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
原创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一开始并没有理解这个电影名。直到最后镜头拉长。在高山上。军烈家属离开墓园。军长行起军礼。那一排排花环下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荡漾在时空。烈士们虽已去。但仍然驻守高岗。守卫国家。这也许是这部电影突出的一个主题吧。令人心中充满了无限敬意。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自己也数次流泪。为剧情、人物刻画而感动。同时。也生发几多感慨。

电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的是战前九连的生活状态和指导员的适应阶段。第二个部分为战争环节。重点突出了几位英雄人物和指导员人物的转变;第三部分为战后。国家对军烈家属的抚恤慰问和细节刻画。突出了时代问题。

在第一部分。靳开来(排长)是一位心直口快。做实事、正直、有正义感的人物。但是喜欢gossip(嚼舌根)。由此。不受领导待见。梁三喜(连长)是一个正直、关心连队上下。但顾忌太多的人。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还有这两个人都是从农村来的。身上印着浓厚的质朴精神。指导员赵蒙生是一个高干子弟。一开始在军政部做摄影记者。整日为调动之事奔波。是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的人。在第一部分。三个主要人物中靳开来和指导员之间有冲突。源于靳看不惯指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因为指导员的心思根本不在连队。也正是如此。放心不下的连长。凡事都细致观察并陪同着指导员熟悉连队。几番推迟自己回家的行程。待前线紧张之时。连长最后不得不以家书形式告知其妻玉秀无法回家了。这为战后军队慰问、官兵欠款以及连长遗书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大家在玩儿牌。靳开来拿出和老婆孩子的照片给指导员看。照片在文末

在第二阶段。战时告急。指导员终于收到了调动令。但这时被连长知道了。因为连长恰好接到了一个上级打来通知指导员的调动事宜的电话。为此。连长十分愤懑。算是看透了指导员。但是又表现出了沉着冷静和智慧的一面。他激情地向指导员表明了指导员面临的选择。要么去往战场要么逃避战事。尽管指导员早已有自己的选择。但是经指导员一批评和指出。他明白了在战争面前当逃兵的后果。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耻辱是不可接受的。而且还是已经被官兵们普遍知道的情况下。自己已无多少威信可言。因此。高干子弟和农家子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想在这里。至少前者还可利用权力逃离战争。尽管为人所不齿。但是农家子弟是没有选择的。最终。指导员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决定留下来和大家一起面对战争。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也是一次人格升华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在之后的经历中。除却了懦弱、逃避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英勇、也越来越令人尊敬。

战前连长接到指导员的调动电话

在大家准备到前线去时。喝酒的场景是一个亮点。大家都在互相敬酒。指导员拿出了洋酒。靳开来又将嘴炮对准了指导员。这时指导员一下击碎了酒瓶。喝下了五粮液白酒。这个场面让指导员终于丢下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开始接地气。也赢得了靳开来的尊敬。两人握手言和。为什么说赢得了靳开来的尊敬呢?因为有一段对话特别令人感动。那就是事后。靳开来在和连长商量尖刀排的时候。靳说不能让指导员去。因为指导员是受过教育的。底层人民打心底里还是尊敬文化人的。当然他也不让连长去。因为他太了解连长了。他反倒像是连长的兄长。不仅帮连长买了回家的车票。还将自己42码的皮鞋给连长穿。最后敢死队的任务也非要从连长那儿挣过去。尽管他刚被临危受命为副连长。但是。连长的执着还是压过了靳开来的好心。我想在军队里。战场上最重要的情怀莫过于兄弟般的战士情谊。

战前最后一顿酒。指导员的味美思和靳开来的五粮液

另外。战争中还有几处情节令人感动。一个从北京来的小战士。充满了激情、拥有成为军中元帅的梦想的“小北京”(战时的名字。后发现是军长的儿子雷凯华)。“小北京”有两个镜头令人关注。一是他在行军中拿着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在阅读。二是主动去炸碉堡。但是意外的是。装好堂。试了两次炮弹也没有发出去。不幸殒命。后来连长过来。才发现炮弹过期了。而且行军中的很多炮弹都过期了。这令他来不及愤怒。换好炮弹后继续打仗。这是我们在越战中的一个现实问题。WG期间荒废了军需。后来听说我们打越战较久。一是军队长期没打战。所有部队轮流上。可练兵;二是。炮弹都生锈了。也都拿去打掉。这不免令人想到李鸿章时期的江南织造厂。尽管情况不一样。但还是令人心虚、心寒。

“小北京”的《战争论》

“小北京”主动去炸碉堡


但炮弹居然是过期的。不幸殒命

第三个镜头是靳开来带领战士去砍甘蔗为战士解渴。后踩中地雷牺牲。四是。连队攻上敌人高地后。连长一脚踹开以为平安无事的指导员。后中弹牺牲。这两个情景都是两位连队军官为战士安危着想。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牺牲的。令人动容。肃然起敬。

靳开来踩地雷牺牲

第三部分。是战后军队对军烈家属的慰问和总结。这一部分缓缓叙述。揭开了所有人的秘密。也把国家的苦难和所有人的伤痛联系了起来。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人仍然是充满了矛盾。

一是通过对靳开来家庭以及家属的描述。刻画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以及美好期待:那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天伦之乐。

靳开来的天伦之乐。妻子由斯琴高娃扮演

尽管靳开来砍甘蔗为战士们牺牲了。但是最后却没有一个奖章给与这样一个英雄以肯定。没有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他是去砍甘蔗牺牲的。不符合纪律;二是他平时心直口快。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特别是不受领导喜欢。坏在了嘴上。但是。从理智上来讲。这都不能抹去他是一个英雄的事实。如果没有他冲锋陷阵。没有他为官兵砍甘蔗。也许所有连队战士都牺牲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没有被体制化的人。当然也是英雄。可是他却像《芳华》里的刘峰一样。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是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吗?不啊!我们的价值观正是要求我们去做这样一个正直的人。去为身边人考虑。去帮助身边人。为何。这样的好人却没有好下场?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太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了。后来雷军长谈到靳开来的事情时。也无不动容地谈到:中国要是多一些想靳开来这样讲真话。做实事的人。国家就兴旺了。指导员经历战争后。也受到了洗礼。态度、为人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转变。开始为靳开来抱不平。将一级勋章给予了靳开来的家属。我想他是学习到了靳开来和连长以及“小北京”的精神。或者说是真正理解了军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军长说出了真话:有些领导干部就喜欢听阿谀奉承

爱提意见的人。到死都不放过

不给靳开来立功。天理难容!

二是。连长家属的到来。玉秀是一个真正的好媳妇。心地善良、持家、守孝道。具备了中国很多的传统美德。能娶到这样的媳妇。绝对是一个男人的幸福和幸运。她是深深爱着连长的。深夜在连长坟前的哭泣。让她终于如释重负。作为一个农家女人在家操劳的辛酸。思念丈夫急切的期盼。以及对丈夫逝去的现实。让这样一个传统女性在白天、在众人面前不能表现出来。只有到了丈夫坟前。她才终于真正地面对自己。真正地哭诉自己的心里话。令人再次感怀。后来指导员他们找到了玉秀。才明白玉秀不见踪影的原委。但这时。在墓地不止玉秀一个人。还有一位老父亲。那就是雷震-军区的司令员。他的儿子“小北京”(雷凯华)也在九连作战中牺牲了。此时。他不是以一个军长身份来祭奠英烈。而是一个真实的父亲。这与指导员母亲的表现全然不同。尽管指导员母亲是老革命。但已成为权贵。为儿子的调动费劲心思。生怕意外。特别是在战争打响时。居然将电话打到了作战指挥部。向司令要人。

在墓园哭诉的连长母亲和妻子

雷军长也在墓园

我想。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国家的存亡离不开群众的牺牲和支持。但是要是精英抛弃了群众。背离了群众。那么这个国家的苦难只会更加深重。农民的孩子在战场上没得选择。只能杀敌成功方能幸存。而精英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去战场。调离战场。像《芳华》里的那些高干子弟一样。不用像知青一样下乡。可以去文工团避难。他们有调离是非的机会。但是。在国家命运之前。不顾大义。而选择一味逃避。毫无疑问。这是为后人。为同时代的人所唾弃和鄙视的。但真正想一下。人不就是这样的吗?每个人有不同的境遇、家境、背景。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

在最后的送别席上。雷军长带头将第一杯白酒洒向地上。敬那些保家卫国的英烈。以告他们在天之灵。第二杯敬自己和在世的人。要懂得珍惜和感恩。连长老母感慨雷军长为代表的高级将领将自己孩子送上战场。不特殊对待。令她感动。她表达出只有这样。中国的繁荣与发展才有望。最后一个场景。关于连长的欠账问题。我哭了。连长牺牲时。指导员从他的口袋看到了他620元的欠款。指导员为报连长救命之恩将自己珍贵的相机变卖。为连长家属买奶粉以及筹措欠款。并且告知官兵们。不要让连长家属知道他的欠款。打算让连队负责解决。没想到在最后一刻。连长老母扯出腰带。将包好的620块拿了出来。因为在连长写给玉秀的遗书中提到了这些欠款。他说如果他牺牲了国家会给他550块的抚恤金。再把家里的猪卖了。就能还上欠款了。这段描述。让我泪流不止。感怀不已。同时也反映出部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连长老母和妻子用连长抚恤金和卖猪的钱还账

指导员想替连长还。后来大妈说要遵循三喜的遗愿。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看电影和小说。后面会给下载链接。

连长老母有三个孩子。老大在三十多年前。抗日中被鬼子杀了。老二在WG中含冤去世。老三也就是连长。在越战中牺牲了。谢晋导演把镜头投向了这些平凡的战士和百姓。而每个战士身后。都连着一个家。且绝大多数都是贫穷的家。正是无数个这样的家庭为中国的独立、稳定与繁荣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才痛定思痛。进行了改革与开放。摆脱中国的穷苦与落后样。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无数人都在为这个国家的稳定、繁荣与复兴前赴后继。而现在轮到我们这些年轻人了。我讲这些。不是因为我是一个民粹主义者。但我是一个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人。这是受教育给我的印记。但我也希望我的同辈们能够珍惜和平、缅怀先烈、珍爱家庭、热爱祖国!这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教育。

靳开来一家

连长和玉秀

最后提一下《芳华》吧。个人认为《芳华》怎么说都还是一部好电影。但是《高山下的花环》已经超越“好”了。是中国一部伟大的电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6:13

    连长,指导员,的人,是一个,连队,自己的,这是,国家,家属,欠款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6:13

    没想到大家都对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6:13

    《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一开始并没有理解这个电影名。直到最后镜头拉长。在高山上。军烈家属离开墓园。军长行起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