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限于地位与条件女性书法传世很少。卫夫人。蔡文姬.……等。其实女性中书法出众者也大有人在。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她们不便于抛头露面。所以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其他观点:
蔡玉卿书法
女性书家。史籍可考者。第一位是西汉楚王的一位侍者。名唤冯嫽。但《汉书·西域传》只说她“能史书”。这到底是不是写书法。似乎还难以确定。可是马宗霍《书林藻鉴》已迳行将之归入书人行列。大概此时书法艺术刚刚兴起。所以甄录较宽吧。
同理。章帝时德窦皇后、和帝时熹邓皇后、顺烈梁皇后。史传都只说她们“年六岁能书。亲家奇之”“六岁能史书。家人号曰诸生”“少好史书”。这也许都只能表示她们喜欢书翰罢了。真正谈到创作书法艺术的。是和帝时的阴皇后。《本纪》云:“后少聪慧。善书艺。”
书艺云者。指明了书法在汉时已被视为一种技艺。如元帝。《本纪》说:“帝多材艺。善史书”。足证史书云云。应该也就是指写字书史的艺术。故《后汉书·宗室传》说北海敬王睦“少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及寝病。明帝使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史书。就是指其书艺。颇为明确。考其名义。盖因“史”字本即象人握笔之形。所以把写字的艺术称为史书。《后汉书·清河王传》说王之姬人(即安帝生母)“善史书”。就是这个意思。故若以此为据。则以上所举各位。被视为女性书家。地位应是毫无疑问的了。
这个时期。女性书家见于著录的。都是后妃之流。原因也不难索解。这门艺术方在萌芽阶段。一般女性。纵或工书。亦不易见称。唯有后妃之德。载入史传。乃获流传。
当时女书家之非后妃者。以蔡琰、皇甫规妻为着。两女善书。均记于《后汉书·列女传》。蔡文姬据说得传蔡邕笔法。黄山谷对她所写的《胡笳十八拍》非常赞赏。皇甫规妻子。《后汉书》说“不知何氏女。善属文。工草书”。到了唐代。张怀瓘《书断》却明确地说她姓马。工隶书。不知何所本。但《九品书人论》将马夫人行隶列入中品中。似乎当时确有书迹可考。现在则难以稽查了。
蔡琰。乃名父之女。魏晋而后。此类女书家也不少。例如安僖王皇后。是王献之的女儿。善书。为《书断》所称;谢道蕴。为王羲之侄女。《书后品》谓其书“雍容和雅。芬馥可玩”;甚至王献之的保母李如意。据《保母砖志》说她都“能草书”。可见王谢家族中男女俱擅书艺。而此类名门大族女子之以书艺著称者。则又以卫夫人最为重要。
卫夫人是卫恒从女。东晋著名书家。王羲之曾随她习字。故《翰墨志》云:“夫人善钟法。能正书入妙。王逸少师之。”
但王羲之随她练过字是不错的。卫夫人的字到底如何。恐怕甚难具体说明。因为说她“善钟法”就很可疑。钟繇字。依卫恒《四体书势》载。凡有三体。最好的是铭石书。二是章程书。三是行狎书。所谓铭石书。应该是指他的正书。可是钟繇当时的正体。因“去古未远。纯是隶体”;至卫夫人时。楷法不可能仍用此种体段。其次。陆行直曾评钟繇“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书断》也说钟氏“真书古雅。道合神明”。然而唐人评卫夫人却说她“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若唐人所见之卫夫人墨迹果真如此。又怎能说她“善钟法”呢?
因此。卫夫人是史上第一位完全以书艺名世的女性。她不像皇甫规之妻。只能代她先生“答书记”。也就是代笔做秘书;也不像蔡琰。名头和笔法均有沾溉于其父之处。她虽出身名门大族。但纯以书艺擅名。也以此授徒。而且还教出了一个书圣王羲之。可是这位足以作为我国女性书家冠冕的奇女子。其艺其实仍是个谜。一方面。《书后品》说:“卫素负高名。正体尤绝”。似乎呼应着《翰墨志》的讲法;一方面却又有人以仙女舞姿来形容她。依前者。卫书应是清劲古拙的。因为钟繇即以瘦劲古雅见长。依后者。则她应是流美妍媚的。一偏阳刚、一偏阴柔。到底哪一种才是卫夫人的真正面貌呢?
世传卫夫人另着有《笔阵图》。这是流传极广的书法诀要。也是“永字八法”的前身。由这篇文章。不难看出她的笔法主张。但是。这幅图也是个谜。作者究竟是不是卫夫人。颇有争论。或题为王羲之。或云为六朝人伪托。大抵是因她名高。又曾教过王羲之书法。所以这篇教人如何写字的文章。大家就都说出于她之手了。但假若此图真为卫夫人所传。或属于她这一脉的笔法。则卫夫人就只能是刚劲的风格了。
因为此图将书法写字比拟成打仗。要持笔去破敌阵。故笔锋即刀锋。一点如高山坠石。一钩如百钩弩发、一折如劲弩筋节、一撇如陆断犀象。一刀斜劈。要能斩断犀牛大象。那需要多大的气力?因此她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可见这完全是讲力道、极雄强刚劲的书风。此图又称为“笔阵出入斩斫图”。正可见其用心之所在。
在卫夫人以前。书艺确实也是以雄健为主的。蔡邕之前的王次仲。《书断》说他“奋斫扬波”“交戟横戈兮气雄逸”;张芝。羊欣说他“精劲绝伦”。蔡邕的字。《述书赋》说他“启戟弯弧。星流电转”。魏晋间名家。如韦诞。梁武帝说他“龙威虎振。剑拔弩张”;皇象。羊欣说他“沉着痛快”;晋元帝。《述书赋》说他“如发鉶刃。剑客得志”;索靖。则自称他是“银钩虿尾”;又傅玄。唐人评为“如项羽投戈。荆轲执戟”。凡此等等。俱可见论书重视骨体、气势、力道。是汉魏两晋的主流。据《书史会要》云:“王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于卫夫人。以授羲之”。卫夫人之法。无论传自蔡邕抑或钟繇。遂都不能不是雄强的。从这一方面看。卫夫人以斩斫论书。也可说是渊源有自的。
然而。在大潮流中也不是没有小支流。在雄强的书风之外。也仍有一些表现为柔美的作家与作品。例如张芝的弟弟张昶。风格就与老哥不同。《书断》说他“虽筋骨不及。而妍华继之”;《书后品》说他“西岳碑。但觉妍冶。殊无骨气”。这显示此时也存在着一种妍媚的书风。其后有刘德升。据说是行书的创始人。《书断》亦谓其书“丰赡妍美。风流婉约”。这也是妍美的。大抵劲健之书。强调筋骨;妍美之书。则有肉感。所以用“丰赡”来形容妍美。而说此类字的筋骨较弱些。
妍美之书。亦因此而较肥;劲健之字。因此而较瘦。瘦硬显骨力、丰润见姿态故也。卫觊是瘦劲的。羊欣说他“草体微瘦”。《书小史》也说他“草体伤瘦”。钟繇亦瘦。羊欣云:“繇与胡昭俱学于刘德升。而胡书肥、钟书瘦”。由此可知其时肥与瘦、筋骨与肉、刚健与妍美已渐渐形成一种对比了。
卫恒的字。似乎就是偏于妍美的。袁昂书评。谓其“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书后品》说他“纵任轻巧。流转风媚”。若如此。卫夫人由此渊源而得柔美之风。也非不可能之事。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书写。本来就具有男性的意象。笔。仿佛阳具。在无抵抗、滑如女儿肤的纸张上进行书写。而且展现雄强、刚健、劲力等雄性特质。对女性书家来说。乃是本质上不公平之事。所以女性若能发挥其女性特质。改变这种阳具书写的性质。转换成一种女性书写。体现出阴性风格。才能称得上是独立的女性书家。而非仅在模仿男人、或学习男性书风的格局中讨生活。把自己驯化或改造成一位“入阵斩斫”的刀锋战士。因此。从这个观点说。卫夫人若真能展现出“插花舞女。低昂美容”之姿。反而是值得称道的。
当然。传统书论者不会这么认为。传统书论不见得都是大男子主义。但书法这门艺术是以线条为其基本构成元素的。线条讲究刚、雄、有力量。是其基本要求。为什么不以软线条为主。而要强调线条的硬度呢?因所用之毛笔本是软毫。软毫写在软纸上。当然会以劲健有力来表现其工夫。线条无力就不会好看。唐太宗批评萧子云:“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说他无筋骨(见《王羲之传论》)。就是据此而说。其次。字被拟象为人。一个人若骨架子不佳。站立坐卧也均不会好看。所以论字以植骨为先。强调骨体、骨法。也是很自然的。在这种情况下。书法的评价标准。往往就会重阳刚而轻阴柔。卫夫人入阵斩斫之说。广获推崇。即由于此。
那么。我们要赞叹卫夫人以一女子而传雄健斩斫之术。为百代宗师呢。抑或要遗憾她未另立一宗。以阴柔妍媚自别于刀戟斩斫之队?还是要惋惜她毕竟是个女人。写字仍不免于柔婉?或者。索性要称扬她的柔美?
在此。显然吾人极难予以论断。不过。也许这是个有意义的矛盾。卫夫人书。既有人认为它刚劲。也有人觉得它柔美。她徒弟王羲之的情形不也一样吗?
梁武帝曾说王羲之“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唐人书评。谓其“如壮士拔剑、壅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坠石;捺一偃波。如风雷震骇”。也特别指出它雄强的性质。但陶宏景即曾说过羲之《乐毅论》《太史箴》等“笔力妍媚”。后来传世书迹。确实也偏于秀美。以致韩愈批评“羲之俗书趁姿媚”。《书断》也说羲之“真行妍美”。《书议》更说他草书“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銛锐可畏”“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这不也如卫夫人一般。既有人说它雄健。亦有人指它为妍媚吗?
也就是说。王羲之与卫夫人的字。可能同时兼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素质。故或见其妍媚。或见其雄奇。古来论书。以“中和”为最高之境界。卫夫人造诣固然不逮王羲之。但体兼文质、格备刚柔这一点。或许与右军相仿。女性书家。具此书品。足以俯视群伦了。
可惜后来女子学书者。少有卫夫人般的气象。或不免为男子之附庸。如唐高祖时。窦后“善书。类高祖之书。人不能辨”(《旧唐书·本传》);太宗女儿晋阳公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旧唐书·本传》)。史乘以此谀之。不知实为贬之。这样的字。且不说是否为男子之附庸。模仿了另一个男人。它本身就缺乏自己的个性。
后妃字既已如此。欲求真正的女性书家。即不能不求诸野。尤其是方外人士。像著名女道士鱼玄机。《宣和书谱》云其:“工行书。得王羲之笔意。清劲不堕世俗之习。飘飘然有仙风道骨。”又。西山吴真君女儿吴彩鸾。也是道教人士。世称吴仙。历来均盛称其书艺。如《书史会要》说她所书《唐韵》:“字画虽小。而宽绰有余。全不类世人笔。当于仙品中别有一种风度”。虞集也说:“世传吴仙所写《唐韵》。皆硬黄书。纸素芳洁。界画清整。结字遒丽。皆人间之奇玩也”。并有诗咏之云:“豫章城头写韵轩。绣帘窣地月娟娟。寻常鹤唳霜如水。书到人间第几篇。”这是能在书法风格上自开一天地者。未必依循世俗或男性书法的法则。而以自己的身份与性情。创造了特殊书风。所以特为人所称赞。
另有一类。则如入阵斩斫之卫夫人。能突破本身性别的属性或限制。与男子竞其雄强。如薛涛。身为名妓。但“作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宣和书谱)。可称为奇女子。又如房璘的妻子高氏。欧阳修《集古录》说她所“书安公美政颂。笔画遒劲。不类妇人所书”。
唐代以后。妇女作书。类不出此数种形态:一者字画婉媚。有女性之特质。如宋洪内翰侍人翠翘。《书史会要》即说她“字画婉媚”。清朝董小宛。《闺秀正始集小传》也说其字“落笔生姿”。诗人王芑孙的妻子曹贞秀。据《鸥波渔话》载。其书“气静神闲。娟秀在骨。应推本朝闺阁第一”。亦属此一类型。一般说来。女性书。以此为本色大宗。
第二种类型。则是女性特质不显。以学习古人时人笔法而擅书名者。如前面谈到的晋阳公主之类。宋代仁宗曹皇后“工飞白。盖习观昭陵落笔也”(《老学庵笔记》);诜蔡之母徐氏“学虞世南书”(周必大语);明代娄妃“书仿詹孟举。楷书千文极佳”;杨妃“书法赵文敏。颇得笔意”;马问卿“书法苏长公。得其笔意。颇与鲁南相类”;邢慈静“善仿兄书”(均见《列朝诗集》);徐范“十二龄能摹诸家体。卖字自活”(《珊瑚网》);清王淑端“天资高迈。楷法二王”;王圆照“书法欧柳”;郭文贞“工大草。挥洒奇妙。殆可追仿板桥”(均见《闺秀正始集小传》)。都属此种。以学习、模仿为主。艺精者甚至可以乱真。如《艺舟双楫》说刘墉有姬人黄氏“笔势极似。唯工整已甚。韵微减耳。诸城晚书多出黄手。小真书竟自莫辨”。这种模仿丈夫笔法的作风。与唐代窦后、晋阳公主是一样的。书乏个性。尤其缺乏女性的性质。女性书家中。这一类也不少。
第三类。则是在书法审美典范已经形成确立后。在雄肆的标准下与男性争锋之作。笔势刚劲。不让须眉。如清《墨香居画识》说钟若玉“书法苍古。一洗闺阁纤弱柔媚之习”。《墨林今话》说她:“以粥字自给。婉力老苍。不类闺阁人书”。姜淑斋。号广平内史。渔洋《池北偶谈》云其“笔力矫劲。不类女子”。明朝金陵名妓杨宛。董其昌说她“非直娟秀取姿。回腕出锋。绝无媚骨”。叶纨纨。《列朝诗集》云:“书法遒劲有晋风。”宋朝楚州官妓王英英亦是如此。学颜真卿书。梅圣俞曾赠诗赞之曰:“山阳女子大字书。不学常流事梳洗。亲传笔法中郎孙。妙画蚕头鲁公体”。又说:“先观雍姬舞六幺。妍葩发艷春风摇。舞罢英英书大字。玉指握管浓云飘。风驰雨骤起变怪。明鳐昼飞明珠跳”。以雨驰风骤来形容。其书殆以气势见长。这就有如入阵斩斫的卫夫人了。
历来书评。确实也常以卫夫人称许这类书家。如施愚山说黄媛介“小楷笔意萧远。无儿女态”。《檇李诗系》便说她“书法钟王。以卫夫人目之”。姜淑斋笔力矫劲。不类女子。朱竹垞题其诗卷亦以卫夫人为说。云:“三真六草写朝云。几股玉钗分。彷彿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郁金堂外。青绫帐里。小字讶初闻。门掩谢池春草。书遍双鬟练裙。”
但这些书评。以“不类女子”“无儿女态”“一洗闺阁纤弱柔媚之习”等语来称赞女性书家。感觉彷彿是在说因为她们不像个女人所以才好。恭维个人时。恰恰贬抑了群体。显示整个书坛不太看得起柔媚的女性化书风。同时也看不起写这种柔媚书风的女人。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书家。要么就巾帼不让须眉。刀戟上阵。成为樊梨花、穆桂英、杨门女将、十三妹。令男人低首下心。自愧弗如。虽为女子。斩斫之技。更胜男儿。要么就由女性柔美的特质。向上超脱。为凌波微步之洛神、如真诰凭虚之女仙。直造男性书人不到之境。清朝时。会稽女子商婉人工楷法。曾仿吴彩鸾写《唐韵》二十三先与二十四仙两部。沈芳题诗云:“簪花旧格自嫣然。颗颗明珠贯作编。始识彩鸾真韵本。廿三廿四是先仙”(见《香祖笔记》)。书格如此。男子又何敢藐视?后之习书者。当于此取鉴焉。
转自 龚鹏程。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其他观点:
古代的女性地位相当有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限制了她们的活动范围。女性无论怎样有智慧、善言辞。也只属于家庭一员。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笼罩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才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闺阁中的诗书墨迹。一般也多秘不外传。故而我国历代有才华的女书法家。被埋没而无闻的一定很多。而那些侥幸留下名字和作品的。也势难和男子书法分庭抗[礼。这个问题的症结应该说不在女子本身。而是在社会清代的厉鹗先生在《玉台书史》中记录了211位中国历史上的女书法家。
\"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以来。我国女子也和男子一样。出了不少的才人。其他方面是如此。书法也不例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398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夫人,王羲之,书家,书法,女性,说他,女子,史书,说她,后汉书
没想到大家都对该如何评判古代历史上的女性书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限于地位与条件女性书法传世很少。卫夫人。蔡文姬.……等。其实女性中书法出众者也大有人在。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她们不便于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