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到底是谁烧毁的?
原创

圆明园到底是谁烧毁的?

好文

热门回答:

谢谢大师兄邀请。这道题貌似历史领域。以前我回答的可都是生活领域的哦。回答了这类问题。你会不会算我没在垂直领域混呢。唉。人生在世。步步机关。各种坑。哈哈。首先。我可以负责任的地告诉你。虽然我从小喜欢玩火。但是圆明园的火真的不是我放的。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京城。没见过那么大的世面呢。况且我还那么爱国。而且我的小伙伴也没参与作案。我可以作证。信不信由你。其次。据可靠爆料。应该是八只毛猴子做的这件坏事呢。很多资料上都留有它们的案底了。随便一翻。一目了然。圆明园里那可都是瑰宝啊。怎可付之一炬?可惜那毛猴子四六不通。又沆瀣一气。才会一拍即合犯下这滔天罪行。火烧圆明园是与整个人类文明作对。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人在做天在看。谁做了必遭天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大师兄走着瞧啊!@_@

其他观点:


长大后。看了诸多的历史资料。恍然发现。显然这是说出了圆明园被毁的部分原因。造就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遗址”正正凄冷景象的还有一部分因素却并不是那么好宣之于口的。因为其中还牵涉到了我们一些难以启齿的过往以及隐藏在人性阴暗角落的国民劣根性。

满人入主中原后。皇帝们对于紫禁城的气候很是不适应。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位置就选在北京的西北郊。修建中的园林。其中有一座名字叫做畅春园。是康熙皇帝经常去的地方。约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将畅春园北面的的一座园林赐给了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之后。乾隆继位。对于圆明园。进行了再次扩建。除调整园林景观。增添建筑组群外。又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起了两座标志性建筑长春园和绮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就此基本形成。之后。嘉庆在位时期。又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道光时。虽然国力衰弱。还是对圆明三园进行了改建和装饰。历经清朝几代帝王。150多年的倾情倾力经营。咸丰皇帝时期的圆明园。拥有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中的顶级建筑。

10月7日。英军到达。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园内珍贵文物被抢掠一空。多处建筑损毁严重。10月8日。英军和谈代表巴夏礼等人获释。事后英军得知。有部分英国谈判代表被清军杀死。英军决定报复。提议烧毁圆明园全园。

如上所述。英法联军共同参与了抢劫和破坏圆明园的行动。然而法军并没有参与焚毁圆明园的行动。真正将圆明园焚毁的是英军。但事情并不是到此就结束。据更多资料的揭示。内中缘由牵扯到的众多方面也绝非只有英法联军这么简单。

首先。英法联军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圆明园。是有人带路的。据《圆明园残毁考》记载:“及英兵北犯。龚为向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直趋圆明园。”这个“龚”。名字叫做龚孝拱。清朝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据说原因就是。他因父亲的死。对朝廷心怀不满。所以成了带路的。当然的。中国人口众多。出几个内奸也是正常的事。不能容忍的事还不只这些。

清代王湘绮所作笔记《圆明园词》以及李慈铭《越缦堂日记》都有过相关记载:“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更为令人出离愤怒的。据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记载。当英军纵火时。“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清朝百姓们倒是热情的很。“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更是“到处引火延烧”。帮着英军掩盖罪行的同时。也及时将自己的罪行掩盖了。

实质上。圆明园很大。有一部分还是水景建筑。树木也较多。英军并不能做到全部焚毁。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查验。园内还存有建筑13处。部分宝物事后还被追回了一些。后来清政府也进行过稍微修缮。因资金有限而终止。火烧圆明园只是一个起点。是圆明园经历的“四劫”中的第一劫。之后的三劫。才将圆明园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英法联军走后。周围闻讯后的清朝百姓们又跑到圆明园中。如筛子般又毫无遗漏地筛了一遍。以致使圆明园再次遭到了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西郊的园林又一次遭到破坏。而当时清政府对圆明园已经无力掌控。土匪地痞以及当地的老百姓梦更是有恃无恐进入到圆明园中抢掠。这次做得更为过分。圆明园内的建筑、木桥的柱子被锯断。大大小小的古树被砍伐以及其他木质材料被带走。以至于当时圆明园内的木材几乎殆尽。而园内竟然建起了众多的炭厂。木材被用来烧炭出卖赚钱。继上次火劫之后。这次木劫对圆明园内的树木造成了直接性毁灭。

最后一劫。名为“土劫”。1940年后。圆明园内就出现了平山填湖开田种稻的活动。原本不多的遗址再次受到侵蚀。60、70年代。各种运动疯狂进行。平山、填湖、造地、砍树、拆遗址、盖房子。将圆明园当成了大的改造场。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各种厂房、机关、单位也被建造起来。圆明园的生态环境被破环得无以复加。历经浩劫仅存的几处遗迹也是再也不复存在。至此。圆明园再也“无力回天”。成为历史。

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起自于英法联军。然后我们接手了。然后就没有然后。成了现在。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其他观点:

首先。我很清楚何以有这样的提问。但作为一个近代史研究者。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养成跑题的习惯。更不要重蹈曾给当代中国人带来许多不幸的“影射史学”覆辙。让我们就事论事地谈圆明园。

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进犯的。当天遭到占领。率先进入的是法军步兵和少数英军骑兵。指挥官是法方总司令孟斗班(Charles Cousin-Montauban。后被法国封为“八里桥伯爵”)。英军大队则是第二天才在英方总司令格兰特爵士即中国文献中的“噶罗”(Sir James Hope Grant)和英国特使额尔金伯爵(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 and 12th Earl of Kincardine)率领下进入。据格兰特的翻译华斯莱(Robertor Swinhoe)在其回忆录《1860年。军旅生活轶事》中所记载。法军已开始大肆劫掠。并将抢来的东西送给格兰特。甚至连华斯莱也收到一份。

当年报道孟斗班“赫赫武功”的法国《画报日刊》。此时圆明园丑闻还未在法国发酵

而率先下令烧毁圆明园的是英国特使额尔金。他在写给中国恭亲王奕䜣的信函中称“全园余物……将予以荡平。且无需你方同意”(1860年10月16日发。见英国议会档案1861年66卷2754号。页217)。10月18、19两日英军率先放火。法军跟进。使得早已被劫掠毁坏的圆明园彻底成为废墟。正因为圆明园系法军先进入劫掠、而英军先放火烧园。所以才会出现欧洲各国议会、民间和各界名流强烈谴责这种“汪达尔式野蛮行径”后。两国军方和在华使节相互推诿。互相指责对方“更野蛮”的闹剧。

1876年德国摄影师Ernst Ohlmer所拍摄的圆明园西洋楼废墟。这是最早记录圆明园废墟的照片之一

英国首相巴麦尊(Henry John Temple。3rd Viscount Palmerston)在事发后曾公开表示“对额尔金和噶罗烧毁圆明园的决定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没有比这种永久性标志更能表达我们对鞑靼人奸诈残暴的愤怒。这是绝对必要的。如果北京皇宫(指故宫)也能这样来一下我就会更高兴了”(1860年12月20日。致西德尼.赫贝特信函。《赫贝特言行录》卷2。页350)。只是在舆论一边倒谴责后才开始改口和推诿。

额尔金

借所谓“中方记载”称圆明园是因为冯婉贞妇女抵抗退入圆明园导致报复的说法。是清末《清裨类抄》的孤证。不足为凭(光记载中的“杀敌人数”就宛如神话。且沿用了完全荒谬的“英军不善肉搏”的偏见)。而英法官方一再强调的“中方违反国际惯例扣押英国翻译官(巴夏礼Sir Harry Smith Parkes)固然确有其实。但巴夏礼被扣是因为英法联军入侵。而英法联军入侵则是为了将更多不平等条约款项用武力强加给中国。其借口则是今天连英法自己都承认完全站不住脚的“亚罗号”和“马神父”两个事件。简单说。即便承认巴夏礼被扣是圆明园被焚的前因之一。但必须首先看到。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则是巴夏礼事件的前因。且没有之一;扣押作为外交使节的巴夏礼固然是清廷的错误。但这个错误能比入侵更大?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是1856年10月的事。巴夏礼事件则发生在1858年9月18日。孰为因果。一目了然。

巴夏礼。这位最早不过是一个翻译的英国人1861年在湖北黄州私藏太平军李秀成委托他带给江北陈玉成的信函。欺骗后者退兵。1867年又在日本蓄意挑起外交争端。是个“富贵险中求”的人物

如果说没事把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混为一谈是无知。那么为英法侵略者劫掠焚毁圆明园洗地粉刷。则是无耻。

当时的新闻报道素描:孟斗班逼迫恭亲王签署城下之盟。其实这是“脑补”。孟斗班是军方将领。谈判不归他管

还要强调的是。此次英法联军入侵。对中国最大的破坏和伤害。是祸及全国民众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而不是烧毁一座耗费民脂民膏、却从不让普通民众轻易靠近的皇家禁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泪、说拜拜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44:04

    圆明园,英法,联军,英军,英国,的是,园内,则是,这是,圆明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44:04

    没想到大家都对圆明园到底是谁烧毁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44:04

    谢谢大师兄邀请。这道题貌似历史领域。以前我回答的可都是生活领域的哦。回答了这类问题。你会不会算我没在垂直领域混呢。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