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还是说语言、文字是笨拙的。说“中医诊病”这句话就不正确。中医不会诊病。是中医医生诊病。但是 “会”中医的医生从古至今。名医无数。一般的医生加上庸医上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正能够系统按照内外因来诊病的人寥寥无几。当我看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论注》里学说时没有什么感觉;当看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觉得非常好。但是内容太不详细。就过去了;当看到陈士铎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时。非常兴奋。读了很多遍。仔细琢磨其妙处。和客观事实及人体是否相符?反复阅读思考后发现。其叙述有混乱。有很多问题。其内外的分界不清。没有固定的标准。结合现代西医。觉得西医的内外也是糊里糊涂的。但是总比陈士铎的清晰一些。但是还混乱。经过反复思考后。突然来了灵感。加字。造词就可以实现清晰地叙述了。从而催生了我的:“知症求因”理论的 诞生。也会从此开辟医学的新篇章。关于“知症求因”的全部内容。可以看我头条号里的10篇连载。或到360网页搜索“知症求因(全文)”。下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三位古代中医大师。不能说中医。因为写中医理论的必须是人。而且是中医大师。里面加上了我的注解。
且先看中医界里三位大师对症(状)因、或病因、或(病)症因(不管叫什么因。其目的都是想表述同一件事。用‘原因’最好)的认识:
1、汉·张机在《金匮要略论注》(清·徐彬 注。陈仁寿 点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中述:加粗的是原文
“夫(笔者注:先人们知道他们的理论都是猜测。是可能性。所以以‘夫’开头。‘夫’字并非是引出议论。而是在说“大概、可能”。多数后人和现代人。把夫省略掉。给读者的感觉好像就是这么一回事。其实不然。所以希望以后所有的教科书等。在写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药物作用机理等之时。除非完全明确了。否则就要以‘夫’或‘可能的’开头。)人秉五常(笔者注: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笔者注:这样总结得过于简单了。详见笔者的文章‘生命存在所需七大条件’)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笔者注: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见笔者“可以终身服药吗”之章节)。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chèn)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笔者注:古人认为经络是处于皮肤之内。互相直接或间接相连。且末端都连着藏府的。经络受邪会沿着经络分别进入相应的藏府。此处的内应该是指藏府表面之外。皮肤之内。笔者以后称之为体间质。)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笔者注:这里的‘外’。说的是皮肤之外。当然是体表之外了。仲景这样写是有缺陷的。那藏府之内呢?)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笔者注:此乃内外结合的典范)、金刃、虫兽所伤(笔者注:此二者乃体表之外之事)。以此详之。病由多尽(笔者注:事实上不是这么点儿)。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伤灾。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笔者注:列举这么多。和实际还相差甚远)。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笔者注:人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能生万物?孔子曰‘水乃万物之始’。到底谁说的对?‘经络受邪’。经络乃于体表之内。藏府之外。邪。应该指邪风、邪气。也可能指六淫。皆属于体表之外的因素;金刃、虫兽所伤。也是体表之外的因素;房室可以算体表之内和体表之外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可以由体表之内因素引起。也可以由体表之外因素所致。那时只知道血脉壅塞不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然后来有人提出来了‘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理论)
2、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述:“病案虽千种。大略只有三条而已。一则脏腑经络因邪生疾。二则四肢九窍内外交媾。三则假为他物横来伤害。”(笔者注:葛洪的内外应该是以体表为分界的。如果以体表为分界。一、三条都是体表之外因素作用于体表之内;二条是内外结合相互作用。)
3、宋·陈言(字无择。号鹤溪道人)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侯如艳校注。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11。18-23.)中述:
“医事之要。无出三因(笔者注:‘因’可以理解成‘病因’。也可以理解成:造成/导致疾病的‘原因’)。
“凡治病(笔者注:病字之后应该加一‘症’字。或直接把‘病’改为‘症’)。先须识因(笔者注:这是真理性的。此处的‘因’理解成‘原因’最恰当。人们常理解成‘病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其因有三。曰内(笔者注:此处之‘内’是‘内因’之意)。曰外(笔者注:此处之‘外’。应该指‘外因’)。曰不内外。内(笔者注:这里的‘内’是以藏府表面为分界的)则(笔者注:‘则’为‘是’之意)七情。外(笔者注:这里的外应该理解成体表之外。这样就和内的分类方法标准不统一。所以后来的医者也发现了这样分有问题。就又把六淫再分内外。所以有内风、内热、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金匮》之言。实为要道。《巢氏病源》。具列一千八百余件。盖为示病名也。以此三条。病源都尽。不亦反约乎。
“夫(笔者注:一‘夫’字。说明其是猜测。或是可能性)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张仲景述‘人因风气而生长’。孔子曰‘水乃万物之始’)。盖(笔者注:一‘盖’字。说明其是猜测。或可能性)天有六气【笔者注:众说不一。①《 黄帝内经·素问》 田代华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第一版P10:天有四时五气。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②由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学说中认为是:阴、阳、风、雨、晦、明。③《素问·天元纪大论》中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君火、土、金、水、相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见笔者“五行理论的对与错”之章节)。人以五脏五腑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窍、毛发齿牙唇舌。总而成体(笔者注:现代理论认为。人是经过非有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微生物。再到低等生物。再到高等生物。不断地遗传、变异、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外(笔者注:这里的‘外’。不是外因。也不是体表之外。而是五脏五腑之外与体表之内)。则气血循环。流注经络。喜(笔者注:这里当‘容易’讲。不是‘喜欢’)伤(笔者注:意思是:被**所伤)六淫;内【笔者注:这里的‘内’不是‘内因’的意思。也不是体表之内。而是五脏五腑之内。《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七。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田代华整理。人们卫生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次印刷):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在志为思)。肾藏志。《难经·三十四难》中: 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医学启源》中: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而陈言认为脾藏意与思。所以藏在五脏之内的这些东西容易被七情所伤。古人没有说五腑都藏什么。七情是哪里来的?下文述及是从脏腑里郁发出来的。】则精神魂魄志意思。喜伤七情(见笔者‘到底什么是七情’之章节)。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疴生焉。病诊既成。须寻所自(笔者注:从哪来来)。故前哲示教。谓之病源。经不云乎。治之极于二者(笔者注:二者。一指七情。一指六淫)因得之。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经(笔者注:发病经过)。以从其意。是欲知致病之本也。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从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笔者注:这里的外。感觉又在说是体表之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笔者注:陈言认为。七情也是存在于藏府之内的。用‘郁’字。应该有“聚集、积攒’之意)。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笔者注:所以陈言说‘内则七情。外则六淫’);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wō)折。疰(zhù)忤(wǔ)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笔者注:此话如何理解?是不内不外?中医还有类似的说法叫‘半表半里’。还是既不是内因也不是外因?从有背常理句看。应该理解成既不是内因也不是外因。这样的话。他的内是以器官表面为分界。外是以体表为分界的。而体表之外除了六淫以外所有的因素。以及器官表面之外至体表之内的所有的因素就是有背常理。为不内外)。《金匮》有言:千般灾(笔者注:《金匮》用的是‘疢’字)难。不越三条。以此祥之。病源都尽。如欲救疗。就中寻其类例。别其三因。或内外兼并。淫情交错;推其深浅。断以所因为病源。然后配合诸证。随因施治。药石针艾。无施不可。”
笔者注:比张仲景和葛洪的认识要更深入一些。除了内、外、不内不外。还要考虑到内外兼并和淫情深浅。就那个时代而言。是认识最深刻的了。作者陈言认为‘精神魂魄志意思’是藏在人体藏府内部的东西。容易被从人之‘脏腑郁发’的‘人之常性’——‘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害;‘气血循环。流注经络’是相对于藏府而言属于外部。容易被‘寒暑燥湿风热’所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逐渐明白了:张机叙述的内外是以藏府本身的表面分为内外的。陈言又把脏器之外的本应该是从属关系的两类因素写成并列关系。就显得混乱了。见下示意简图。其实七情和六淫既可以是(病因)原因。又可以是诱因。
其他观点:
中医只有内伤和外伤的分别没有内因和外因的叫法!
其他观点:
按照中医学对病因的分类方法。包括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称之为“三因说”。
1)内因包括情志过极、饮食劳逸失当、病理产物等因素。
2)如虫兽所伤、金刃所伤、跌打损伤、医药之过、先天因素等。都可以归纳为不内外因。或称“其他病因”。
3)外伤病因由外界的某一种强力作用对身体所引起的损伤。都属于外因。如跌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659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笔者,体表,外因,经络,之内,陈言,病源,内因,因素,病因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医诊病说有的内因和外因是指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还是说语言、文字是笨拙的。说“中医诊病”这句话就不正确。中医不会诊病。是中医医生诊病。但是 “会”中医的医生从古至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