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呢?
原创

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春秋和战国合起来史称“东周”。是为了区别西周。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建立东周。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到了后期。众多的小诸侯国渐渐归并为了几个大诸侯国。已经完全脱离了周天子的辖制。实打实的各占山头各自为王称雄。已经不是争座次。谁是老大老二的问题。而是有你没我。兼并消灭。最有名的战国七雄便是。

可见。春秋与战国的根本区别。其实就是争霸与争雄的区别。争霸还可以相互间彼此相互妥协互存。有一个道统无形中在维护着平衡。到了战国争雄。势必要分出个高下雌雄。一山不容二虎。最后结束于秦国一统天下。从而建立了新的帝制制度。

其实。原则上。东周时基本上都是战乱的时代。理应都可以叫战国时代。毕竟都是战事连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特征。但是。之所以分出个春秋的叫法。主要就是因为。历来又有一说法。说春秋时代是由于鲁国孔子修编了鲁国史官记载的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

《春秋》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正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

而另外一个。战国名称的由来是这样的。春秋以后形成了七个较大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彼此间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其他观点:

春秋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么294年时间。春秋属于东周前期。

这个时候。周天子还有很大的权威。各个诸侯国仍然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即使是春秋五霸。他们在表面上看起来。也还是周天子的部属。是周天子的代言人而已。

至于一般的小国。更加得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否则会遭到军事讨伐和各种道义谴责的。

那么。战国时期就不是这样了。

咱们可以从怎么三个角度来看。

1春秋属于东周。战国时期只有一部分时间属于东周。尽管是一大部分时间属于东周。但是战国时代比东周存在更久一点

有一个错误的看法经常发生。很多历史初学者认为春秋和战国都属于东周。这个是一个错误观点。

事实上。战国时代是公元前221年才结束。而东周是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亡的。也就是说东周比六国先灭亡35年。

这样战国后期的35年不属于东周。

这个也是春秋和战国的一个区别。毕竟春秋时期全部属于东周。战国时期不全属于东周。这是一个经常被学者忽视的区别。

2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数量比较多。大国战争比较少见。战国时代诸侯国数量比较少。大国战争比较频繁

春秋时代。有春秋五霸。这个霸主不是贬义词。否则项羽没有必要自称“西楚霸王”。在古代。特别是周朝。霸这个词往往是一个强势的词汇。充满力量和权威。

从齐桓公到晋文公。最后到越王勾践。这些霸主。也不能一概而论。所谓春秋五霸。事实上。这五个人不在一个时代。他们是各领风骚数十年。整整300年时间。平均60年出一个霸主。

到越王勾践就是霸主5.0。而齐桓公就是霸主1.0。霸主版本不同。权力大小也不同。齐桓公事实上非常尊重周天子。这个霸主是权力最小的。他提倡尊王攘夷。任何事情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他才出兵讨伐。

当然。周天子的权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消失了。它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此消彼长。几十年一个样。几百年就是一个大变化!

到了越王勾践。杀伐决断完全出自霸主了。越王杀吴王。也是自作主张。不允许吴王夫差投降。也是自作主张。总之周天子已经没有任何干预的能力了。

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这个时代被称之为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去世之后。战争更加频繁。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最后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大格局。

这七个诸侯国几乎不受周天子的影响。他们完全自作主张。自己根据周边环境来决定战争与和平。

小国慢慢都被大国兼并了。所以战国时代。诸侯国越来越少了。

战争更加频繁。春秋时期可能是每隔60年出现一次大的战争。到了战国时代。可能每隔几年就会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总之。春秋战国虽然连着一起。似乎差别不大。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战国时代重视武力。春秋时代还是要讲一点点仁义。

一起聊一聊春秋与战国的区别。欢迎关注!作者|龚柳辉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和战国没有非常准确的界限。一般人认为。春秋的时间是从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定都洛邑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的时间是从周元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475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称谓分别来源于《春秋》和《战国策》这两部书。《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注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从此。才有“春秋”和“战国”的说法。春秋时期是诸侯称霸时期。一些大奴隶主为了扩大地盘。增加实力。欺负弱小。不断地挑起战争。先后出现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实际上是七个霸主。其中包括吴王阖闾和晚期的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他们在当年威风一时。这时期的周天子在各国诸侯中还有点地位。他们还知道头上还有一层天。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各国互相吞并。不断挑起消灭他国的战争。这时的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已经没有本钱发号施令了。新兴的封建制。迫切的要取代奴隶制。历史潮流已不可阻挡。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消灭弱国。自从韩、赵、魏瓜分晋国开始。剩下的秦、楚、齐、燕、赵、魏、韩这七个国家。又继续进行相互吞并的战争了。这时雄心最大的要数秦王嬴政了。他想挑起统一天下的重任。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四海一体。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综上所述。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一是社会制度的区别。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战国时期是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社会。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

二是历史时间界限的区别。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还有其它说法。不唯一。因为界限不是非常明确的。)

三是各国诸侯发动战争的目的区别。春秋时期。为了称雄;战国时期。消灭他国。最终实现国家统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4:05

    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周天,霸主,勾践,战争,区别,战国时代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4:05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4:05

    春秋和战国合起来史称“东周”。是为了区别西周。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