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群雄并起,吴国强大越国弱小,为何吴王不一举消灭越国?
原创

春秋时期群雄并起,吴国强大越国弱小,为何吴王不一举消灭越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春秋时期。前吴国厉兵秣马准备攻打越国。越国知道消息后。采取先发制人率先打击吴国;吴国夫差率军一举打败越国的军队。占据了除会稽山以外的越国。

在吴王阖闾时。攻打越国。被越国击败。斩掉脚拇指;吴王阖闾退兵。退至七里。吴王阖闾因伤去世;吴王阖闾临终前告诉儿子夫差。一定要向越国复仇。

从此。吴国不但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终成为春秋一霸。

楚国求和。吴国不答应。最后楚国请秦国帮助。一举把吴国军队赶回了吴国。楚国复国成功。

春秋时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让一个国臣服可以。但不能灭掉一个国。一旦实施灭国行动。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反对。所以在春秋时期一般不会一个国家去灭掉另外一个国家。如果做了。那还要面临周王室的干预。

伍子胥建议夫差灭了越国。可是夫差不听。认为越国已经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连越国的国君都在我这里当马夫。谁还能翻起浪来。

勾践卧薪尝胆三年后。夫差就放了勾践回归越国;勾践回去后。越国表示臣服于吴国;夫差就放松了对越国的注意。可是伍子胥一直关注着越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谏夫差不要被越国所迷惑。而另外一个谋臣伯嚭却一直给越国说好话。因为他收越国的好处。

伍子胥见夫差不听自己的建言。认为夫差是昏君;对夫差说话也直来直去。就被有心人给陷害。说伍子胥要暗地里联合齐国。反叛吴国;夫差不辩真假。赐剑给伍子胥让他自裁。伍子胥在临死前告诉其子。我死之后你把我的眼睛挖出。悬于吴国东门之上。他要看越国怎样攻破吴国。

越王勾践励精图治。慢慢的壮大国力。在前482年。勾践率领越国的军队。乘吴国夫差率精锐背上黄池会盟。一举占领打败留守的吴国军队。杀了吴国太子;夫差回援。越国要灭掉吴国实力不够。只好逼使吴国求和。

前478年。越国在度来攻打吴国。从此吴国国势一去不复。

前476年。前475年越国分别又攻打吴国兵围吴国;前473年越军攻入吴国国都。吴国亡。勾践想放一马夫差。让他到甬东一带。给他一百户人家是邑。夫差不愿意接受;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建言。自杀身亡。

夫差落得如此境地。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当初自己为了那个道义。亡其国不灭之;在称霸的路上。看不起已经臣服的越国;而今反过来了。被越国灭了。哀哉。

其他观点:

春秋时期虽然天下开始大乱。国家间战乱不断。但是想要吞并一个国家。尤其是吞并一个大国不只是吴国没有办到。其他大国也都没有办到。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君子之战。获得金银财宝和部分土地是战争的主要目标。宋襄公就是典型代表。就是晋文公也有“退避三舍”的故事。

其他观点: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主人公就是春秋时期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他本来拥有国力强盛的越国。身边也有历史上著名的谋臣范蠡。看似一片大好前程的越国竟未料到灾难的降临。那么为什么当初吴国将越国打败之后不一举消灭越国。而是放了越王勾践一马呢?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在小编解释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梳理梳理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

在春秋时期战乱的大背景下。不仅北方的各国战事焦灼。江南各国也没有闲着。而当时的吴国弱小。越国强大。越国仗着自己强盛的国力。所以就发动战争攻打吴国。吴国国王阖闾不幸将越王勾践射伤。回国后的吴王阖闾伤重不治身亡。阖闾在去世前再三叮咛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吴王夫差一定要替自己替国家报这一箭之仇。吴王夫差时时刻刻将父亲的这句遗言铭记在心。仇恨不断在吴王夫差的内心生根发芽而一发不可收拾。

仇恨驱使着夫差开始整顿军务。接着培养出了强大的吴国军队。他命令军队日夜操练。不可懈怠。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越王勾践的耳朵里。勾践不听范蠡之言。想要趁着吴国还没有强大起来。就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但却没有意识到骄兵必败的道理。事实证明范蠡是正确的。越王勾践的军队与吴王夫差的大军相遇。大战一触即发。因为吴国治军有方再加上吴王夫差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军队实力的提升。所以越国大军惨败。被杀的只剩下5000残兵。勾践率领这5000残兵又被吴王夫差包围在了会稽山附近。最终在范蠡的建议之下。越王勾践只能屈尊成为夫差的奴仆。他在吴国卑躬屈漆忍了吴王夫差三年。

一次吴王夫差生病之后。勾践为了取得大王对自己的信任。所以便尝吴王之屎。又对吴王说。大王之屎。味道酸苦与稻谷之味相同。可见不久之后病就会好起来的。吴王见到勾践这么忠于自己。便打消了对他的疑虑。最终将勾践放回越国。放虎归山。回到越国后的勾践。

内心受到了吴王夫差的侮辱。一心想要灭掉吴国一雪前耻。便又听从了著名谋臣范蠡的建议。先后遵循他所提出的指导意见进行治国。越国在短时间内被越王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日渐强盛起来。反观吴国国力逐渐衰弱。竟不能与越国匹敌。吴越两国又开始叫起了劲。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最终在一场恶战之后。吴国走向了穷途末路。

大片领土皆被越国所攻占。被逼无奈的吴王只好退守姑苏城。派出使臣公孙雄向越国请求议和。历史的黑色偶然性又一次的降临了。当时吴国未能将越国灭掉才有了今日的局面。而今日如果越国不将吴国灭亡。怎知道将来会不会重蹈覆辙?而且作为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在敌国尽受屈辱20年。如若不当机立断。则后患无穷矣。

眼瞅着大王面露不忍之色。就自作主张。当机立断。随后越国一举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羞愤难忍。以布蒙面自杀了。此后的越国一路强盛。召集了当时最强大的齐国和晋国于徐州会盟。越国也成为了当时的春秋五霸之一。在当时号称“霸王”。成为雄踞一方的势力。吴王当时为什么没有一举将越国消灭?小编认为是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吴王夫差此人是一个有许多性格弱点的人。我认为夫差是当时出名的好色贪财之徒。尤其是在他执政的后期更是如此。正是他这个致命的弱点导致了吴国的灭亡。当越国这块“肉”送到吴国口中的时候。吴王夫差没有杀掉越王。而是放了他一马。当时勾践身边有范蠡。而夫差身边有伍子胥。这两个谋臣都是当时不相上下的两个人物。伍子胥曾向吴王夫差多次谏言。让他趁势消灭越国。杀掉越王。但夫差贪财好色。接受了越国敬献给他的绝色美女。从此君王不早朝。而夫差的大臣们也被越国所贿赂。勾践这样才保住了性命。

其次。吴王夫差此人忠奸不分。在执政的后期听信谗言。还将伍子胥赐以鱼肠剑自杀。直接导致了吴王夫差最后的失败。伍子胥和身边的忠臣曾不止一次的提醒吴王夫差小心越王勾践。说勾践尝大王的屎其实是在吃大王的心。但吴王不听。最后下场凄惨可谓是自作自受也。

最后小编认为:之所以吴王在当初不一鼓作气将越王杀掉。将越国灭掉。是因为当初吴国其实还不足以灭亡越国。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虽然越国在当时国力不如吴国强盛。但越国在江南地区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时间内撼动越国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小编认为:正因如此。吴国才会在当初退而求其次选择放越王勾践一马。

但不管怎么说。越国灭掉吴国已是既成事实。历史不可能为之改变。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启迪。时时刻刻激励我们学习越王勾践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1:04

    吴王,勾践,吴国,夫差,越王,伍子胥,国力,灭掉,军队,楚国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1:04

    没想到大家都对春秋时期群雄并起,吴国强大越国弱小,为何吴王不一举消灭越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1:04

    春秋时期。前吴国厉兵秣马准备攻打越国。越国知道消息后。采取先发制人率先打击吴国;吴国夫差率军一举打败越国的军队。占据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