身连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都抢来做妃子。他的妹妹本是一个入道之人。感情寂寞。找个情人能有什么?如果玉真公主说一声要嫁给王维。唐玄宗会立马下旨让他们成婚。但王维吃不准。他害怕。他有时好像是有意躲着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看在眼里。心生怒意。最终借一桩很小的“伶人舞黄狮子案”。把王维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就是贬到山东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去看仓库。王维在那里苦苦熬了四年多。最后屈服了。辞去了济州司仓参军。潜回了长安。与玉真公主和好了。就住在玉真公主的道观里。在这几年里。王维的妻子心知肚明。心里生闷气。嘴上也不敢说。玉真公主可是唐玄宗的亲妹妹啊!731年。王维31岁那年。他的妻子气死了。王维也无所顾忌了。他和玉真公主在一起唐玄宗也知道。有时唐玄宗还到玉真观坐坐。看望妹妹。王维也在。什么事儿也没有。而且还给王维安排了官职。有了优厚的俸禄。王维也放心了。王维在妻子死后30年里。再没娶妻。他的官职却一路上升。一直做到尚书右丞。这都是玉真公主幕后安排的。761年王维去世。玉真公主(692—762)终身未嫁。在王维去世后第二年去世了。王维和玉真公主的爱情故事就此结束了。给后人留下了永远也讲不清楚的故事。

网友们看了王维和玉真公主的这段爱情故事。有什么感想呢?觉得王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欢迎点评。

其他观点: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藉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开元九年(721)中进士。授大乐丞。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两京陷落。唐玄宗奔蜀。王维从驾不及为叛军所俘。并被逼任伪职。乱平后。以陷贼论罪。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中丞。故亦称王右丞。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王维前期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积极热情。但也开始受佛老消极思想的影响。后期在政治上转入消极。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吃斋奉佛。成为“万事不关心”的“山中人”。安史之乱后。消极思想更加严重。他工草隶。善画。并精通音乐。这对他的文学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

王维前期某些诗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的写从军立功的豪放气慨。如《从军行》、《少年行》;有的表示对权贵的藐视。并揭露现实中某些黑暗。如《寓言》、《不遇咏》;某些山水诗、边塞诗取境阔大。感情也比较健康。如《双江临眺》、《使至塞上》。但这一类诗数量不多。

王维后期的诗并沒有沿着前期诗的积极方向发展。他后期的诗主要是山水田园诗。这些诗表达了他对山水田园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陶醉。如《田园乐》七首、《辋川集》二十首等。在这些诗里。一切景物都显得那么闲静、冷寂。流露出一种对现实极端冷漠的虚无思想。这显然是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的产物。但是后代许多有消极思想的文人却尽力地推崇他这些几乎和现实生活绝缘的、“萎弱少骨气”的诗篇。甚至把他抬到和李白、杜甫同样高的地位。这是十分错误的。当然他后期的山水诗里也有少数作品佛老思想流露得比较少。还有一些生活的气息。如《春中田园作》、《山居秋暝》、《送梓州李使君》等就属于这一类。

此外。王维也写了一些优秀抒情小诗。如《渭城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王维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在那些比较健康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杰出才能。他既能概括地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表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这样的自然事物的动态。他还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捕捉适于表现他不同情趣的形象。构成一种独到的意境。这种境界往往象画面那样的和谐完美。所以被称为“诗中有画”。他的诗很少用华艳的词藻。语言清新洗练。质朴中有润泽。正因为他的艺术成就较高。也就使他那些有消极思想的诗篇在当时和后代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其他观点:

王维。唐朝田园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玄宗开元九年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传世。

我国唐代画马名家韩干以前并不怎么样。直到他遇上他的贵人——王维。在王维的赏识和扶持下。他才脱颖而出。

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韩干原来在酒家打杂跑堂。经常为酒家送外卖。王维点酒。韩干送酒。一来二去。就混熟了。王维是个多面手:诗、画、乐俱佳。有一次。韩干去索取欠账。刚好王维不在。韩干在等待的时间觉得无聊。就随意在地上画了些人马。王维回来后发现地上的画。便询问家人。才知道是韩干画的。王维是热心人。古道热肠。他觉得这小韩很有绘画天赋(其实人家以前自学并经常画)。就鼓励韩干专门学画。并资助小韩钱物。一帮就是十多年。

(王维《渭城曲》诗意图)

韩干在王维的帮助下。还向当时的动物画家曹霸学习。后来又经王维的引荐。韩干成了宫廷画师。终成画马大师。

供养僧人饭食的王维

王维晚年信佛。“诗佛”这个名号就由此而来。王维一直生活在政治的漩涡里。当时李林甫执政。他处境尴尬。心情郁闷。官场里的残酷倾轧。使他望而生畏。所以采取了消极退避、明哲保身的态度。他在终南山里建有“辋川别墅\"。念佛写诗。弹琴吟啸。“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王维信佛。据说还在京师时。他就开始了每天供养十多个僧人饭食的做法。他在《与裴迪书》中也曾亲自述及:“山中与山僧饭迄而去。”可以佐证。王维写的禅诗《饭覆釜山僧》就更是明证。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敝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已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虚空。

希望这两个小故事能帮助您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王维。

我是蒹葭堂主人。欢迎光临蒹葭堂。谈天说地。品诗论书。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并致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29:07

    公主,看着,殿下,王公,玄宗,消极,的人,很高,长安,思想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29:07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所了解的诗人王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最好是讲个故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29:07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今天我不谈王维的诗。也不谈王维的画。我只给网友们讲讲王维和玉真公主的故事。王维701年出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