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汉安帝的阎皇后长得十分漂亮。又精通音律。深得皇帝专房之宠。不过作为一国之君。总要尽到后宫雨露均占之责。宫女李氏因此生下皇子刘保。阎氏秘密将李氏鸩杀。事后。她一直无子。就再次使计废掉了刘保的太子位。不过在安帝去世之后。经过激烈的斗争。刘保还是登上帝位。诛灭阎氏家族。阎后也在被软禁后次年去世。
2、孝文幽皇后冯润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她还只是昭仪之时就已手握大权。孝文帝还有一宠妃贵人。名为高照容。不到三十岁就生了两儿一女。但高照容却在从代地到洛阳的途中突然暴死。有传闻。是冯润派出去的杀手杀了高照容。以夺取高照容之子元恪的抚养权。但在元恪即位前。冯润已被孝文帝赐死。这一起谋杀案的真相就无人所知。
3、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小周后狠毒无比。李煜后宫的妃嫔多被她害死。除了舍于降体伺候小周后自保的黄保仪。后南唐亡国。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奸污也不能不说不是她自己的报应。
4、汉桓帝的皇后窦妙多年无宠。早就对贵人田圣等宠妃恨之入骨。等汉桓帝一翘辫子。这梓宫都还在前殿没运走。她就迫不及待地杀死了田圣。还想把另外八个贵人全部杀死。亏得中常侍苦劝。那八个美女才得以保命。
5、一代枭雄袁绍的正妻刘夫人更加残忍。不但杀掉袁绍生前的五个宠妾。还对她们的尸体进行了破坏(乃髡头墨面以毁其形)。儿子袁尚还帮她去杀宠妾的家人。
6、汉灵帝的何皇后只是一个屠户家的女儿。却厉害霸道。官家小姐出身的王美人反而不是她的对手。生下儿子刘协(汉献帝)后被何皇后毒死。由于何氏与宦官们关系好。灵帝欲废何后却中止。不过几年后董卓还是替刘协报了仇。毒杀何后母子。
7、唐宪宗李纯的嫡妻郭贵妃荣升太皇太后没有想到。明明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是皇帝。却都死去。皇位竟落到曾经是自己宫女的郑氏的儿子李怡头上。由此。她的倒霉日子也来了。庶子唐宣宗因为当年的旧怨为亲母报仇对嫡母不尊重。郭氏气得准备跳楼。不高兴的宣宗马上就让嫡母当晚“暴崩”。人都死了宣宗还不让她祔宪宗太庙。这个过程中。郑太后必然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仇得报。
8、一代女皇武则天除了与王皇后萧淑妃宫斗。毒杀了贺兰氏之外。还能从史书里推断出武氏对待其他后宫嫔妃的态度。《旧唐书》里有记载唐高宗“后宫刘氏生燕王忠。郑氏生原王孝。杨氏生泽王上金”。编剧和小说作者们总是以此把三人设定为宫女出身没有封号的低贱女子。但事实上参看妃嫔资料最齐全的李渊后宫。儿子生母里位号最低的为张宝林、柳宝林(六品)。再从情理考虑。被皇帝宠幸过的女人。还生了儿子。哪怕真是宫女出身。皇帝打赏个最低最低级的八品采女封号也不是难事。
除了刘氏被记载出身低贱以外。郑氏和杨氏都没有这种记录。当年正是因为四妃份额满了。唐高宗才想给武昭仪一个独创的宸妃封号(唐因隋制。后宫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皆视一品。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仪为之)。杨氏还敢得罪武则天(《新唐书》记载李上金“武后疾其母”)。可以推断郑氏和杨氏极有可能就是萧淑妃以外的三妃之二。从姓氏上推断郑氏和杨氏极有可能出自望族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
武则天处死庶子们是相当不留情。除了李孝因为无子早逝外。李忠没有留下后代就被逼自杀。李上金被逼自杀后。七个儿子在流放途上死了六个。萧淑妃生的李素节被缢死。十三个儿子里被杀了九个。儿子孙子尚且这样凄惨。这三位母亲。特别是被武后所恨的杨氏。极有可能是被武则天迫害而死的。到底是死于流放过程中。还是特别赐死。历史不忍细读。刘氏郑氏杨氏没有记载封号。也有可能是被武则天废为庶人的原因。
9、李隆基有一个二哥李成义。刚一出生就被祖母武则天厌恶。欲杀之。和尚万回用迷信的说法劝住了武则天:“这个婴孩是西域大树投胎。养育他能够旺其他孙子。”武则天听完很高兴。才把李成义和其他李旦的儿子放在一起养。虽然李成义的生母柳氏是掖庭宫人。但武则天要处死亲孙子的行为还是很令人不解。直到前宰相柳奭的孙子柳嘉泰的墓志《右武卫将军柳公神道碑》被发现。上面有“先帝在藩。以公女兄为妃。则申王之舅。以外戚解褐”的字样。才知道柳宫人是柳奭的孙女。王皇后的表侄女。终于知道武则天为何如此厌恶李成义的出生了。柳宫人的封号及晚年均无任何记载。结合武则天处置政敌及其家属的狠毒。再加上史书记载武则天杀掉的儿媳就有三个:李显原王妃赵氏、李旦妻妾刘氏窦氏。可以推断。李成义的生母柳氏可能刚生完孩子就被武则天处死了。
其他观点:
在宫斗小说、宫斗剧出现之前。大家看的都是“宫廷剧”。像《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等。都是著名的宫廷剧。其中包含了一些宫斗的内容。这些宫廷戏和历史或者说史料记载比起来。已经差别很大了。今天所谓的宫斗小说、宫斗戏。可以说离着历史更远。
今天的宫斗剧。本质上是一种现代剧。体现着从大学女生宿舍、中小企业职场中抽象出的人际关系。有些宫斗剧的编剧作者。其实是没有或具有较少职场经验的年轻人。他们笔下的宫斗剧情更是充满着对职场的想象而非反映。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的宫斗留下的细节并不多。我们只能通过史料的蛛丝马迹来进行推测。不过。要谈论历史上的宫斗。就要先解释一下后宫。
先秦时代。已经有了一些类似于宫斗的记载。比如西周末年。褒姒推动周幽王废除了王后申后。导致了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出兵。灭亡了西周。但是。这段历史留下的史料非常少。究竟申后与褒姒之间有多少“斗”。是说不清的。而且。西周的灭亡有着复杂的原因。也不可能仅仅由后妃之间的斗争就灭亡了。
更重要的是。先秦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宫。后宫作为一种制度。是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且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要意识形态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换句话说。真正意义上的宫斗。是在西汉时期才逐渐形成。
这是因为。宫斗并不仅仅是女性之间的斗争。还与一个朝代的后宫宫廷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在西汉的后宫。皇后母仪天下。手下有男男女女各类宫官。如大长秋、长信少府等。与皇帝统治下的朝廷官员形成相应的对照关系。到了唐代。这种后宫制度更加完备。《唐六典》里记载。皇后之下的嫔妃都有行政级别。如三妃是正一品。六仪是正二品。美人是正三品。才人是正四品。而服务这些后妃的女官。如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就像外朝的六部尚书。手下还有二十四司。总的来说。后宫。并不是一群女子带着丫鬟在那里天天见面、游玩、呼朋引伴。而是犹如外朝的官僚群体。等级严密。各司其职。而所谓宫斗。则是在这样一种权力的场域中发生的。
历史上的宫斗。本质只有一点。就是皇权的延伸。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朝代。宫斗的表现也各有各的特点。
在两汉。宫斗尤其体现在皇后的废立上。
汉武帝时期。原本“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因为久无子嗣。又被发现在后宫实行巫蛊之事。最终在主父偃的建议下。被汉武帝废后。无独有偶。汉武帝后来所立的卫子夫。最终也是因为太子被诬陷实行巫蛊之事而被废后。在这两个废后的过程中。后妃之间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剧烈冲突。汉武帝的宠爱与抛弃。以及对身后国家政策走向的安排。才是两次废后的真正原因。
等到了汉昭帝、汉宣帝时期。著名的上官太后、许平君、霍成君的故事。终于有了一点宫斗的戏码。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成为皇后时还不到十岁。结果汉昭帝死了。她就成了太后。霍光迎立的昌邑王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以上官太后的名义废掉。登上帝位的是汉宣帝。汉宣帝与妻子许平君的关系非常好。此时。霍光又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入宫当了汉宣帝的后妃。但是汉宣帝仍然立许平君为皇后。霍光本来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但霍光的妻子飞扬跋扈。竟然安排女医毒死了许平君。立霍成君为皇后。当然。等到霍光去世。霍家被诛。这位霍成君也被废后。但是。从这些史料里。也没有霍成君与许平君之间有过怎样具体的争斗。而是由围绕在她们身边的人在运作。
而留下确切记载的。则是汉成帝时期。汉成帝重新赵飞燕。但是赵飞燕没有子嗣。又担心其他的后妃宫女为皇帝生下子嗣。于是偷偷的把汉成帝的各个后代都弄死了。最终汉成帝竟然没有后嗣。导致汉朝不得不再次从旁支寻找皇位继承人。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赵飞燕是依靠谁的人手?依靠何种权势?才得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
综合汉代的一些所谓宫斗会发现。汉代特别重视皇后。这与唐代中后期常年不设皇后。或是清代皇后并不成为宫斗者的目标。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自西汉中期开始。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而儒家对后妃是有说法的。简言之。就是“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换言之。在汉代。只要当了皇后。就意味着儿子将成为储君;只要当了天子。一定会尊崇母族舅氏。也就是外戚。
储君、外戚。这都是皇权的延伸。也意味着巨大的权力。这是汉代的宫斗总是围绕着争夺皇后位置展开的原因。
当这种情况累积数代皇帝。宫斗就会被积压成严重的问题。当汉元帝、汉成帝相继死去。汉哀帝、汉平帝先后即位。后宫里就累积了许多外戚的力量:汉元帝的王皇后。也就是著名的王政君;汉哀帝的母族丁氏、妻族傅氏;汉平帝的母族卫氏。经过几番血腥的争斗。最后还是王政君在王莽的支持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在唐朝。宫斗则与立储结合的更紧密。
唐朝在皇帝即位问题上非常有特点。大家检点史料能发现。大概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缘故。有唐一代。太子夺权的事情屡见不鲜。有的是大臣辅佐逼迫皇帝退位。如武则天和中宗;有的是借着平叛掌握大权。如唐玄宗灭太平公主。睿宗退位;唐肃宗安史之乱后北上灵武。玄宗退位;有的是宦官与皇子合谋。如宦官支持太子宪宗。顺宗退位。而有的则是在皇帝弥留或刚死之际。太子夺权。如肃宗还没死。眼看着皇后被李辅国拖走杀掉。死后代宗即位。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唐代的宫斗就不限于皇帝的后宫。还包括东宫的太子妃等势力。在唐代。太子的废立是常事。因此很多后妃都在努力争宠。结交外臣或宦官。这就导致唐代从中后期。很少有后妃活着被封为皇后。要么是皇帝死了。儿子当了皇帝。尊为皇太后。再追一个皇后的称号。要么是自己死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
这一时期。皇后的位置不那么重要了。能不能培养好儿子。能不能得到实际的支持就很重要了。所以。宫斗的特点就是宫内外势力的结合。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宪宗的郭皇后。完美体现了唐代中后期后宫的特点。她是郭子仪的孙女。却直到死后才追为皇后。有三个子孙当了皇帝。最后皇位还是落在庶子的手里。
先梳理到这里吧。有空再谈。
其他观点:
《甄嬛传》、《母仪天下》、《如懿传》和《延禧攻略》…… 近年来当红的宫斗剧。已经可以列出很长的一个列表。隐隐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电视剧流派。也吸引了一大波的收视率和注意力。这可能会给很多观众一个感觉。历史上的宫斗和电视剧里面也差不多。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
现在的宫斗剧。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古装的办公室政治剧。内容大致是:对方有一个项目。我使坏让他被老板训斥一顿;我的对头给老板打了个小报告。让我本来能升职的没有升职…… 剥去后宫的外衣。其实这就是现代办公室的职场环境。有各种会议上明暗的互撕。还有夹枪带棒的斗争。
在职场中。人们可以这么斗是因为两点:
人身基本上都是安全的。很少有人会把办公室里面的意气转移到人身伤害中;
职场流动性很高。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赢家获得高升。输家大不了也就换个地方继续工作;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办公室的斗争可以嘴炮纷呈。花样百出。大家所需要承担的损失是有限的。
但是。这不是真正的宫斗。真正的宫斗。如果斗起来。就只能有一个赢家。而输的会尸骨无存。其次宫斗也没有任何的流动性。不可能说这个皇宫的皇后我当不了。就换一个皇宫继续从宫女做起?皇城一入深如海。进去了之后除非是做宫女还有放出来的可能。一旦做了有品级的嫔妃。那就是会一直在皇城内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会一直和其他的嫔妃为伍。
这有点类似于以前国营企业里面。人们在一个单位从开始干到退休。这个时候一般大家不会轻易开斗。事实上就拿乾隆朝的这几个皇后和嫔妃来说。没有任何证明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如同延禧攻略或者如懿传里面那样的激烈斗争。因为一般情况下。后宫足够的大。每个后妃的待遇也足够的好。大家没有必要争来争去的。其实也根本不存在专宠的问题。得宠的后妃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姐妹和亲戚的孩子也介绍过来一起侍奉皇帝。这称之为“固宠”——后宫三千。皇帝基本上是不可能专宠一人的。所以多介绍几个和自己相熟的女人做嫔妃。其实是长久之计。
真实的宫中。大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和气气的。很少有斗来斗去的情况。而宫斗一旦真的斗起来。就比电视剧里面的过家家要惨烈。武则天之于王皇后和萧淑妃。不发动则已。一发动就是你死我活。直接借助于一件事情。彻底将对方打倒、打垮。而吕后和戚夫人就更不用说了。戚夫人的儿子被毒死。自己手脚被砍断。放在厕所里面做成了人彘。
电视剧的宫斗。就像武侠片。大家的招数花团锦簇。打上几百上千个回合。你中我一拳。我中你一腿。下次接着打;而真实世界的宫斗。就像两个杀手过招。出手就是要见血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607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皇后,后宫,后妃,武则天,皇帝,儿子,自己的,嫔妃,宫女,都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的后妃宫斗什么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汉安帝的阎皇后长得十分漂亮。又精通音律。深得皇帝专房之宠。不过作为一国之君。总要尽到后宫雨露均占之责。宫女李氏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