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委任赵尔巽为奉天都督。但赵尔巽不愿意干。愤然辞职。回青岛蛰居养老。后受袁世凯力邀于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1925年段祺瑞执政期间。任善后会议议长、临时参议院议长。1927年清史稿完稿后病逝。
2.直隶总督张镇芳
最后一位直隶总督。上任仅仅十天清廷即灭亡。但其是袁世凯死党。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调回北京。次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朱启钤等同被列为“七凶”。袁死后又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复辟失败后被捕。1918年获释。转入商海。在天津任盐业银行董事、董事长。
3.两江总督张勋
提起张勋大家都能想起那个有“辫子军”之称的辫帅。武昌起义时。张勋被任命为两江总督。积极镇压革命军。后来虽然民国成立。但是张勋一直有个复辟的梦想。他不让部下剪掉辫子。因此被称为辫子军。1917年。张勋趁着段祺瑞和黎元洪之争。帅辫子军北上。扶植溥仪复辟。没过几天。被段祺瑞打败。复辟闹剧结束。1923年9月12日。张勋因病在天津逝世。终年69岁。
4.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是九大总督中唯一以身殉国的一位。松寿是满洲正白旗人。也是一步步的从按察使、布政使。再到巡抚。最后升到了总督。只可惜他上任闽浙总督时。清朝已经走到了末路。武昌起义爆发后。福建的新军也发动了起义。1911年11月8日。福建谘议局议员劝告闽浙总督松寿交出政权。但是松寿顽固不化。组织旗兵拼死抵抗。最后吞金自杀。可以说松寿是九位总督中最忠于大清的。
5.湖广总督段祺瑞
段祺瑞大家都比较熟悉。有名的“北洋三杰”之一。一开始是袁世凯的心腹小弟。清朝被推翻。段祺瑞立功不小。袁世凯称帝时。段祺瑞是不支持的。后来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主政过北京。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晚年日本人邀请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祺瑞义正言辞的拒绝。1936年。病逝上海。
6.两广总督张鸣岐
张鸣岐。臭名昭著。曾经镇压过广州黄花岗起义。杀害革命党人林觉民。武昌起义爆发后。广州也是响应了起义。张鸣岐还被大家推举为都督。可是他害怕革命党人清算他的罪行。吓得逃到日本。袁世凯执政后。张鸣岐回来当过民国的官员。支持袁世凯复辟称帝。抗日战争时期。做了“汉奸”。1945年在人民的讨伐声中去世。
7.陕甘总督长庚
长庚。满洲正黄旗人。当过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宣统元年。长庚迁任陕甘总督。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西安也爆发了起义。前陕甘总督升允奉命督办军务。和长庚一起镇压。逊清帝退位后。长庚心灰意冷。把总督印交给布政使赵惟熙离去。1914年去世。
8.四川总督赵尔丰
1911年赵尔丰接替哥哥赵尔巽出任四川总督。当时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一开始赵尔丰还同情保路运动的人们。一面开导民众。一面电恳内阁“筹商转圜之策”。后又参劾盛宣怀。请求朝廷查处盛宣怀。但是朝廷没有同意赵尔丰的意见。反而让他镇压民众。赵尔丰没有办法。只有镇压。可是川军都不愿意镇压。朝廷只有派湖北新军平叛。最后导致武昌兵力空虚。发生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四川成立军政府。赵尔丰被新军尹昌衡诱骗主动交出军权后于被抓捕处决。
9.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广西巡抚、云南巡抚。1909年2月。升任云贵总督。李经羲这个人比较开明。他当年曾兼任云南讲武堂的总办。立主要办讲武堂。
1911年10月。云南新军在昆明发动起义。起义军推荐蔡锷为总指挥。李经羲是末代云贵总督。可蔡锷等人一再叮嘱官兵。“如攻督署时。务留意保护李督及其眷属。”不久李经羲被抓获。蔡锷派人将他送到法国驻昆领事馆躲避。李经羲后来也接受袁世凯邀请出山。还担任了7天国务总理。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在上海病逝。终年65岁。
其他观点:
清朝的总督是掌管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高级长官。尊称为“督宪”“制台”“制军”。品级为正二品。但是通过加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可高配到从一品。
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和一个省的最高长官巡抚合称为督抚。但是总督比巡抚高半级。管辖范围也比巡抚大。一般为多个省。
全国总督的个数和辖区在清朝前期也不固定。乾隆时期形成定制。一共有八大总督。清朝末期。又加了一个东三省总督。所以一共是九大总督。
清朝灭亡时。九位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张镇芳。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两江总督张勋。闽浙总督松寿。湖广总督段祺瑞。两广总督张鸣岐。陕甘总督长庚。四川总督赵尔丰。云贵总督李经羲。
这九位封疆大吏里面。只有两位满人:长庚和松寿。其余的都是汉人。由此可见清朝末期地方的大员早就以汉人为主。但是清朝灭亡时。只有松寿拼死抵抗。为清朝殉葬。其余的大部分为民国官员。
九大总督虽然都是从一品。但是从地域的重要程度也是有差别的。东三省总督设立之前。直隶总督地位最高。其次是付税重地两江地区的两江总督。再往后是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设立后。超越直隶总督。位列将臣之首。
那么。我们来看看清朝灭亡时各大总督的反应以及最后的结局!
1、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总督。是指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在清末总管奉天(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
清朝前期。由于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所以东北三省的制度和关内的完全不同。关内是采用的行省制度。而东三省是以驻防将军为主。
也就是说东三省军政和民政主要掌握在驻防将军手里。只有那些汉人比较多的地方采用的是州县系统。但是州县系统隶属于驻防将军。
清朝末期。东北成为列强惦记的对象。清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在东三省采用督抚制。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原来的黑龙江和吉林将军为巡抚。东三省总督成为东北地区的最高长官。
为什么说东三省总督权力大?主要是因为在东三省巡抚是总督的下级。巡抚完全听命于总督。很多事情都要总督决定。这个和关内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的情况有所不同。
不过东三省总督存在的时间太短。1907年第一任总督徐世昌才上任。最后一任总督为赵尔巽。
赵尔巽是旗人。隶属于汉军正蓝旗。出生于官宦家庭。同治六年(1867年)。赵尔巽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赵尔巽中进士。
赵尔巽的仕途比较顺利。他先在翰林院工作。然后外放知府。从知府一步步的升任到了东三省总督。
武昌起义爆发后。赵尔巽是反对革命的。他重用张作霖积极镇压东三省的革命起义。杀了不少革命者和民众。后来迫于形势。赵尔巽赞成共和。但是他早就成为了人民的公敌。
中华民国成立后。赵尔巽被解除职务。隐居青岛。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积极拉拢赵尔巽。但是一开始赵尔巽以“不当贰臣”拒绝。
后来因为袁世凯为赵尔巽的弟弟赵尔丰“昭雪罪名”。赵尔巽就赴京任职。他宣称:“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又自诩为三国时的关羽“降汉不降曹”。赵尔巽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受到满清遗老遗少的鄙视。
不过赵尔巽也没有再翻起太大的浪。一心编写清史。表达自己没有忘记清朝的恩惠。可是他的做法已经出卖了他。
民国十六年(1927年)。赵尔巽花费大量心血的《清史稿》终于完成。同年9月3日。赵尔巽在北京病逝。第二年。《清史稿》正式付印出版。
赵尔巽和张作霖关系不错。当年张作霖是个土匪。全靠赵尔巽的招降和提拔张作霖才成为后来的东北王。张作霖也是个念旧情的人。赵尔巽修清史没有钱时。张作霖还支持了一大笔钱。使《清史稿》最后成形。
2、直隶总督———张镇芳
张镇芳是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兄嫂之弟。清朝光绪时期的进士。因为袁世凯的原因。清朝末期受到重用。
袁世凯被载沣解除职务回老家养老。张镇芳才任直隶总督。武昌起义爆发后。张镇芳由于袁世凯的关系。摇身一变成了河南都督兼民政长。
后来因为杀害了对共和有功的朱丹陛。袁世凯以“剿匪无方乱杀青年”之名将张镇芳撤职。
1917年。张勋复辟时。张镇芳积极参加。复辟失败后。张镇芳以内乱罪被捕。判处无期徒刑。但是张镇芳有关系。被儿子张伯驹救出来。在天津时期。任盐业银行董事长。不再参加政治。
1933年病卒。时年70岁。葬天津东南郊吴窑村。
3、两江总督———张勋
张勋是江西省奉新县人。早年丧父母。1884年(光绪十年)在长沙参加军队。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
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张勋奉令镇守南京。戒备第九镇新军。顽抗革命军。清朝为了拉拢张勋。任命张勋为两江总督和南洋大臣。
清朝灭亡后。张勋为表对清朝的忠心。他下令手下士兵和将领不能剪掉辫子。他的定武军也被称为“辫子军”。他自己称“辫帅”。
1913年。袁世凯任大总统。张勋所部改称武卫前军。二次革命时。张勋帮助袁世凯到南京镇压讨袁军。他治军不严。让手下烧杀抢掠。不得民心。1915年。张勋被袁世凯任命为江苏督军。后来调往徐州。任长江巡阅使。
袁世凯称帝时。张勋积极支持。被封为公爵。但是张勋内心还是维护满人。
袁世凯称帝没有多久就陷入全国的讨伐之中。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
黎元洪和段祺瑞有矛盾。被称为“府院之争”。张勋以调节人的身份带着部队前往北京。结果张勋到了北京积极策划清室复辟。
1917年7月1日。张勋拥立溥仪复辟。但是复辟只持续了12天。张勋的辫子军被段祺瑞打败。溥仪退位。张勋逃亡天津。
后来北洋政府赦免了张勋等辫子军。张勋在天津投资。经营银行、商店、当铺等产业。所以张勋晚年过的很舒服。虽然很多人想要张勋出山。但是张勋已经不想再参加政治。处于归隐状态。
1923年9月12日。张勋因病在天津逝世。终年69岁。溥仪赐谥“忠武”。张勋到死都没有剪掉辫子。
4、闽浙总督———松寿
闽浙总督统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民政务。末代总督为松寿。
松寿是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属于地地道道的满人。荫生出身。从郎中干起。历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尚书、热河都统。
1907年。任闽浙总督。成为最后一任总督。
武昌起义爆发后。福建革命党人彭寿松从日本回来。争取到了福建新军协统许崇智等人的支持后。决定发动起义。并且告诉总督松寿交出政权。但是松寿不听劝告。组织旗人拼死反抗。最后旗人落败。松寿自杀。福州将军也阵亡。福建革命胜利。
松寿也是九大总督里面唯一的为大清殉国的人。
5、湖广总督——段祺瑞
段祺瑞。有名的“北洋三杰”。号称“北洋之虎”。北洋军阀皖系的代表人物。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
早年段祺瑞考取了清朝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创办北洋武备学堂。被分到了炮兵科。段祺瑞敏而好学。受到了李鸿章的器重。
1888年。段祺瑞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到德国留学的机会。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时。段祺瑞被荫昌推荐给袁世凯。成为袁世凯训练新军的教官。
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时。段祺瑞成为袁世凯的左右手。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后。段祺瑞也根本升官为正三品。
新式陆军改为北洋军。段祺瑞任第三镇的统兵官。成为北洋军的高级将领。
武昌起义爆发后。由于荫昌指挥不动北洋军。只能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出山后。让段祺瑞前去镇压起义。并且保段祺瑞为湖广总督。
段祺瑞根据袁世凯的指示。并不真的去镇压武昌起义。并且段祺瑞本人早年留学国外。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他是支持共和的。所以他联名手下将领。让清廷支持共和。最后清帝退位。段祺瑞成就一造共和美名。
袁世凯称帝时。段祺瑞也是反对的。虽然他受到过袁世凯的提拔。但是从内心段祺瑞是支持共和的。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成为总理。黎元洪是总统。黎元洪没有兵权。所以权力掌握在段祺瑞手里。他的北洋军被称为皖系军阀。
段祺瑞掌权后。想要武力统一全国。可是当时的北洋军阀内部有直系、皖系、奉系。根本就不统一。直系冯国璋和段祺瑞一直矛盾重重。最后直系和奉系联合打败了皖系。
段祺瑞被迫辞职。虽然后来又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可是由于没有兵权。段祺瑞很快被冯玉祥赶下台。
晚年。段祺瑞到天津租界不问政事。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迁往上海。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2日在医院病逝。终年72岁。
6、两广总督———张鸣岐(投机取巧小人。汉奸)
两广总督负责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末代总督张鸣岐。
张鸣岐。山东无棣人。清朝光绪时期的举人。1898年。到广东布政使岑春煊家当幕僚。深受器重。
岑春煊升任两广总督后。推荐张鸣岐署理广西布政使。1907年任广西巡抚。1910年因贿赂庆亲王奕劻而得署理两广总督。
张鸣岐这个人仇视革命。曾经镇压过广州黄花岗起义。杀害革命党人林觉民。武昌起义爆发后。广州也是响应了起义。张鸣岐还被大家推举为都督。可是他害怕革命党人清算他的罪行。吓得逃到日本。
袁世凯执政后。张鸣岐回来当过民国的官员。支持袁世凯复辟称帝。抗日战争时期。做了“汉奸”。1945年在人民的讨伐声中去世。
纵观张鸣岐的一生。就是一直在投机。想当年投在岑春煊门下。张鸣岐步步高升。后来岑春煊失势。张鸣岐又投到了奕劻门下。还用重金贿赂奕劻。得到了两广总督的高位。
而清朝灭亡后。他也没有做清朝的忠臣。而是逃亡日本。袁世凯当政后。他又支持袁世凯。真是毫无底线。最后日本人来了。又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
1945年。张鸣岐终于在人民的一片骂声中去世。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7、陕甘总督——长庚
长庚是满洲正黄旗人。历任伊犁副都统、驻藏大臣、成都将军、兵部尚书、伊犁将军等职。官至陕甘总督。
武昌起义时。西安也爆发了起义。长庚一开始和前陕甘总督升允一起镇压起义。清帝退位后。长庚交出总督大印归隐。1914年去世。
8、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字季和。祖籍辽宁辽阳市。清朝大臣。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弟。父亲是道光进士。他的哥哥们都考取了进士。只有他一直没有考中。只能花钱捐官。
1884年任山西静乐知县。1888年调永济县令。得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随任于河南。
1903年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尔丰跟随到了四川。锡良提拔他为道员。
1907年。锡良离任。赵尔丰一度代理四川总督一职。后来赵尔丰的哥哥到四川任总督。赵尔丰还是当驻藏大臣。
1911年4月。原四川总督、赵尔丰之兄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朝廷将赵尔丰调任四川总督。
赵尔丰刚当上总督后。四川就发生了保路运动。一开始赵尔丰还同情保路运动的人们。一面开导民众。一面电恳内阁“筹商转圜之策”。后又参劾盛宣怀。请求朝廷查处盛宣怀。
但是朝廷没有同意赵尔丰的意见。反而让他镇压民众。赵尔丰没有办法。只有镇压。可是川军都不愿意镇压。朝廷只有派湖北新军平叛。最后导致武昌兵力空虚。发生了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四川也成立了军政府。赵尔丰被新军尹昌衡诱骗。主动交出军权后被抓捕处决。
9、云贵总督———李经羲(半归隐)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历任四川永宁道、湖南盐粮道、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等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升为广西巡抚。旋调云南巡抚。
1902年12月署贵州巡抚。1904年5月。调任广西巡抚。1905年冬任安徽铁路矿务总理。1907年病免。1909年2月。升任云贵总督。
李经羲当云贵总督时。干了不少好事。比如兴办讲武堂。他曾表示云贵总督可以不做。但讲武堂不可以不办。在他的坚持下。讲武堂开班。培养了很多人才。
朱德就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当年朱德从四川前往昆明去报考讲武堂。由于路途遥远朱德走到时报名已经结束。门卫不让朱德进。与门卫发生争执。
李经羲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从四川步行到昆明来求学时。立马被他的坚强和毅力感动了。直接破格录用。很多年后。朱德经常提起这件事。
对于讲武堂里面的革命者。李经羲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还给过蔡锷500块银元的资助。
当云南的起义爆发时。云南蒙自总兵与革命军对垒时。革命党让李经羲写书劝降敌人。李经羲也照做了。因为这蔡锷说服部下。说李氏对革命尚有功劳。于是护送李氏全家出境。乘滇越线火车离开云南。经过越南、香港。辗转到达上海。
当时革命如火如荼。李经羲到达沪市火车站时。被革命者的军队强行剪去了辫子。
晚年的李经羲虽然到袁世凯手下任职。但是他和袁世凯完全不是一个阵营的。
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在上海病逝。年65岁。
写在最后:清朝的九位封疆大吏。真正拼死抵抗的只有满人松寿而已。其他的总督。虽然有的可能不支持革命。但是依然选择了明哲保身。这也说明清朝政府的不得人心。
九位封疆大吏结局:直隶总督张镇芳属于热衷复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属于半归隐。两江总督张勋属于热衷复辟。闽浙总督松寿自杀殉国。湖广总督段祺瑞是民国军阀。两广总督张鸣岐成为汉奸。陕甘总督长庚归隐。四川总督赵尔丰被杀。云贵总督李经羲半归隐。
其他观点:
题主所说的九位封疆大吏。指的是九大总督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222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总督,清朝,长庚,段祺瑞,武昌起义,巡抚,张勋,三省,两广,湖广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结局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委任赵尔巽为奉天都督。但赵尔巽不愿意干。愤然辞职。回青岛蛰居养老。后受袁世凯力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