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怎么知道几千年以前的事情的?
原创

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怎么知道几千年以前的事情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司马迁他们一家世代为史官。作为史官自然可以接触国家档案资料。要知道当初刘邦攻破咸阳城后。萧何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查封秦朝的地形。法令。户籍等图书档案。若是没有这些东西。汉朝想汉承秦制都没有可依据的范本。而这些资料。司马迁作为史官自然有资格查看。

其次除了国家档案之外。司马迁对先秦著作也是广泛采纳。比如《尚书》、《国语》《春秋》等等司马迁都曾引用过。这点在史记中可以明显得知。举个简单例子司马迁在写《五帝本纪》时说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


当然司马迁毕竟不是完人。他参考的资料也许有所偏差。不过相比于两千年后的我们。司马迁与以前的时代更近一些。可能一些资料流传到了司马迁时代而没有就传到我们这个时代。再加之他所处的位置。整体来说史记所记载的历史还是值得我们信服的。

其他观点:

司马迁用一生书写《史记》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先后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尧、虞舜、夏、商、周、秦。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自述写作此书的目地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司马迁的出身决定了他能接触到更多的历史事实

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为战国时期秦国武将。高祖司马昌为秦始皇时期铁官。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汉朝官吏。父亲司马谈任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迁自己也任太史令。

司马迁忍辱著史

太史令:“秦始置太史令。西汉因之。掌编写史书和天文历法。俸禄六百石。” 。所以 这个职位能接触到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再加上司马迁祖上时代为官。天然决定了他能客观了解很多历史事件。知道掌握的历史肯定比任何人要深刻全面。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细节内容。他看到的历史是有温度的!

二、司马迁师承名门。博学多才

10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为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积累素材的时候。

三、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遍访历史遗迹

司马迁大约22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亲事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这一段游历经历使司马迁不仅在书本中读到历史。而且实实在在的心灵感触到了历史。产生了情感共鸣。使自己的历史视野升华到了历史高度。



东岳泰山

四、继承父亲遗志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系统整理西汉之前的数千年历史。有志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著史书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于是。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司马谈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全国的游历。司马迁游历过程中。实地考察。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司马迁的游历寻访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黄河壶口

史记

其他观点:

司马迁是怎么知道几千年前事情的?这个问题有趣了。话说一儿子因历史考试考得很糟糕。非常担心回家后挨扁。不料回家后。他那位可爱的具有西方思维的母亲却对他大加安慰:可怜的孩子。不是你的错!那些事情都发生在你出生前。你怎么能知道呢?

中国社会跟西方世界有很大不同。就是特别重视历史传承。自有部落首领、帝王始。便有世袭史官传史留纪。没有文字时。由史官世代口口相传。“史”字就是一个人顶着一张大口。是为史;有文字后。更留下了卷帙浩瀚的各种典籍。

这些史官忠于职守。秉笔直书。仗义执言。春秋齐国时一个臣子崔杼弑君。召来史官太史伯。拿着剑逼迫其记载国君是因暴病而亡。而太史伯不为所动。记下了:夏五月。崔杼弑君。几个大字。崔杼杀了太史伯。又召来其二弟。太史仲亦不为所动。仍记下了上面同样的几个字。崔杼杀了太史仲。又召来其三弟太史叔。太史叔毫无所惧。仍旧秉笔直书。崔杼将太史叔碎尸万段。可同样没有逃脱弑君骂名。齐国另一史官南史氏听说了太史氏三兄弟相继被杀。便抱着简策跑来欲前仆后继。见到史册记载的仍是崔杼弑君后。才满意而去。并将这件事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流传至今。

司马迁出自于世代史官之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收集了大量史料。而且游历了神州各地名胜。实地考察。并采取了一整套鉴别信史的方法。即所谓孤证不采。以公元前841年为界。之后的历史因有各方面的史实相互印证。是为信史;以前的历史。因证据不足。不能形成交叉印证。是为传说。虽是传说。由于采史严格。仍具极大的真实性。如商代各王年表。已被甲骨文发掘研究完全证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54

    司马迁,司马,史记,太史,史官,历史,父亲,西汉,长安,汉武帝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54

    没想到大家都对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怎么知道几千年以前的事情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54

    司马迁他们一家世代为史官。作为史官自然可以接触国家档案资料。要知道当初刘邦攻破咸阳城后。萧何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查封秦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