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400年,为何西班牙语没有像拉美那样成为菲律宾官方语言之一?
原创

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400年,为何西班牙语没有像拉美那样成为菲律宾官方语言之一?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西班牙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建制为西属东印度群岛(Indias Orientales Españolas)。包括今天菲律宾和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今天属于印尼的摩鹿加(马鲁古群岛)。其殖民时间始于1565年。止于1899年。共计344年。并没有400年。

在这期间西班牙实际上并未真正控制菲律宾全境。因为当地人的顽强抵抗和与英国存在殖民利益交叉。南部被他们称为“摩洛兰”(Moroland)的苏禄苏丹国实际上始终未被完全征服(甚至后来的美国也没有做到。摩洛地区虽然如今已是菲律宾领土。但苏禄苏丹的头衔仍在传承)。

西属东印度群岛

位于中国德州的苏禄王及其家属墓葬群。苏禄东王在朝觐明朝时死于中国。得到厚葬。其王族一支留在中国。至今传承不绝。苏禄王族后裔经常来德州扫墓

西班牙在拉美能做到让当地彻底“西班牙语化”的原因是种族和文化灭绝:许多加勒比海岛屿甚至阿根廷、乌拉圭这样的国家。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屠杀。尤其是瘟疫传播所致)。墨西哥及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则通过灭绝性消灭唯一通晓当地文字的祭司阶层。强制性推广天主教。让原有的语言文字灭绝。因为这些措施得力。尽管西班牙始终未能在本土和殖民地之间建立起类似英、法那种“经济互补”。即本土利用殖民地资源发展工业。再将殖民地当作本土工业产品的第一个倾销市场。但在这种“灭绝模式”下西班牙语必然成为官方语言。因为大多数拉美独立运动的主力不是土生西班牙人。就是从非洲被贩卖来的黑人。西班牙在拉美唯一未能彻底灭绝本土文化的地方。是印加帝国的核心领土——秘鲁。而恰是这个秘鲁。如今是拉美唯一将本土语言(克丘亚语)作为第一官方语言的国家。

菲律宾则不同。面积虽然不大但人口众多。且周围既有许多长期独立且实力不差的国家。又有英国、荷兰等其它实力后来居上的欧洲殖民者。加上当地人人种上属于南岛人和华裔、印度裔、阿拉伯裔混血。文化也是各种文明的混搭。更有航海经商。和其它民族、文明交流的传统。在拉美“比大炮还凶”、导致印第安人成批灭绝的欧洲传染病。对菲律宾本地人宛如隔靴搔痒。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语元素只能渗入、而无法完全取代当地多达150种以上的本土语言。

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做得最起劲也最成功的事就是传播天主教

菲律宾是多种文化、民族、语言的混杂。面积不大但族裔、语言众多(是中国的近3倍)。不同族裔的本地人交流十分困难。因此在形成一个统一体后的确需要一种方便各族裔沟通的语言。非洲一些被殖民过的国家独立后不得不通用英语或法语。也是因为不同部族间语言不通。只有英语或法语才是他们都听得懂的话。但菲律宾真正形成一个统一体却已是西班牙人退走、美国人到来之后的所谓“第一共和国时代”。且美国是个通商民族。菲律宾人掌握英语更“有用”(他们也是通商民族)。而西班牙人却是个特权民族。菲律宾人在西占时期主要仍然靠传统的“南洋圈”和对中国、日本等地贸易(中国大量流通过菲律宾银元就是例子)。菲律宾人掌握西班牙语对自己生计帮助不大。也不可能混入殖民当局上层(这和殖民体系更成熟的英法所属殖民地差异很大)。因此如今菲律宾扮演“部族间通用语言”的不是西班牙语。而是迟到多年的英语。

但并不能说西班牙语元素对菲律宾影响不大:今天的菲律宾语(他加禄语Wikang Tagalog或民都洛语)已基本不用传统的南洋贝贝因字母。而改用西班牙风格的拉丁字母。这就是当年西班牙传教士的作用(另一个作用是把菲律宾变成当今最执着、甚至不乏疯狂的天主教地区)。在他加禄语中掺杂了大量西班牙语口语词汇和常用词。菲律宾北方人的姓名也带有明显西班牙特色。

菲律宾语早已拉丁字母化。传统的贝贝因字母只能在钞票等特定物品上才能经常见到

不过总体上讲。西班牙语元素对菲律宾的影响是“碎片化”的——除了前述原因外。事实上西班牙对菲律宾的殖民本身就是“碎片化”的。他们只满足于在当地驻军、掠夺。建立以“自己人”为主的殖民点。至于当地人。既然杀不完那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他们只需听懂一些最简单的西班牙语词汇就可以了。否则天主教传教他们听不懂。让他们当个仆人、门房或者对他们征税也比较麻烦对么……

其他观点:

殖民者在这里行办学校。像多米尼加。这些学校学习如何读写和给予工业和农业技术。还有传教西班牙语逐步成为法院和商业语言。除了没有受过教育的本地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或在盎格鲁 - 撒克逊殖民地的少数成员之外。西班牙在任何地方都有垄断地位。1898年6月12日宣布独立。同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属地。西班牙语在美国统治时期还非常普遍。


其他观点:

菲律宾至今是亚洲两个天主教徒占主导的国家之一(另一为东帝汶)。由此打上西班牙殖民统治印记。同样数百年统治。何以西班牙语流行拉美而在菲律宾式微?

“我们同西班牙人一起在修道院度过了300年。又与美国佬在好莱坞生活了50年”……这句“经典”能够帮助人们找到解开答案。

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经营”三百三十多年

1521年。麦哲伦率船队登陆宿务。1543年。另一支西属船队从墨西哥到达棉兰老。西班牙人以菲利普王储之名命名该群岛。又过了22年。西班牙人占领群岛。开始了334年的殖民统治。

殖民者传教最成功。菲律宾1.06亿人口中天主教徒占83%。再有教育。颁布法令使当地人用西班牙姓氏。19世纪60年代起实行西语初等义务教育。殖民者把土地授予教团和“巴兰盖”酋长。利用华商和墨西哥鹰洋从事对美、欧贸易。

美国“为满足可恶富豪们的愿望。在‘解放’的借口下扼杀了菲律宾”(列宁语)

19世纪末。美国踩着西班牙登上全球舞台。它以2000万美元从西班牙手中“买下”对菲律宾的宗主权。

1899年2月至1902年7月。菲律宾人为独立英勇奋战。战争和美国统治确立改变了菲律宾的文化景观:政教分离。英语成为政务和商务语言。1934年。菲律宾获得自治权。二战后的1946年7月4日。美国“宣布”菲律宾独立。

1941年12月至1945年2月。日本占领菲律宾。短短3年多时间造成111万菲律宾人丧生……

他加禄为基础的菲律宾语为国语。它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各岛屿流行南岛系口语。语言和文字中西班牙语和英语“影子”常现

东南亚马来群岛诸国民族、文化与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英、西、荷、葡等殖民者均施以重要影响。又不似非洲和美洲。均为起到全局性和决定性作用。

与中南半岛前殖民时代更多接受中华与印度文化不同。马来群岛虽有中华和印度两大文明印记。但它大范围接受阿拉伯人带来的伊斯兰教。西方殖民者在此基础上谋取利益。构建制度架构。

他们具有共同特点:

1、岛屿分散的地理特征。造成互不往来。交流不畅;

2、族群方面没有主体民族或作用不彰。语言呈多样性。缺乏主导语言;

3、原发宗教不敌外来宗教;

4、殖民者集权统治、制度创设相对薄弱。在此基础上唯有菲律宾经历欧、美殖民者“换手”。并在日本占领时期摒弃西方文化;

5、二战后该地区赢得独立国家的民族意识、特别是文化意识相对不强。

独立后的菲律宾。执政者又比马来西亚和印尼在权力上更弱势。文化上漫不经心。语言上“随遇而安”。

翻看菲律宾战后70多年历史。只有马科斯一人执政逾20年。其余一般3—6年各一届。执政者无心于语言、文化和历史为内涵的民族精神塑造。据称该国直到1994年才有第一部关于日军占领的专著。

菲律宾流行“巴哈拉那”(留给上帝解决)的口头禅。表明这个民族一切听天由命。随遇而安。忘性大于记性:庄重的“对上帝祈祷的语言”。被轻松时尚的美式英语取代不足为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24:25

    菲律宾,西班牙语,西班牙,语言,殖民者,英语,群岛,美国,西班牙人,天主教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24:25

    没想到大家都对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400年,为何西班牙语没有像拉美那样成为菲律宾官方语言之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24:25

    西班牙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建制为西属东印度群岛(Indias Orientales Españolas)。包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