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人物中心论”的胜利。中日漫画差距又增10年
有这样一段话用来评价《鬼灭之刃》再合适不过了。它出自《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的第三章《如何塑造角色》。原话如下:
在漫画的四大基本元素中。强大的角色称得上“终极的顶梁柱”。若能塑造出这样的角色。你的作品就会所向披靡。说得极端点。只要有一个富有魅力的角色。剧情和世界观就不再是必要条件。对漫画来说。角色就是如此重要。甚至有漫画家断言:“只要有好的角色。就能画出一部漫画来。
《鬼灭之刃》就是一部典型“只要有好的角色。就能画出一部漫画来”的作品。
放到上世纪90年代。这部作品或许会经历腰斩的命运。但是在今天。它却有资格被称为21世纪第二个10年。完成度极高的少年漫之一。
毕竟因动画声名鹊起的《鬼灭之刃》。率先走出了“大海贼”时代下的创作阴影。
作者吾峠呼世晴回避了21世纪JUMP诸多前辈因偏重叙事所致的“隐疾”。重拾上世纪90年代的“人物中心论”。并对其进行了新的演绎。
我火了。你怎么吹都是对的。
有好的角色。就能画好的漫画
《鬼灭之刃》创作的第一优先级是“人物”。从最基本的主角团造型、性格再到柱和十二鬼月等角色背后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人物”设定进行展开。并由其丰富并推动剧情。
主角团是《鬼灭之刃》的核心亮点。铁头娃灶门炭治郎、猪突猛进嘴平伊之助、胆小色魔我妻善逸和护兄狂魔灶门祢豆子组成了初期主角团。最鲜艳的色彩。
灶门炭治郎的出现。赋予了JUMP少年漫主角细腻的特质。这是之前鲜有的。回顾的大条、浦饭幽助的莽、小杰的孩子气、路飞的任性、鸣人的愣。我们会发现灶门炭治郎和这一众主角截然相反。
这相反的原因。源于灶门炭治郎更为写实。
吾峠呼世晴在第一话中便进行了托底构建。长子的灶门炭治郎要通过卖炭来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他是母亲的好帮手。弟弟妹妹们的顶梁柱。全家的负担可以说压在他一人肩上。
但他又是幸福的。母亲慈爱。弟弟妹妹懂事。村里人对其尊重。如果没有满门被屠。灶门炭治郎的一生便是乐天知命的一生。
托底完成后。吾峠呼世晴直接进行了“杀猪”操作。满门被屠。全家老幼。就剩下一个妹。还变成了妹妹。
看似戏谑。其实一话之间就交代了全书的核心主线——“保护”和“复仇”。
较之21世纪初的许多作品。第一话交代目的很常见。但是在第一话便给人物目的辅上情绪。却非常少。这种开篇。也直接影响了其动画节奏。好似水银泻地。砸的人缓不过神。
我妻善逸和嘴平伊之助的戏码。让人物故事之间有了起伏。
以角色推动故事的漫画。强调角色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矛盾冲突。如果矛盾没有得到丰富。很快就会因为“人物中心论”本身的局限性。而陷入疲乏。
吾峠呼世晴创造了两个极好调味剂。用以调和灶门炭治郎一本正经的细腻。
我妻善逸的角色创作。单独来说并不讨喜。
双重人格的设定和色魔属性并不少见。话痨属性的爆棚。并未给我妻善逸增加趣味。甚至让读者感到其略显聒噪。有种“读脸翻页”的冲动。
即使有保护箱子中的祢豆子。被伊之助吊打的情节。也仍旧显得人物刻画尚不深邃。
但当伊之助入队和见到祢豆子后。我妻善逸的人设与他们起了化学反应。
可怜、弱小、无助、咋咋呼呼的我妻善逸被猪脑子伊之助花式欺负。转瞬有会因为女孩子的原因。暴揍灶门炭治郎和伊之助。
再加上略带舔狗的情节。这个常见的角色。因为新角色的出现被彻底盘活。
而当收到爷爷剖腹消息这一段。插科打诨的我妻善逸彻底得到“双重性格”二元的统一。
但源于“大海贼时代”部分读者习惯了《海贼王》这般的娓娓道来。因此这种缺乏漫长情绪铺垫人物转变故事。会让读者觉得颇为跳跃。
这是“强人物、弱剧情”漫画的通病。但好在《鬼灭之刃》通过频繁的“回忆杀”。去填充较弱的剧情。暂此不表。
和我妻善逸相反。嘴平伊之助从出场便极其讨喜。他是近些年少有的服化道和人设完美统一。且还能玩出反转的角色。
伊之助的口头禅是“猪突猛进”。无论从动作和性格上来说。这句话都对其进行了完美的贴合。可就当你以为他是个莽夫时。伊之助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他是一个逗比。
早期伊之助所有的行为。是出于本能的。无论是和鬼战斗。还是拳打炭治郎。脚踢善逸。都只为了表达一个观点:
我伊之助是最强的
到了《无限列车篇》。伊之助的梦境成为了这一角色转变的直接刻画。作为角色的目的。从过去的“最强”。成为了梦境中的当“老大”。
如果说前者是伊之助在大山中纯粹。那么后者就是伊之助和大家冒险后被潜移默化的人情味。
这种转变是基于人物本身的托底设定。也就是有了这托底设定。随后才能从伊之助身上玩出诸多的剧情。
比如思考问题觉得麻烦、被人夸奖会轻飘飘、被打败了心如死灰等。
但这些人性化的标签。勾勒在一个不懂“人情”为何物的角色身上。反倒打出了一张反差极大的感情牌。
我们来看看《无限列车篇》中的这组分镜:
炼狱杏寿郎战死后。炭治郎抱怨自己弱小而流泪。善逸则是抽泣。而伊之助是发抖。
为了“不让”炭治郎继续哭泣。伊之助说了少有的“正经话”。
但我们注意随后这格画面。伊之助猪头的朝向。
这个姿势的伊之助的视线是回避炭治郎和炼狱的。
看到这里。我不禁心疼其伊之助。
他不懂表达自己悲伤的感情。通过“不让”炭治郎哭泣。来表达自己极其难过的事实。眼神的无法对焦。是他不想面对事实的逃避。满嘴的大道理。实质上是他思维混乱的慌张。
所以到了下一格伊之助泪奔时。读者也会随之泪崩。
无情之人有了感情。是滑稽的。是戏谑的。是令人怆然的。
《无限列车篇》中关于伊之助的刻画。到此便可以结束。但妙就妙在。吾峠呼世晴来了个神来之笔。
他在全篇的结尾。让伊之助“回归”到了本能。通过暴力的方式。释放着自己复杂的情绪。
这一笔操作。打破了兽性和人性的隔阂。换而言之。只要是动物。就免不了喜怒哀乐。
当然。除了主角团外。还有十二鬼月和杀鬼队们共同塑造这个故事。喷薄出其别样的魅力。
《鬼灭之刃》和“人物中心论”
《鬼灭之刃》开篇便清晰的表明主要角色目的。不再做任何多余的展开。
众多伏笔都是为了这唯一的线而服务。无丝毫拖沓。同时。又通过对配角和边缘角色的扩展。加持了故事主干。丰富了本显单薄的主线剧情。
除非创作者剧情功底很强。要不然很容易漏洞百出。
吾峠呼世晴的“杀柱灭鬼回忆杀”。放在90年代。有被腰斩的可能性。这些围绕主线展开的“回忆杀”。因类型同质化且过于频繁的缘故。难免会导致漫画的故事线产生一定的裂痕。
而那个时代的JUMP作品。对漫画内容的故事线。有着极高的要求。
《灌篮高手》的故事完成度非常高。“全国大赛冠军”的脉络贯彻始终。所有“回忆”和“矛盾冲突”都围绕这个目的进行展开。整个漫画下来。不显冗余。
《鬼灭之刃》频繁的“回忆杀”虽然也有着为主线服务的目的。可过多的情绪展开。稀释了明线上。针对无惨孽障下的节奏统一。
好在《鬼灭之刃》是当下的作品。快节奏的剧情推进。往往让读者不再注意故事细节。它紧紧围绕主线故事展开的人物叙事。在《海贼王》巨人身影下。开辟了一条新航线。
吾峠呼世晴没有走前辈岛袋光年、椎桥宽等人的老路。就如前面知友所言:
《海贼王》只有一部。
这么多年来以《海贼王》为参照物的作品。大多中道崩殂。
架空幻想类作品玩宏观叙事这一套。对创作者“剧情”和“人物”的把控能力。要求着实太高。邯郸学步。亦步亦趋。
吾峠呼世晴是聪明且幸运。
不到200话的剧情。已将《鬼灭之刃》打造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再加上近些年JUMP变化。不会对作品延长强加干涉。
即使《鬼灭之刃》存在着剧情展开过于迅速。出现“响凯渲染急促”、“下弦灭队草草”、“炼狱杏寿郎之死乏一丝豪情”“猗窝座回忆意犹未尽”等情绪节奏问题。可对读者来说。只称的上“犹嫌不足”。但比一般要强上不少。
所以只要《鬼灭之刃》随后交代清楚无惨线并完结。这部漫画便注定成为对国漫的又一次降维打击。
国漫日常被拉大的差距
我国漫画行业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端”革命后。从表达形式上来讲。理应是“国民基础”的单元情景漫画渐渐被“淘汰”。
从故事内容上来说。缺乏创作积淀的缘故。导致宏观叙事漫画在国内一直未有抬头迹象。
缺乏单元情景漫画的“练”。和宏观叙事作品“铺”。直接作用着我国。不可能产出像谷口治郎写意般的“剧情”。更遑论像《海贼王》这样的架空史诗作品。
散步
而我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漫画编剧和绝大多数网友。依旧在不自知中。进行着“超越生产力”的创作构建。
从历史角度上来讲。没有扎实的“练”和“铺”。便在创作上以剧情中心论为导向。本质上就是漫画创作领域上的大跃进。
可互联网的热钱来的又太快。在市场和资方的双重压力下。压根不给创作者循序渐进的机会。
因此也就产生了我国漫画行业的一个畸形现状。好的作画越来越多。好的故事。每年就那几部。还有可能被腰斩。
回到《鬼灭之刃》。当下它的成功。甚至有了在今年挑战《海贼王》的资本。动画造势绝对是其第一因素。
但作为漫画故事创作上来讲。吾峠呼世晴给当下至少是国内的漫画编剧上了很好的一课:
在剧情主线和支线把控能力略显不足的情况下。丰富并完善人设的构建。通过主角团、配角及边缘角色的性格、相性、及背景故事的碰撞。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是最符合当下“生产力”的。
如果能力不足。还一昧的追求长篇剧情。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不到二十话的长度。便漏洞百出。令人心身疲乏。
所以。中国漫画行业要进行产业革命。不仅需要创作手法上的扎实。更需要创作意识上的跟进。不要去试图挑战“生产力”。脱离时代的巴别塔终会崩塌!
其他观点:
《鬼灭之刃》动画也是改自同名漫画。包涵诸多细节元素。作品新晋能获得超高的人气。作画也厉害。我被作品画风所吸引!(〃′o`)
感觉是奇幻却又现实。故事表示一部分世界观的设定与人设定的剧情。一个人与鬼共存的世界。鬼吃人但见不得光。只能在夜晚行动。灶门炭治郎一家人过得非常幸福。那次去山卖炭。第二天回家。全家死状奇惨。被别鬼所杀害。只剩下妹妹灶门称豆子。身体还有一丝温度。炭治郎知道妹妹已经感染成了鬼。他抱住称豆子想下山去找人救自己的妹妹。
后来在猎鬼人的指引下。立志成为猎鬼人的炭治郎与变成鬼却尚存理智的称豆子踏上旅程。通过艰苦的剑术修行与赌命试炼。炭治郎加入了猎鬼人组织“鬼杀队”的一员。目的是让称豆子变回人类。讨伐杀害家人的恶鬼。展开了一场少年与鬼的战斗。
这里的“鬼”与吸血鬼相似。血感染。身体力量增加。寿命延长。部分出现变异。嗜血、渴望吃人。
为了结束人类的噩梦。炭治郎能做的只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结局像灶门炭治郎名字一样燃烧自己。最后熄灭。总之虽然是个悲伤的故事。但却无处不存在着搞笑让人又哭又笑。
其他观点:
良心的制作
看一部动漫优秀与否。就要看他的制作团队是否用心。看过该动漫的小伙伴都知道。该动漫的制作团队还是十分用心的。比起同期出品的动画。可以说是良心制作。无论是画风还是服装甚至是鞋子。都是满满的日本风格。很贴切的符合他的大背景。再加上剧中主人公用的刀。可以说细节很用心了。能够成为新番中的黑马是正常的。
励志的故事
一部动漫是否成功就要看他的世界观是否完善。塑造的故事是否完整。作为一部讲述失去所有亲人的男主为将唯一幸存但变为鬼恶妹妹变回人类。不断成长。逐渐强大的热血故事。故事一开始就介绍出大概意思。鬼。斩鬼人。以及时代背景等等。让观众不至于一头雾水。
丰富的独白
初看该动漫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男主的内心戏真的非常多。也可能是能和他对话的人物很少把。毕竟与他相伴相依为命的妹妹是不会说话的。而且二男主丰富的内心戏将男主的处境。能力。心情。目标以及种种性格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一方面的。
好听的配乐
动漫中在男主内心独白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备受好评的。成功的烘托了当时的氛围。音乐本身也是非常好听的。与动画十分的吻合。故而评价非常之高。
中二的台词
作为一部日本jump系列的漫画。主要受众是青少年。接地气且中二的台词更容易满足读者的喜好。台词中修饰语极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觉得此人有病。但是在动漫中是很符合如此燃的动画的。
男主妹控
说起男主。那可是十分地恶妹控。毕竟一家人均惨死。只剩妹妹是唯一的亲人。疼惜爱护妹妹也是应该的。但这样的男主形象可以吸引一大波女性观众。毕竟妹控的男生是很暖的啊。特别是护妹狂魔。那真是又可爱又暖心啊。
妹妹可爱
很多的动画迷应该是冲着妹妹祢豆子去看的。比如我。因为妹妹的形象是真的很好看啊。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惹人怜爱。温柔又懂事的陪伴在哥哥身边。是十分有魅力的。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554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之助,漫画,角色,故事,剧情,人物,妹妹,作品,豆子,目的
没想到大家都对《鬼灭之刃》怎么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人物中心论”的胜利。中日漫画差距又增10年有这样一段话用来评价《鬼灭之刃》再合适不过了。它出自《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