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原创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1981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新疆罗布泊发现了距今3800年的楼兰少女古尸。当考古人员揭开少女脸上的朽布。惊奇地发现。美丽的姑娘紧闭双目。嘴角微翘。如同睡梦中一般。脸上浮现着甜蜜的微笑。

几年后。诗人席慕蓉写下一首凄婉的《楼兰新娘》:

“我的爱人曾含泪。将我埋葬。用珠玉用乳香。将我光滑的身躯包裹。再用颤抖的手。 将鸟羽。插在我如缎的发上......有谁。能把我重新埋葬。还我千年的旧梦。我应仍是。 楼兰的新娘。”

考古发现。打碎了少女3800年的梦。也让沉睡几千年的楼兰古国重现视野。让我们又回到那段并不优美的战乱年代......

据史料和考古发现。楼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一个古国。西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古国是印欧人种。人口一万四千人。还没有今天的一个乡镇大。楼兰人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与若羌接壤。紧邻敦煌。

包括楼兰在内的西域诸国。因为弱小。长期饱受匈奴人的欺凌。只好乖乖当小弟。打破这个平衡的是汉武帝。为了彻底解除匈奴人的侵扰。他决定联络匈奴人的世仇月氏国。对匈奴形成夹击。于是就有了张骞的西域探险。

从这一刻起。挡在西域通途中的楼兰。进入汉帝国视野。

楼兰王如同井底之蛙。平生只认得匈奴人的马刀。根本不鸟汉使的“之乎者也”。于是。他们积极地充当匈奴人的爪牙。不断截杀汉使。让汉武帝大光其火。

元封三年。汉武帝决定帮楼兰王开开眼界。他派赵破奴和王恢。率700轻骑。就轻松把楼兰王“请”到了长安。楼兰王长安几日游。娘哎。世界上还有这么牛叉的帝国!俺投降。你俩都是老大!

楼兰王被放归后。立刻调整政策。分别向汉帝国和匈奴送出质子:你俩代表我给俩老大当孙子去吧!

漠北大战后。霍去病和卫青相继离世。汉武帝苦于无将。持续十几年不动刀兵。狼性不改的匈奴人缓过劲来。又开始在汉边境和西域频频出没。

楼兰国太弱小。每天只能过借风使舵的日子。汉帝国几天没打他。楼兰王一时忘了疼。又投入匈奴人怀抱。帮他们袭击汉人。让西征的李广利损失惨重。汉武帝再度“拍苍蝇”。又把楼兰王“请”到长安。故地重游。

这回。楼兰王带着哭腔说:老大。我们国小。夹在你们俩大国之间。不两边倒活不下来呐!汉武帝心软了。好吧好吧。别再跟我较劲了。回去吧。此后十余年。楼兰王疏远了匈奴。

征和元年。被搓揉了一辈子的楼兰王死了。楼兰国向汉武帝请求。让质子回国继承王位。汉武帝一听。这事不好办。原来这位楼兰质子。在长安长期受到优待。逐渐活出滋味了。越活胆越大。不断犯罪。结果被汉武帝“宫”了!

要是让个“太监”回去当王。楼兰人不能干。这伙计得势了还不得跟汉帝国干到底?于是匈奴人乘机将另一个质子安归。送回楼兰继承王位。

楼兰与汉帝国的二次摩擦开始了。安归长期生活在匈奴。他即位后。楼兰全面“奴化”。汉武帝晚年。基于国力衰退。停止对匈作战。这个政策。让安归产生错觉:还是匈奴这根大腿粗!要是老楼兰王还活着。一定会抠下他的眼珠!

从征和年间。到汉昭帝初年。安归积极配合匈奴。成了挡在西汉通往西域道路的劫匪。他们频频截杀汉使。和往来商道的商人。

以汉帝国的实力。扫平一个楼兰国不算事。可是当时汉昭帝刚即位。国内政治格局基调是和平。恢复经济生产。不想出兵。这就是楼兰人那十几年嚣张的原因。

面对困局。有个牛人站出来——傅介子。傅介子当时的身份只是个骏马监。他自请出使大宛。傅介子一行只有三十余人。面对死亡威胁。他以超人的勇气。居然连唬带蒙。以大军将至的大话。吓住了楼兰和龟兹二国。顺利完成了出使大宛的任务。

走了一遍西域路。傅介子心里有底了。他向霍光请求。只带原班人马。奇袭龟兹。改变西域倒向匈奴的现状。霍光思量半天。最后批准傅介子拿楼兰王安归试刀。

倒霉催的安归。蹦跶太欢。上了傅介子的黑名单。

这次傅介子依然只带着随员三十余人。都是文官和少量保安。行礼比以前多出不少。都是能晃瞎眼的黄白之货。

到了楼兰边境。傅介子让人通报安归:皇帝派我给你带赏赐来了。快来领赏吧。安归不傻。他像一条机警的鱼。轻易不敢下嘴。拒绝前去拜会傅介子。

傅介子一看。不咬钩?我咋就不信呢!他让人再次传话:这么多财宝。你不想要那就算了。我明天就启程。唉。便宜别的国王们了!

安归绕着鱼饵转了好几圈。贪心终于战胜了小心。他咬咬牙。决定“拼死吃河豚”。也许安归觉得。在自己的地盘。还有护卫随行。汉使那几个文官。能把我咋的?

安归一到。傅介子很热情。他指着陈列得整整齐齐。光灿灿亮闪闪的金银珠宝:这些都是你的了!

安归的智商被闪没了。他戒心全无。与傅介子勾肩搭背。入帐痛饮。酒过三巡。两人好得像哥们。傅介子套着安归的耳朵说:天子有一密旨。需要传达给你。请随我来后帐。

安归根本没过脑子。摇摇晃晃。跟着傅介子一步迈进鬼门关。帐外的安归随从。不大一会儿等来安归的人头。大惊失色。傅介子翻脸大喝:我奉天子之命。诛杀安归。汉军就在其后。尉屠耆(楼兰在大汉的另一位人质)不日即到。他将成为你们的新国王。拥立者有功。反对者死!

安归都死了。谁还愿意拿自己的小命碰大汉的钢刀?于是楼兰全军宣布投降!

就这样。傅介子一行。不带一兵一卒。轻松斩杀楼兰王。搞定楼兰国。西域各国闻听。大惊失色:汉帝国又呲牙了。快踹了匈奴人吧!

这就是历史上。傅介子千里斩楼兰的故事。楼兰国这个名字。从此也成了历史。它被傅介子改成了“鄯善国”。

此后数百年。鄯善国与两汉之间虽有摩擦。但总的来说。它不可逆转地步入与汉文化的融合之中。随着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条件恶化。和周边的战争状态。到公元六世纪。鄯善国被北魏帝国消灭。从此楼兰古国消失在茫茫沙漠。

傅介子斩楼兰王。难度极大。一是路途艰辛。二是面对敌对势力。三是抗旨行事。当时汉昭帝明确否决了傅介子的请求。是霍光的暗中支持。才得以实施。假如失败了。倒霉的一定是傅介子。

所以。傅介子的功勋无法复制。西汉末年。有个叫谷永的官员。劝老将军段会宗说:傅介子那样的功勋。不可能再现。您老就别去西域了。好好养老吧。

可是自古以来。男儿热血疆场。为国建功的勇气。鼓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以傅介子为榜样。挺进西域。

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二十几岁游历西部边疆。面对雄浑又有苍凉的大漠。他仿佛又看见了大漠风沙中。金甲银枪的将军们。纵马迟骋的英姿。于是提笔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实。楼兰王有多少错?他唯一的错就是国家太弱小了。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站在大汉帝国的立场。楼兰王勾结匈奴。损害汉人利益。可是站在楼兰国立场。他很冤:你们我都不喜欢。可是我又不得不跪舔你们的脚!

中原人真的对楼兰人有多恨吗?不见得。连汉武帝当初也很体谅楼兰王的境遇。处在那个历史环境。同情解决不了问题。大汉也是被匈奴人逼的。汉帝国付出的代价。也是楼兰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与其说是中原人有多恨楼兰。不如说是汉民族面对外族入侵。希望投身报国大业的一份壮志情怀。

其他观点:

大唐边塞诗人王昌龄一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历史记住了楼兰;诗仙加剑客李白更是直截了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从这些诗词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楼兰那种杀伐之气的多么的重。

但无论如何。这些毕竟只是存在于诗词之中。人们的感受也仅限于那豪气干云的意境。

而考古学家穆舜英在1980年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著名\"楼兰美女\"后。“楼兰”一词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诗人席慕蓉为此写下了一首凄婉的《楼兰新娘》“我的爱人曾含泪。将我埋葬......有谁。能把我重新埋葬。还我千年的旧梦。我应仍是。楼兰的新娘。”

俞静的一首《楼兰姑娘》“前面路太远前面风太狂 你是我的梦中新娘。楼兰姑娘你去何方。楼兰姑娘你去何方”。更是传唱至今。竟成经典。

神秘的楼兰姑娘。充满未知的楼兰古国。无不拉动着世人的好奇心。古代大诗人们那些与楼兰有关的诗句也再次回到记忆里。“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

那么。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实。楼兰做什么不重要。它只是小国的悲哀与大国的骄傲冲撞之下的牺牲品。

那么。楼兰是究竟什么呢?楼兰只是中国古代西域地区36国中的一个袖珍小国。地处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持吐火罗语系。欧罗巴人种。也就是白人。有可能是当年古印欧人大迁徙事情过来的一支。

按照《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楼兰古国人口也就14000人。能够拉出来打仗的也不到3000人。

楼兰国家虽小。但其所处位置。则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丝绸之路上的当道小国。

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的小小的楼兰。就成立汉匈之间又拉又打的对象。

本来。一般情况下。小国就做你的小国。不惹事的话。那些大国也不一定会无事生非找你麻烦。但楼兰国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情况不一般。而且它也不消停。因为他有一个需要巴结的匈奴大哥。当小弟的。要时不时给大哥点贡献分。要不然大哥分分钟修理你。

楼兰给匈奴的贡献分。就是骚扰截杀途径此地的汉朝使节和商人。

楼兰为什么只听匈奴的话。难道它不知道大汉朝更厉害吗?

然而这就是真相。当时的汉朝正处汉武帝初期。也是开辟丝绸之路的初级阶段。张骞出使西域。期间也收拢了一些西域小国。但大部分对汉朝还是不甚了解。而且摄于匈奴的淫威。许多小国也不敢和汉朝来往密切。

这个时候的楼兰。只知道身边的大哥匈奴厉害。是草原上的强者。而汉朝离楼兰实在是太远了。在楼兰眼里只是个模模糊糊的存在。自然没有什么敬畏感。

所以。对匈奴要其拦截汉使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应。因此汉朝的使节和商队路过楼兰时。时常遭遇不测。这让以武立国、立誓“匈奴可往。我亦可往”的汉武帝非常不爽。

于是。在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将军赵破奴和出使西域的使者王恢率领属国骑兵和郡兵数万人进攻听命于匈奴的楼兰和车师。

为了出其不意。赵破奴亲点骑兵700勇士。星夜兼程率军攻入楼兰城里。直奔王宫。抓获了正在做美梦的楼兰王。

钢刀架在脖子上。楼兰王一个激灵也吓醒了。当得知自己是被大汉将军抓获的时候。心想这下子可完了。小命休矣!谁知道。汉军根本就看不上他那条不值钱的小命。只是为了让其彻底臣服。

在击破车师以后。汉军就把楼兰王抓到了汉朝的都城长安。并带他在城里溜达了一圈。

此时。大开眼界的楼兰王。才可以大汉朝才是大大的厉害。不是那个只知道纵马劫掠的匈奴可比的。以前的自己简直是猪油蒙了心。处处跟大汉朝作对。真是作死啊。

对汉朝心悦诚服的楼兰王。开开心心地投降了汉朝。当然。汉武帝也没有亏待他。让他回去继续做他的楼兰王。但是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听大汉朝的话。

楼兰王回来后。着实老实本分了一段时间。但匈奴却发现这个楼兰王不上交贡献分了。一打听原来是从了汉家皇帝。好家伙。你居然敢背叛我。大怒的匈奴单于就派兵来问候楼兰王了。

小小的楼兰王哪能抵抗匈奴的怒火。只能拼命送上笑脸。哎呀这个那个我小国寡民。也是不得已啊。其实我也很无奈的。要不然这样。我把自己仅有的两个王子一人给你们一个当人质。你们都是我的上国好不好?

好在。大汉朝和匈奴都答应了楼兰王的不情之请。局势总算稳定了一阵子。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遭匈奴指使的楼兰偷袭。幸好被汉军提前发觉。于是被汉军袭击。楼兰王再次被抓到了长安请罪。

这次楼兰王学乖了。开始对汉武帝大吐苦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意思就是说。我这个小国。在你们大国的夹缝里。活着太难了。不得不两边巴结啊。

本来怒气冲冲的汉武帝。居然被楼兰王的煽情表演感动了。哎。你说的倒是实话。念你确实不是本心想与大汉为敌。你回去吧。好自为之。

楼兰王再度回国。心理依然是忐忑不安。怕匈奴也这样再来一回。那可是唯一一死明志了。

好在。匈奴可能无暇顾及。并没有再逼其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但也没有再给楼兰王好脸看。但这就可以了。楼兰王可以专心为大汉朝做事了。

就这样。楼兰王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然后就在汉武帝征和元年无忧无虑地死了。

老国王死了。就需要新国王即位。楼兰国的使节便到长安。准备接押在这里质子尉屠耆回国继位。但不好意思的是。这货在长安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被武帝给宫了!这下子难住了。总不能让一个不能办人事的人接班当国王吧。这说出去太难为情了。于是。汉武帝便拒绝了楼兰接人的求情。无奈之下。只好立了另外一个人当了楼兰王。

不久。这个楼兰王又死了。这次匈奴早早地得到了消息。近水楼台的匈奴把押在他们那里的质子安归送了回来。当上了楼兰王。

安归当了楼兰王以后。就对汉朝不友好了。又开始步老楼兰王早期所作所为的后尘。对汉朝的使节和商贾各种骚扰不断。因为他是在匈奴长大的。自然是觉得匈奴对他不错。当然要帮匈奴了。

这个时候。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经驾崩。接班的是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由大将军霍光辅政。

这楼兰王屡次侵犯汉使的行为。引起了汉朝的不满。但因为处于新老皇帝交替时期。年幼的新皇帝还不想大动干戈对西域这些不听话的小国用兵。

于是。便派遣骏马监傅介子。带了30多随从出使大宛。拿着汉昭帝的诏书去谴责楼兰、龟兹国。也就是奉诏去训斥这些不听话的反复小国。

到了楼兰。傅介子先是以汉军大部队即将达到为由。把楼兰王训斥了一顿:匈奴的使者从你这里路过。你为什么不报告?是不是你怂恿的?

这可把楼兰王吓坏了。赶紧表示认罪。而且把匈奴使者的行踪告知了傅介子:匈奴使者刚刚从我这里过去。中途路过龟兹。目的地应该是乌孙。

傅介子于是对楼兰王胡萝卜加大棒了一番。立马赶到了龟兹。把龟兹王给教训了一番。让他好生伺候匈奴使者。

待傅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匈奴使者也刚刚从乌孙回来。正在龟兹歇息。得到龟兹情报的傅介子。立马率领汉军把匈奴使者给干掉了。

这让汉昭帝非常高兴。还给傅介子升了官。

但傅介子认为。这些小国得到的惩罚力度不够。以后还是要反复无常的。他愿意去把防备不紧的龟兹国王给刺杀了。以儆效尤者。

但汉昭帝觉得有点冒险。有些不太同意。但大将军霍光觉得行啊。于是便私下让傅介子去试试。但把刺杀对象换成了楼兰王安归这个喜欢蹦蹦跶跶的小子。

于是。傅介子又带着出使大宛时的原班人马出发了。为什么还是原班人马。当然是因为熟门熟路啊。

当刺客是个技术活。虽然是天朝上国。干这活也得三思而后行。计谋是少不了的。

能当上国王。楼兰王安归自然也不傻。明目张胆地杀。肯定很难。但傅介子的办法是。让他变傻。这样事情就顺溜多了。于是乎。傅介子就和这30名随从一起。带着金币财宝。以赏赐外国的名义。望西域而去。

等一行人到了楼兰。果然如傅介子所料。楼兰王安归不上当。怕里面有诈。没有接待傅介子一行。

这都不是事。傅介子有的是办法。二话不说带着这些财宝就走了。等到了楼兰的西部边界。傅介子就对楼兰王派来的翻译说到。我们汉朝的使者带着黄金锦绣。是要巡回赏赐各国的。你们国王不来见我。那就算了。我就离开这里往西边其它国家了。

傅介子说完。还把那些财宝拿出来让这个翻译过目。那意思就是说。不骗你。这都是真家伙。要不要。你们看着办吧。

这翻译一看。汉朝使者果然没有说瞎话。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宝物。于是急急忙忙把这些告知了楼兰王安归。

这安归一听说果然有金银珠宝。看来是自己多心了。汉使真的是来赏赐的。不是害他的。金银珠宝。不要才是傻子。于是就屁颠屁颠地跑来与傅介子相见。

当下。傅介子就和楼兰王在帐篷外面里喝起酒来。而且还把携带的财宝让楼兰王看了看。相当于验明正身的意思。然后二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好一幅哥俩好的画面。

待酒至半酣。傅介子就对醉醺醺的楼兰王说到。我汉朝的天子有私人的话让我捎给你。来咱们进里面说。

不知道是计的楼兰王。借着酒劲。傻乎乎地就起身和傅介子进了帐篷。刚把头伸到傅介子身边。就被早已经埋伏在其中的两个壮士从背后用刀给咔嚓了。那个顺利劲。砍瓜切菜也不过如此。

帐篷外面的人没有等到楼兰王。却看见傅介子提着楼兰王的人头出来了。楼兰国的贵族和随从一见国王被杀了。吓得起来就跑。

傅介子就告诉他们。楼兰王有负于汉朝。天子让我来杀他。立在汉朝的质子为新国王。汉军马上就到。如果你们敢轻举妄动。就灭了你们。

傅介子的话。一下子把这些人给镇住了。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

待完成任务的傅介子带着楼兰王的首级回到长安。得到了汉昭帝的嘉奖。并下令把暗通匈奴、屡次谋害汉使和其余诸国使臣的楼兰王安归的首级挂着城楼上示众。

随后。老楼兰王的儿子。就是那个被汉武帝“宫”了的尉屠耆。回去当了楼兰王。并把都城从楼兰迁到了扞泥城。改国名为鄯善。

自此。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在西域这段算是稳定了一阵子。

后来。西汉换成了东汉。曾经的小国楼兰、后来的鄯善也成了西域七雄之一。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时好时坏。到了后世的南北朝时期。鄯善国才被北魏所灭。

随着隋唐的兴起。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尤其是吐蕃在西域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那些左摇右摆的西域小国。也演绎着如同当年楼兰的故事。同样遭到了中原王朝的憎恨。

前辈们那曾经攻破楼兰的故事一直在历史的天空回荡。这激发了许许多多热血男儿的豪情壮志。“破楼兰”就成了他们建功立业的精神寄托。也因此诞生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边塞诗人。

所以说。之所以和楼兰过不去。实际上是因为西域对中原王朝太重要了。是丝绸之路的命脉所在。必须控制在手;而楼兰等西域小国在夹缝里。一贯左摇右摆。产生了许多影响中原王朝对西域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自然是要灭之而后快。

于是便有了“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荡气回肠的不朽传奇。

其他观点:

无论是太阳墓。还是千年不腐的女尸。再或者是彭加木的神秘失踪等等。无不证明着罗布泊地区的不平凡。而这个神秘莫测的地区曾经拥有过一个先进的文明。那就是“楼兰文明”。而我国古代的诗人也多次在诗中提到“楼兰”一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就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著名诗句;而李白也不甘人后。在《塞下曲》中写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那么“楼兰”到底做了什么。让中原王朝竟如此憎恨?我们就从楼兰古国说起。

楼兰古国的前世

在远古的西域。孔雀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从北向南并排注入罗布泊。使之成为一方碧波万里、绿树成荫的大漠绿洲。逐水而居。半耕半牧的楼兰古人在4700多年前。来到孔雀河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

奇怪的一点是。这个种族体型与帕米尔赛克人种、安德罗诺沃人种类似。使用中亚的佉卢文。但所将语言却是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他们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不禁让我们怀疑。难道真的有人乘坐“诺亚方舟”长途跋涉来到了罗布泊?

大约在公元前176年。楼兰人在酋长的领导下。仿照周边行政体制建立了国家。而这个建立在绿洲之上的国家就定名为“楼兰”。从此它登上史册。位列西域36国之一。

当西域楼兰古国建国之际。中原大地刚结束了“楚汉之争”的战乱不久。大汉王朝的汉文帝还是延续着汉高祖的“无为之治”的政策来休养生息。汉朝的统治者们深知。北方匈奴人是其大敌。必须蛰伏起来养精蓄锐。以积聚更多的力量。

而此时。刚建国没多久的楼兰被匈奴征服。匈奴派出管理他们的使者叫僮仆都尉。负责收纳贡品、税赋事宜。楼兰在重重剥削之下过的苦不堪言。但却不敢声张一点。

过了许多年。等到汉武帝见到仓库的钱多的已经生锈。粮食已经多的发霉时候。汉武帝却也为钱多而苦不堪言。怎么办呢?好办。打仗!打谁呢?世仇匈奴!于是汉朝这个战争机器启动了!

中国人打仗遵循的一点原则就是“远交近攻”。所以要尽一切可能削弱匈奴。那就让它先后院起火再说。说干就干。建元三年。汉武帝派出了特使张骞出使西域。从此“楼兰”与中原便结下不解之缘。

归而复叛。两面三刀的“骑墙派”楼兰国

张骞带着使团从长安出发。穿过西亚到达中亚阿姆河畔的大月氏。欲与其结成军事同盟东西夹击匈奴。但这个消息被楼兰王报告给了匈奴单于。于是单于令西域诸国围堵张骞一行。楼兰人当仁不让地顶在了最前面。结果张骞等人最终被匈奴俘虏。“楼兰”与中原之结仇就因此而来。最后张骞侥幸逃脱。第一次打通了“丝绸之路”。而楼兰作为丝路南北道的必经之地。成为汉朝与匈奴争夺的最为激烈的地方。

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原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沿着丝路运向中亚。作为交通要冲的楼兰赚了个盆满钵满。匈奴自然不会看着汉朝的商队轻易从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通过。于是就命令楼兰、姑师两国军队围剿汉朝商队。楼兰王为了向匈奴人表忠心。还出兵击杀了汉武帝的使者。这就是“吃着汉朝的饭。砸着汉朝的锅。”对于这样背信弃义之人。汉武帝并没有客气。

元丰三年。汉武帝派大将赵破奴率数万精兵进入西域。主要征讨对象就是残害汉朝使者的楼兰和截杀汉朝商队的姑师。当时楼兰虽在西域三十六国中也算一霸。但其实能作战的军队也仅仅是三千人而已。赵破奴最后仅仅用了七百人马就轻易将楼兰王俘虏。面对着这群纪律严明的部队。楼兰王心愿诚服地向汉朝请降。汉武帝收到消息后笑了。让赵破奴将楼兰王放了。然后官复原职。

汉朝是高兴了。但是匈奴人却不高兴了。不久后也派大军攻打楼兰。楼兰王顶不住两个超级大国的轮番攻打。又向匈奴宣誓效忠。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他将大儿子送入匈奴为质子。二儿子送到汉朝为质子。

这不就是我们说的典型的“两面人”。“骑墙派”吗?汉武帝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于是命李广利于太初三年。领六万精兵从敦煌出发。再次攻略西域。又一次将楼兰王活捉。并将其送往长安。

在汉武帝质问楼兰王归而复叛的原因时。楼兰王悲苦地说了一番话。

楼兰位居汉与匈奴两大之间。设非同时隶属两国。则无以立国;国民因之备极疲劳。大汉如欲将楼兰置於统辖之下。惟有一途。请将楼兰人悉数迁移汉土居留。

汉武帝听后觉得其情可悯。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好言相劝赐了一些财物后。把他放回了楼兰。

一度对经营西域十分热心的汉武帝到了晚年。却因财政的窘迫和民力的不足。就放松了对西域的羁绊。匈奴则利用地理之便。趁势又将势力扩展回了西域。西域诸国也纷纷离弃汉室。而转投匈奴。

征和元年。楼兰王去世。亲汉的大臣们请在长安的质子屠尉耆回去继位。但他因在长安触犯汉朝法律已经被实施了“宫刑”。再加上他在长安看惯了中原的花花世界。再也不想回西域受苦。于是便写信给匈奴的兄弟安归。让他回去继承了王位。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二十八岁的楼兰国王一上来就昭告天下“反汉亲匈”。他不仅在语言上刺激垂垂老矣的汉武帝。更是将西域与汉朝相通的道路截断。在罗布泊地区甚至有汉使被杀的例子。但此时的汉武帝那双混浊的眼睛早已失去了锐气。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西域方向。

没过多长时间汉武帝驾崩。汉朝进入了皇帝更迭时期。幸好很快局势就被权臣霍光控制下来。作为汉武帝的老臣。霍光如同汉武帝一样。自然明白西域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汉朝的权威不容挑衅。尤其杀掉汉使的行为。更是赤裸裸地在向汉朝新皇来挑衅。这让主政的霍光怒气冲天。为了挽回面子。霍光向汉昭帝请旨之后向大将傅介子下达了刺杀楼兰王令。

汉昭帝元凤四年。傅介子仅仅带着数人就来到楼兰。这已经是他本年中第二次来楼兰了。上一次是因汉使被杀来问责的。然而楼兰王安归并没有看到傅介子脸上有任何危险的情绪。傅介子笑眯眯地告诉他。这次来楼兰是代皇帝向安归赏赐金币。这是汉皇每年都要进行的赐赏礼节。安归这才放下心来。

在欢迎傅介子的宴会酒过三巡后。傅介子表示有机密要事要对安归说。便把他请入了屏风。坐在傅介子身后的两位刺客将其杀死在地。并砍下头颅。楼兰大臣勋贵们大哗。傅介子睨视四周道:

王今以反叛大汉之罪被天子所诛。长留汉土为质的屠尉耆将以新王之尊与汉军俱来。尔等切勿妄自骚乱。徒致亡国。

安归的首级很快被送入长安。高悬在城门下。供过往行人。特别是外国使馆的使节参观评论。

楼兰?鄯善?

楼兰失去了王。那么受了宫刑的屠尉耆自然就成了新的楼兰王。他在离开长安之前给汉帝上书道:“臣返楼兰。必受匈奴之怒。所幸楼兰以南伊循城所在之地濒湖而土地肥沃。敢请派兵该地屯田。如此楼兰小国或可仰仗大汉天威挣脱匈奴桎梏。”

汉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屠尉耆终于几个月后回到了楼兰。他回去看了罗布泊周围的局势后。肯定楼兰国只要在罗布泊一天。就始终难逃匈奴人与汉朝的战火。所以他必须选边站队。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汉朝。

他决定率领族人南迁。离开这个数战之地。并将新的国家改名为“鄯善国”。这中间还发生了点小插曲也必须要说一下。

在屠尉耆回来之后不久。楼兰前国王安归的妻子在一天夜里自杀身亡。这一天正是离开楼兰的日子。没有人能准确定义她死的意义。或许这是这个女人对即将被当做废墟抛弃的楼兰城的以身相殉。

屠尉耆为这个女人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她的遗骸用好几块精美的布匹包裹起来。头上冠以头巾式的帽子。上面盖以屠尉耆从汉土带来的花色华丽的布料。陪葬的物品除了好几箱日用品和这个女人的琐碎之物外。还有一头羔羊。他们相信。他们的王后一定可以转世轮回。

自楼兰人迁徙至鄯善之后。从未背叛过大汉。即便在王莽乱汉。他们依然对汉朝忠贞不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汉朝统治者无意攻略西域。鄯善也在悄悄发展壮大。它吞并了且末、小宛、精绝古国等。与龟兹、疏勒、于阗等六个国家成为西域大国。虽然一度有班超、班勇父子这样的大将经营西域。但鄯善国还是经常处于被大汉背弃的命运。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死循环……直到楼兰城永远消失。

公元1927年。海丁召集多位专家。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考古团队再次造访楼兰遗址。他们找到了两处墓葬。其中一具尸体全身裹着毛毯。看似完整。但却一碰就碎。里面套着白色的寿衣。脸上的皮肤干燥的普通羊皮纸。但长久的岁月并没有改变她面容的轮廓。她的嘴唇边自然荡漾着若干年来始终没有消失的一抹微笑。似乎在诉说她陪伴着楼兰古国的荣耀一般!在墓穴深处。考古人员发现一些古代女子的个人用品外。还有一具羊的尸骨……没必要去深究此女子是否就是那位自杀殉城的王后。因为她的出现。已经足够了!

自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迄今为止。一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卫星监测。这期间罗布泊的湖水一直在向楼兰故土移动。它们二者再次相遇或许还需十年、百年?但无论如何。它正走在回来的路却是事实。而楼兰人呢?想必也许他们早已回到了故土!

结语:

看完楼兰古国的过往。我们再回到问题的本身。为何唐朝诗人们会对“楼兰”如此痛恨呢。以至于要“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实无论是王昌龄也好。李白也罢。杜甫也算。他们之所以期盼“斩楼兰”。主要因那个特定的时期。中原王朝屡屡遭受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侵袭。唐朝中前期是突厥之祸。而后期则是吐蕃、回纥之害。这些游牧民族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楼兰”作为汉朝数次征服的异族。被诗人们写进诗中正有破突厥、吐蕃等异族之意。这样一来致使“楼兰”最终成为北方异族的代称。所以说并非中原人痛恨“楼兰”。而是痛恨给中原人民带来灾难的北方异族而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53:42

    楼兰,介子,匈奴,西域,汉朝,汉武帝,鄯善,罗布泊,长安,中原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53:42

    没想到大家都对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53:42

    1981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新疆罗布泊发现了距今3800年的楼兰少女古尸。当考古人员揭开少女脸上的朽布。惊奇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