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获得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有哪些比其他参赛作品优异的地方?
原创

刚获得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有哪些比其他参赛作品优异的地方?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黑人音乐家。为了到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南方进行巡演。雇佣了一个白人混混。一方面给他做司机。另一方面还要帮他解决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绿皮书》的立意之所以有趣。是它将我们通常所见的主仆位置进行了一个颠倒。黑人如今做了主人。而白人负起了为黑人服务的责任。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两种对立。一是肤色上的。二是财富和教养上的。黑人。雪利。更有钱。也更有教养;白人。托尼。混迹底层。不拘小节。

我们先对比一下两人在行为举止上的差异。

在托尼这里。几乎所有的道德礼法都是失效的。为了跟一位有权势的人交朋友。在饭店做服务员的托尼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先将这人的帽子拿走。然后在这人大动肝火之后。主动将帽子奉上。声称是自己找回的。通过这出戏。托尼顺利赢得了他想要的信任。这位意大利裔美国人的道德劣迹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打架斗殴、赌博、行贿、持枪、小偷小摸、说脏话、乱丢杂物、随地小便。等等。除此之外。他还有着一些在道德上虽然说是无法指摘。但仍然无法上得了台面的不良习惯:暴饮暴食、话痨、烟不离手。

雪利与托尼截然不同。他始终留意自己在别人。尤其是在上层阶级心目中的形象。他举止得体。时刻保持衣物整洁;他只演奏高雅的音乐;他不乱吃东西;在演奏过程中为了上一趟厕所。他专门回了一趟宾馆;他对自己的黑人身份十分敏感。拒绝去任何不受欢迎的地方。这种行为上的差异尤其体现在他对托尼的规训上:托尼偷拿了一个店铺的东西。他责令托尼去付钱;托尼在公路上丢了一个饮料瓶。他逼着托尼捡回来;此外。他还想帮托尼起一个更加“高贵”的名字。

表面上看。这些只是阶级、身份、涵养上的不同。但实际上。它们也体现了一种生命观上的巨大差异。“做什么事都要淋漓尽致。上班就认真工作。笑就尽情大笑。”这是托尼的生命观。简言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显而易见。雪利不是这样。他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考虑的是。我应该怎么做才合适。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一个是为自己而活。一个是为他人而活。一个在顺应自己的天性。一个在追随一个理想形象。一个理想的、高贵的白人形象。

无需赘言。种族解放和平等问题是本片的一个重大议题。就影片向我们呈现的美国南方来看。六十年代的黑人仍然处处受到不平等待遇。一些小镇在天黑之后禁止黑人逗留;很多餐厅拒绝黑人进入;公共场所的黑人会受到白人的暴力侵犯;衣服店。拒绝为黑人量体裁衣。在这种环境背景下。雪利之所以去南方巡演。主要也是为了拓宽黑人的权利领域。然而。他的音乐在南方只不过是白人们体现自己宽容大度的时髦玩意:一个餐厅虽然邀请雪利演奏。却不让他与白人们一同用餐。求平等。求解放。是雪利自己赋予自己的天命。然而他的努力方向似乎打一开始就错了。他心目中的解放。就是能像白人一样活着。在由白人定义的主人/奴隶的二元对立中。去占据以前白人所占的那个位置。他因此变得里外不是人。如他自我剖析的那样:“白人认为他不够白。黑人认为他不够黑。”他的尴尬处境。非常像我们以前所说的“假洋鬼子”。他不知道。他不仅没有在求解放。反而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个重型枷锁。

这一枷锁。如我们前面所说。是“像白人一样活着”。同时也是“人人平等”这一理念。前述雪利和托尼的种种区别。换个角度来理解。就是托尼没有任何理念包袱。而雪利则处处受到理念的束缚。在这里。重要的不是人和人是不是应该平等。这个问题我们永远也得不出答案;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要让理念去戕害我们的自主性。如果我们处处遵循理念而活。那我们的自由将失去任何施展的空间。“人人平等”是理念。道德也是理念。一场戏里。雪利因为与一个男性发生肉体关系遭到拘捕。托尼通过行贿让雪利得到释放。事后。雪利责怪托尼不该使用这样的手段。“人应不应该行贿”。这是雪利纠结的问题。而托尼。时时刻刻考虑的只是怎么有效解决当下的实际疑难。一个在意理念。一个在意效果。

托尼并不是完全没有原则。他守诺。雪利担心托尼撂挑子不干。主动提出为托尼升职加薪。托尼拒绝。因为之前的职务和薪酬已经说定了。怎么解释他在道德上面的这种不一致?实际上。这里体现的不是理念对自主性的一次胜利。恰恰相反。它表明了自主性在托尼这里绝对的优先地位。违背诺言。意味着欠债。而欠债。意味着债主对债务人拥有了某种权力。将自己权力出让给别人。将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处理。这对托尼来说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事情。

理念是如何让我们失去自主性的?以行贿那场戏来说。雪利会认可的事情解决方式。不仅要自己的行为合乎“不可行贿”的理念。而且整个警察系统奉行“不可受贿”的理念。并且。法律还要接受。同性恋是正义的。同性恋和异性恋是平等的。如此一来。在法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他便没有任何行动的理由。留给他的。只有声张正义、愤怒、委屈一条路途。换句话来说。就是等。然而托尼。不会任由生命就这样白白浪费。他对理念没有责任。人人平等也罢。不平等也罢。都只是他游戏人间的场所。

这里牵涉到人的局限和人的自由之关系的问题。局限和自由是一体两面。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之时。便是自由真正降临之时。警察。掰不动。那么就去迎合他。就迎合本身来说。丝毫不牵涉屈辱与否。它是一种行动。至于屈辱。是我们后来加在这一行动上的价值判断。我们可以屈辱地迎合。也完全可以开开心地去迎合。而一旦认为自己应该是全能的。世界应该是完美的。那么。自己反而被自己的这种信仰给牵绊住了。在自己全能和世界完美之前。无法行动。

这一场南方之旅是一堂主要针对雪利的成长课程。在电影将近结束的几场戏中。他的行事风格开始发生转变。不是说他放弃了为黑人抗争。而是说他开始依循自己的心性行事。餐馆拒绝他用餐。他抗议不成。索性罢演。他没有想。“因为我需要提升黑人地位所以我硬着头皮也要表演”。他也没有想。“被拒绝用餐令黑人尊严扫地所以我拒绝演”。此时。理性失效了。他拒绝演。仅仅起因于他不高兴这个事实。之后。在一个黑人酒吧里。他也放弃了只演奏高雅音乐的原则。而是同几个黑人乐手一起奏起了欢快的平民乐。这个决定的原因同样简单。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他乐意、他高兴这样做。

最后。是两人开车回北方。托尼累了。雪利坐上了驾驶座。黑人、白人各自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白人为主。黑人为仆?或者说。黑人、白人以这种自由的互换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毋宁说。友谊代替了是否平等的辩证。平等与否已经失去了意义。一个累了。另一个便接替他开一会儿。就这么简单。这么自然而然。理念、教养、道德统统被他们丢在了一边。情势、感受。起作用的唯有这两个元素。这便是人的自由所在。

其他观点:

什么是绿皮书?也就是。什么是 Green Book?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讲的就是这段真实的历史时期。

去年11月。我在华盛顿的非裔美国人博物馆。看到关于 Green Book 的展览。当时。我盯着展板看。旁边站着一个非裔家庭。有六七个人吧。主妇念展板上的介绍。告诉孩子们。什么是 Green Book。然后。那主妇的爸爸。一个干瘪的老头说。他知道 Green Book。他能认出来。当年他就有过这样一本 Green Book。

“Let me tell you, kids”。他说。

当时。我听得半懂不懂的。但却异常感慨。后来。知道有同名电影在上映。就非常想去看。

绿书是什么?就是黑人旅行手册。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如果你是非裔。想在美国旅行。这本书几乎是必备。它告诉你哪些餐厅和旅店是接待黑人的。如果你不小心走错了。真有可能被打死。

别看现在加州这么包容。但在五六十年代。很多餐厅都挂着侮辱性的牌子:黑人请进。如果你不怕我的枪。

作为电影的《Green Book》。今天下午才看了。非常感动。晚上。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

我被这部电影深深打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去年十一月。在华盛顿特区的那家博物馆。听那个老人说起过 Green Book。当时这个非裔家庭。就站在我背后。他们讲完。就去看下一个展区了。

旁边展区是一辆车。可以坐进去开。但前挡风玻璃是屏幕。你一边开车。这屏幕就显现美国的公路。两边的农场和牧场。以及当你驶入一家餐厅时。服务员毫不客气地辱骂你的肤色。端起枪。让你赶紧走开。

今天。看完电影后。我翻一翻影评。却感到阵阵寒意。

很多中国人笑话这电影。原因是:政治正确。

必须要说的是。在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间。我选前者。

比如这电影里。平等对待各色人种。这是政治正确。我就赞同这政治正确。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将侮辱性称呼加诸有色人种。这哪怕在美国华人圈。也是极常见的。这就是政治不正确。我就鄙视。

比如。平等对待不同性取向的人士。这是政治正确。我就赞同这政治正确。哪怕在美国。在加州。同性恋合法化后。很多华人痛心疾首。但在我看来。这就是政治不正确。我就鄙视。

一时间。流行反政治正确。很多人就像应声虫一样。反政治正确。

比如。支持平权、同情弱势群体。这是政治正确。有些人偏就反着来。偏就反对平权、侮辱跨性别人士、嘲笑弱势群体。这些人在中国互联网上。是占绝大多数的。

博爱和仁慈。被国人嘲笑为白左。自私和偏狭。被认为是高明和智慧。这些人好像忘了。作为一个人。总得有点基本的人性吧。

反政治正确。很多人太用力了。弄得不再像个人。




其他观点:

还没去看 听说影评都非常好 其实个人感觉 如果涉及到关于种族等话题的电影 一般都不会差的 记得大学时期看的那部《撞车》《为奴12年》等奥斯卡影片。剧中不仅有个人的感情更有来自社会的无奈与历史的遗留。是有社会意义的影片。来回看无数遍仍然不会觉得烦腻。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出一些真正有利于社会的良心国产剧。比如《战狼》等唤醒社会的认知与社会正能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1:03

    托尼,黑人,白人,自己的,理念,政治,这是,正确,平等,我就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1:03

    没想到大家都对刚获得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有哪些比其他参赛作品优异的地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1:03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黑人音乐家。为了到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南方进行巡演。雇佣了一个白人混混。一方面给他做司机。另一方面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