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大刀与日军刺刀在实战中谁占上风?
原创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大刀与日军刺刀在实战中谁占上风?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抗日战争期间。当时我家族中的成年男子。都参加了国军。而且几乎都上过战场。大多与日军进行过正面厮杀。

据家族中的长辈说。日军三八式加上刺刀。总长度约一米八;国军的中正式加上刺刀。总长度约一米二。

日军大致身高约一米五至一米六之间。手拿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式。犹如拿了一根矛。加上日军步兵训练有素。因此。国军拿着上了刺刀的中正式。去跟日军打肉博战。十分吃亏。国军至少要三倍于日军的兵力。才有可能在肉搏战中打败日军。

用大刀与日军打肉博战。要比用中正式好一些。大刀虽比日军上了刺刀的三八式要短一些。但是大刀宽厚。利于砍砸。尤其对日军三八式上的刺刀。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只要练过点武术的国军将士。还是能用大刀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战胜日军的。

然而会武功的国军将士。毕竟占比不高。对于广大不会武术的国军将士来说。拿着大刀与拿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式的日军。打肉博战。还是很吃亏的。

从当时中日两军的整体情况看。中国大刀在肉博战中的表现。比不上上了刺刀的日军三八式。中国大刀处于下风。

据说。当时日军在华北与八路军的肉博战中。长期惨败。后来才知道。由于八路军大刀不足。只好使用携带不方便的梭标。结果八路军在与日军的肉搏战中。梭标大显神威。导致后来日军在与八路军的肉搏战中。一见梭标就心里发毛。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实打实的说是刺刀。咱用大刀砍日本那是无奈之举。

因为在那个年代里。连子弹都匮乏。咱的枪头上可没有几把刺刀。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刺刀不就是刀吗?”

您还别不屑一顾。真不一样。什么抗弯折性能啥的。这指标。那指标的有一项不合格。这刺刀就是废品。说句不好听的话。刺刀的工艺要求比枪还高。

咋说呢?那会说起来也心酸。除了枪头上没有几把刺刀之外。还有人比枪多的窘境。

当年喜峰口一次战斗结束。咱这头死亡烈士730人。但被日本人缴获的武器仅有三百二十把步枪。二十一把卡宾枪。以及三百八十把青龙刀。以及数量众多的一千五百多颗手榴弹。

咱们能用什么弄死日本人?枪支连七成都覆盖不了。咱们只能用手榴弹和大刀。去干死日本人。刺刀别奢望了。

所以长城会战喜峰口战役。咱用大刀告诉小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这就是扯淡。

那么在这次战役。也开创了。咱大刀队夜袭日本人的先例。日本人怕的不要不要的。连睡觉脖子上都套着一个金属圈子。生怕晚上睡觉的时候。脑袋就被砍了。

其中一个十九岁的战士陈永。一个人就砍死了十三个日本人。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大刀这不是挺厉害的吗?”

咋说呢?大刀这东西是个技术性的东西。虽然简简单单的就两招。

在冲锋的时候。这刀头向下。敌人一刺刀捅过来。手腕发力将刺刀磕飞。利用这个力道。在顺势下砍:“死吧!”。一刀正好砍在日本人的脑瓜下边那脖子上。

一磕一砍。似乎很简单。

您要记住首先第一点这就需要一股子莫大的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不是扯淡。你要比他狠。比他的命还要硬。要有以命换命的准备。因为一旦没有磕飞刺刀。他就会稳稳的扎到你的心口上。你根本来不了第二招。

机会只有一次。时机也要把握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就是为什么。上过战场的和没有上过战场的就是不一样。眼神也能杀人。恶狗被这眼神盯上了也只剩下呜咽的份。

有人说他们不怕死。俺觉得他们应该是怕死的。怕的要命。怕的想要活下来。怕的他们砍一个是一个。到了阎王老爷哪里报道。高喊:“这波不亏!赚到了!”

哎!这刀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技术。还是那句话时机要掌握好。

所以大刀砍日本人。您没点时间积累。一个新兵上去了。能活下来的机会很少很少。

全凭一身胆。打他一帮子混蛋。

毕竟小日本也不是吃素的。抗战之初。日本人那头那可都是三年或者五年以上的老兵。手里的家伙可不软。而且刺刀上手很容易的。至少比大刀要容易。

说道白刃战日本人可不软。整个二战光刺刀就生产了六百八十万把。就这数量是当时世界第一的。他们恨不得给机枪上刺刀。按照美国人的话说。要是军舰能装上刺刀。日本人也不会放过的。

所以和日本人玩白刃战。技术一定要好。勇气也要跟上。

因此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在喜峰口战役之后。才能够名震天下。因为他们啃的可不是肉。而是一堆骨头。咱的《大刀进行曲》就是为二十九军的爷们做的。

咱在说说装备上的差距。三八大盖加上刺刀全长1657毫米。这比日本人的个头都高。您把他叫做长矛这都不过分。

刀呢?有一米就不错了。

一寸长一寸强吗?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日本人的时候。咱就得比他狠。对敌一定要掌握住时机。近身一定要恰到好处。不然一条命也换不来一条命。

有刺刀。谁还用大刀?无奈之举!

好了。今天就写道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其他观点:

严格的说在抗战中。中国的大刀对日军的刺刀吃亏的多。包括几次刻意宣传的战斗。

说起抗战中的大刀。大家肯定首先想起29军的大刀队。喜峰口抗战和《大刀进行曲》让29军大刀队名扬大江南北。而29军的大刀队其实是源自于西北军时代。早期冯玉祥的西北军武器装备复杂。很多步枪不能安装刺刀。所以不得不改用大刀作为近战武器。

结果在军阀混战中。因为军阀部队的火力大多比较薄弱。近战机会多。大刀颇有用处。所以才有了西北军的大刀队。当然后期西北军的大刀队可不是光靠大刀。还有两把驳壳枪。在近距离作战中火力凶猛。不过我们这里只讨论大刀队的大刀。

西北军的大刀刀法原本是出自传统武术中的八卦刀。考虑到士兵资质不一。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全八卦刀。而且实战中很多招式用不到。冯玉祥对八卦刀的刀法进行了简化。只从中挑选了12式教授士兵。在军阀混战中。因为其他军阀对肉搏战不大重视。这12式刀法发挥了不小作用。

但是日军对刺刀术训练严格。三八式步枪又长。加上刺刀直刺的动作比大刀挥砍的距离近。因此在和日军正面的肉搏战中大刀队吃了不少亏。喜峰口之战后。宋哲元也是总结了经验教训。请出了武术名将。原奉系大将李景林帮忙改进刀法。

李景林也干脆。认为12式刀法还是太繁琐。直接简化成一招。由传统招式“缠头裹脑”变化而来。肉搏时刀刃朝上微垂于腰下。等刺刀刺来时用刀撩开对方步枪。顺势砍向对方头部。经过改进后。杀敌效率有所上升。

不过总的来说大刀因为长度有限。不容易用力等原因杀敌效率还是不如刺刀。所以在八路军缺乏刺刀和武器时。宁可用红缨枪来作为近战力量的补充。别说。红缨枪让日本人很头大。比如神头岭伏击战中第386旅就让日军吃了不少苦头。直呼八路军的长剑(日军把红缨枪叫长剑)厉害。

所以这大刀只是应急产物。不用过于夸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22

    刺刀,大刀,日军,日本人,国军,战中,上了,刀法,一米,拿着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22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大刀与日军刺刀在实战中谁占上风?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22

    在抗日战争期间。当时我家族中的成年男子。都参加了国军。而且几乎都上过战场。大多与日军进行过正面厮杀。据家族中的长辈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