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四川达州一13岁男生杀死母亲。后正常去上学。警方在课堂上将其抓获。
12月8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公安局在官方微博正式发布通告。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了解。四川达州大竹县文星镇杀母凶手姓袁。男。13岁。独子。就读文星中学。
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日里他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比较溺爱。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他很不好的一些习惯。小学时爱偷盗。初中后惯于偷盗上网。逐渐染上网瘾。沉迷于网络游戏。之后甚至开始吸毒。多处欠钱。后因爷爷奶奶实在无力管教。才让他母亲回来管教他。
其母在案发前半个月开始回家管教他。
案发当天(12月5日)。他向母亲索要400元没给。中午再索钱没给。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袁某某遂将母亲杀死。把遗体头颅割下扔进粪桶中。又用手机拍摄视频发上微信朋友圈;之后提着母亲头颅。再弃于排水沟中。
其间。袁某某更是伴无头母亲尸体数日。仍若无其事地正常上学。直至其朋友的母亲看到视频报警。警方将其抓获。
此事一出。引发网友一阵热议。
13岁袁某某为何会残忍杀母?究其原因都离不开以下三点:
一. 家庭教育
爷爷奶奶严重溺爱。从小不加以管教;父母常年不在家。未担负起父母该承担的教养之责和监督之责。再加上父母管教方式方法不当。加剧了孩子的反抗叛逆心理。导致走上歧途。
二. 学校教育
很多学校和家长太注重孩子的成绩了。而缺失很多素质教育。比孩子成绩更重要的必然是孩子的素质和道德的教育。一个人没有基本的道德。就像这种杀害母亲的孩子。有再好的成绩都没用。
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
暴力游戏、毒品、网络等方面的不良影响。现在很多网络游戏阴暗血腥。很多孩子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一天到晚打打杀杀。一些分不清现实和网游的青少年就容易对生命失去敬畏之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1.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很多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不成才”。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没有问清楚原因。就先打一顿。骂一顿再说。而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同样的。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我们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3. 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被培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别说知道感恩了。要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生活学会独立。不要什么事都帮他做好。
4.学会换位思考。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要保持一种与孩子平等的观念。他们有成人的思维。只不过没有成人的眼界和经验。所以做事仍旧是个孩子。
张弛有度才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好方式。一味地严格就会把孩子紧绷的弦崩断。一紧一松才能够让他保持弹性。
5.与孩子进行沟通。注意恰当的奖惩
孩子做事过程中要看中孩子的习惯而不是太过于在意结果。跟孩子讲清楚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他自己有个基本的判断。给孩子树立规矩意识。制定关于学习、生活的规矩。并严格奖惩办法。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不是心血来潮的高兴之作。需要极大的耐心、恒心和知识。只有把它当做自己终身的事业。有计划有目标的一步一步实施。才有可能教育出负责任有爱心。爱学习、明事理。知感恩、知孝理的优秀人才。
其他观点:
达州13岁男生弑母。然后若无其事去上学。这冷血和变态的暴行。让人震惊!愤怒!
其实。弑母这样骇人听闻的惨剧并不是个案。近几年。子女杀死母亲的案例还有:
2012年3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梨园小区。27岁的高某。在卧室用水果刀刺死母亲。
2016年2月14日。22岁北大学生吴谢宇。在福州一中学教工宿舍内。将母亲杀死。
2016年9月16日。16岁的黑龙江女孩陈欣然。用胶带和布条把母亲捆在椅子上殴打。将母亲折磨致死。
有天然血亲的子女。对母亲手段之凶残。令人发指!
经初步调查。达州13岁袁某杀母。是因怨恨母亲对其管教过于严格。
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与思考。
1、养育养育。不能只养不育。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但很多父母只提供物质。不给予教育。
当今孩子养育有两个极端:一是百依百顺型。二是粗暴打骂型。
百依百顺就是过分溺爱。甚至有的普通家庭也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对孩子的要求没有原则的满足。“惯子如杀子”。这有很多惨痛的教训。
“暴力型”家庭让孩子感受不到亲情温暖。认为全世界都遗弃了自己。就容易反叛。
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不意味着孩子就会变成好人。
孩子还是要父母自己去教育!
2、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千万不要隔代教育。
“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达州13岁男生由爷爷奶奶带大。老人家溺爱孩子。等到发现无法管教时。已经晚了。
3、教育要趁早。
古语说:“3岁看大。7岁看老”。3岁和7岁虽是一个概数。但是有科学道理的。
从儿童3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孩子在7岁前就已经获得了80%的智力。
因此。父母一定要密切关注和把握孩子7岁前的教育。
错过了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期。上了小学再扭转就迟了。
4、教育要赏识。更要惩罚。
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这话虽然偏激。但有一定道理。
父母既要言传身教。又要严格要求孩子。对于触碰底线和屡教不改的孩子。该打还是要打。
通过打让孩子明白错在那里。才能长记性。
惩戒孩子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打手心。罚站等等。只要不过分伤害孩子身体。都是可行的。
表扬与惩罚要掌握好尺度。这是教育的难点。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说明了人性的善恶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当人性潜在的“恶”放出来了。人就会变成恶魔。
只有通过教育。把人性的“恶”控制在萌芽状态。这才是正常的社会人。
“我把你养大。你把我杀死”。母亲死不瞑目啊!
希望考虑降低未成年人的量刑年龄!
惩罚必须有严厉的震慑力!
但愿。世间再也没有弑母的悲剧。
——谢谢关注点评转发
其他观点:
这是一个揪心的问题。我几乎没有勇气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也是一个家长。我不能想像会发生这样一件残忍的事情。十三岁的孩子挥刀刺向自己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妈妈该有多么地绝望。多么地心灰意冷。多么地悲怆啊!
不是因为害怕。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失望。因为万念俱灰。哀莫大于心死。在最后一刻。妈妈的心里该有多痛。这种痛。就像死了一千次。一万次。
其实我并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果我想知道。完全可以网上百度一下。可是。这样的一件事情。已经超出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不想。不要说我矫情。真得。以一个父母的身份。我的心很痛很痛。锥心地痛!
十三岁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了呢?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让他不顾一切?究竟是什么样的矛盾让他不能释怀?究竟是什么?谁给他的勇气。那里来的力量?
是叛逆?是邪恶?他心里一定住着一个魔鬼。一个嗜食灵魂的魔鬼。就十三岁的年龄来说。孩子已经开始变得独立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和主张。在我们成年人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就是正确的。是应该主张的。而矛盾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的。这样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疏导。很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可以解决了。
相反。如果父母重视不够。或者干脆无视孩子的思想。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日积月累。这种感觉愈发强烈。直至最后火山爆发。不可收拾。
一般孩子在叛逆期到来的时候。表现在外的是脾气大。动不动就生气发火。你让他好好学习。他偏不。甚至还故意上课捣乱;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说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他就偏偏故意追求那样的效果……总之。一切都不顺他的心不衬他的意。他甚至还会有种胜利的快感。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战胜权威”了。他会用语言和行动告诉你。我就这样。你能咋滴!
这里。我想说的是。叛逆期的孩子真得不可理喻。你越和他讲道理。他就越讨厌你。更不要说强迫他了。因为年龄确实还小。认知能力差。他就像一只横冲直闯的小野马。撞上谁就是谁。因为他确实还没有能力来完全约束自己的行为。就算是明明知道错了。冲动的魔鬼也让他失去了理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有人说。该打就打吧。现在的孩子就是欠揍。相信很多的父母小时候都被父母揍过。也许不止一次。在那样的年代。很多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差别是有的略轻有的稍微重些。
时代在前进。很多东西都变了。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揍了大的。小的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屏蔽错误。减少发生的机会。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二孩政策放开了。可这是以后的孩子们的生活。现在的家庭就一个孩子。加上因为劳动生产力的解放。人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大堆人围绕着一个孩子。呵护还来不及。有几个舍得打?何况打也不见得就解决了问题。更不是上上之策。
这样的一个问题。联系着千千万万的家庭。确实应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了。究竟该如何引导和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037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孩子,父母,母亲,达州,让他,自己的,爷爷奶奶,都是,溺爱,家长
没想到大家都对四川达州一13岁男同学杀死43岁母亲,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四川达州一13岁男生杀死母亲。后正常去上学。警方在课堂上将其抓获。12月8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