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主动制导的空空导弹对上隐身战机还有效吗?就凭那碗口大的小雷达真的能“咬上”吗?
原创

雷达主动制导的空空导弹对上隐身战机还有效吗?就凭那碗口大的小雷达真的能“咬上”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只要引导到位到位。完全可以咬到。更何况目前雷达技术发展远超快于隐身技术


另一方面现代雷达技术发展很快。现在新推出的中远距离空空导弹。开始应用AESA雷达导引头技术。导引头的搜索范围和距离大大增强。抗干扰能力更加突出。日本的AAM-4B空空导弹是全世界第一款使用这类AESA雷达导引头的中距空空导弹。更换雷达导引头之后。其末端弹上雷达工作范围从20公里增加到38公里。理论上即使对上F-22最小的0.01平方米的雷达反射面。在大约8~9公里处也可以实现锁定目标。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首先得搞清楚一个概念。隐形飞机并不是看不见。也不是雷达完全发现不了。而是回波信号比较弱。发现距离会大大缩短而已。而目前各国装备的雷达主动制导空空导弹又不是全程靠弹上雷达去搜索和跟踪目标。尤其是中程空空导弹和远程空空导弹。在发射后的初段和射程中段一般都是采取别的制导方式。比如。美国现在的主力中程空空导弹AIM-120。就是初段惯性制导、中段半主动雷达制导。直到末段才是主动雷达制导。其主动段制导的距离不超过15公里。俄罗斯的R-77中距空空导弹也与之类似。初段到中段也是惯导和半主动雷达制导。到了末段(不超过15公里)才会进入主动制导阶段。

事实上。现代中距弹上的主动雷达的探测能力普遍超过15公里。比如R-77较新型号上的雷达。对RCS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就达到25公里。根据雷达探测距离跟RCS的大概换算关系。对于RCS为0.5平方米的初步隐身目标。R-77上雷达的探测距离仍然能达到15公里左右。基本不影响末段的跟踪。

所以。事实上制约中距弹的。并不是弹上雷达的探测和跟踪能力。而是发射前能够及时发现目标。以及发射后初段和中段的半主动雷达段能否保证稳定跟踪。T

其他观点:

崤山小虎第326条回答。

空空导弹雷达制导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半主动制导方式;一种为主动制导方式。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款所谓“发射后不管”的导弹的“工作流程”:

一、载机机载雷达发现隐身目标。

无论是什么导弹。都必须是载机的机载雷达先在远距离发现目标。对于隐身目标也是一样的。

(再科普下。所谓隐身目标并不是雷达对其完全不可发现。只是其的RCS相对较小。参考RCS为5㎡。隐身目标的RCS为0.1㎡以下。)

二、机载雷达向火控系统传输指令。

机载雷达在发现目标后。立即将信息传输给火控计算机。由火控系统按导弹包线数据进行解算。

三、机载雷达持续制导以至完成末制导。

此时有点类似“接力棒跑”。机载雷达还是得持续为发射出去的导弹提供制导信息。由导弹依靠其发动机继续朝目标方向飞去。

四、末制导追踪目标。

此时正如题主所说。碗口大的雷达。能否“咬上”隐身目标?

导弹的末制导距离对于三代机也就20公里左右。对于隐身目标最多也就7~8公里。

那是不是就说明距离7~8公里就一定能咬上呢?

距离7~8公里导弹导引头是在目标不机动、导弹导引头持续截获的状态下才能咬上。此时也就相当于进入了导弹的“不可逃逸区”。

但。①目标是隐身的。导弹导引头有能力做到持续截获吗?②目标肯定具有先进的告警系统。此时的隐身飞机告警设备估计都响成一片了。目标可能不机动吗?

五、导弹的引信引爆战斗部。

不要以为导弹的末制导完全捕捉目标。就一定能够杀伤目标。最后一步是导弹的引信要测量与隐身飞机的相对位置。距离符合要求。才能引爆导弹引信。

那么。怎么导弹的引信对于普通三代机信号必定没问题。对于隐身飞机呢?这里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题外话:谢谢你的阅读。麻烦关注小虎。小虎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谢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27:46

    目标,导弹,空空导弹,距离,主动,引信,初段,发现,末段,导引头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27:46

    没想到大家都对雷达主动制导的空空导弹对上隐身战机还有效吗?就凭那碗口大的小雷达真的能“咬上”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27:46

    只要引导到位到位。完全可以咬到。更何况目前雷达技术发展远超快于隐身技术另一方面现代雷达技术发展很快。现在新推出的中远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