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耳才科学?科学用耳的小知识有哪些?
原创

怎样用耳才科学?科学用耳的小知识有哪些?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据统计。全球大约有10%的人有听力障碍。如何预防听力障碍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爱护自己和别人的耳朵。要科学用耳。保护听力。

一、耳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耳朵的结构(下图是耳朵的结构图)

耳朵的生理构造。主要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份。连接听神经至大脑。构成了人类的听觉系统。

耳部的构造由外耳耳廓进入外耳道后。接著的是中耳耳膜(鼓膜); 中耳腔内有三块听小骨。分别是鎚骨、砧骨及镫骨。镫骨接触到内耳之卵圆孔。声音由此传入内耳。 内耳的构造可分为二大部分。耳蜗部分管听觉。前庭半规管部分管平衡。耳蜗部分集合成耳蜗神经。半规管部分集合成前庭神经。这二神经再合在一起形成耳蜗前庭神经。就是第八对脑神经。由此再走入脑干的听觉神经核。接着到达大脑的听觉中枢。听觉中枢的主要区域在大脑的颞叶。故耳朵只是用来传导声音最终仍须靠大脑听声音。每部份的听觉器官都各自具备了独特的功能。

人的耳廓像一个卫星接收器能接收声波。并将其汇聚到外耳道。然后。再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样。就把声波的声能就转变为机械能。鼓膜的振动可带动与之相连的听小骨。而听小骨的活动又可振动内耳的门户--卵圆窗膜。这样。就使内耳中的淋巴液产生振动。从而引起内耳基底膜振动。刺激基底膜上的细胞产生与之对应的电位变化。此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生物信号。这种电信号汇聚到听神经中。再通过听神经输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直到这时。人才算真正“听”到声音。听中枢就像一个情报研究所。将传来的生物电信号进行分类、编号和分析整理。大脑此时才能明白所接受的声波是什么意思。然后。才能作出反应。这一过程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只有千分之几秒。自己是根本觉察不到的。

耳朵除了有听觉的功能外。还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可见保护好耳朵是多么的重要。

二 科学用耳

以下行为可能会对耳朵产生伤害。

1. 挖耳朵。有些人有用硬物挖耳朵的习惯。殊不知这极易造成对鼓膜的损害。从上图可见。如果硬物捅破了鼓膜。就会影响声音对鼓膜的震动。对听力造成伤害。要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

2. 同样道理。放异物也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尤其是一些小朋友喜欢把异物塞到耳朵里。所以家长要时常教育孩子那样 做有危险。要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

3. 打耳光。打耳光的时候气体被压缩。沿外耳道进入耳朵。与内耳形成压力差。对鼓膜形成压迫。造成鼓膜损坏。要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

4. 爆竹声。炮声。同打耳光一样。由于内外耳的压力差造成鼓膜损坏。这种情况下可以张大嘴巴。使内外耳的压力接近。

5. 擤鼻涕。伤风感冒时。千万不要捏住鼻子两边一起擤鼻涕。以免压力过大带菌的鼻涕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要擤鼻涕应该逐个鼻孔来。

6. 洗澡和游泳时耳朵进水。为防止耳朵进水可用软耳塞堵住耳朵。

7. 噪音。

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中心规定。人体最大限度能承受的声能如下:

90 d B SPL       8 hours

95 d B SPL       4 hours

100 d B SPL     2 hours

105 d B SPL     1 hours

110 d B SPL     30 minutes

115 d B SPL     15 minutes

建议远离噪音。如不得不在噪音下工作。应佩戴有效的耳罩、护耳器或耳塞。

8 耳机。音量掌握在以能听清楚为佳。时间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切忌经常性的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由于耳机离鼓膜非常近。长时间听音乐出现的伤害有可能是不可恢复的。

9 如感觉耳朵不舒服。要尽快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总之。我们要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我们的耳朵。保护好耳朵。做到科学用耳。保护听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7:22

    鼓膜,耳朵,内耳,听觉,外耳,耳蜗,中耳,听神经,外耳道,听力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7:22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样用耳才科学?科学用耳的小知识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7:22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据统计。全球大约有10%的人有听力障碍。如何预防听力障碍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爱护自己和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