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为何能在后期,以区区一些人马,就灭了吴国,“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何玄机?
原创

越王勾践为何能在后期,以区区一些人马,就灭了吴国,“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何玄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从″吞吴″前奏。到″吞吴″过程。再道出″吞吴″玄机;来回答这个问题。

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姒姓。本名鸠浅。古时华夏文字不同。音译成了勾践。又名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荀子·王霸》认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

前奏: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勾践派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步至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吴军看得出神。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吴军战败。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吴王阖闾被迫撤军。军队退至七里。吴王阖闾因伤重去世。吴王阖闾临终前。告诉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向越国报仇。”

兵败求和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马历兵。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进而围困越军。

越王勾践追悔不已。范蠡建议勾践向吴王夫差请和。并入吴国为臣。于是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国交谈。表示越王勾践愿意入吴。携妻带子为臣。吴王夫差同意勾践之请。相国伍子胥反对此事。认为上天要吴国灭越。不能同意越王的请求。

文种回到越国后。将吴国的态度告诉了勾践。勾践听闻决定杀妻灭子。与吴国决一死战。文种认为吴国太宰伯嚭生性贪财。可以送予财货。以离间吴国君臣。勾践认为可行。就派人送予伯嚭财货美女。伯嚭果真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去对吴王夫差进言:“若继续进攻越国。必然使得勾践杀妻灭子。焚烧宫室。与吴国拼死一战。到时会越国上下同心。仅剩的五千人会同仇敌忾。到时会更难从中取利。”吴王夫差认为有道理。接受了越国的请和。伍子胥告诫吴王:“如今赐良机。不灭越。此后将会追悔莫及。”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赦免了越王勾践。并从越国撤军。

三个月后。勾践入吴称臣。夫差让他们夫妇俩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乘虚而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勾践乖机伐吴。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公元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灭吴称霸

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公元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越王勾践本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今舟山一带)。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嚭。至此。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所谓″三千越甲可吞吴″。只不过是蒲松龄的文学修辞语句。但不可否认的是。越国从败国到胜国;从弱到强;以弱胜强。这是历史事实。灭吴国的玄机就是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共雪国耻的这种精神!它才是致胜的法宝!

漫步在竹林一一2019年秋于君山

其他观点:

越王勾践这家伙太不厚道了。当初越国闹饥荒。吴王夫差借了一大笔粮食给他们度过灾年。结果等到越国丰收后。就还了一大笔粮食回去。

夫差让人检查了一下。发现越国这批粮食质量相当高。于是夫差就让人留下一部分做明年的种子。结果第二年吴国拿这些种子种粮食。颗粒无收!

为啥?因为越王勾践在还粮食的时候。偷摸地把这些粮食给蒸熟了。外表上看不出来。可实际上种子已经没啥用了。

吴王夫差还傻兮兮地认为。这批种子是水土不服。结果当年吴国大灾。从上到下都没饭吃。不仅饿死了一堆人。而且还导致军心涣散。越王勾践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在这个时候带兵灭了吴国。

所以说。三千越甲可吞吴。那只是科幻小说的一种表现手法。真正要想吞吴。必然要采取各种手段。以上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一、反间计。屡试不爽。

自古以来。反间计就是屡试不爽的一种计策。以至于很多人明知道上当了。都会选择视而不见。勾践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无解的计谋。

早年吴王阖闾带兵来攻打越国。结果被勾践一顿揍。最后死在了战场上。阖闾的儿子夫差上台以后。立志为父亲报仇。将越王勾践击败并且俘虏了。

从此勾践便跑到吴国做了奴隶。这下子有好戏看了。勾践为了生存。的确是拼了。什么事儿都干。睡草棚、喂马。甚至品尝夫差的粪便。

这一套流程走了三年以后。夫差觉得自己的儿子都比不上勾践孝顺。所以就把勾践给放回去了。你要是勾践。你也忍不住想要报仇。虽然是你先杀了人家老爹。可每个人都只会记住自己的仇恨。从来不管仇恨的来源在哪儿。

勾践回去以后。不断给夫差送钱送粮送美女。尤其是送美女。彻底将夫差给征服了。时机成熟以后。勾践的反间计便起作用了。

勾践给吴国太宰伯嚭送了一堆金银财宝。彻底收买了伯嚭。所以当伍子胥劝夫差别攻打齐国。先杀了勾践时。伯嚭跑来告诉夫差:伍子胥这哥们打算依靠齐国反叛吴国!

夫差本来就嫌伍子胥这家伙太烦。所以听信了伯嚭的话。送了伍子胥一把宝剑。让他自尽了。勾践的反间计成功了。同时又麻醉了吴王夫差。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此消彼长。消耗吴国实力。增强自身力量。

勾践真会玩。他为了消耗吴国。可谓是穷尽所有的力量。但凡能想到的办法。几乎都被他想到了。最关键的是。还不会引起夫差的怀疑。

勾践在越国搞了一堆上好的木材。将这些木材无偿地送给吴国。为啥?因为吴国有了木材以后。就会想到大兴土木。

大兴土木消耗大量吴国的人工和财富。这么一来吴国的实力就被削弱了。而勾践自己呢?依旧住着茅草棚。没有灭掉吴国之前。勾践是不会有任何享受的想法的。

此外勾践又从吴国那儿大量购买粮食。这么一来吴国本身的储备粮就不够了。吴国仗着每年丰收。压根就不怕。结果从越国搞来的种子。居然都是被蒸熟的。

对于自己国内。勾践则采取了各种增强措施。比如说鼓励生育。家里生孩子。都有官方接生婆照料。生了3胎的家庭。朝廷还免费派遣保姆到你家照顾。生男孩生女孩。都能够得到朝廷的奖励。这下子大家生孩子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没事儿就在家造娃。

对于军队训练。勾践也十分上心。他不断给士兵们灌输国仇家恨的思想。使得每个士兵都义愤填膺。恨不得把吴国给吃了。这个时候的越国。真可谓是虎狼之师。

勾践被囚禁3年。放回国到开始伐吴。这期间用了7年时间。伐吴开始后。又花了9年时间。终于将吴国一举消灭。哪有什么轻而易举的成功?你觉得轻而易举。那是因为人家不愿意告诉你。他们背后的辛酸。

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时间。长达19年。

从勾践被俘虏开始。越国人身上就背负着一种耻辱。囚禁3年。回国发展7年。攻灭吴国花了9年。一共19年时间。一般人可等不及。

勾践一边采取消耗吴国的措施。一边采取增强越国的措施。时间长了。效果自然能够体现出来。最关键的一步终于来了。

越国要是正面跟吴国较量。哪怕花了19年时间。也未必能大获全胜。为了保证战争的顺利。勾践必须要选最合适的机会。

当黄池会盟开始后。勾践极力怂恿夫差前往会盟。争夺霸主之位。夫差当时志得意满。觉得都快20年时间了。勾践早就臣服于自己了。所以没有防备越国。

夫差带着吴国精锐北上会盟。结果导致吴国内部空虚。勾践的机会终于来了。勾践带着5万人马一举击败了吴国境内的老弱病残。并且诛杀了吴国太子。

夫差得知消息以后。已经来不及了。再加上吴军军心不稳。所以再次被勾践击败。自此夫差就不是勾践的对手了。

我认为勾践攻打吴国的同时。控制住了吴国大多数将士的家属。使得征战在外的吴国精锐压根就没心思和越国打仗。这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但是这种卑劣的手段。一般不会写在史书里。当年吕蒙之所以击败关羽的荆州兵。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总结:勾践灭吴。绝不是偶然。

花了19年时间蛰伏。这样的人活该可以获胜。因为人生有多少个19年呢?这样的博弈成本未免太高了。

勾践灭吴以后。成为了春秋末期的霸主。同时也使得吴越两地连成一片。文化、习俗也开始逐渐交融。所以我们现在看苏南和浙北地区的文化。其实是相当接近的。

参考资料:《史记》

其他观点: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靠的可不是区区一些人马。“三千越甲可吞吴”。三千只是诗词的修饰词而已。吴国当时是强国。可不是区区三千精锐越国武士就可以灭亡的。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勾践大军在檇李大败吴国军队。公元前494年。勾践作战失利被吴军败于夫椒。勾践本人被俘。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公元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吴王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可以看出勾践灭吴第一战是趁吴国主力外出偷袭吴国。背后一刀让吴国元气大伤。即使如此。吴国底子尚在。此战之后勾践依然用了整整九年时间才最终完成灭吴大业。这可不是区区三千越甲所能完成的。

勾践灭吴实际上谋划已久。能最终灭吴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第一。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以增强国力。

第二。卧薪尝胆。以奋发自强。具体措施有以下:第一政治方面。提倡爱民。使民富而国强。第二外交政策。”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孤立吴国。

第三国防建设。增建国都会稽城。

第四军事训练。 任用范蠡推荐的楚人陈音为教师。教练将士习用弓弩和击剑。

第五奖励生育。以增加兵源。

第六刻苦自历。即著名的卧薪尝胆。

第七阴谋策略。以谋士文种提出的”七术“为主要方略。七术为一。重捐大量货币。贿赂吴国君臣。二。选送良材巧匠。使吴国大起宫殿。耗费其财物。三。采用美人计迷其心。而乱其谋。四。贵价氽粮。空其储蓄。疲劳其民。五。买通喜好奉迎的大臣。打破对越国的谋略。六。挑于敢于”进谏“者与吴王的矛盾。使之互相残杀。七。训练甲兵以承其敝。


勾践这个人我很不喜欢。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讲的就是勾践。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仲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仲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仲。临别留下佩剑让文仲自刎。文仲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54:34

    勾践,吴国,吴王,夫差,越王,公元前,范蠡,年时,越军,反间计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54:34

    没想到大家都对越王勾践为何能在后期,以区区一些人马,就灭了吴国,“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何玄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54:34

    我从″吞吴″前奏。到″吞吴″过程。再道出″吞吴″玄机;来回答这个问题。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