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是什么意思?
原创

史记货殖列传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是什么意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为谚语。始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陶朱公范蠡退出政坛经商致富后。有个儿子因在楚地杀人而入狱。范蠡说。杀人偿命很正常。“然吾闻千斤之子不死于市”。遂遣向来出手大方的少子携黄金千两去营救。素来勤俭的老大以自杀相逼得到救援弟弟的任务。果然因吝啬图省钱而使弟弟枉死狱中。

另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亦出现“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字样。

“市”。古代买卖货物聚会之处。因其热闹。古代行刑多在闹市区以起警示作用。又称弃市。故。此谚语字面之意为:家有千金的人。不会被于闹市斩杀。后指富贵人家子弟。纵犯命案也不会被处决。概言之。即钱可通神之意。

其他观点:

原文中的意思的是。有身份的人不能死在公共场所。但现今也有说是为拿钱买命。以利行贿之意。

这句话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录: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柰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

文中的朱公乃范蠡。就是传说中跟西施隐居的人。历史上。他是春秋时期越国的政治家。勾践的卧薪尝胆的复国计便是他的功劳。曾官至吴国的上将军和齐国的宰相。后辞官司隐居陶地自称朱公。因有非凡的经商才能并能为善一方。被人称为陶朱公。这是题外话

原文讲的是:范蠡住在陶地时。生了小儿子。待小儿子成人时。他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拘捕。范蠡说:“杀人偿命。这是常理。可是我听说家有千金的儿子不会被杀在闹市中。”于是告诫小儿子探望二儿子。便打点好一千镒黄金。装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辆牛车载运。将要派小儿子出发办事时。范蠡的大儿子坚决请求去。范蠡不同意。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之子。”长子说便完想自杀。然后他的母亲又替他说:“现在派小儿子去。不一定能救二儿子命。却先没了大儿子。如何是好呀?”范蠡不得已只好派了长子。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并对长子说:“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到庄家。一切听从他去办理。并嘱咐长子千万不要与庄生争吵。”长子走时。也私自携带子几百镒黄金。




其他观点: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意思是(指过去):有钱财人家的儿子不应该死在闹市(公众场所)。

这个故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大富豪范蠿。都说他是当时的首富。他二儿子杀了人。被关在楚国。于是想派小儿子去找他的好友楚生。拉了一车金子去救二儿子。大儿子听说派三儿子去。不愿意非要去。不然就自杀。范蠿没办法只好让大儿子去了。并告诉他一切听楚生的安排。不要自做主章。到了以后。楚生见有金子。又有范蠿的人情。就说你回去吧。一切有他安排。大儿子没走而是躲在好友家等待消息。楚生找到楚王说最近天象异常。对我王不利。以行好事来挽回。于是建议大赦天下。楚生把消息传给范蠿的大儿子。大儿子心想都大赦了。我弟弟应该没事了。于是到楚生家把金子要回来了。楚生很生气。又见楚王。说了很多范蠿的坏话。于是先杀了范蠿的二儿子。后大赦天下。范蠿的大儿子只好收了二儿子的尸体回来了。

范蠿说大儿子。你从小跟着我。知道钱财来之不易。而你三弟从小生活富裕。不吝惜钱财。所以不愿你去。结果还是没救了你弟。

后才有了“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36

    大儿子,千金之子,少子,儿子,长子,小儿子,勾践,死于,楚国,范蠡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36

    没想到大家都对史记货殖列传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是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36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为谚语。始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陶朱公范蠡退出政坛经商致富后。有个儿子因在楚地杀人而入狱。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