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青岛为什么目前还没有落地建成超过400米的高楼?
作为青岛本地创作者。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济青之争的帖子。说实话。济南除了作为山东省省会在行政上能够沾点光以外。在GDP、城建、地铁公共交通、教育医疗水平、气候、百姓收入等方面。都是要落后于青岛的。
“首位度”如此靠后。济南人民的面子确实有些不太好看。这时候经常就看到有些济南网友振振有词地说:尽管我们大济南“四面灰尘三面土。一街不畅半城堵“。但是我们有高达428米的山东国际金融中心。建成以后是山东第一高楼。你们青岛有吗?
好吧。“山东第一高楼”这件事确实挺给济南长脸。在论坛辩论的时候可以“棋高一着”。但是除了长脸。除了有务虚的辩论意义。这个山东第一高楼还有其它什么更多的意义吗?似乎没有。
作为消防工程师出身的风水师。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态度就一句话:这玩意。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除非真的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否则盲目上马建设超高层肯定是弊大于利的。有建设超高层建筑的资金投入。不如多投入到地铁、公园、学校、医院等民生工程当中。
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存在以下弊端:
一、灾害情况下逃生困难。
超高层建筑。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看起来确实光鲜亮丽。居高临下俯瞰城市。想不成为地标建筑都难。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到过。一旦出现灾害事故。超高层建筑。应该如何逃生?
超高层建筑的灾害事故。最出名的莫过于20年前的911事件。在这次举世震惊的恐怖袭击案中。美国世贸大厦双子塔彻底倒塌。3000多人未能逃离。最终因此丧生。
客观地说。纽约世贸大厦高度只有417米。还不如在建的济南国金大厦。虽说恐怖袭击还只是小概率事件。但火灾、地震等灾害确实警钟长鸣。
不是我说。如果大厦失火。你有一口气跑下100层楼的体力吗?即使有。跑下100楼所需的时间。能不能快过大火、烟雾蔓延的速度?有没有老弱病残者走在前面影响你的逃生?
这些都是严峻的问题。
相信有些人一定会振振有词地说。难道大厦的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火灾、地震的问题吗?当然不会。但是。这些逃生问题。需要各种安全设施来规避。把安全设施、安全设备落到实处。需要一个字。那就是:钱。
二、建设成本高、维修保养成本高。
刚才说过。超高层大厦火灾逃生是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建设超高层建筑的时候。需要在建筑安全方面狠下功夫。
按照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标准来看。超过100米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需要无条件设置两组逃生通道、消防电梯、需要使用A级(不燃)建筑材料和外墙装饰材料。设置环形消防通道。消防车操作登高面。重要的还有一个东西。避难层。
为了防风、抗震。一般超高层建筑还需要有一些特殊的稳定设备。下图是台北101大楼里用来保持平衡的大铁球。作为台湾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风水师还去看过。这种东西普通建筑当然是不需要的。
这些还仅仅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消防标准而已。一些高度高达三四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需要求。需要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这更增加了建筑的成本。
没错。都是钱。加上超高层建筑消防水泵水池、二次供水等设施。都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济南国金中心的详细投入不详。之前看到一个版本的预算是250亿元。这意味着为了这个地标建筑。平均每位济南百姓要分担三四千元。参考一下建设中的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的总投资不过197亿元。
也就是说一栋超高层大楼的建设成本。足以抵上一条地铁了。个中值与不值。可以由诸位评说。
建设成本高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维修保养的成本亦高。文字描述或许枯燥无味。看看下图就明白了。
三、得房率低。公摊大。
刚才提到的超高层建筑需要建设专门的设备层。避难层。还需要设置专门的防风抗震设备。这些东西肯定都是占用面积的。所以超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都非常的大。济南在建的山东第一高楼传说公摊有55%。放在一般建筑中。这绝对是令人咋舌的。
再加上很多超高层建筑的地标意义。譬如下图的高199米的山东港口大厦。很明显最高处的几层更多的是建筑美学意义。实用价值不是很高。
所以。综上所述。超高层地标建筑虽然好看。也有象征城市繁华的意义。但弊端很多。成本高昂。除非城市已经到了见缝插针。寸土寸金。只能向天际线要空间的地步。否则大量建设超高层。绝对是不怎么明智的举措。
说实话。青岛、济南的土地。都没有那么稀缺。建设超高层建筑并非急所。
尤其是一些新兴片区。像青岛的西海岸的海洋活力区、规划中的桥头堡商务区。都有建设400+超高层的规划。但迟迟没有动工。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土地充裕。确实没有必要把大笔资金浪费在只有“面子意义”的大高楼上。
众所周知。青岛的风格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大量不可复制的欧式老建筑。才是青岛最宝贵的建筑瑰宝。去过欧洲的朋友都知道。除了高度324米的埃菲尔铁塔。欧洲城市里很少有这种超高层建筑。巴黎、伦敦、马德里、维也纳、日内瓦……这些城市的美。不需要超高层建筑。
同样。很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开初期。在青岛老城区盲目建设的超高层建筑。现在看来都非常影响城市观瞻。很多人甚至建议把它们列入拆除之列。
最后。青岛也不是没有超高层大厦。青岛最高的海天中心高369米。已于2020年建成。目前还是山东第一高楼。至于400米以上的大厦。我们为什么要花巨资与其它兄弟城市竞争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呢?毕竟。青岛的地铁里程已经高达246公里。排名全国第十。不管通车里程还是在建里程。都是山东省内绝对碾压的存在嘛。咱们在大楼的高度上较真。真的有意义吗……
我们。见证青岛30年房地产发展。亲身历经东部大开发。主城区、西海岸、城阳日月变迁。房价起伏跌宕。敢于讲真话。不畏阻力。不随波逐流。不畏人言。打碎各种谎言。坚持钻研青岛楼市真相。
其他观点:
仿佛只有建摩天大楼才能显示座城市的气势。果真如此。那整个欧洲就无话可说了。
一座城市美不美。是不是国际大都市。不在于有多少座高楼。有多少层的大厦。而在于它的精巧设计、精细管理以及人文魅力等等。
欧洲的城市普遍高楼不多。有的几乎不建高楼。比如伦敦、巴黎、罗马、柏林、维也纳等。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反之我们的台北、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等。都有一百多层的摩天大厦。影响力却远比不上奥地利的维也那。
这几年中国\"发达\"了。高楼也越盖越高。目前我国最高的\"上海中心大厦\"达到132层、632米。现在据说有不少城市也在争先恐后地向这个高度进发。比如武汉的天际线也在不断刷新。从265、438。再到475。据说\"武汉绿地中心\"建筑高度475米。海拔高度达到500米。
当然。人家上海和武汉都是根据自已城市的定位和实际确定的。但有些城市并不适应建造摩天大楼。也不具备建造超高大楼的财力。仅仅是为了建摩天大楼而建摩天大楼。为了气派而建摩天大楼。这显然是不应提倡的。
有人说。城市高楼建设有多快。往往印证着城市的发展速度。其实这完全是一套毫无根据的说词。比如说江苏的苏州发展较快。2020年GDP达到了2万亿元。仅低于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和广州。全国排名全国第6位。
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的高楼不比武汉、南京、杭州等省会城市的高。反而苏州的\"小桥流水\"给人流下的印象要比那些高楼大厦深刻。
争相盖超高大楼。实际是一种毫无意义攀比之风。不仅意义不大。而且会造成极大浪费。据说某市一座近120层的大厦。就耗费500亿元。这还不算地上地下大量的配套设施。而且后续应用时的水电气等巨大耗费。几乎都是天文数字。
因此。青岛不参与这种劳民伤财的比赛游戏是对的。青岛的优势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海岸风光。在于精心设计。在于人文魅力。再说。与其花500亿盖一个\"烧钱\"的地标。不如拿出这个钱为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大事。你说呢?
其他观点: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青岛是不需要用高楼来提升城市美誉度的。青岛有这个资本。更应该有这个自信。高楼大厦的城市已经没有辨识度。青岛的美不可复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494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青岛,高层建筑,城市,济南,都是,大厦,山东,建筑,高楼,摩天大楼
没想到大家都对全国很多城市都建设超高层,青岛为什么目前还没有落地建成超400米的高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青岛为什么目前还没有落地建成超过400米的高楼?作为青岛本地创作者。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济青之争的帖子。说实话。济南除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