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纠正下。吴国并非一世而亡。自周以来。传到夫差时已历经二十多世。是名正言顺的诸侯国。
而自吴君寿梦开始。吴国开始走向强盛。到阖闾和夫差时期达到顶峰。
吴国因为将士骁勇、兵器锐利、善于水战而闻名于世。但其真正强盛的根本还是在于晋国在背后的扶持。这一时期是晋、楚争霸的二人转。吴国仅是晋国用以制衡楚国的一枚棋子而已。其与越国的战争更像是晋楚两国打的代理人战争。
如果只是想吴国为何败亡。大致可有以下几点。
1、疆域之弊
吴国虽非四战之地。但其地理位置和疆域环境实在不像是能够长期繁荣发展之地。
吴国背靠东海。被齐、楚、越从北到南围了个密不透风。既无战略纵深。又无退路可言。强盛时睥睨天下。一旦陨落。几乎瞬间就被越国从地图上抹去。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2、经济之弊
吴国偏安一隅。静悄悄地发展了二十多代。好不容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却被穷兵黩武的夫差给霍霍完了。关键是。除了夫差西征江汉。北伐齐鲁四处征战耗资靡费。更有像越过这样心怀叵测地诸侯国借机祸害。
3、优柔之弊
夫差虽然穷兵黩武。但其实还算是个厚道人。比如他没有杀害勾践。比如越过两次借粮他都是倾囊相助。结果反遭勾践暗算。
历史不能倒转。如果当年夫差将勾践枭首。或许吴国还能在坚持一段时间。
可惜他四处征伐却不停伍子胥之言。将潜伏在身边的越国给遗忘了。
公元前476年。勾践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后。开始进攻吴国直到3年后将吴国彻底打败。而后夫差自杀。
儒商子贡对夫差的评价可谓贴切: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一句话。夫差治下吴国民不聊生而天怒人怨。加之越国亡吴之心不死。伐吴七术阴毒狠辣。方始有吴国败亡之祸。
其他观点:
纠正一下。吴王夫差确实好战。但他不能算一世而亡。
周武王灭掉商朝。把自己的兄弟们封在长江一带。吴国就是其中一个。
楚国崛起灭掉百姬。扩张领土。逼迫吴国。
就在此时。吴国的公子光。任用伍子胥。刺杀了吴王寮。掌管了吴国。这位姬光就是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
阖闾任用伍子胥和孙武。降服越国。灭掉楚国。威震天下。
但由于征讨反叛的越国勾践。不幸战败负伤。不久死去。
夫差接任吴王。接过了威名赫赫。实力强大的吴国。他任用伍子胥。消灭了越国。俘虏了勾践。这时他意气风发。骄傲自满。
勾践卧薪尝胆。设计陷害伍子胥。被夫差放回越国。
夫差北攻齐国。用四色军阵逼迫中原诸侯尊其为霸主。回师之际。首都被勾践攻下。最终被勾践杀死。
吴王夫差拥有一个强大的吴国。但自己好大喜功。杀害忠良。昏惫中计。放走勾践。致使身死国灭。
他本身只有两个功绩。灭越国。北上称霸。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其父阖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从吴国强大算起。夫差在位的吴国应该算二世而亡。
秦国携六世之余烈。一统江山。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工六代国君。
这六代国君都坚持执行商鞅制定的法规制度。奖励耕战。
这六代国君都任用天下贤才。用人不疑。
这六代国君都坚持持续打击关东六国。不断蚕食。
这六代国君都志向远大。恪尽职守。
最难得的是这六代国君没有一个犯过战略上的错误。
所以秦国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和这六代国君的贤明领导是分不开的。
其他观点:
据《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但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吴王夫差好战而亡。仅仅一个侧面而已。夫差点背赶上生于忧患要复仇复国的越王勾践。夫差死于安乐。西施和郑旦两位越国美人也立有大功。
秦始皇的时代不同了。大一统封建开创者且六国继任统治者昏庸普通。秦始皇先前多位帝王励精图治。为秦始皇统一铺垫实力。而且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称号。文治武功十分了得。就是晚年巡游、炼丹、大兴土木、击匈奴、自我陶醉。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425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吴国,勾践,吴王,国君,夫差,楚国,晋国,秦国,好战,始皇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何吴王夫差好战一世而亡,秦皇六世奋战却能兴国开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纠正下。吴国并非一世而亡。自周以来。传到夫差时已历经二十多世。是名正言顺的诸侯国。而自吴君寿梦开始。吴国开始走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