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谋士前五名分别是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原创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谋士前五名分别是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首先是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蜀汉建立的战略方针。诸葛亮在蜀汉的建设方面的确做出了不朽功勋。被后人所敬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第二是鲁肃。鲁肃首先提出了孙刘联合的战略。使孙刘两家都得以生存。特别使东吴游刃有余地生存在曹操与刘备之间多年。事实证明。孙刘联合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后来鲁肃去世。孙刘联合逐渐名存实亡。再后来消失了。蜀汉与东吴都被消灭了。

第三是郭嘉。郭嘉对曹操的影响十分巨大。《十胜论》给曹操打了强心针。使他有了必胜的信心。可以说郭嘉的谋略使曹操平北的基石。也是曹操做大的基础。可惜的是郭嘉去世太早。以至于曹操赤壁之战后痛哭怀念郭嘉。

第四是陆逊。陆逊之才被称为“社稷之臣”。他不光在年轻时夷陵之战打败了刘备。而且之后的多年里一直辅佐孙权。为东吴不受外侵和内部稳定。做出了毕生贡献。可惜最后忧愤而死。

第五是法正。法正被刘备重用。因为取益州法正是立了大功的。法正的军事才能在汉中战役发挥到了极致。他看曹操得汉中却没有取成都是意思。便建议刘备发起汉中战役。并在其谋略的指导下取得胜利。刘备得到汉中。并在此称王。更重要的是汉中取得后。蜀汉北方有了战略屏障。可以抵抗曹操。

事实上贾诩。荀攸等人也很厉害。倒是很佩服贾诩的谋略。

其他观点:

一、从《三国志》分析。三国时代(包括东汉末期)。属于谋士的:

1、曹魏的有九人: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等八人。作者陈寿不好写司马懿。否则。曹魏帐下的谋士。应该是九人。其中。荀彧、荀攸、贾诩等三人。合编在一本传记集。另外五人。编成一合合集。

2、蜀汉的有二人:庞统、法正。该两人合编成一本传记。作者陈寿。将庞统与曹魏的荀彧相提并论。将法正与程昱、郭嘉相提并论。至于诸葛亮。陈寿并没把他写成是谋士。且认定诸葛亮没有“将”、“略”方面的优秀才能。认定诸葛亮具有极佳的行政才能(或当作政治才能)。可以和管仲、萧何相提并论。若是在《三国志》中。诸葛亮可以和曹魏的钟繇相比较。

3、东吴有四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四人。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属于“将”、“略”双佳。“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於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对于陆逊。陈寿极为佩服。“予(陈寿本人)既奇(陆)逊之谋略”。

在《三国志》中。列入谋略型人才的。主要就是上述十四人(不含司马懿)。

二、汉代的谋略家。分为阳谋型(张良)和阴谋奇才型(陈平)

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主要依靠三方面的人才。即谋略家(张良为首)、行政家(萧何为首)、军事家(韩信为首)。对此三杰。刘帮自叹不如。

谋略方面。张良属战略家。重在阳谋。运筹帷幄;

陈平属战术家。偏重于奇谋阴谋。陈平“六出奇计”。陈平“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陈平自己也说“多阴谋”。

三、荀彧、庞统是阳谋型战略家。

荀彧出身于名动天下的豫州颍川郡荀氏家族。祖父荀淑。在汉顺帝、汉桓帝时期。是“知名当世”的著名士人。他的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旉。人称“八龙”。即“(荀彧)有子八人。号曰八龙”。从这一点。荀家有“八龙”。诸葛亮的“卧龙”称号。其实属于稀疏寻常。且只是司马徽等人起的。司马徽等人。本身都不算大名人。只是小地方上的大名人而已。荀彧的父亲是荀绲。当过“济南相”。他的叔叔荀爽。那几乎是轰动天下的。九十五天时间。三个月多五天。从隐士变成“三公”之一的司空。“荀爽起自布衣。九十五日而至三公”。

荀彧作为名士。还当过“守宫令”。去见以前的同僚。即奋武将军曹操(曹操还没当上东郡太守)。曹操就说“吾之子房也”。曹操就把荀彧比作张良张子房。

蜀汉的庞统。陈寿说“拟之魏臣。(庞)统其荀彧之仲叔”。即庞统可以和荀彧相提并论。

四、法正可以和程昱、郭嘉相媲美。

在《三国志》。荀彧、庞统属于阳谋型战略家。类似于张良。

而荀攸、贾诩属于阳谋、阴谋兼备的。是全面型的谋士。既能作战略家。也能作战术家。“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张)良、(陈)平之亚欤!”。他们两人。属于全面型、均衡型的谋略人才。兼备张良、陈平两人的长处。既能运筹帷幄当战略家。还能在战场上作战术家。在蜀、吴两国中。缺乏这种人才。

曹魏的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等五人。属于奇谋阴谋型的谋士。属于陈平型的(奇才)战术家。故史书中描述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对于陈平型的谋士。史书中均用使用“奇”字来形容。

法正是奇谋奇才。可以和程昱、郭嘉相媲美。“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拟之魏臣”。“(法)正其程(昱)、郭(嘉)之俦俪邪?”。

法正可以和程昱、郭嘉相提并论。

五、东吴谋士。吕蒙最特殊。“将”、“略”全才。

东吴四大谋士。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直接比较和归类。阳谋型或阴谋型。战略家或战术家。比较难确定。但其中的吕蒙。却是三国历史上最奇特的。军事才能与谋略才能。两才其备的。“勇而有谋。断识军计”。在整个三国。似乎只有吕蒙一人。

五、历史上的三国谋士前五名。真的不容选。

我个人以为。应该是:荀彧、荀攸、周瑜、法正、董昭。

1、荀彧对曹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没有荀彧。就没有“荀攸”、“戏志才”、“钟繇”、“郭嘉”等人。这些人都是荀彧推荐的。没有荀彧。这些人未必看得上曹操;其次。荀彧既是谋才。更是名下名士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彧是曹操身边的第一位名士。而且是大名士。这个招牌。绝对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没有荀彧这块大名士的招牌。那些名士。要么看上袁绍。要么隐居在家。谁会看上曹操啊!荀彧的到来。就有了漩涡效应。荀攸、钟繇、郭嘉等人才会跑到曹操这边来。这些人。都是荀彧搞过来的。最后。曹操从反董卓时的奋武将军起步。不久。荀彧就来了。曹操从东郡太守发展。拿下袞州。最后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荀彧的功劳。可以说是最大的。没荀彧。曹操可能永远是袁绍的小弟或跟班。

2、荀攸。荀彧属于张良型的阳谋战略家。好比曹魏总参谋长。但他还不是战术家。缺乏阴谋奇谋。而这方面。荀攸正好可以补充。荀攸兼具阳谋阴谋。正谋奇谋。既可以运筹帷幄。还可以在战场上当“前线总参谋长”。故史书中写“时荀攸常为谋主”。曹操本人也说“”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荀彧。字:文若)是也。公达(荀攸。字:公达)其次也”。也就是。从谋略等综合能力上讲:荀彧第一。荀攸第二。

3、周瑜。若没周瑜。就没火烧赤壁、江陵大战曹仁了。虎口夺食打下荊州。周瑜绝对是首功。《三国演义》中描述得神乎其神的诸葛亮。在《三国志》的火烧赤壁、江陵大战、关羽荡气回肠绝北道、刘备占下长江以南四个郡等一系列战役描述中。都没写到“诸葛亮”三个字。周瑜排第三。若没周瑜。刘备连立锥之地都没有。更别谈以后的三国鼎立。

4、法正。刘备能拥有在荊州的立足之地。应归因于周瑜。刘备是捞了外块。但刘备能获得整个益州。打败刘璋拿下蜀郡。打败征西将夏侯渊拿下汉中郡、巴西郡、巴郡等地。法正是首功。首先。没有法正。刘备是无法入川的。法正提供入川的奇谋。《先主传》载“(刘备)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法)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刘备花巨资。甚至顷家荡产。“赂遗以巨亿计”。法正才心满意足。告诉刘备“益州可取之策”。这绝对是货真价实的金点子。一字万金呀。最可怜的。应该是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正忙里忙外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收赋税。“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

。诸葛亮征收上来的汗水赋税钱。绝大部分。应该被刘备送给法正了。同时。打下蜀郡后。刘备是依照法正的策略。去挑战“战无不胜”的征西将军夏侯渊。这个夏侯渊。不是小说中的夏侯渊。而是《三国志》里的夏侯渊。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青年名将。屠城四座。杀遍西凉无敌手。杀败马超、韩遂。当上征西将军(仅次于乐进而已)。而法正。却能分析出夏侯渊的弱点。献上谋略。挑唆刘备去虎口拔牙。刘备对于法正的计谋。那是绝对的言从计听。于是。出兵汉中。大战沔阳。打败夏侯渊。夺取了益州北部的汉中郡、巴郡、巴西郡。拿下了全部的益州。刘备能够入川。最终拿下整个益州。法正绝对是首功。没法正。刘备只能在益州外面望穿秋水望梅止渴了。

5、董昭。在小说中。董昭没名气。曹操“五大奇才”。只有郭嘉有名气。但在《三国志》中。没有董昭。曹操永远是地方势力。没法接近长安的朝廷。没有董昭。汉献帝还在洛阳。不会被抢到许都。没有董昭。曹操当不上“魏公”、“魏王”的。曹操作为名不正言不顺的衮州牧。是董昭让他联系上长安的中央朝廷的。没有董昭。曹操根本无法接近逃回洛阳的汉朝廷和汉献帝。是董昭。建议曹操赶紧把汉献帝抢到许都的。“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曹操听到此计。才恍然大悟。抢了汉献帝就跑。而曹操当上魏公、魏王。全是出自董昭的手笔。“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董)昭所创”。董昭属于政治上的奇谋。大概好比现在的“政治上的阴谋家”。若没董昭的奇谋。曹操最多就是地方实力派而已。

仅凭史书。我个人选出“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谋士”。而不是选出“三国小说上的谋士”。且全部以史书为依据。

参考书目与主要引文:

《三国志》及裴注



其他观点: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诸葛亮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孔明对于蜀汉和刘备的价值。早已不是超越了谋士的极限。首先。诸葛亮确保了蜀汉政权的平稳过渡。平定南疆。为蜀汉稳定了战略后方。其次。诸葛亮缓和东吴关系。避免了两面受敌。否则蜀汉灭亡指日可待。最后。北伐中原。以攻为守。让蜀汉政权得以苟活。

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当之无愧!

2.司马懿

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明知道司马懿有才。却一直不予重用。因为看出了他的不臣之心。曹丕继位后。司马懿逐渐掌握了实权。并且有了发挥的空间。司马懿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的重臣。他善谋奇策。在多次征战中都有非常大的功劳。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两次率领大军成功抵御了诸葛亮的北伐和远征平定了辽东一带。后来。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为高祖。

3.贾诩

贾诩被称为毒士。他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赤壁之战的时候。他曾劝说曹操要安抚百姓。不可再战。曹操不听。结果大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在渭南时。贾诩用了离间计瓦解了马超等人。使得曹操能顾一举平定关中。

4.郭嘉

郭嘉本为袁绍账下的谋士。却未得重用。在荀彧的推荐下投靠了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显著功勋。曹操对待郭嘉。是其他谋士所没有的待遇。更是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他。另外。郭嘉算无遗策。从没有一次失误。被后人赞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惜天妒英才。他37岁就病逝了。

5.庞统

在蜀汉建立的早期。庞统与诸葛亮一同被刘备拜为军师中郎将。作为谋士的地位差不多。后来与刘备一同入川。在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庞统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导致其在谋略上的成就被大大束缚。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33:49

    刘备,蜀汉,谋士,益州,谋略,汉中,东吴,战略家,奇谋,等人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33:4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谋士前五名分别是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33:49

    首先是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蜀汉建立的战略方针。诸葛亮在蜀汉的建设方面的确做出了不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