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孙与牛魔王等六魔结拜。共称“七大圣”。从孙和牛魔王的实力来看。这七大圣绝对是人界最强的妖魔。可是。在取经路上。除了牛魔王闪亮登场。其他五大圣竟神秘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吴承恩写漏了?
当然不是。消失的答案。就潜藏在原著当中。
我们先看看。七大圣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在斩杀混世魔王之后。孙初步认识到兵器的重要性。他的神通远胜混世魔王。可因为人家有一把魔刀。就打得孙很是狼狈。回到花果山之后。他就开始武装猴兵猴将。他手头没有武器。只能把竹子、木头做成标枪、大刀。
某日。美猴王忽然静坐处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如今奈何?”
孙悟性奇高。意识到未来可能存在的危机。如此操练军马。迟早会引起他人注意。开始或是人王、禽王、兽王。等势力大了。当然也就会惊动到仙界之王。
孙行动起来。他先跑到傲来国。抢来了兵器。武装起一支四万七千只猴子的大军。之后。他自己没有趁手的兵器。就跑到龙宫。半借半抢拿来了金箍棒。他知道惹了龙王。事情搞大了。于是“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
孙明白。要想干成大业。光靠自己单干是不行的。必须找到好帮手。于是。他在安顿好花果山后。每天都到各处结交大神通的魔王。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了其他六个弟兄。
也就是说。孙是想借助六大魔王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一旦有事。可以引为强援。
也就是说。七大魔王走到一起。本就不是因为情义。大家都因为势力强大。担心会引起高层——也就是天庭的关注——才彼此借重。彼此利用。
之后。孙去了天界。受了仙篆。一去就是十多年。因觉弼马温官小。反出天庭。因独角鬼王的劝说。自称齐天大圣。天庭派兵征讨。孙大败巨灵神和哪吒。初次扯旗造反。孙获得大胜。
此时。六个哥哥听到消息。都来祝贺。孙被佛道围剿。六大圣为何不相助?除牛魔王。五大圣下落如何六位魔王为何此时前来?要知道他们都是一天可游遍四海的大魔头。必然早就知道孙回到人界的消息。可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因为他们在观望。一直等到天兵天将被打退。六兄弟才赶来祝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提议:“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在六魔王听来。孙这句话既是炫耀。又是挑衅。我这个老七都敢称齐天大圣。你们敢吗?
之后。是长长的沉默。许久。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然后。其他五兄弟纷纷应和。从此可以看出。其他五大圣即便神通不弱。但都是没有胆色的主。唯独牛魔王。豪气不在孙之下。在七兄弟的名号中。牛魔王的平天大圣也最是霸气。
孙是齐天大圣。与天相等。牛魔王却是平天大圣。把天也要削平。至于其他五大圣。多是对自己神通的夸赞。没有挑战天庭的意味。如复海大圣蛟魔王。自然水下功夫了得;混天大圣鹏魔王。自然飞行速度奇快;移山大圣狮驼王。神力惊人;通风大圣猕猴王。速度迅捷如风;驱神大圣禺狨王(禺狨即金丝猴。形体似猕猴却比猕猴大。从此也可见七大圣排名按照身体体型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当是法术精奇。即便神仙也可驱使。
天庭在围剿孙之后。为何没有追杀六大魔王?牛魔王在西方路上称霸一方。名气极大。为何没有人称他为“平天大圣”?这个外号可比大力牛魔王牛逼多了!
只因六大魔王在宴会上。虽自封大圣。但回到自己地盘后。并没有一人敢像孙一样。扯旗造反!
从二上天庭。受封齐天大圣起。孙就和六大魔王失去了联系。
也难怪。孙这一去将近半年。在人界也就是过了一百六七十年。这亲兄弟长期不联系都会疏远。更不要说孙与牛魔王这种酒肉朋友了!
孙偷蟠桃。偷仙丹。反下天庭。在天上也就是小半天功夫。玉帝就派李天王领兵征讨。但人间却也过了数月。可六大魔王无一人前来。
六大魔王必然怨恨孙。当初说好的同享富贵呢?上了天庭一百多年。也不知道拉哥哥们一把!
既不能共富贵。也别期望共患难!
若孙还能击败天庭兵马。那他们六个魔王。还会及时出现前来捧场。
这世间。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极难!
再后来。孙被擒拿、被压五行山。五六百年间。六大魔王没有一人前来探望。
多年后。孙遇上红孩儿。遇上铁扇公主。遇上牛魔王。都主动提起当初结拜兄弟的事情。一方面。孙想借这层关系。快速通关;另一方面。也证明孙是个真正重感情的人。反观牛魔王。见到孙不念半分旧情。
那么。六大魔王还活着吗?应当活着。以他们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脾性。在西游世界中必然可以混得很好。且看牛魔王就是如此。他把孙当成反面教材:虽然牛魔王法力无边。但不组建军队。不公开造反。即便是人界再厉害的魔王。那不过是土匪头子。面对朝廷正规军。还不是死路一条?
至于红孩儿嚣张跋扈。居然把土地山神当奴仆。那是因为红孩儿另有靠山。
以牛魔王的神通。人界已经极少威胁到他的存在。只要他低调做妖。天庭也不会来找他的麻烦。
六大魔王掩藏起和孙交往的经历。低调而幸福地生活着。蛟魔王等五大魔王分散在人界的东、南、北、中方位。而孙一路西行。自然遇不上。唯有牛魔王太背。住在西方。且老婆、孩子先后干扰了取经大业。最终只落得被斩首。被降伏的可悲结局。
其他观点:
从原文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孙是得道之后。在花果山安心做魔王的时候结交的其他六位兄弟。他们其实日子过得也逍遥。平时聊聊天。喝喝酒。听听歌。看看舞。经常串门子。不过好像都是吃孙悟饭的饭吃得比较多。好在猴哥我们也知道比较大气。不太计较这些。
我们再看七大圣在《西游记》原著里面是怎么诞生的:
原文写得清清楚楚。是孙当了齐天大圣之后。不知道是心里发虚还是其他原因。也撺掇其他的妖王号称了各种大圣。这样自己这个齐天大圣就没那么集中天庭火力了。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他的魔王都是老江湖。怎么能不明白孙的小心思。他们也不傻。所以从来没听他们说过自己这些大圣的外号。牛魔王对外都是宣传自己是西方大力牛魔王。从来不傻到说自己是什么平天大圣。
另外最关键的是。孙被天庭围剿的时候。其他六大圣是根本看不到影子的。孙被压五行山。孙自己都感叹“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观音菩萨还是来看他的第一人。可见六大圣看见孙出事之后。都是只当不知的。牛魔王在西方路上第一次遇到孙的时候也是非常冷淡。绝无半点义兄弟情分。
所以。七大圣聚在一起之后只顾吃喝玩乐。有人出事之后一哄而散。之后更是唯恐连累自己。完全符合酒肉朋友的定义。只是很为孙心疼。猴哥明显是真的把六大圣都当成了自己的异姓骨肉。可怜猴子一片赤子之心。居然遇到了这些老江湖。
其他观点:
七大圣指的是孙和他的六个结拜兄弟。七圣实力伯仲之间。地位相当。都是妖界一方巨擘。在孙自号“齐天大圣”后。其他六人接受了孙的建议也以大圣自称。分别是“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字打不出来)。
除了牛魔王和主角孙书中交代的比较清楚外。其他五位似乎在之后销声匿迹了。那么我们就打开脑洞。根据书中的蛛丝马迹。来探寻一下五大圣的去向和最终结局。
覆海大圣蛟魔王
对于水族。穷尽一生的终极愿望就是化龙。说这是毕生的追求也不为过。蛟魔王虽然属于顶级的妖仙。但本体却始终是蛟。说明对于化龙。他是有顾虑的。这一顾虑很大可能与自身修为有关。
孙被二郎神捉拿。花果山势力土崩瓦解。六大圣这种酒肉朋友避尤不及。自然不会出头。蛟魔王为了避免因交好孙而受到牵连。于是下定决心。散尽大半修为。以蛟化龙。从此改头换面。在碧波潭栖身。自号“万圣龙王”。
他深知牛魔王实力。于是与之交好。以为保障。同时招实力强大的九头虫为驸马。自以为万无一失。
没想到多年之后。孙又来到此处。为了不再和他有牵扯。所以蛟魔王没有与之相认。也正因如此。最终被不知情的孙打死。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混天大圣鹏魔王
众所周知。神话故事当中的大鹏和孔雀是了不起的物种。实力颇为强大。即便不是天下间的第一只。也不容小视。
《西游记》中最强的大鹏自然是云程万里鹏。也就是狮驼岭的三当家。不过他不是鹏魔王。鹏魔王是书中出现的另一只大鹏——佛教的白雄尊者!
很多人对他或许印象不深。在唐僧师徒到了灵山后。阿傩和迦叶这两个臭不要脸的因为索贿不成。于是拿了无字经书骗他们。燃灯古佛于是命弟子白雄尊者去追。白雄尊者很有意思。他没有追上告知。而是抢了经书直接扔散花了。让唐僧师徒自己发现。书中说是他胆小。怕孙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他。把他伤了。
要知道。此时的猴子已经不是那个当初的愣头青。再不济也不会打伤白雄尊者。所以可能性只有一个。就是白雄尊者与孙是旧相识。怕过多接触被发现。
那么白雄尊者怎么会是妖族的鹏魔王呢?大家都知道。取经是三界大佬计划好的。而护送金蝉子的任务需要有人完成。于是白雄尊者奉命卧底在妖族中。寻找实力强大又有慧根的大妖上报如来。供其选择。
这也能说明为何狮驼岭的大鹏从未见过孙。却对他的很多事了如指掌。这正是因为大鹏和白雄尊者同为佛教又是同一物种。这一切都是白雄尊者无意间透露给他的。
移山大圣狮驼王
狮驼王一定不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但是他与狮驼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看来。西游开始时。狮驼王已经战死了。
大家都知道。最早的时候。青狮、白象占据狮驼岭。而大鹏占据狮驼国。两个离的不算远。但分属不同势力的地方却同以狮驼为名。这只能说明在一开始两个地方隶属同一个管理者。这个人就是狮驼王。
狮驼王在离开花果山后。为了避祸。杀死了原本国王。幻化成其模样。并更国名为狮驼国。狮驼岭归属其势力范围。也随之更名。之后青狮、白象临凡。霸占狮驼岭。大鹏又降临。与狮驼王展开激战。最终狮驼王棋差一招。战死。或许大鹏就是从那里开始与青狮、白象结盟的。
通风大圣猕猴王
猕猴王最难辨别。与之相关的似乎只有六耳猕猴。但是如果他是六耳猕猴。怎么会和孙一模一样?
通风大圣本领高强。但没有势力。是孤家寡人。从花果山聚会起。就羡慕孙。羡慕万妖来朝、叫板天庭。直到孙被镇压。
他以为。终了五行山就是孙的归宿。可是没想到孙摇身一变。成了唐僧的弟子。只要取经成功。就能修成正果。从此摆脱妖仙的身份。入释成佛。
于是。羡慕变成了嫉妒。几近扭曲的心理让猕猴王彻底疯了。他从内心相信他才是孙。又用不知名的功法将模样幻化成与孙一样。让人无法辨别。
所以。孙认不出他。他也认不出孙。因为他真的相信。自己才是。这也是除了谛听和如来。其他人辨别不出的原因。试想。连自己都相信。又怎么会骗不过别人呢?
驱神大圣禺狨王。
禺狨王是个什么动物我不知道。但应该是灵长类。身份看似毫无头绪。其实恰恰相反。他的身份最明显。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
他与其他兄弟不同。他是一个极爱自由的人。一切随心。所以他没有固定势力范围。只爱到处兴风作浪。乐此不疲。
孙在取经途中。曾找国师王菩萨搬请救兵。国师王菩萨只派了小张太子率人前往。理由就是新收服了水猿大圣。本尊无法分身。
水猿大圣就是驱神大圣的化名。保留了大圣。改掉了驱神。这也是为了与孙事件划清界限。
之所以如此笃定。因为上古神话中。兴风作浪的水猿叫做无支祁。西游中虽然没提这个名字。但在《西游记》更早的一些元曲中。有无支祁是孙姐姐的设定。《西游记》应该是受此启发。所以出现了驱神大圣这个人物。只不过身份变成了义兄。
综上所述。除了牛魔王和孙书中有了明确交代之外。覆海大圣化身万圣龙王。被孙打死;混天大圣任务完成。回归灵山。继续做白雄尊者;移山大圣霸占狮驼国一带。最终被入侵者所杀;通风大圣妒恨成狂。化身六耳猕猴。最终被孙打死;而驱神大圣被国师王菩萨镇压。
老实说。这多少有些牵强附会。您如果不喜欢。就当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吧。毕竟不同的人对书都有不同的解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586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大圣,魔王,牛魔王,都是,天庭,猕猴,尊者,齐天大圣,大魔王,花果山
没想到大家都对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孙与牛魔王等六魔结拜。共称“七大圣”。从孙和牛魔王的实力来看。这七大圣绝对是人界最强的妖魔。可是。在取经路上。除了牛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