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
原创

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佛教在印度面临的情况远比在中国复杂。事实上自从13世纪。最后一座佛教寺院超岩寺被毁之后。佛教基本在印度就销声匿迹。现在在印度很难遇到一位真正的佛教徒。这个有几方面原因。

一、佛教的真正发源地其实是尼泊尔的蓝毗尼园而非印度。我们都误会了。尼泊尔人对此也耿耿于怀。所以。佛教的真正的根基其实并不在印度而是尼泊尔。虽然尼泊尔信仰佛教的人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尤其在佛教向外传播之后。本土的根基越来越浅。甚至是难以为继。佛陀也被成为湿婆大神的第九个化身。所以有时候佛教和印度教会被混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二、印度本土宗教过于复杂。其本土宗教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有各种邪教的教派。教派之间。教派内部的斗争非常激烈。佛教除了在释迦牟尼时代兴盛了之外。就一直在分裂。到最后甚至完全抛弃了佛教。大部分印度人都在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佛教地位本来就不高。

三、佛教讲众生平等。然后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佛教的平等意识曾经对低种姓者产生过巨大的吸引力。商人和低种姓者通过信仰佛教来逃避婆罗门的压迫。而印度教兴起之后革除了婆罗门教繁琐的祭祀仪式。虔诚派、性力派等呼吁种姓平等、男女平等的宣传又博得了民心。佛教的优势便被剥夺。

最后。其实从佛教自身的说法来看。也是看缘分。看和一方土地众生的缘分的问题。因果显现。缘法聚合。顺应了法的趋势和规律。佛法才能兴盛。若是缘分尽了。那就强求不了。印度应该是和佛法的缘分尽了吧、

其他观点:

佛教是耆那教在婆罗门教土壤里开出的一朵花!一度绚丽的花朵。在外来杂草的影响下逐渐凋谢了。重新回归了孕育他的泥土!

滋生出佛教的土壤。不是“苦集灭道”和“缘起性空”。这只是佛教的教义。是佛教发出的新芽。滋生出佛教的土壤。是婆罗门教的基础——被“业报轮回”搅拌过的“种姓制度”。能够发出佛教这棵新芽的种子。却是耆那教。

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四个种姓。这四个种姓分别是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此外还有一种“贱民”。连种姓都没有资格进入。一个人死后转世的好坏。取决于这个人对于婆罗门教的虔诚程度。如果极度虔诚。来生可以成神。最不济也可以成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等。如果不虔诚。就会堕落成为贱民。更严重者会变成畜生。乃至下地狱。

耆那教的基本教义。也是建立在业报轮回基础上的。和婆罗门教不同的是。耆那教否认了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耆那教反对祭祀。从而挑战了婆罗门的权威。在这个过程中。耆那教获得了刹帝利等种姓的支持。耆那教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得到灵魂的解脱。从而又获得了大量平民的支持。由于耆那教反对杀生。所以耆那教徒一般不从事农业和其它行业。大多数耆那教徒都选择了商业。

此时的婆罗门教和耆那教对抗。做一个比喻。有点像中国道教建立以前的那些方士和巫师们。与获得了士农工商支持的贵族们对抗。

耆那教制定了戒律。有着完备的现宗教体系;而婆罗门教还是带着原始宗教的影子。原始宗教在现代宗教面前。毫无竞争力。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耆那教的种子被种在了婆罗门教的土壤里。开花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耆那教的实际创始人筏驮摩那。出自刹帝利种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同样也是出自刹帝利种姓。这才是导致耆那教的种子开出佛教的花的一个重要条件。

释迦摩尼出家时。把当时各个宗派的修行方法潜心研修了一遍。释迦摩尼经过潜心修练后。觉得那些修行方法都不是“道”。最后释迦摩尼自己坐在菩提树下。发愿“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终于在第七天睹明星而悟道。

释迦摩尼悟道后。找回了原先离他而去的几个随从。这几个人就是他最初的弟子。这时候释迦摩尼采取了耆那教成熟的宗教体制。开始他的传教布道活动。

当时印度各宗派的修行方法都很完备。很多宗派中都有修行水平很高的人。当时最高修行水平的是“无想定”和“非想非非想定”。释迦摩尼在这两种定之上。又加上“受想灭尽定”。从而为了拔高自己修行水平的高度。在那个遍地都是修行者的地方。这个“受想灭尽定”就使佛教的修行水平凌驾于耆那教之上。

由于婆罗门教根深蒂固。很多观念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佛教为了赢取信众的信仰。把婆罗门教的主神“梵天”纳入了自己的体系。梵天在佛教中的地位。只是佛教众多天神中的一员。在佛经中。通过梵天请求佛给自己说法。从而驳斥了当时一些婆罗门教的观点。这就使很多原先的婆罗门教徒皈依到了佛教。

佛教通过梵天战胜婆罗门教。最后印度教也是通过梵天打败了佛教。

吸收了耆那教和佛教优点的婆罗门教。在精通佛教教义的商羯罗改革后。形成了现代雏形的印度教。由于商羯罗对于佛教的教义十分精通。佛教在商羯罗的印度教面前便毫无优势可言了!商羯罗把梵天分为上梵和下梵。佛教的理论都被置于下梵的范围内。印度教再用上梵压住下梵一头。更为致命的是。印度教把释迦摩尼说成是毗湿奴的第九个化身。目的就是把坏人骗进地狱。这一种说法。给佛教造成了致命的一击。

佛教这么简单的被打败。看似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却也在情理之中。佛教当年击败耆那教和婆罗门教的优势。经过漫长地演变又变成了劣势。

耆那教在筏驮摩那死后。由于教众对于教义的理解产生了歧义。导致了耆那教分裂成天衣派和白衣派。最终继续分裂成了很多的小派别。佛教在释迦摩尼死后。教众也对教义产生了分歧。鉴于耆那教的教训。佛教徒们先后进行了四次结集。虽然没有阻止佛教的分裂。但是在结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这些经典使佛教这朵花更加得绚丽起来。却又不可避免地使佛教没有了最权威的经典。

佛教吸取耆那教的模式。设立精舍进行传经布道。在精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寺院。这些佛教经典就保存在这些寺院当中。大量的佛教精英就在这些寺院里研修这些佛经。那烂陀寺就是这些寺院里最著名的。

那烂陀寺最早是帝日王时期所建。后又经过觉户王、幻日王等多个国王进行扩建。成为了古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佛教的最高学府。《三藏法师传》描写“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晖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诸院僧室皆四重。重阁虬栋。虹梁绣栌。朱柱雕楹。镂槛玉础文柀。薨接瑶晖。榱连绳彩。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

那烂陀寺在鼎盛时候。主客僧众经常能达到万人。大家在这里学习大乘、小乘还有吠陀。同时也修习因明、语言和医学。整个那烂陀寺就是一个高等的学府。

商羯罗简单的把梵天分为上梵和下梵。佛教所有理论全部归于下梵。而压在佛教头上的上梵却解释不清。这个解释不清的上梵。就凭空增加了许多神秘性。这正是一个宗教所应该具有的。

随着唯识学说的兴起。佛教越来越不像一个宗教。反而越来越像一个哲学流派了!很多东西被解释得越来越透彻。反而失去了宗教应有的神秘性。在印度这个滋生宗教的土壤上。佛教越来越失去了竞争性。

因明作为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在佛教手中达到了极致。佛教屡屡运用因明的技巧。在一次次的辩论中取胜。随着佛教寺院的不断辉煌。各派弟子都能从佛教手中学到这项技巧。有关因明的《因明入正理论》后来落入耆那教手中。被耆那教当做秘籍一样收藏起来。大家都拥有了相同的武器。佛教当时唯一的致胜法宝。也不再是什么独有的武器了!

佛教在辩论中不断地失利。全靠玄奘大师在印度求学时给撑了撑门面。就在玄奘大师回到中国不久。印度教的另一位大师鸠摩利罗就登门挑战。挑战的结果。使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从公开授课改为闭门讲学。

随着佛教在论战中不断地失败。导致了大量的寺院和信徒改宗。佛教在印度的信众越来越少。

等到伊斯兰教入侵。像那烂陀寺那样的寺院被焚毁。僧众被大量屠杀。佛教在印度就再也无法重新振作起来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其他观点: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主要是因为13世纪前后的几百年中。印度北方遭到了持续的外族入侵的结果。从1000—1025的二十年中。中亚加兹尼的马茂德连续17次侵入北印度。光1025年一次。就抢走了大约6.5吨的黄金。此后几个世纪。北印度遭到持续的入侵。到1190年代。阿富汗的古尔王朝统治者穆罕默德攻入北印度。占领了德里。此后北印度一直处在中亚军事贵族的征服和占领之中。

上图为加兹尼的马茂德的画像。正中坐着听人读书的就是他

这些入侵者主要来自于中亚的伊斯兰教军事贵族。他们到了印度北方后。大肆抢劫钱财。当然。他们抢东西是不分印度教还是佛教的。但佛教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合倒霉一些。因为佛教信徒是过着群居的生活。一般是集体生活在寺院里。寺院有着发达的经济。储藏了巨额的财富。佛像大多是黄金打造。又非常值钱。所以中亚的入侵者到了北印度后。重点抢劫和破坏的就是佛教寺院。当时一个中亚伊斯兰王公第一次见到印度的佛教寺庙时。惊叹地说:“如果任何人想要建造出一个这样的建筑物。不花费十万波斯金币是不行的。而且还得用最好的工人。干上两百年才能做成”。所以他们一见到寺院。就嗨起来了。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抢了回去。

上图为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寺院拉烂陀寺遗寺。这座宏伟的寺庙建筑群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在此聚居。1193年。中亚的入侵占领了这座寺院。并将其劫掠一空。寺院沦为废墟。

因为佛教寺院钱多、金银财宝多。而佛教的集体生活又导致了财富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一旦碰到外敌入侵。也很容易被人一锅端了。这种打击是致命性的。如此长期的、致命的打击。让佛教基本上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无法再吸收到人才、资金的支持。最终衰落了下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53:35

    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印度,释迦,寺院,种姓,中亚,宗教,因明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53:3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53:35

    佛教在印度面临的情况远比在中国复杂。事实上自从13世纪。最后一座佛教寺院超岩寺被毁之后。佛教基本在印度就销声匿迹。现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