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中的“禾”指的是什么?
原创

“锄禾日当午”中的“禾”指的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禾。本人以为。禾与苗属于一词。禾苗。单禾估计指玉米中前期。谷子。黍子。高粱中前期通称禾苗。本人愚见。不知对否!

其他观点:

在炎炎烈日下劳作绝对是对人最严酷的生存考验。而最令人头疼的是傻傻分不清究竟哪些是草。哪些是作物。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可还是不小心把作物连根铲除。在刀耕火种的时代。“锄禾日当午”绝对是一件关乎耐力与毅力的技术活儿。所以。李绅才会充满同情地发出千古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那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的“禾”到底是什么作物呢?   

大约7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从无数野草中发现了狗尾巴草的独特:它株高60厘米至120厘米。茎秆儿又细又直。叶子呈狭披针形。顶尖生着一丛花穗儿。虽然它成熟后结的籽很小很小。但数量大得惊人。每个穗子能结出数百粒甚至上千粒种子。如果它们能长成大小一致的模样。在同一时间集体成熟。而且不随意脱落。那不就不用饥一餐、饱一顿了吗?聪明的人们从狗尾巴草中挑选出最强壮、籽结得最饱满的带回来播种。可它谷粒细小。播种时根本不可能逐粒下播。唯一的办法就是一线一线地壟播。播种问题解决了。更大的考验随之而来。出土的幼苗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需要间苗才能保证植株的健康茁壮。那些还停留在野草身份的狗尾巴草看着“同宗兄弟”被精心对待。心有不甘。于是争风吃醋、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与家养的狗尾巴草混在一起。使间苗一下上升成令人头疼的技术性问题:哪些是草。哪些是未来的作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养的狗尾巴草朝着人们期待的样子发展:结的种子越来越大。种子的味道、颜色和黏度也越来越理想。就这样。在时间的轮回中。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狗尾巴草终于变身。成了一种叫做稷的作物。后来。它又有了许多新名字:粟、粱、黄粟、粟米。脱了壳后。它又叫小米。   小米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史。最好的小米产自陕北和山西定襄、沁两县。如今散落世界各地的小米都是从中国走出去的。谁又能想到。它的祖先竟然是有着长长穗子和扎人茸毛的狗尾巴草?   

对人们来说。粟简直是上天最完美的恩赐。它的生存能力超强。只要有土就能发芽。除极端环境之外。全球都有它的身影;它极耐旱。只要种下去它就能成倍地产出。就像农谚说的那样“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它无惧酸碱。无论干旱还是贫瘠山区都能生长;它耐储存。好收放。中唐时期。小米一直都是中国北方的主粮。直到晚唐。小麦和水稻才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它的位置。

现在。小米不做主粮已经很久了。但它杂粮佼佼者的地位是不会被轻易取代的。常言道:“五谷杂粮。谷子为首。”小米中的各类营养成分含量很高。淀粉更是高达70%。是典型的能量食物。它可以补血清热、健胃安眠。是粮食中的上好药米。   

那些未被驯化的狗尾巴草自从跟粟分道扬镳后。就一直保持着一贯的坚强、独立。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活着。而有幸被驯化了的狗尾巴草。已经被提出作为C4植物的新种子。如今已完成DNA测序。

其他观点:

广义上来说。所有谷物的幼苗都能被称作“禾”。但在古书中。“禾”在多数情况下指的就是我国的一种原产作物——“稷”。

稷。从禾从畟。五谷之长。本义:稷谷。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社稷(指国家)。稷。齌也。五谷之长。——《说文》

“稷”又称“粟”。也就是现在说的小米!

“粟”——原产于中国的粮食作物!

粟。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资料显示。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西方语言一般对粟、黍、御谷和其他一些粒小的杂粮有统称。非农业专家一般不分。如英语均称“millet”。现在人们也用小米做早点。稀饭。

据粮油市场报了解。粟的成熟有早有晚。苗秆有高有低。米的味道有好有坏。如果种植时顺应天时和地利。那么不用太多力气就能有很好的收成。否则就会劳而无获。一般来说。早粟外皮薄、米粒充实。而晚粟则恰好相反。

“粟”——曾是中国人的主粮!

五谷中的粟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粟作为主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小麦的产量和口感已经逐渐达到人们的需求。慢慢的。粟的主粮地位彻底被小麦所终结!

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诗句中出现“禾”和“粟”的次数也明显少了很多!倒是“麦”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问答!11.07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2:19

    小米,主粮,作物,狗尾巴,耐旱,粮食作物,成了,黄河流域,谷子,都是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2:19

    没想到大家都对“锄禾日当午”中的“禾”指的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2:19

    禾。本人以为。禾与苗属于一词。禾苗。单禾估计指玉米中前期。谷子。黍子。高粱中前期通称禾苗。本人愚见。不知对否!其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