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文鸯是三国第一猛将?他到底有多厉害?
原创

为什么说文鸯是三国第一猛将?他到底有多厉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文鸯一生活了54岁。前27年生活在三国时代。后27年生活在晋朝。并不算严格意义的三国时代人。

而衡量一个武将是否历害。得要看他有哪些战功?而文鸯一生的记载中。只有2件战功:

一、乐嘉城大战司马师

公元256年。因司马师废魏帝曹芳。而引起文钦与毋丘俭在淮南起兵反叛司马师。文钦与毋丘俭想拉邓艾一起。但邓艾斩杀来使。并密告司马师。提前率军抢占有利城池。司马师也亲率大军平叛。来到乐嘉城。

当时年公18岁的文钦之子文鸯劝父亲乘司马师立足未稳。派兵袭击司马师。文鸯当天晚上就领兵骚扰司马师。击鼓喧闹。大叫司马师的名字。等到天亮也没等到父亲文钦的援军。天亮后。文鸯撤退。司马师派出大军追赶。文鸯杀了个回马枪。率领数十骑杀向魏军。所向披靡。然后才引兵离去。

然后司马师又派出左长史司马班率领8000骑兵追赶。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中。转眼间便杀伤一百多人。杀进杀出六七次。文鸯异常勇猛。追兵不敢再逼近 。然后文鸯就全身而退。

二、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

公元270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晋将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封疆大吏。晋军既不能挡。公元277年。文鸯受命平鲜卑之乱。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秃发树机能。鲜卑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一时名闻天下。

这两件战功足以彰显文鸯之勇猛。但是这两件战功也有一些疑问。

1、文鸯大战司马师的追兵。确实勇猛。但是与文鸯对战的都是一些普通的骑兵。连一个叫得上名字的将领也没有。至于司马班。史书中的记载也唯有这一次。其它再无记载。

2、文鸯讨伐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只是击败。并没有完全打败。此战后。秃发树机能仍有能力入侵晋朝。而且秃发树机能是被马隆在2年之后斩杀的。这并不是文鸯的战功。

而且衡量一个武将是否勇猛。还要看他的对手是谁?如些看来:文鸯算不上三国第一猛将。排名前五都算不上。

像文鸯这样七进七出杀入敌军的。还有三国时期的张辽。带领800勇士大破孙权10万大军。而且还斩杀江东名将陈武。击伤宋谦、徐盛。还斩杀了2员大将。几进几出。张辽几乎打到了孙权的中军大帐。差一点就抓住了孙权。要知道孙权可是主帅。张辽此战打得孙权落下一生的阴影。光此一战。文鸯就不如张辽勇猛。

三国第一猛将是关羽。万军之中斩杀敌方主帅。关羽是整个三国时期唯一一个做到的。关羽斩颜良。勇冠三军。关羽败曹仁、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个唯一做到威震华夏的武将。而且关羽是万人敌。三国之中。只有关羽和张飞有些称号。而这些都是靠战功得来的。

三国时期的以武将勇猛来排名。如下:

第1名、关羽

第2名、孙坚

第3名:张辽

第4名:张飞

第5名:典韦

第6名:文鸯

其他观点:

一提到三国第猛将。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想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样的排位。不过。这样的名将排位都在三国的早期。没有囊括整个三国时期。其实三国末期还有一位猛将。如果把他和前期的那些大神比较。也丝毫不弱。有人甚至认为。他可以评为三国第一猛将。这个人就是文鸯。

(文鸯)

文鸯本名俶。其事迹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有记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同样有对于文鸯的描述。我们今天就从两个角度来谈谈文鸯。

首先说《三国演义》中的文鸯。

文鸯登场是在三国末期。他是魏国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的儿子。当时文钦对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的举动感到不满。因此与时任镇东大将军的毌丘俭等人在寿春起兵。共同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暗中率军来到了乐嘉城。邓艾率领大军前往迎接司马师。

文钦见两路大军前来。非常慌张。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时文鸯年仅18岁。他告诉父亲。若趁着敌人未站稳脚跟。发起突袭。定可大破司马师。

当晚。文鸯与父亲文钦兵分两路。趁夜围攻司马师。

(司马师)

当时司马师眼睛上长了个肉瘤。刚处理完。伤口还在流血。就听到外边兵马大乱。喊杀震天。随即有人来禀告。说大营遭一队人马突破。为首一将勇不可挡。左砍右杀。如入无人之境。

司马师听闻后急火攻心。眼珠直接从肉瘤的创口上掉了出来。而文鸯在营中冲杀了几番。却始终没有见到父亲文钦。无奈之下之下只得暂时撤退。魏国士兵竟然不敢上前抵挡。

不久后。邓艾率领数百名将领杀到。文鸯勃然大怒。大喝道:“鼠辈何不惜命也!”随后他提鞭上马。冲入魏将群众。接连打死数十人。魏将多方围堵。却都被文鸯一人杀退。

这就是著名的“文鸯踏营”的故事。罗贯中将文鸯塑造成了一个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和百骑劫魏营的甘宁结合而成的形象。也就是说。在罗贯中的眼中。文鸯甚至是比赵云和甘宁还要勇猛的人物。

(邓艾)

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中。文鸯又是怎样的呢?

《资治通鉴》中对于“文鸯踏营”一段的描述。更加夸张。

故事的前半段不变。在文鸯寻找父亲无果。撤退之后的故事发生了变化。并不是邓艾率领数百魏将赶来。而是司马班率领8000骁骑追击文鸯。文鸯单枪匹马杀入数千人的人群中。先后冲杀了六、七次。每次都能击杀百余人。最后扬长而去。

当然。司马光毕竟是八百多年以后的宋朝人。他写《资治通鉴》。也是从大量的史籍中寻找素材。甚至受民间传说的影响。因此这一段记载的准确度。可能有待考证。毕竟单枪匹马击杀数百人。并且还全身而退。要完成这样的操作。恐怕只有“神”才做得到。

(文鸯踏营)

这一段中就只记载了文鸯夜袭敌营。并成功撤退的事迹。并没有谈到击杀百人。或者类似于七进七出这样的桥段。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文鸯真的做到了独自击杀数百人的壮举。那他在《三国志》中。肯定会有一番重点描写。单列个传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文鸯是吹出来的吗?答案也不尽然。

史料记载。西晋时期。秃发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击杀了多名封疆大吏。让整个朝野陷入恐惧。文鸯临危受命前往征讨。仅以三个州的兵力。就大败秃发树机能。让二十多万人归降。

仅凭这一点。他就绝对有资格跻身三国一流名将之列。

但由于他主要生活在三国末期和晋初。实在没办法拿他和三国早期的名将进行比较。因此。他究竟在三国名将中该怎么排位。实在也不好说。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三国志》《三国演义》)

其他观点:

拜罗贯中的生花妙笔所赐。三国名将赵云的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曹操阵营的桥段。更是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实在正史当中并没有这段记载。而真正能在敌阵中七进七出。还能保持毫发无损的猛将。是神勇远胜赵云的文鸯。

文鸯本名文俶。小名阿鸯。文鸯出身将门。祖父文稷是曹操手下的勇将。父亲文钦官至扬州刺史。与镇东将军毌丘俭共镇淮南。并且关系要好。魏帝曹芳在位时。意图罢免权臣司马师未果。结果被后者废黜。文钦、毌丘俭闻讯后。便在淮南举兵讨逆。时在正元二年(256年)。

在举兵之前。毌丘俭曾派人联络兖州刺史邓艾。希望他加入讨逆行列中。但遭到后者的拒绝。不仅如此。邓艾还派人向司马师告密。并亲率万余人赶赴乐嘉城。以等待大军的到来。毌丘俭得到消息后。命文钦、文鸯父子率军突袭邓艾。但让文氏父子没想到的是。司马师此时已率大军赶到乐嘉。

文钦自知难以抵挡司马师的大军。便准备撤军回寿春。但此时年仅18岁的文鸯却提出建议。希望和父亲分兵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的大军。唯此才能挫败敌军的锐气。使得本方军队从容地撤退。文钦思虑再三。觉得儿子说的很有道理。便答应照此施行。

文鸯领命后。率数十名壮士赶至敌军阵营前。一边击鼓喧闹。一边大喊着司马师的名字。向对方提出挑战。司马师全军士兵虽然不知道文鸯的底细。但见他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宛若神将下凡。竟然没有敢应招。然而文鸯叫阵整整一晚上。却没见到父亲赶来会合。便只好撤出战场。

司马师闻讯后。派司马班率八千骁骑追击文氏父子。面对着汹汹而至的敌军。文鸯非但没有恐惧。反而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中。转眼间便杀伤百余人。文鸯杀得兴起。在敌营中七进七出。直到追骑不敢逼近才罢手(“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见《资治通鉴·卷七十六》)。

罗贯中为美化赵云。曾在《三国演义》中为他编造了“长坂坡七进七出”的桥段。然而就精彩程度而言。远不及文鸯的表现。更何况。赵云之所以能在敌阵中“七进七出”。关键在于曹操爱才。下令士兵不得杀害他。而文鸯则完全不可能受到敌军的“优待”。就此来看。文鸯的武勇其实要远胜赵云。

文鸯虽然武勇盖世。但却无力挽救讨逆军的败局。不久。寿春被司马师大军攻陷。毌丘俭在逃亡途中被杀。文钦父子则逃往东吴。1年后。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诸葛亮族弟)在淮南举兵讨伐司马昭(此时司马师已死。司马昭执政)。并引东吴为援。文钦父子由是奉命进入寿春。再次参加讨逆活动。

然而诸葛诞与文钦矛盾很深。在危急时刻竟把后者杀死。文鸯当时在小城中驻守。在听闻父亲遇害后。便打算和弟弟文虎一起攻打寿春。结果遭到部将们的阻拦。无奈之下只好向司马昭投降。文鸯兄弟投降后。不仅受到司马昭的厚待。还奉命加入攻打寿春的战事中。不久。寿春城沦陷。诸葛诞兵败被杀。三族随即被夷灭。

等到晋朝建立后。文鸯继续侍奉司马家。先后担任平虏护军、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事的职务。并因大破并斩杀鲜卑悍酋秃发树机能、收降二十万胡人而扬名于天下。太康年间(280年-289年)。文鸯被任命为东夷校尉。因在向晋武帝辞行被嫌弃面相不善。竟然被罢职归家。

文鸯无官一身轻。在家中过上闲适的生活。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数年时间。便遭遇灭族之患。原来武帝驾崩、惠帝登基后。太傅杨骏执掌朝政。但由于独断专行。逐渐激起朝野内外的愤恨。在这种情况下。皇后贾南风便勾结淮南王司马玮。命他举兵击杀杨骏将其党羽。并诛灭杨骏三族。时在元康元年(291年)。

当时。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因为痛恨文鸯兄弟。认为是他们的背叛才导致外祖父被灭族。所以一直想找机会报仇。如今见贾后在大肆捕杀杨骏党羽。司马繇便诬告文鸯兄弟与杨骏意图谋反。贾后不明就里。果然命人诛杀文鸯、文虎。并诛灭其三族。一代盖世猛将最终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俶后为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太康中为东夷校尉、假节。当之职。入辞武帝。帝见而恶之。托以他事免俶官。东安公繇。诸葛诞外孙。欲杀俶。因诛杨骏。诬俶谋逆。遂夷三族。见《晋诸公赞》。

史料来源:《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晋诸公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3:33

    司马,鲜卑,机能,资治通鉴,猛将,淮南,大军,勇猛,父亲,战功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3:33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说文鸯是三国第一猛将?他到底有多厉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3:33

    文鸯一生活了54岁。前27年生活在三国时代。后27年生活在晋朝。并不算严格意义的三国时代人。而衡量一个武将是否历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