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王维的千古第一思亲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创

怎样欣赏王维的千古第一思亲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特别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成了后世人们表达乡愁思亲情感经典语录。

诗开首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点名他的处境。为下文“思”张目。因为在异乡。而且是独自一人。人地两生。孤独无助。所以就免不了经常思乡忆亲。在家时与兄弟亲人一起读书。游戏。品酒。赏乐。那是何乐融融。而今独自一人。又是何等寂寥。两相对比。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到了节日。这种思念就更加强烈。我们要注意。这里不仅是说“重阳节”倍思亲。而是“每逢”都“倍思”。充分表现了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

下联两句是“遥想”。一个“遥”字。相距万里。路途遥远。相见甚难。如何不思?这是承上。“登高”“插茱萸”草。都是当时当地的风俗。是他们相聚之时。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活动内容之一。而今。又是重阳佳节。众兄弟们必然也是和往年一样。而我。却不在其列。孤身一人远在异乡。一众一寡。对比鲜明。感慨孤独。思念欢聚。炽烈的感情。从字里行间。迎面向我们扑来。

这首诗语言精炼。言简意深。对比强烈。意象鲜明。感情沉郁。确实是一首思乡念亲的佳作。

其他观点:

王维的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算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写出了在外漂泊的全球华人的共同情感。每当佳节之时。漂泊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诗。情不自禁地吟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原题下有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与洛阳间漂泊。山东。唐时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以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为他乡的客人。佳节:美好的节日。

一个人独处他乡。成为了他乡的客人。每当美好的节日的时候。就加倍的思念家乡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驱邪。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到处都是头上插着茱萸的人。但却少了一个我。

王维的这首诗。妙在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出了最普遍的人类情感。异乡思亲的情感人人心中有。但总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读了王维的这首诗。就感觉他的每个字都写到了你的心坎上。

独在异乡为异客。诗的第一句。就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这三个字。每个字都个让身处他乡的人黯然神伤。「异乡」、「异客」。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的人。找不到自我的归属。人与整个世界是疏离的。此时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客居他乡。就会常常思念亲人。但是这种思念。在佳节之时。会特别的突出。因为此时。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候。而异乡异客。却只能看着别人家人团聚。有说有笑。自已一人默默承受着孤独的滋味。

诗的前两句。可以说已经将异乡思亲的情感写尽了。再延续这样情感写下去。不免会显得多余。于是。诗的后面两句文情突变。显示出十七岁的王维。已经拥有了老到的诗才。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没有继续写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而是将视角一转。将诗笔宕至家乡的兄弟身上。今天是重阳节。家中的兄弟肯定会一起登离望远。会看到到处都是插着茱萸的人。但是却少了我一个人。

诗的前两句。虽的千古名句。作为情感表达。也是直击心灵感人至深。但作为诗。却太过直白。少了一些韵味。而后两句。恰好补足了这一点。

诗的后两句。让整首诗的蕴含更加丰富。让整首诗的情感变得更加深沉。也让整首诗有了反复品味的空间。四句合在一起。成就了异乡思亲的千古第一诗。如今。这首诗已经成为了漂泊他乡的人思念亲人的时候最好的情感表达。你再也想不到第二首诗为代替它。

清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评:此诗尤万口流传。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

答者:谢小楼

其他观点:

如何鉴赏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

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独自在异乡又恰逢佳节。分外思念家乡。家人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他那时独自一人飘荡在洛阳与在长安之间。诗人的家乡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目为“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

独自在异乡异土即使生活多年。也总有一种外人的感觉。两个“异”更凸显这个陌生的地方与家乡风土人情差异大。异乡的生活是孤独凄然的。因此总是会想念家人。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的生活。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怀念家乡感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最讨厌过节日。每逢佳节。别人都是阖家团圆。幸福安康。只有我孤孤单单的在街上游荡。自己吃饭。自己庆祝。看别人幸福美满的模样我就更加思念家乡。想念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举家团圆的日子。我却只能守着回忆复过。此句看似平淡。实则最为深沉。

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同兄弟们一起等山。采摘茱萸祈求今年平安顺遂。今年兄弟们仍然会登高远眺。采茱萸祈福。可是今年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会不会想起我?会不会也在思念着我。

整首诗没有明提伤和悲。总体平淡质朴。却给我们一种非常悲凉的感情。游子远游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都有此感触。家永远都是最温暖的港湾。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4:57

    异乡,茱萸,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人,的人,兄弟,重阳节,山东,家乡,思念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4:57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样欣赏王维的千古第一思亲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4:5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特别是“每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