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直接盘点末代的九位总督吧。毕竟。题中所说的封疆大吏其实就是总督。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是最后设立总督的。而最后一任总督就是赵尔巽。进士出身也是一个东北人。在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想让赵尔巽当自己的顾问的。可是也许是因为还有一点骨气吧。所以赵尔巽就没有去。而袁世凯也没有过多的为难。让他去编写清史。可是还没写完。就留下一个稿子赵尔巽就因病去世了。
直隶总督张镇芳
原本的直隶总督是袁世凯。后来袁世凯退岗离职。于是他兄嫂的弟弟张镇芳就直接接他的班了。也是因为这关系。所以张镇芳在清朝灭亡之后就直接跟着袁世凯干了。后来袁世凯去世了。他就跟着张勋搞起了复辟。失败后被抓了判了个无期。之后破财消灾出了狱就去经商去了。享年七十岁。也算的上是结局好的了。
两江总督张勋
张勋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忠实的拥护者了。因为他对清王朝都至死不渝。不仅搞起了复辟。到死的时候都留着辫子。而且还让自己的手下都留着辫子。是个典型的保守派。在复辟失败后。他就逃到了天津。直到1923年去世。被运回老家江西安葬。他自称: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是满洲正旗人。在清朝灭亡的时候。他尽力的去抵抗。甚至让妇女手持兵器。最后。秉持着国在人在。国亡人亡的念头。松寿吞金自杀。为大清殉葬去了。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被称作是大清的掘墓人。因为正是因为瑞澄。武昌首义才这么快就爆发了。撇开调兵去四川不说。早在起义之前。瑞澄就得到了起义者的名单。可是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他竟然随便抓几个杀了就完事了。导致了起义者横下心直接提前起义了。都没有怎么反抗就直接逃到了上海后来再逃到日本。等到风头过去了又回到上海于1915年去世。
两广总督张鸣岐
因为在晚清时期。两广地区着实是是非之地。处于多事之秋。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来两广。后来张鸣岐通过走后门买通了袁世凯才来到两广当总督(难度也不怎么大)清朝灭亡之后。他就投奔袁世凯去了。尽极阿谀奉承鼓吹袁世凯复辟帝制。后来袁世凯去世。他就逃到了天津。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就直接投奔日本人去了。也正因为此而为国人所诟病。直接被定性为汉奸。在1945年被骂死了。
陕甘总督升允
升允是蒙古镶黄旗人。原本就是陕甘总督。后来因为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而被强制退休了。后来在武昌起义时就又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在上任之后。他就反攻西安。想为皇帝留下一条后路。可惜的是。西安还没打下来呢。大清就灭亡了。不过他还不死心。仍然与革命党对抗。还策划复辟帝制。为此。他还和日本人走的比较近。幻想着借助日本的力量复辟。不过。他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就抑郁而终了。
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是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算的上是末代总督中比较有作为的了。因为他在任期间率领军队去西藏镇压由英国人操纵的西藏叛乱军。并且将其打败。将西藏保留在了中国的版图中。不至于分裂出去。后来武昌起义之后。因为在四川保路运动中屠杀革命党人士。所以赵尔丰被直接公审处决。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同时也是云南讲武堂的总办。结果用清朝的资源培养了一大批的革命人士。在武昌起义之后。蔡锷将其礼送出境。而李经羲则在去过上海遇挫之后直接去投奔了袁世凯。于1925年在上海去世。
呼。整理这些资料好累~
其他观点:
清朝定鼎中原江山之后。他们一脉沿袭了明朝的统治体系。在清朝时期。总督和巡抚都称得上是封疆大吏。他们的手中掌握着非常庞大的权力。
他们站在朝廷的权力巅峰。除了朝廷中心的那些大佬之外。无人可以和他们匹敌。而巡抚虽然同样权力庞大。但与总督相比。权势却要稍低半个档次。
清朝的巡抚一般只掌握一个省份的大权。不过虽然他们明面上受到总督的管辖。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总督的下属。他们都直接受到皇帝的调令、互相之间都有着节制权。因此说不上谁是谁的下属、谁是谁的上司。
接下来我们谈到提问中所提到的问题。既然说是9位封疆大吏。那这个问题所询问的必然是清朝的9位总督。
清朝的9位总督依次为直隶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东北总督。 这几位总督除了东北总督之外。其他8个总督官职都是清朝比较老牌的官职。而东北总督相比以上8个总督官职。出现时间要晚上很多。这个官职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
清末东北总督的设立
而在清朝早期的时候。东北是没有总督的。
东北是女真人的发源地、是他们在遇到危机时唯一能选择的避难所。所以对于清朝的皇帝来说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位。
因此在清朝早期时。清朝皇帝就在东北设置了三个将军官职。这三个将军官职分别是奉天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其中奉天将军后来又改名为盛京将军。
大家也不要小瞧这些将军官职。在清朝。将军是军队方面地位最高的职位。相当于如今的大区司令。地位和总督相比只高不低。
清朝是在1911年进入生死危机之中的。在那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了。而清朝真正的死亡时间是1912年。1912年。正是袁世凯的胁迫下。清朝廷才主动选择了温和的死亡。而不是在鲜血之中被迫灭亡。
在清朝灭亡之后。清朝的9位总督分别经历了不同的人生。
清朝末年直隶总督张镇芳
清朝的最后一任直隶总督是张镇芳。张是河南项城人。
一说到河南项城。很多人可能就会想起民国时期的第一号大佬袁世凯。
而现实中。张镇芳和袁世凯也有着非常深厚的关系。他不仅是袁世凯的同乡。还是袁世凯嫂子的弟弟。
清朝的消亡对张镇芳的影响不大。因为在清朝灭亡之后。他的亲家袁世凯成为了民国的头号人物。虽然朝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中心的权力却是差不多的。
民国时代开启后。张镇芳被袁世凯安排到了河南。成为了河南的头号人物。
不过随着袁世凯的去世、随着他参与辫帅复辟活动的失败。他开始尝到了锒铛入狱的滋味。曾经被关到牢里待了一段时间。
在他被放出来后。他变得安稳了很多。从此沉迷于商业之道。一直到1933年才安稳离开了人间。
闽浙总督
因为他出身的原因。所以导致了他对清朝格外的忠诚。在清朝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带着他自己对清朝的无限忠诚。和反清军队战斗到了最后关头。在明知不可为之的情况下。选择了为清朝自杀。
湖广总督
清朝的最后一任湖广总督名字叫做博尔济吉特.瑞澄。他和松寿一样。在满清出身非常的根正苗红。是满清正黄旗出身。
不过在面临清朝的生死存亡危机时。他并不如松寿对清朝那么忠诚。
武昌起义就是在他的管辖地里爆发的。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选择了望风而逃。先是跑到了上海。然后又跑到了日本。这才避过了反清军队的追杀以及清朝朝廷的惩罚。
而在清朝之后。他则回到了国内。
云贵总督
李经羲和袁世凯的关系非常好。在清朝灭亡后。他在袁世凯的手下担任了各种重要的官职。
四川总督
清朝的最后一任四川总督是赵尔丰。赵尔丰虽然很出名。但是相比于他的哥哥、清朝在东北总督赵尔巽来说。他却还是有所不如的。
而在清朝灭亡的过程。赵尔丰的运气并不是很好。虽然他想努力维持和反清军队的关系。但是仍然被反清军队给杀了。在1911年的时候丢掉了性命。
两江总督
清朝的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在现代史中有着很大的名气。此人就是民国时期人们称之为辫帅的军阀张勋。
在1917年的时候。他更是在北京展开了复辟活动。打算使清朝重新出现于历史之中。
不过后来他失败了。失败之后。他为了逃脱民国政府的惩罚。就逃到了天津的租界里。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两广总督
陕甘总督
在清朝灭亡之后。他主动辞掉了自己的官职。从此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东北总督
清朝的最后一任总督是赵尔巽。那就是我们以上所说的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哥哥。
所以说这就是清朝灭亡后。清朝九位总督的下场、去向。他们每个人的人生结局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遭遇激烈、有的人遭遇平淡。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其他观点:
改朝换代。不仅仅是皇帝、后妃的命运转折。对于高官大臣们来说。这也是难逃的一劫——要不隐名埋姓解甲归田。要不劫后余生被明主赏识再度重用。要不惨死刀下。要不以死殉国……今天要说的这九位封疆大吏便是清朝的总督。他们在面对清朝灭亡之时。也有着不同的命运。
东三省总府赵尔巽。他本人是非常反对共和的。也是一个有骨气的清臣。辛亥革命之后。这些高官大臣王公贵族们都选择前往青岛。赵尔巽已经做了挺久的高官。虽然有些本钱。但蜗居在青岛小宾馆的生活让他透不过气。后来他便联合其他几个官僚组成了“十老会”。常常聚在一起回忆过往。互相安稳。这个时候袁世凯也在尝试着到处拉拢人才。于是就派人找到了赵尔巽。赵尔巽不愿当袁世凯的顾问。但当袁世凯邀请他主持修订《清史》之时。他却同意了。他对清朝廷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心编书。不作他想。但由于常年忧郁。积劳成疾。赵尔巽死于任上。第二年清史出版。
云贵总督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因为支持袁世凯称帝。所以在袁世凯死后不得不退居天津。后来因为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政治斗争升级。他也曾做过一周时间的国务总理。晚年他住在苏州。宅邸名为“蜕庐”。可见他在这一场场朝堂风雨之后终于还是想通。最后他病逝在上海。人们都称其为短命总理。不过李经羲还有一事值得说道。他曾经对朱德元帅和蔡锷有过知遇之恩。
四川总督赵尔丰和赵尔巽是兄弟。赵尔丰在位之时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曾经镇压了西藏的叛乱军。粉碎了英国操控西藏的计划。阻止了西藏的分裂。因为武昌起义之时。他下令屠杀革命人士。所以后来被公审处决。算是极为总督之中下场最为凄惨的一个。
直隶总督张镇芳是袁世凯的亲戚。也是因为家族关系。等到袁世凯离职之后。他才坐上了这个位置。也算是一心一意跟着袁世凯干事业的。袁世凯去世之后。他依旧不死心。还在联络张勋搞复辟。失败后被判重刑。后来借钱消灾逃过一死。也算是安安分分度过了下半生。一直活到了七十几岁。
两江总督张勋是极为旧臣之中最忠于满清的忠臣之一。清朝灭亡之后。他到死(1923年)都留着辫子。并且不允许部下剪辫。他对清朝的复辟始终不死心。一次次失败之后。他最终只能躲在天津。去世之时。他叹自己无力回天。只得独善其身。张勋固然固执保守。但是也算是忠臣了。
闽浙总督松寿是个悲壮之人。他出身满洲贵族。对清帝忠心不二。在清朝灭亡之时。他还在誓死抵抗。在无力回天之时吞金殉国。
陕甘总督升允的命运就比较复杂了。他在光绪帝时就已经是陕甘总督。因为反对维新变法被强制撤职。在武昌起义之后。清帝又想起了他。将他重新找了回来。继续做他的陕甘总督。即便清王朝如此待他。他还是极为忠心的。一直在为清帝寻找出路。试图辅佐清帝复辟。九一八事变之后。升允忧心过度而亡。
以上两位总督的事迹还是比较触动人心的。但也有胆小无能之辈。湖广总督瑞澄就是大清的掘墓人之一。他出身满洲正黄旗。少年时就是出了名的京城恶少。在起义前。他明明得到了起义者的名单。却敷衍了事。加速了武昌起义的进程。事发之后他丢盔弃甲逃到日本。等到风头过了才偷偷回到上海。
两广总督张鸣岐是个左右摇摆的汉奸。晚清两广地区本就是多事之地。张鸣岐以钱财向袁世凯买了这官做做。在袁世凯复辟的时候溜须拍马无所不作。袁世凯死了之后。他躲在天津安分了一段时间。九一八事变之后迅速投靠日本人。为人所不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22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总督,清朝,两广,武昌起义,湖广,官职,之时,他就,西藏,天津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下场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直接盘点末代的九位总督吧。毕竟。题中所说的封疆大吏其实就是总督。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东三省是最后设立总督的。而最后一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