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是对别人的一种尊称,为什么不叫“阁上”呢?有什么典故吗?
原创

“阁下”是对别人的一种尊称,为什么不叫“阁上”呢?有什么典故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阁下\"是对高层建筑领域人物的遵称。阁上?没研究过!是不是指\"大人物\"或皇叔父之类人的称谓?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观点:

“阁下”一词出自唐代。是对朝廷高官的尊称。

为什么不用“阁上”尊称高级官员。而要用“阁下”呢?

这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在汉字释义中。“下”和“上”相反。位于低等级。不如“上”尊崇。但这是地位低的人的自称。如“在下”“属下”“部下”等等。

二是因为陛这个字。原意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僚们面见帝王常用“陛下”一词称呼。意思是“我和您的侍卫在台阶下面”。而不是把帝王称为“下”。

三是古代的官署衙门大都称为阁。如龙图阁、天禄阁、文渊阁等等。因“陛下”成为对帝王的尊称。演化开来。把对太子、亲王、皇后等皇亲贵族尊称为“殿下”。对将军尊称为“麾下”。对有身份的人尊称为“阁下”。

如此追根溯源。“阁下”一词是从“陛下”演化过来的。

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下。以防不测。

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说: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因为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交谈。“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转告皇上。表示自己的恭敬。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民主国家只用“阁下”表示尊称。如“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等等。

作为引申意。“阁下”这个词约定俗成。被广泛用作对有一定地位者的尊称。泛指对人的敬称。古代常见于口语。近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

1997年香港回归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改为“法官阁下”。特别是外交场合。通常把别国的外交官员称作“阁下”。

这就是为什么尊称别人“阁下”。而不是“阁上”的缘故。

其他观点:

阁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é xià。意思是指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也指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泛指对人的敬称。

《汉书.高帝纪下》:“大王陛下”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吴门秀士书》:“阁下廷试第一。不可谓无佝;枢密入相。不可谓无位;年逾七秋。不可谓无寿。不于此时有所建白。更待何时?”

这个用法在中国古代也时常用到。和“殿下”、“陛下”具有同类的引申意。但不像这二者一样所指对象是称定的人物(王子、国王)。它也是一种尊称。原本是用于称呼有地位的男士的。因为只有达官贵族才有“殿”、有“陛”(王座前楼梯旁的栏杆)、有“阁”。而且其所在位置总是高高在上使人仰视的。因此“阁下”可解释为“我在您的‘阁楼(亭台)’之下”。作为引申意。“阁下”这个词后被广泛用作对有一定地位者的尊称。中国武侠小说中亦可常见这个称呼。但是今天若在现实中这样称呼他人会有讽刺或诙谐的意味。在外国文学作品或影视中对男士这样称呼一般也是在十九世纪以前尤其是中世纪。那时人们的等级观念还较强。稍有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人都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较强的自尊心。这种用法不知是哪个翻译家率先使用的。后来就成了习惯。现在这类词一般很少用这个词。只有时对少数政府高官用到。如“(尊敬的)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王子殿下”、“女王陛下”等等。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使用阁下来称呼彼此。香港的法院于1997年主权移交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转为“法官阁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8:14

    阁下,陛下,的人,法官,殿下,帝王,是指,地位,敬称,对人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8:14

    没想到大家都对“阁下”是对别人的一种尊称,为什么不叫“阁上”呢?有什么典故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8:14

    \"阁下\"是对高层建筑领域人物的遵称。阁上?没研究过!是不是指\"大人物\"或皇叔父之类人的称谓?就不得而知了!其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