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摄影:“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意境如何拍摄?
原创

诗词摄影:“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意境如何拍摄?

好文

热门回答:

春天桃花红正是赏花时。



其他观点: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出自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全文如下: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拍摄思路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这句诗词里面。只有“催花雨”是具体的景致描写。我们可以根据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将“催花雨”的拍摄思路拓展放大。

拍摄内容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至少有两套拍摄方案可供选择。

拍摄正在雨中的花朵。

雨打花瓣。如点点惜春泪。想要把花朵上的雨滴拍出一颗一颗的状态。首选长焦镜头或者微距镜头。表现出雨滴晶莹剔透的效果。

拍摄风雨中飘摇凋零的花朵。

一阵狂风刮过。几树花瓣飘落。繁华看尽时。花自飘零水自流。如果是想直接拍摄这样的场景。我们还真的需要耐心等待一个刮风下雨的天气;

不过。我们也可以自己制造出“催花雨”的场景——首先。收集一些已经落地的花瓣;其次。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小喷壶;最后。拍摄时在镜头前扬洒收集好的花瓣。同时用小喷壶人工制造出“雨露效果”。

其他观点:

诗词摄影是很多人喜欢的题材。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是摄影所追求的境界之一。虽然这方面难度很大。但也是有方法可寻。

要从整体来把握诗词的意境。提炼意象并将其转化为摄影画面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是宋代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中的一句。整首词是这样的:寂寞深闺。一寸柔肠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依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要理解这一句词的意境。需要把它放在整首词中来理解。这首词作者把自已的情绪:寂寞,无奈,思念放置在了无限的时空中。惜春春去。是四季的轮回。是时间的无限。而连天衰草。则又是空间上的无穷。这样的情绪虽然不沉重但又时时弥漫在周围。是挥之不去的无奈。所以才有愁肠千缕。几点催花雨。不是实指。而是指小雨。

通过对词的理解。我们提炼出的意象有:春雨,春花以及连天衰草和人物。

诗词摄影的难点在于对诗词意境的把握和如何把文字转化为画面。就这首词来说。我想。如果指通过一张照片是不能表达的。可以尝试用组照的方式来表达。同时。可以用第一视点和第三视点的交替使用来拍出有故事和有情绪的照片。让观赏者从完整的表达和渲染中感受意境。

将意象转化为摄影画面。把有我之境用第一视点和第三视点交替表达

所谓第一视点和第三视点就类似于写文章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首先。可以用一个远景的景别来交代一下环境。

可以让观众知道故事发生时间和地点。然后再带入细节。也就是近景的景别。

或者也叫特写。把人物引入。一个伤感寂寞无奈的女子。并通过她的视觉来观看或者感受周围环境的细小之处。让人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而要拍出春雨的感觉。背景的选择也是很重要。通常要选择暗的背景才能拍到雨水落下的画面。

同时。快门速度也很重要。速度太快。雨滴不成线。效果不明显。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是1/125S左右比较合适。

通过第一视点的拍摄。把“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画面表达出来以后。意境的升华则又用到第三视点表现出来。即是词的最后一句“人何处?衰草连天。望断天涯路”的画面形式。

这种拍摄方法。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层层带入。观众通过组照能感受到整首词的意境。而如果只是通过一张照片来表达。则略显单薄。不足以表达。

诗词摄影方法很多。大家可以不探索。可以拍出更切题的照片来。我只是提供一点点思路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2:29

    花雨,几点,视点,衰草,春春,意境,诗词,画面,深闺,情绪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2:29

    没想到大家都对诗词摄影:“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意境如何拍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2:29

    春天桃花红正是赏花时。其他观点:“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出自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全文如下:寂寞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