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律诗在发展过程中。诗人有时并不完全按照正格写作。所以常有变例。如“拗句”。“拗律”。“吴体”等就是。如出现“拗”的情况。必须在同句或对句中加以补救;但有时诗人为力矫音韵的过于圆熟。也有拗而不救的。
其他观点:
所谓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省称。为近体诗(相对于乐府诗等古体诗而言)的一种主要体裁。全诗八句(分首、颔、颈、尾四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四韵或五韵。七字按平仄分为四种格式。以全句第二字为起。末字为收——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仄起(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定格全诗有四式——首句平起入韵(平起平收)、首句平起不入韵(平起仄收)、首句仄起入韵(仄起平收)、首句仄起不入韵(仄起仄收)。
从平仄上说。一句之中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可变动。但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简称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在某些句式中并不适用。同时。在律诗中。一联内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称为“对”。如以平起出句。对句必须是仄起。
“千家山郭静朝晖(平起平收)。日日江楼坐翠微(仄起平收)。”杜甫《秋兴八首·其三》
“锦江春色来天地(平收仄收)。玉垒浮动变古今(仄起平收)。”杜甫《登楼》
同时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平仄必须相同。称“粘”。仍以上述诗篇为例。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失对与失粘都是律诗大忌。不过专指二四六字。其它的字可以灵活处理。
忌一句末三字全部为平声或仄声(连平、连仄)。中间忌两平夹一仄(孤平)。同时。在某些句式中是通过调节一三五字的平仄来进行补救。防止出现上述情况。称为拗救。
律诗中偶数句必须押韵。而首句可押韵可不押。所押韵必须为同一声部(今多依《平水韵》。共106部)。否则为出律。近代诗押韵严格。不许邻韵通押。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第二六句用甲韵。第四、八句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一进一退。称进退格;又如同辘轳此起彼落。称辘轳体;如果先二后四。如“东”“冬”押韵。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称葫芦体。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寒韵)
去国一身轻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删韵)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寒韵)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删韵)”李师中《送唐介》
还有末句的韵字与其它韵字不属同一韵部。但属于邻近的韵部。如黑雁中最后加入一只白雁。称为孤雁入群格。
“惯于长夜过春时。(支韵)
挈妇将雏鬓有丝。(支韵)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支韵)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支韵)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微韵)”鲁迅《无题》
也有首句的韵字是邻近的韵部。与其它韵字不属同一韵部。称为孤雁出群格。
“众芳摇落独暄妍。(先韵)占尽风情向小园。(元韵)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元韵)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元韵)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撙。(元韵)”林逋《山园小梅》
在内容上。律诗中间两联一般都要求为对句。首联、尾联没有强制要求。但也有首联对而颔联不对。称“偷春体”。取梅花偷春先开之意。
其他观点:
律诗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一般有八句。又分五律和七律。
所谓五律就是每句只有五个字。故又称五言律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夜喜雨》。
而七律是指每句有七个字的律诗。帮又称七言律诗。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诗:
律诗共八句四联。每一联又有不同的称谓。第一联也就是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二联也就是三、四句叫颔联。第三联也就是五、六句叫颈联。第四联也就是七、八句叫尾联。
五律和七律的特性基本相同。但因为毕竟每句字数不同。在某些具体细节上。七律的特性与五律的特性还是稍有不同。
特性之一。押韵的讲究: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也就是偶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特性之二。平仄的讲究:七律的平仄有两最常见的格式。即仄起式和平起式。试从王力教授的《诗词格律》一书中摘录如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还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的特性之三:对仗的讲究。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此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羣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中两联对仗)
以前高考时。有考律诗排序的题目。选一首不常见的律诗。把顺序打乱。然后让考生把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这样的考题。就是要把七律的三个特性熟悉于胸。然后才能正确解答出这个题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24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律诗,平仄,押韵,杜甫,特性,首句,也有,一句,翠微,也就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什么诗词叫七律,七律诗有哪些特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律诗在发展过程中。诗人有时并不完全按照正格写作。所以常有变例。如“拗句”。“拗律”。“吴体”等就是。如出现“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