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老疙瘩一手建立的东北军最后结局如何?
原创

东北王张老疙瘩一手建立的东北军最后结局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张学良被软禁后。他的东北军有25万人。共计5个军。22个师;这5个军分别是51军、53军、57军、67军和一个骑兵军;另外。还有一个105师。这个师的力量非常强大。多达3个旅13个团。实力相当于一个军了。

25万的人马。实力不容小觑。这比杨虎城6万兵力的4倍还要多。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的17路军被蒋介石改编为第38军。孙蔚如任军长。这支部队后来开往山西南部。在中条山一带布防。与进犯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说到这里。不禁要问。杨虎城的6万兵马去抗日了。张学良的25万东北军去干什么了呢?

下面。三悟频道为大家介绍张学良被软禁后。他的25万东北军的最终结局。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来到西安机场。送蒋回南京;登机之前。他亲手写下一道手令:“我去南京期间。东北军交由于学忠统领。一切听从杨虎城指挥。”写罢。就登机陪蒋介石回南京了。结果。36岁的张学良从此被秘密软禁起来。

虽然张学良给自己的东北军做好了安排。但是。他被扣后。东北军就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尽管杨虎城受张学良之托。可以指挥东北军。但是。与张学良的东北军相比。杨虎城17路军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在当时。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中。又没有人肯站出来帮杨虎城稳定局面。所以。杨虎城可以指挥东北军也就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理论而已。

就在这时。围绕如何营救张学良的这一要务。东北军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一种声音是。少壮派声称不惜一切代价。武力营救少帅;另外一种声音是。元老派要和平解决、和平营救。

谁是少壮派?谁又是元老派?

少壮派是以孙铭九、应德田和苗剑秋为代表的中下级军官和政治工作人员。他们强烈要求抗日。对张学良有深厚的感情。

元老派是以67军军长王以哲和57军军长何柱国为首的将领。他们平时就不怎么把少壮派放在眼里。在营救张学良一事上。更是与少壮派吵得不可开交。

张学良手令中曾交代“东北军交给于学忠统领”。但是。此时的于学忠是51军的军长。远在兰州驻扎。并没有在西安;而且。于学忠算不上是东北军的嫡系。面对少壮派和元老派的争执。他也说不上话。当不了家。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1937年1月27日。还在西安做调停工作的周恩来邀请少壮派代表谈话。

少壮派的态度很坚决。他们表示只有张副司令(张学良)回来。自己才肯罢兵。

周恩来听后。语重心长地说:“那样有引起战争的风险。凡是对张副司令有好处的事情。我们一定尽力而为;不过。你们如此坚持的话。一旦引起战争。不但张副司令回不来。还会给国家造成更加混乱的状态。这对国家前途、团结抗日的前途、东北军的前途、张副司令的前途。没有一点儿好处。”

其实。周恩来的这番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南京国民政府中的讨伐派坚持以武力进攻西安。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并推荐何应钦为“讨逆总司令”。迅速指挥蒋军“扫荡叛逆”。派遣刘峙、顾祝同分别担任东、西路集团军司令。各辖10个师。分别逼近西安。甚至。还有当时国内最为精锐的德械师36师和税警总团进入了陕西。大有不惜一切代价营救蒋介石的气势。

一旦东北军、西北军和蒋军发生冲突。将会引来场面更为残酷、局面更为激烈、波及范围更为广泛的内战。如此一来。日本人就会趁人之危。大肆侵略。势必会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惨重的后果。

所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周恩来的这次谈话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但是。打与不打。都是东北军自己的家事。纵然。周恩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终究还要东北军自己的做决定。

两天后。东北军团以上干部在渭南举行了军事会议。这次会议。王以哲因病缺席。于学忠远在兰州没参加。元老派中的何柱国虽然参加了。但是。面对少壮派的咄咄逼人。也无可奈何。最后。会议只能做出“张副司令不会来之前。坚决不撤兵。甚至。蒋军只要再进军陕西。不惜决一死战”的决议。

当然。何柱国和王以哲是不同意这个决议的。随后。他们举行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代表三方面参加的高级会议。为了维护局面。稳定态势。他们还把于学忠接到了西安。一同参加会议的还有杨虎城和周恩来。

一把手说一不二。作为“准”最高统领的于学忠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为贵”。紧接着。王以哲和何柱国表示同意;杨虎城虽然有些主战的意思。但是。势单力薄。也只能表示“主和”。

当事双方都表示主和。杨虎城问周恩来意见。周恩来说:“我们一直主张和平解决。现在你们两方一致主和。我们当然赞同;以后东北军和17路军有许多人坚持主战。我们也可以全力保留自己和平解决的主张。全力支持你们打一仗。”

周恩来的回答不仅表明了红军主张和平解决的态度。更是表明了对东北军和17路军在道义上的支持。

这种胸襟是非常豁达的。

可是。东北军中的少壮派是油盐不进。坚决执行自己的主张。由于他们的一意孤行。酿成了大错。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对张学良说:“你今天以下犯上。你就不怕你的手下对你也玩这一手吗?”

对此。张学良不以为意。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手下会这样对待自己。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的手下没有“犯”他。不过。却“犯”了另外一名东北军高级将领。

这位高级将领就是67军军长王以哲。他是张学良的亲信部属。曾经领导过“夜袭挑马渡”、“榆关之战”等著名战役;他也是张学良和周恩来的中间介绍人。在他的协调下。1936年。张学良和周恩来顺利地进行了肤施会谈;就在西安事变前。经过周恩来的介绍。他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以哲和何柱国举行渭南高级军事会议后。少壮派对他们在会议上的“主和”方案并不满意。他们认为王以哲和何柱国已经投靠了南京政府。出卖了东北军。也出卖了张学良。

少壮派中的一些人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2月2日早晨。少壮派安排一些青年人闯入王以哲家里。当场枪杀了王以哲。酿成了一桩惨案。

之后。他们还没有解气。竟然又气汹汹地闯进了周恩来的办公室。大有为非作歹之意。

面对这些穷凶极恶的青年军官。周恩来没有屈服。他当即站起身来。严厉斥责道:“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营救张副司令吗?不。你们只会害了他。你们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做了蒋介石想做也做不到的事情。你们这是在犯罪。”

短短几句话。周恩来骂醒了这几名青年军官。他们当即跪在周恩来面前。请他原谅。

不得不说。周恩来考虑事情非常的全面。他赶紧赶往王以哲家吊唁。帮助王以哲的家属布置灵堂。消除东北军将领之间的误会。做好这一切距王以哲被枪杀仅仅不到1小时。周恩来的反应之机警。行事之速度。不得不令人佩服。

王以哲牺牲了。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他生前可是67军军长。就这么白白地流血牺牲。他的部将怎会置之不理?

在兰州驻防前线的67军迅速调转枪口。向西安进发。声称要杀掉孙铭九等人。为王以哲报仇。为王以哲祭灵。

眼看。一场大规模的自相残杀就要开始了。周恩来认为孙铭九、应德田和苗剑秋在西安事变中是有功劳的。他们虽然杀掉了王以哲。但是。也是因为营救张学良一时冲动酿下的大错。所以。这部分人不能轻易白白流失。于是。周恩来把孙铭九等人秘密送到了三原红军驻地。如此一来。在周恩来的调和下。避免了东北军的一场内战。为日后的抗战工作保存了有生力量。

3.王以哲被害。改变了蒋介石对东北军的看法。他决定对东北军进行大刀阔斧地改编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以哲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蒋介石听后。非常吃惊。他召集朱培德、熊式辉等人商议:“东北军属于张家的私产。有张则国家无东北军可用。要让东北军为国家效力。就不能让其成为某一个人的私产。没有了张学良。还有王以哲;没有了王以哲。还有于学忠;没有了于学忠。还有何柱国;我们要避免东北军成为何家军、于家军。就需要将他们分化瓦解。”

蒋介石决定。将东北军的第51军调往安徽蚌埠。后来又调往江苏;第53军调往河北保定;第57军和骑兵军暂留陕西高陵和咸阳;67军调往安徽阜阳。105师调往河南南阳。

这样。东北军就不能成为一体。影响力大大减弱。

4.东北军中几名将领的最终结局

于学忠。山东蓬莱人。原51军军长。曾是张学良的左膀右臂;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江苏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指挥驻防江苏地区的东北军;抗战期间。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立下赫赫战功。历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鲁苏战区总司令、军事参议院副院长。1949年。他不愿去台湾。隐居在四川乡间。后来。曾任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体委主任等职。1964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何柱国。广西容县人。原57军军长。曾大力支持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骑兵第二军军长。也担任过西安行营副主任、豫皖苏三省驻军整理委员会委员等虚职;抗战期间。多次协同八路军、新四军作战。有力了打击了侵略者。1949年。不愿去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给毛、周等领导写信。表示祝贺;后来。他先后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1985年9月。在北京病逝。

檀自新。辽宁锦西人。西安事变后。主动投靠蒋介石。被蒋介石任命为骑兵第4军军长;在抗战时期。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刚与日军作战。就掉头逃跑。1938年。被汤恩伯枪毙。时年42岁。

吴克仁。吉林宁安人。原67军副军长;军长王以哲被杀后。蒋介石任命吴克仁为军长;他作战勇猛。是一名抗日名将。可惜。在淞沪会战中。中弹牺牲;他是淞沪会战中牺牲的14名将军之一。也是牺牲的14名将军中唯一一名军长。牺牲时。年仅43岁;2014年9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刘多荃。辽宁义县凤城人。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曾担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在西安事变中。担任捉蒋总指挥的第105师师长;事变后。蒋介石任命他为第49军军长。这也是一名抗日名将。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昌会战。被提拔为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9年。隐居香港。后来。回到大陆。先后担任辽宁省交通厅厅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5年去世。终年86岁。

白凤翔。河北沧州人。西安事变中。他是捉蒋总指挥;此前。他是骑兵第六旅的旅长。事变后。蒋介石提拔他为副军长;在抗战中。他表现勇猛。被任命为热河先遣军司令;他曾变卖家产。购置武器。可惜。1940年6月。在内蒙古。被日本特务毒死。时年45岁。

孙铭九。辽宁新民县人。他是张学良的心腹嫡系之一。先后担任张学良的机要随从参谋、卫队营营长;在西安事变中。亲自担任捉蒋任务。可惜。在事变后。他救张学良心切。一时冲动杀掉了王以哲。后来。受周恩来保护。进入红军苏区暂避;但是。再后来。就投靠了汪伪政权。做起了汉奸;期间。他还策反过东北抗日力量。不过。在抗战胜利后。他又投靠了蒋介石。这人的胆子很大。他还曾经策划行刺陈云。失败后。被抓。上级认为“孙铭九迫于生计。走过一段弯路。不予追究”。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90年代。日本某电视台导演长井晓给孙铭九放映了采访张学良时的录像带。并说:“张将军很关心你的情况”。孙铭九看着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少帅。忍不住老泪纵横。

2000年。在上海离世。享年92岁;根据他的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仿佛是在告诉世人“是非功过只待后人说”。同时。他还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医学事业。

苗剑秋。辽宁铁岭人。他是张学良的副官兼机要秘书。与孙铭九、应德田号称“三剑客”。在西安事变中。亲自担任捉蒋任务;事变后。他逃离西安。先到延安。后化装成商人。去往日本。卒年不详。不管怎样。在促使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过程中。他确实功不可没。

应德田。辽宁灯塔县人。在西安事变中。亲自担任捉蒋任务。抗战时期。投靠汪伪政权。任河南教育厅厅长。解放后。他没有受到追究。1980年去世。终年80岁。

总结:

以上就是张学良被软禁后。东北军的大致结局。可以说。在后来的抗战中。他们与全国人民一起。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突出贡献。只是有一个人他死得太憋屈。这个人就是王以哲。他死在了自己人枪口下。呜呼。悲哉。

其他观点:

看下这七个部队的结局

51军。军长于学忠。

57军。军长缪徵流

补充之后的57军完整建制的实际上只有111师的333旅。连云港保卫战中。333旅再次损失过半。伺候51军与57军开赴山东和江苏。军长缪徵流阴谋叛变。蒋介石愤怒的撤销了57军番号。而111师师长常恩多率部起义。参加了八路军。这支部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38军114师。大名鼎鼎的万岁军。

49军。军长刘多荃

63军。军长冯占海

1936年。冯占海为抵御中央军渗透。申请取消63军番号。改变为91师。隶属于53军。永定河之战。91师阵亡6000人。武汉会战中。91师阵亡万余人。余部被编入23师和4师。变成了中央嫡系。

67军。军长吴克仁

53军。军长周福成

抗战胜利后。53军调往东北。被第四野战军全歼。全军覆没。

抗战期间。国军阵亡的115名将军中。东北军占了24个。抗战中。几十万东北军。最后仅剩数万。至今背负骂名。但是。血洒疆场的英雄。始终不会被遗忘。你们的功勋。换来了今日的胜利。

其他观点:

东北军抗战的历史研究是长期被选择性忽视的。起于五十年代。真正大力挖掘。整理则是在八十年代。正视东北军抗战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是:抗战到底是八年还是十四年。八年抗战的提法主要来自于国民政府。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大陆也继承了这个说法。国民政府之所以不承认六年局部抗战是因为他没有把东北当做自己的领土。即便是张学良改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蒋介石也只是把出卖东北当成了削弱乃至消灭东北军的手段。以东北换取日本的支持和安内的时间。蒋纬国主编的《国民革命战史》抵御外侮中对局部抗战可以说几乎是一带而过。对长城抗战东北军的浴血奋战极尽抹黑之能事。似乎三个师的中央军才是主力。一万多人的西北军喜峰口成了歌颂的主角。对35万参战部队中的26万东北军视而不见。六万五千多人的伤亡中。东北军就有四万多人也只字不提。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长城抗战始于山海关。其后九昼夜的青石梁和古北口作战东北军浴血奋战七个昼夜。随后关麟征打了一天多就溃散了。至于滦东作战。石门寨。界岭口。义院口东北守军的顽强抗敌也是选择性的忽视了。反倒是一些网文污蔑古北口东北军112师不战而退。那么112师包括白玉麟团长以下的大部阵亡如何解释呢?一部《长城抗战史》相比台湾的《抗日御侮》详尽客观公正完整的多!三十万东北军一枪不放丢三省?九一八前东北军主力国防军12万人包括炮兵旅都驻扎关内平叛。后东北军撤出东北的具体人数是五万人。这五万人主要是在辽西把守着关内东北军回家的路。九一八后国民政府的调停错失反攻时机而撤入关内。吉林。黑龙江的十二万驻军留守原地。除了跟随熙洽。张海鹏。于芷山这些张学良的反对派投敌的一部分之外。东北军共有十六个旅通电抗日打响了东北抗战的枪声。直到哈尔滨保卫战失败后。余部作为主力转入了义勇军作战。此外还有大量跟随长官投敌后反正抗日的部队。马占山二次起兵。一次性跟随他反正的伪军就有三个旅。冯占海卫队团举义更是名垂青史。可以说轰轰烈烈的东北军民抗战在整个中国抗战历史上绝无仅有。五十多万义勇军中的百分之二十五是原东北军。而后来的抗联三分之二来自于义勇军。东北人打出国歌的历史过程何以被网络污蔑成这个样子!东北军在全面抗战中更是勇往直前。鲜有临阵脱逃者。不战而溃者。是中共最可靠的友军。有良知的人们应该记住历史对东北军的定义:六年局部抗战主力。唯一自始至终进行了十四年抗战的中国军队。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是唯一一个到抗战胜利来临之时。打光了的地方派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58:31

    东北军,周恩来,军长,蒋介石,自己的,少壮派,西安事变,事变,西安,杨虎城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58:3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东北王张老疙瘩一手建立的东北军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58:31

    张学良被软禁后。他的东北军有25万人。共计5个军。22个师;这5个军分别是51军、53军、57军、67军和一个骑兵军;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