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最匪夷所思的一次失败——南麻临朐战役。
南麻临朐战役。发生在1947年的七八月份。我们不妨看看这一年华野都经历了什么?
1947年1月2日到1947年1月20日。华东野战军用18天时间。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共53000余人。缴获坦克24辆。榴弹炮48门。汽车480辆。各种小炮400余门。在这些战利品的基础上。华野建立了专门的炮兵部队。就是特种兵纵队。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3天时间。华野集中兵力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总计3.3万人。华野自身伤亡虽然高达1.2万人。但缴获的汽油、弹药和各种装备。再一次让华野获得跨越式发展。
南麻战役于7月17日打响。结果5天后。国民党胡琏带领的整编11师居然还坚守着方圆不足10华里的小范围阵地。外围敌人靠近。我军只好撤围而走。据《粟裕传》记载:“南麻一仗。歼灭蒋军整编十一师少将旅长覃道善以下官兵9000多人。 华东野战军付出了伤亡4000多人的代价。 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 打了一个消耗仗。 ”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所写。华野付出了伤亡1万多人的代价:“ 第九纵队伤亡4000多人。第六纵队伤亡2000多人。负责正面攻击的第二纵队伤亡4000多人。 ”用一万多人的伤亡。仅仅消灭敌人一个团。这对参战的解放军各部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南麻临朐战役在军事上的直接指挥员。毫无疑问就是素有解放军“战神”美誉的粟裕将军。这两场败仗让粟裕承担了很大压力。别人批评粟裕:“一向作战周密谨慎的粟裕。 在部队刚刚遭遇重大伤亡的情况下。 决定再次发起攻坚战斗。 这不仅具有相当大的冒险性。 还显示出一种难以克制的急躁。 ”“南麻、临朐战役。杀伤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第八军各一部。歼敌1.8万余人。 但华野部队也伤亡2.1万余人。 ”
更为致命的是非战斗减员。华东的雨季让华野各部不得不在泥泞中行军作战。“第一、第四两个纵队各伤亡约5000人。 非战斗减员各约5000人。 第一纵队三个师。除第二师尚余两个团外。 其余两个师均只有一个团。 第三纵队第七、第九两师都缩编为 两 个 团 。 第 十 纵 队 伤 亡 近 2000人。 ”“在持续近两个月的战斗中。陈粟大军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总计高达五万人。 是华东野战军组建以来前所未有的损失。 ”
仔细分析华野在7月里的连续失败。不难发现这系列败仗造成的原因:
1。华野在上半年连续获得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等胜利。各级指战员开始自信心膨胀。出现了七月分兵和四面出击的错误决策。南麻战役对付的是整编11军。五大主力之一。居然连打援带围攻总共才去了4个纵队。孟良崮则是9个纵队五个主攻四个打援。
2。国民党军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孟良崮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可是南麻临朐两地都是平原。不管是整编11师还是整编8师。都充分发挥了火力优势。再加上大雨磅礴。我军弹药潮湿严重。不利于作战。临朐战役中更是山洪暴发。阻挡了我军行军调动。
不经历失败的军队。是无法快速成长起来的。华野在经历这两次严重失败后。长期休整。长期练兵。逐渐恢复元气。尤其是粟裕带领的华野西兵团经历了1948年2月的濮阳整训。战斗力大大提升。一举打出了豫东战役石破天惊的胜利。一举扭转了中原局势。揭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其他观点:
“首长好!”面对一个日本老者用标准的中文朝着自己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粟裕。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日本人叫自己首长?虽然此人看着有点面熟!但随后粟裕的思绪就被拉回到了那个艰难抗日的年代。随着记忆不断浮现。很快粟裕就认出了眼前的这个人。于是哈哈大笑道:“原来是我的炮兵营长啊!”两人激动的双手也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个日本人何德何能让粟裕于此激动?
原来。这个老人名叫山田英一。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原本是日军的炮兵尉官。但他自始至终都很反感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来到中国看到那满目的疮痍。更加的自责。不仅不帮助日军训练炮兵。还一直致力于反战活动。
随着来到中国一段时间后。山田英一被中国人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的精神所感染。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日军的队伍。加入了日本反战联盟中的“日本新四军”。
后来粟裕的队伍缴获了许多日本造的山炮和野炮。正愁着自己手下有炮没人会打。通过多方打听后得知了山田英一。于是粟裕便邀请山田英一来自己的队伍里帮自己训练炮兵。
重要的是。山田英一来到粟裕的部队后。并不是装装样子。而是尽心尽力地帮粟裕训练炮兵。一直跟随着粟裕打完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山田英一还跟随着队伍去了朝鲜半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对我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我们的战士也并没有因为山田英一是日本人而带着有色眼镜看他。反而和这位爱好和平的国际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山田英一就是那个叫粟裕首长的日本人。
时局有变
1958年。因为时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山田英一没能继续留在中国帮助建设新中国。不得不返回了日本。当时的他很痛苦。他的前半生是在日本度过的。但他很反感日本的所作所为。直到开始帮助粟裕训练炮兵后他才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度过了他一生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段时间。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应该是中国人。
返回日本的时候。他极度的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回到日本后。他很不适应。只能靠着不多关于中国的报道来关注中国。直到1979年的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报道:“粟裕将带队对日本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
粟裕访日
此刻的山田英一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但却还是激动地几天没睡好觉。期待着5月7日那天的到来。经过了解。山田英一发现粟裕的代表团并不会来他的家乡。离他家乡最近的城市是神户。为了能见老首长一面。山田英一不顾身体。只身来到了神户。
但仅仅是来到神户是远远不够的。粟裕代表我国访问日本。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他说他曾是新四军的战士、曾是三野的炮兵营长也根本没人信。你一个日本人怎么可能是中国军人。
面对重重阻碍。山田英一并没有放弃。在他的努力下。有个日本人誓死也要见粟裕一面的消息传到了粟裕耳中。粟裕当时也好奇自己在日本并没有什么故友啊!怎么会有人要见自己。出于好奇。他让人把这个人带了过来。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粟裕和山田英一寒暄了好一阵。碍于粟裕还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告别了山田英一。二人离别时都分外的不舍。粟裕本来是准备了很多礼物来送给日本官员的。但此刻。他并没有从中挑选给山田英一的礼物。他打开了自己行李。从中拿出了一条自己都舍不得带的新领带。送给了山田英一。
山田英一得知这是粟裕自己都舍不得带的领带后。很是感动。一直视为珍宝收藏着。
像山田英一一样的日本人并不在少数
砂原惠也是这样一个日本人。5岁时因为日本的“移民政策”跟随父母来到“伪满洲国”生活。但随着日军的恶行以及越来越不利的战事。砂原惠的父亲觉得日本已经不能在中国逞凶多久了。为了以防万一。砂原惠的父亲将他送到了大连的学校上学。方便在日本战败后的第一时间就可以乘船回国。
但就在日本投降前他的父亲去世了。砂原惠不得不放下学业去送父亲最后一程。最终错过了返回日本的机会。砂原惠的母亲只能带着他在东北靠租别人的地和缝补手艺来维持生计。砂原惠自己也会给地主家放放牛补贴家用。生活很是艰难。
东北解放后。砂原惠一家的成分被认定为雇农农。比贫农还惨。于是政府给分了土地。日子慢慢也好了起来。那个时候的砂原惠还是个孩子。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他只知道谁对他好。解放军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好起来了。他就觉得解放军是好人。于是就以张荣清的身份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成为了170师的一个侦查员。
跟着队伍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立下了不少功劳。被授予不少奖章。之后还跟着队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按照规定。这场战争日本并不是参战国。因此日本人是不能出现在战场上的。而砂原惠坚持称自己是中国人。填写表格时也是写得自己是中国人。坚持一定要参加战斗。
后来砂原惠被分配到了东北老航校工作。由于这个老航校是以日本关东军为班底建成了。砂原惠的工作就是负责和日本人沟通。一方面是做翻译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帮他补习补习日语。为日后回国做准备。毕竟他在前半生可以说是在中国渡过的。
期间。他看见我们的军人给日本战犯吃得饭食比自己人吃得都好。他很是生气。认为不该对这些侵略者那么好。还为此绝食抗议过。好在后来政委对他做了工作。他才又开始吃饭。
1955年。回国的日子到了。砂原惠同样很是不舍。回到日本后。砂原惠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立日期选择了7月1日这天。他说这一天是党的生日。此后砂原惠一直致力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对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结语
山田英一和砂原惠的事迹说明了。哪里都有好人。哪里也都有恶人。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在当时日本思想的熏陶下。山田英一和砂原惠能作出这样的选择还是挺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其他观点: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戴笠死于空难。并且这次空难充满了蹊跷和巧合之处。比如摔死在南京附近的“岱山”。瓢泼大雨更是影射戴笠的字“雨农”。有人甚至怀疑北平站站长马汉三动了手脚等等。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戴笠是死于蒋军内部的腐败。惩治军中贪腐也是军统的业务之一。而戴笠到死也不曾知道。他所伸不进手的空军内部出现大肆腐败。最终要了他卿卿性命。
谍战大剧《北平无战事》隐晦地点出了这一层。在剧情的开篇。就是曾可达在抓捕方孟敖的同时。还命令他引导一架运输机在大雨中着陆。因为飞机驾驶员涉嫌走私牟利。结果驾驶员落地后刚刚被宪兵扣押。就被塔台上的同伙一顿M3扫射给干掉了。这是典型的杀人灭口。包括后来在特种刑事法庭上受审的空军作战处中将军官侯俊堂。都是空军腐败事件的代表。
1946年3月17日上午10时。戴笠乘座空军总司令部所属的222号运输机从青岛飞南京。机上共有11人。其中戴笠及随员7人。机组成员4人。这架专机是当时比较先进的C-47运输机。质量那是没得说的。正副驾驶员分别是张远仁和冯俊忠。从理论上说。在一般气候条件下这俩人的飞行技术也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冯俊忠早年毕业于广东航校。飞行经验十分丰富。
但是问题在于。这俩人都是早期的日式飞行训练中培养出来的飞行员(陈济棠的空军建设得到过日本的帮助。后来集体叛逃南京)。秉承的是凭借经验来飞行的理念。而不是依靠先进仪表。日本人的飞机仪表性能和完善程度也远不如美制军机。所以张、冯两人缺乏科学头脑和先进技术的训练。尤其利用无线电的能力很差。平时喜好凭着听觉、感觉和和利用罗盘的定向飞行。
其中要命的是。正驾驶张远仁只是学过一些些初步的穿云下降理论。而毫无任何实践经验。老式飞行员冯俊忠则不善于使用电容波和无线电航行设备。因此一遇到恶劣的气候。这个组合严重缺乏应变能力。而更要命的是。这架专机的正驾驶本来不是张远仁。他是因为有私心主动“换班”上来的。不仅是复杂气象下的飞行技术一般。跟冯俊忠的配合也大成问题。
那么张远仁是怎么换班成功的呢?原来。当时的蒋系空军驾驶员们。都喜欢利用便利条件捎带倒卖紧俏物资或者是美元黄金。因为各地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当时上海的美元黄金投机生意非常火热也大有赚头。而张远仁听说有飞沪的任务。就准备带上一些黄金美元去捞一把。于是主动找到航委会直辖航空队第1空运大队第103中队的中队长。请求临时派任务去上海。
这名中队长跟张远仁是住一个家属院的。平常关系不错。可是他也知道张远仁的飞行技术一般。尤其是执行给军统局代理局长这样大人物的专机任务。确实不太合适。所以一时有些犹豫。张怀仁花言巧语劝道:“主要替队长赚钱。请队长也出些本钱。一定能赚回大钱。”于是这个中队长动了心野入了股。两人在专机起飞前翌晨赶到机场,中队长命令将原飞行员换下而以张远仁代之。
第222号专机原拟从青岛直飞上海。因为戴笠急着要见情人胡蝶。据称是那位影后要过生日云云。然后戴笠必须按老蒋的命令再赶回重庆。参加军统改制和整顿的“八人小组”会议。并没有经停南京的计划。然而专机起飞前。塔台就接到了上海方面天气状况不佳的通报。于是戴笠才临时决定飞往南京。这架专机于3月17日下午1时飞抵南京上空。不料南京上空也是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很难实施降落。
南京明故宫机场打开导航台,用无线电引导222号专机进行穿云下降。如果实在不行再备降上海或济南。不过联系后知道上海、济南天气仍无好转,如此第222号专只好在南京再作穿云下降。在今天航空技术发达的情况下。这不算什么事。可那是上个世纪的40年代。穿云下降是个挺危险挺考验技术的活。《北平无战事》特别有引导降落那么一段。以显示方孟敖飞行水平的高超。
然而实际情况是。张远仁穿云技术太差。而冯俊忠又不善使用设备。所以第222号运输机在云雾中终于失去方向。与地面的通讯联系也非常困难。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雷雨层中。三次下降都越过机场而无法着陆。最后一次下降时干脆偏飞至江宁县。下午1时零6分。第222号专机的电讯联络突然中断。地面塔台多次呼叫也听不见回音。两天以后。神秘失踪的戴笠专机残骸终于在南京岱山被发现。
多年以后。那位被临时顶替下来却因祸得福的飞行员曾经分析。张远仁和冯俊忠机组在恶劣气候下缺乏应变能力,是这是这次空难的必然因素 而那位空运中队长本应对此有所预料,但他为牟取私利心怀侥幸。违反飞行纪律。,滥用权力取消原飞行方案。实乃乃事故主因。所以第222号专机失事。,实为蒋系空军史上之重大丑闻。当时不可能披露真相。因为天灾之外还有人祸。
这是有佐证的。时任蒋系空军第九大队副大队长的衣复恩。曾经担任“美龄号”专机驾驶员。当他得知戴笠乘坐的飞机从青岛飞来南京。但是在预定时间并未降落、且其他机场也没有转降消息时。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第1空运大队。询问执行戴笠专机任务的飞行员是谁?当听到“张远仁、冯俊忠”的名字后。衣复恩的心立即凉了半截。瘫坐在椅子上。嘴里蹦出了一句:完了。戴局长恐怕是凶多吉少!因为他非常了解这个飞行组合的水平和能力。
军统人事处长龚仙坊少将等人与戴笠一同摔死。而总务处长沈醉则组织人手沿途搜寻。终于在3月18日的夜里寻到了飞机残骸。自然无人生还。蒋军腐败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然而在执行如此重大飞行任务。比如是运送令人谈虎色变的特务头子戴笠时。蒋系空军官员还敢如此偷梁换柱以为牟私。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了。这不是找死的节奏么?
唯一的解释。是蒋系空军始终由宋美龄插手负责。实在不把其他军政部门放在眼里。所以才敢如此胆大妄为吧。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314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山田,日本,粟裕,专机,纵队,南京,战役,临朐,日本人,伤亡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哪些事情的发生,让人感觉匪夷所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最匪夷所思的一次失败——南麻临朐战役。南麻临朐战役。发生在1947年的七八月份。我们不妨看看这一年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