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军队最奇怪的武器,为何都要戴一把军刀?
原创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最奇怪的武器,为何都要戴一把军刀?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日本军刀。主要是指1934年至1945年间旧日本“皇军”陆、海军官和士官佩带的颇具日本传统的指挥刀。

明治维新后。日本陆军的战术和军制师从德国。当时连指挥刀也跟着西洋化了。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3月11日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在赵登禹旅长的率领下。乘雪夜迂回至喜峰口日军侧后。摧毁敌炮兵阵地。歼敌服部炮兵大佐以下步、骑、炮兵3000余人。中国大刀凛凛生威。当时的日本报纸说:“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因此日军遂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改佩日本式的军刀以谋应对。

一般日本刀刀柄与刀刃的比例是1:4。刀柄双手持握。劈刺凶狠有力。是杀伤力较强的一种冷兵器。

日本的军刀等级森严。刀穗是日本军刀重要的饰物。丝带内侧的色彩。以金、红、蓝等颜色作为区分将、佐、尉军阶的标志。军刀刀鞘与挂钩连接的环也因兵种不同而有区别。陆军为单环。海军为双环。

1935年起士官也配发军刀。称九五式军刀。士官军刀刀刃有血槽。型制与三八式步枪配用的三十年式刺刀相似。

在军国主义熏陶之下。军刀成为日本军人的精神支柱。像步兵重视刺杀训练样。军官从军校开始就注重军刀搏杀的剑道训练。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由于侵略扩张需要而急剧扩充。军官只配发军服和手枪。军刀。望远镜等物品皆需自己掏钱购买装备。许多世家子弟带着家传的战刀出征。既想沾点祖宗的余威保佑平安。又有为战刀添彩的愿望。但再好的战刀也挽救不了其灭亡的命运

日本军刀在侵华战争中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率部攻占南京后。所属的第6、第18、第14师团和国崎支队烧杀最为凶残。中华门、通济门、挹江门、下关等处的屠杀都是第10军所为。柳川在南京大屠杀之后曾丧心病狂地说“请问日本哪一位将军的军刀上没沾过血。战争还分得清士兵和百姓吗?将军挎宝刀。功在杀人多!大和民族的武威离不开一柄青锋杀人刀!”

。日本军刀的另一作用是战败后切腹。在军校中就有武士道的剖腹程序训练。二战期间。许多战败的日军指挥官都选择了剖腹自杀的方式。以显示其武士道精神。

日本军官受日本传统武士道的影响。钟爱自己的军刀。视其为精神象征。1945年中日双方在研究日军投降问题时。还专门研究过投降日军的军刀问题。冈村宁次在9月2日向何应钦提出《有关停战协定之请示事项》。 共五条。其中第一条第二款要求请允许指挥官“携带刀剑返回日本”。 立遭中国拒绝。据记载。仅在中国抗战胜利后受降时就接受了日本军刀30多万把。

由于内战爆发。这些刀大都失散于民间。曾有这样一件事。在遣返回国的日本战俘船上。一个大佐仍像往日一样向一群士兵发号施令。一个士兵发现这个军官没有带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就问:“长官。你的军刀呢?”军官遂羞愧无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28

    军刀,日本,军官,日军,指挥刀,战刀,武士道,士官,炮兵,大佐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28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期间,日本军队最奇怪的武器,为何都要戴一把军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28

    日本军刀。主要是指1934年至1945年间旧日本“皇军”陆、海军官和士官佩带的颇具日本传统的指挥刀。明治维新后。日本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