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提起《美丽新世界》。已经无须多言。
作为科幻小说。你很难想象它是写于1931年的。
它最少领先了世界50年。它已经是一个符号。一种文化。
90年后的今天读。它依然经典。
由它改编的美剧。那自然是噱头十足的。
自从听说这部剧开始。已经等了一年。终于昨天晚上刷完了全集生肉。
第一季来说。优缺点都蛮明显的。
先说设定。
这部剧对没读过书的朋友。还是挺不友好的。并没有一个背景设定介绍。
简单概况一下背景:
故事发生在未来2500年代。
新伦敦的社会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首先。所有人都是瓶生的。
没有父母。没有怀孕。没有家庭。统一人工胚胎。
性解放到极致。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挑选性伴侣。只要愿意可以一天换一个。并且每天都有性狂欢趴体。
每个人都属于所有人。
没有私人占有。没有个人欲望。没有一对一的爱情关系。
并且从胚胎时期。就被调试5个阶层。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艾普希隆。
也就是α、 β、Γ 、 ε、 ζ
阿尔法是天生的领导。贝塔是天生的聪明人。主要从事科研等重要工作。
伽马是普通市民。做一些服务和行政工作。
德尔塔和艾普希隆。就是最下层的体力劳动者。而且统一半军事化管理。
他们连说话都只能说单音节的词。属于智力偏低的。
而这些天赋和阶层。都是从出生前。在胚胎时期就被调整好基因。出生后又反复洗脑训练出来的。(电击、催眠、睡眠广播等等)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阶层是最好的。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这就是被洗脑后的结果。
社会极度发达。生老病死已经全部被攻克。就连嫉妒、离别、孤独等等消极情绪。也全被解决。
人们每天都会嗑一种叫唆麻的药。这种药可以立即改善负面情绪。
任何时候。只要感到尴尬。愤怒。空虚。不甘等等任何。吃一颗药。可以解决一切烦恼。
这也是他们从小被反复洗脑的真理。
和谐社会。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阶级。安于自己的现状。活在当下。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快乐。除了快乐就是工作。然后每天晚上一次集体性狂欢。
每个人都属于所有人。
这是一个互相满足、纵欲、追求快乐。没有任何不满。没有任何忧愁的社会。所以叫做美丽新世界。
哪怕有不快乐。只要吃一颗药。就能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吃两颗。
所有人永远都优雅端庄。不骄不躁。井然有序。
总结起来就是:
没有隐私
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迷信
没有一夫一妻。所有人都是社会集体的一份子
性开放到极致。每个人都属于所有人
没有任何私人财产。私人情绪。个人思想
阶级分明。且每个人都乐于做自己的阶级
吃药可以解决一切烦恼情绪
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很快乐
称旧社会的人为野蛮人。
改编。
以上是一些基本设定。不得不说在1931年。这部《美丽新世界》是反乌托邦题材的开山鼻祖级作品。这个设定十分超前。
但毕竟作者局限于自己时代的狭隘视野。所以有些设定还是过时的。
比如在原书的设定中。福特(汽车大王)最终成为了世界顶级资本家。也是美丽新世界的神级人物。被称为福帝。人们说福帝就好像说上帝一样。是口头禅。
再比如原书中。关于女性避孕的设定比较麻烦。但是现代已经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等等一些细节问题。
那么美剧版《美丽新世界》自然也做出了相应的改编。比较明显的就是加入了互联网。
可惜。这个改编也成了败笔。
缺点。
这次的改编有两个败笔。
第一就是上面说的这个网络。
网络加强了集体主义的属性。加强了没有隐私的设定。这原本是很好的。
但是剧情到后面。就变成了主导社会网络的人工智能觉醒。而人们开始反抗人工智能。
不得不说。这就变味了。脱离了《美丽新世界》原著。
而且反抗人工智能这种剧情。真的不新鲜了。
只能说加入这种剧情。完全拉低了《美丽新世界》的格调。从开山鼻祖。变成了俗套的作品。
也是最令观众不满意的地方。
原著是一种批判。真正的统治者则高高在上。一边嘲笑。一边安稳地控制着制度内的人。
改成人工智能。实为败笔。
第二。在于注水。
根据采访。编剧亲自说。改编的核心在于。如果人们无法体验到痛苦的负面情绪。其实是一种损失而不是幸福。
任何负面情绪。立刻就吃药。马上就变好。没有恐惧没有愤怒没有低落。没有任何“负”情绪。这样的人生其实是不完整的。是有违人性的。
你若放弃了痛苦。你就放弃了人生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是编剧想改编的重点。
这个初衷不错。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就成了败笔。
为什么?
因为如果只是借着这个命题。延伸探讨。加入一些细节。那其实挺有趣的。同时也是《美丽新世界》的母题之一。
但是美剧肯定不止拍一季。所以必定会注水。
首先。原著比较短。一共19章(没记错的话。不然就是18章)。一下午就能读完。
原著故事非常精彩。
然而一旦注水。就会发现剧中人物。进步和转变非常缓慢。而且还会突然性格大变。突然又变回去了。就这样反复横跳。
它不可能让主角一下就觉醒。它必须多横跳几下才有得拍。
这其实也是俊俊观察那些名著改编美剧的一个通病。就是贪心注水。
你看《真探》这样的神剧。一季就是一季。登峰造极的一季。神一样的人物刻画。何曾注水?
很多人写剧评。只会写这部剧人物刻画模糊、缓慢。但是为什么?却说不出来。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白了这个原理。你就明白这部剧别扭的地方在哪了。哪些缺点就都有了解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深层的道理也适合于很多其他剧。只不过有一些剧口碑好。有一些剧善于掩盖洗脑。
这种创作套路看破不说破。我就不点名了。免得毁了大家的好印象。
优点。
前面说了这部剧的两个缺点。
但这部剧其实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毕竟。它是美丽新世界改编的。
只要能忍受上面两个缺点。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那还是可圈可点的。
毕竟。这是把一个乌托邦展现在你面前。
剧中对新伦敦的刻画。非常赞。对性狂欢的刻画。就更是迷幻级别的了。
硬是把这种聚众淫秽趴体。拍出了一种美感和集体感。一种仪式感。
就单这一点来说。符合对原著的想象。
其实剧中对原著的很多细节还原都很不错的。除了上面讲的缺点。最终依然可以给到8分。
而且看这部剧。再读读原著。确实会引人思考——
这种乌托邦。最开始当然是以批判的形式出现。而且母题非常多。
批判资本主义。批判阶级。批判极权。批判不自由。人性在社会机器的碾磨下荡然无存。等等
193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马上来临。
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科技的突破性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一些深度的社会问题。
然而讽刺的是。90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本加厉。反而像个杀不死的病毒一样。更自我完善了。更痼疾难除了。
在美丽新世界。消费是幸福的同义词。为了刺激消费。掌权者绞尽脑汁。
而所谓的幸福是每个人对食物、性、药品以及其他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能得到即刻的满足。
他们没有生病。没有饥饿。没有一切烦恼。也不怕死。没有恐惧。没有情感。
没有家人。没有妻女儿子。也没有父母。没有任何情感羁绊。也没有情感痛苦。
甚至没有竞争。没有嫉妒。没有不甘心。没有奋斗。没有任何独立意识。
每天就是工作。吃药。娱乐。消费。狂欢。性交。睡觉。
就是性交。没有做爱。
没有人性。已经变成了机器。
人们就像是人工孵化的肉鸡一样。还觉得自己很幸福。
但事实上这种满足只是虚假的幻觉。可悲的是人们已经忘记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了。
最后。无论你看不看这部剧。我推荐你必须读一下这本书的原著。
我引用书中的原句作为结尾吧: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
“那好。”野蛮人挑战地说。“我现在就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
“你还没说要求衰老、丑陋和阳痿的权利;
要求害梅毒和癌症的权利;
要求食物匮乏的权利;
讨人厌烦的权利;
要求总是战战兢兢害怕明天会发生的事的权利。
要求害伤寒的权利;
要求受到种种难以描述的痛苦折磨的权利。”
良久的沉默。
“这一切我都要求。”野蛮人终于说道。
美丽新世界
所以。“在幸福药丸嗦麻和跌宕起伏的莎士比亚之间。你选什么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创业开实体店,有哪些行业还有机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46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新世界,每个人,这部,原著,美丽,没有任何,自己的,权利,社会,乌托邦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美剧《美丽新世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提起《美丽新世界》。已经无须多言。作为科幻小说。你很难想象它是写于1931年的。它最少领先了世界50年。它已经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