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邀!农历七月半。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我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注重这个节日。中元节在我的湖北老家称“月半”。俗称“鬼节”。
家乡流行一句话“年小月半大。清明说白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年的“月半”祭祀很重要。要比过年祭祖。或清明节扫墓都慎重。
每年只要快入“七月半”了。年长些的老人就互相提醒着。过两天就是“月半”了。大家都说。年年我们都要“打发爹爹婆婆”。还不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们。指望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年年岁岁平平安安。他们说的“打发爹爹婆婆”就是过月半的祭祀活动。
为什么叫“打发爹爹婆婆”呢?因为一年中的祭祀活动。只有“月半”是必须封“纸壳”的。这“纸壳”里包的是细软的火纸。就是寄给亡人的现金。如今也有包印制的“冥币”。用白纸一包一包包好。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写上接收者的姓名称呼。很有讲究。自己家里把格式称呼搞不清楚。又不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就请别人到家里帮写。月半封这种“纸壳”。涉及面广。家里儿媳妇娘家逝去的父母或别的亲人都要兼顾。各种亡灵根据身份辈份各寄几封。都要考虑周全。
这种纸壳封好写好了。都放在一个大的圆形的竹筛子里面。家里还得炒几样菜。据说韭菜、冬瓜、马齿苋这是必须有的。菜做好了。就等傍晚时分。用筛子端着写好的纸壳。放上菜。带一些干稻草。在附近找一处有十字路口的地方。把纸封摆在稻草上。菜也放上。然后就点燃了。看着烟雾升腾。一封一封厚厚的“钱财”就这样化成灰烬。寄往另一个世界了。送纸的人口中念念有词。依然是祈祷亡灵保佑家人平安吉祥之类。完了之后。拿手中的筛子等物件。在冒烟的余烬中晃晃。说一句“烟子一秋(音)。万事无忧”。说着话。就回家去了。
其他观点:
风俗。即风俗习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每年的七月十四。七月十五这两天都属于中元节。我们这里称七月半。又称鬼节。是为了祭祀已故先祖的节日。
我们这里很注重这个节日。步骤如下:
1。每年农历七月十四。请已故先祖回家吃饭。
2。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打制冥币并写上已故先祖姓名之后。再封装好。
3。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送七月十四请回家中吃饭的已故先祖出门。并给他们烧封装好的冥币。告知其可以领受此币去阴间看戏了。
其他观点:
我们湖北大部分地区都重视七月半。特别是鄂东地区。七月半也称鬼节。进入农历七月初一。大小鬼都放假了。那么各家各户去世的祖人鬼魂也回来了。到七月十五这天鬼收假。人们提前一两天烧包衭送祖人。小时候听老人讲:七月半这天如果人的魂魄让鬼抓去了。这个人就会在农历腊月三十之前死去。所以。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晚上。人们大多都尽量不出门为好。当然这都是迷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15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月半,农历,先祖,中元节,祭祀,都要,筛子,爹爹,家里,婆婆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历七月十四有多少地方很注重这个节日的呢?都有哪些风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邀!农历七月半。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我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注重这个节日。中元节在我的湖北老家称“月半”。俗称“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