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主要的理论有哪些?普通人怎么阅读,怎么吸取?
原创

《黄帝内经》主要的理论有哪些?普通人怎么阅读,怎么吸取?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黄帝内经》主要学术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曾经应用于各个方面。《内经》作者成功地把阴阳、五行等哲学范畴应用到医学里面来。把哲学和医学密切交融在一起。

首先它认为人类生命变化是按照阴阳对立原则进行的。正如《灵枢・本神篇》云:“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因而人体生理现象都反映了阴阳对立统一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媵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明归六府。”故对立统一的协调。就能维持人体生命健康。假如对立统一遭到破坏。人体就出现病理状态。如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最后亦会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情况。

其次。它还指出。阴和阳的对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两者之间是相互为用。互为其根。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天复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日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都指出阴阳两方面。必须保持阴阳对立统一协调关系。人体才有正常活动。至于五行学说。《内经》主要从其“相生”与“相克”和“生克制化”等方面。来说明许多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并且是维系事物正常发展不可分割的根据。正如《素问・宝命全形篇》所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整体观念:它首先认为人体内部是个统一的整体。体内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表现在生理、病理、脏腑和经络各个方面。如《素问・痿论>云:“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腺主身之骨髓。”说明五脏与形体方面的功能联系。

同时。人这个整体与外在环境又有密切的关系。《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然而。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生理密切关系。不完全是和自然变化之适合。主要是人体的机能善于适应它。《素问・生气通天论》曾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体生理机能无时无刻不是在与之做出相应的变化。

动而不息的运动观:《内经》认为物质是在相互联系和制约之中不断运动的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云“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指出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并反映了事物由新生。发展。到灭亡的变化过程。“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素问・脉要精微论进一步说:“四変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权。”一年四季的阴阳运动。影响到人体。血脉亦随之而上下运动。其脉在外形象为规、矩、衡、权的不同。因此动为生命的源泉。唯有不息的运动。才能变化无已。

以上阴阳五行学说、统一整体观、运动观贯穿在整个内经》的各个部分。所以无论在脏象、病机、诊法、治则等理论中。却都突出地反映出来。而几千年来一直被历代医家奉为圭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验并为实践所验证。






其他观点: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医学宝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它主要讲述了人类为什么会得病。以及怎么治疗和治疗的原则方法。

《黄帝内经》还是一部养生宝典。它不仅讲到了怎么治病。更重要的是讲述了一个人怎样不得病。怎么在不吃药的前提下能够更加健康长寿。

它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讨论的经典之作。

《黄帝内经》。值得一读!

其他观点:

《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就是“天人一体”。“人与天地相参”。余者。气、阴阳、经络等等。其实都是对之前已有理论的统合。《内经》学术体系医学理论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由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内容的分类来概括。分别为藏象、诊法、疾病、论治、养生。另外还包括伦理学的内容以及对医德的论述。

《黄帝内经》现分为两本书。一是《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二是《灵枢经》。简称《灵枢》。《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素”字。可作根本解释;“问”就是黄帝问岐伯的意思。《灵枢经》中的“灵枢”二字。明代名医张景岳有这样的解释:“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人身属于阳的精气叫神。属于阴的精气叫灵。是说这本书论述了“神”与“灵”的关键扼要的内容。

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

简单说。《内经》把人放在宇宙自然中来考察。认为虽然万物之中人最贵。但人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提出“生气通天”的论语。即人体的生命活动(生气)。与自然界(天)密切相关。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较之割裂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医学观念更符合生命活动的客观过程。

《素问·至真要大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也就是说。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所以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别的。人与自然和谐。是健康的基础。

《内经》受先秦“气一元论”的影响。认为“精气”是构成物质的本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都是由于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变化的结果。

《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又说:“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据此。《内经》树立了以整体功能失调作为判断核心的疾病观。

另外。《内经》是记载针灸经络理论的最早经典。其中所记载的针灸内容反映的应是战国至西汉针灸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水平。《内经》中的经络理论。是建立在古代解剖学之上的。如《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皆有大数。”

从学术角度来说。《内经》从功能、整体、变化三个角度来阐释与人体生命有关的基本规律。集中医思维之大成。为中医流派的形成起了先导作用。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以及临床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03:22

    黄帝内经,素问,内经,阴阳,生命,都是,人体,理论,精气,经络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03:22

    没想到大家都对《黄帝内经》主要的理论有哪些?普通人怎么阅读,怎么吸取?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03:22

    《黄帝内经》主要学术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曾经应用于各个方面。《内经》作者成功地把阴阳、五行等哲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