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原创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十二十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柳树发出嫩芽。枝头开了新花。春天是踏青和赏花的季节。对于这样的季节。诗人当然不能错过。白居易是一位十分喜爱、欣赏山野之花的人。这首《大林寺桃花》便是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峰游玩的时候。发现几枝桃花烂漫。春意盎然。诗人一时兴起所写。

这首《大林寺桃花》写出了白居易两种心情:

春景逝去。怅然与遗憾的心情。

突然见到了盛开的桃花。惊喜的心情。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被贬到江州。遇到人间四月天。春意渐消。不免心生怅然与遗憾的心情

1、白居易被贬江州。心情自然不好。

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反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速捕嫌犯。以雪耻辱。可是被腐败的官场势力抨击为越职言辞。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其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咏怀》唐·白居易自从委顺任浮沈。渐觉年多功用深。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这首《咏怀》是白居易作于江州司马任内。白居易说自己是“看似清闲。实乃苦闷”也说出了诗人无限哀痛的心情。在江州呆了三年。后由好友帮助升任忠州刺史。

2、人间四月。春天逐渐远去。诗人不免有些遗憾

提到春天与花。让我想到了在3月中下旬的时候。各大网络直播都在直播武大樱花。樱花盛开于三月中旬。至末最盛。花期较短。只有13-20天。每逢樱花盛开之际。来自全国的游客如织如潮。

桃花比樱花开的晚一点。在正常情况下。桃花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就会开花了。花期持续15天左右。

无论是樱花还是桃花。基本上在四月中下旬的时候。花期就结束了。花没了。也意味着温度上升。春天远去。夏天来临。对此白居易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这样唯美的诗句。

再到人间四月。所有鲜艳的花朵都已凋谢。加上白居易自己也被贬。诗人心中自然无限惆怅。不知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值得期待的。

可当他走到山寺深处。却发现这里的桃花只是初见。惊喜万分。诗人看到此情此景。深有感触。于是。写出了这首活灵活现的《大林寺桃花》。

人生在世。总是如此。走到豁然开朗处。我们才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是从未见过的

大林寺指的是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当白居易写《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时。已是四月。照理说桃花已过花期。

为了证实白居易所见。在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就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于四月来到庐山实地考察。亲眼看到挑花盛开。《梦溪笔谈》云:“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是由于海拔不同。导致温度不同。进而导致桃花会晚开。

一般情况下。山地温度随海拔的上升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此外。随着海拔上升降水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当然在山地垂直分异中。对植被天然带影响较大的因素还包括温度变化。即热量条件的变化。

据了解。庐山主峰汉阳峰。海拔约1474米。这种海拔引起的自然带的变化并不很明显。主要的自然带型还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也就是说。山上气温比山下平原地区低6℃左右。所以。同种作物如桃树。在山上的物候习性也发生了变化。桃树在山上开花、结果的时间都会推迟。

因此。出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开”的现象。

白居易的诗歌因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可读性。变化多端的风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林寺桃花》只有四句话。从内容到语言似乎没有什么深奥之处。但细细读来。却能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写得意境深刻。情趣盎然。绝句因其形式的长短而拘束。不易展开更为深远而繁复的内容。而白居易却能充分利用绝句的特点。用区区二十八个字就表达了一种悠长而深思的意境。

其他观点:

问题: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大家好。我是爱学习的雁知。我来回答。

今天我们来读读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这是诗人在任江州司马时写的一首小诗。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四句诗。直接翻译过来似乎也很容易理解:

人间到了四月份。春天开的花都已经是灿烂已过。大林寺桃花却才刚刚开始盛放。

我们常常为了美景随春光消逝无处寻找而叹息。却不知它已经悄悄来到了这里。

这是一首看似平淡自然的小诗。认真体会。却发现隐藏了很深的意境。这首诗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形式到语言和表现方式都似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富于很深的含义。

我们看一下。春天悄悄离去。诗人有一些伤感。却听说大林寺桃花刚刚开始盛开。看到正在盛开的桃花。诗人豁然开朗。不再为春景逝去而伤悲。知不知道。春天已来到这里。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因为冒犯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诗人是有一些忧郁的。愤愤不平的。有一种沧桑的感慨。自然而然地流露到这首诗的意境里。有一种伤春的感觉。但是大林寺的桃花。给诗人又带来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其他观点: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但因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琵琶行一诗中。曾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在这种苦涩的情绪中。自然地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虽是记事写景。实际上是写感情和思绪上的变化。由愁怨不已的哀叹春去之情。突然变为惊异、欣喜。以至喜笑颜开。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感到突然来到一个悠然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幻境。正是在这一情景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空间无比高远。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如此生动可感。天真活泼。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眷恋、热爱。哪能这般风趣灵动?这首小诗值得称赞的地方。正在立意新奇。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启人神思。惹人怜爱。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1:52

    桃花,白居易,诗人,林寺,小诗,庐山,司马,这首,樱花,人间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1:52

    没想到大家都对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1:52

    我是十二十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柳树发出嫩芽。枝头开了新花。春天是踏青和赏花的季节。对于这样的季节。诗人当然不能错过。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