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焉初登场为幽州太守,为何中期其子刘璋又成为了益州牧,那刘虞呢?
原创

《三国演义》中刘焉初登场为幽州太守,为何中期其子刘璋又成为了益州牧,那刘虞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刘焉、刘虞都是汉室宗亲。东汉末年一方州牧。刘焉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出生江夏郡竟陵县;刘虞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出生东海郡郯县。

刘焉早年因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后来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刘虞最初被举孝廉。从担任曹吏。到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官。

就在刘焉还没有前往交州上任时。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正好此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肆敛财。刘焉就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汉灵帝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不久。郄俭被黄巾军所杀。刘焉被益州士族迎接进入益州。地位稳固后。刘焉又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直到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三国演义》语焉不详。其第一回内说“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第五十九回又说“却说益州刘璋。字季玉。即刘焉之子。汉鲁恭王之后。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因居于此。后焉官至益州牧。兴平元年患病疽而死。州大吏赵韪等。共保璋为益州牧……”这样。后面的内容就显得非常突兀。而且前后因果有点不搭。这应该说是小说的一个漏洞。

其实。要搞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和传承关系。必须参照《三国志》的相关记载。《三国志•蜀书》里的《刘二牧传》原文是:“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事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贿为官。割剥百姓。以至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趾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

……时焉子……璋为奉车都尉……献帝使璋晓谕焉。焉留璋不遣……兴平元年(焉)痈疽发背而卒。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帅众击刘表。”

这样。在刘备占蜀之前。蜀地及刘焉、刘璋父子的情况及刘焉由冀而益的传承脉络就清楚多了。



其他观点:

这个必须要说明。《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在很多历史问题上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缺乏常识的。关于刘焉、刘虞、刘璋的情况。还是要更正一下《三国演义》中的错误。

一、刘焉

那刘焉在冀州和南阳郡做官的。怎么儿子刘璋跑益州去了呢?其实刘焉自己就去了。而且他还搞出一个大事情“废史立牧”。那是在汉灵帝中平五年。当时在朝中任太常(九卿之一。负责宗庙礼仪)的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建议。说当时各州郡刺史、太守多行贪腐。民不聊生。应该将清廉的宗室成员或朝廷重臣派往各州担任“州牧”(权力凌驾于刺史之上。拥有独立的军政大权)以安定人心。刘焉的建议被汉灵帝采纳。结果。各州的州牧纷纷自立。东汉进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刘焉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是为自己考量的。因为他看天下大乱。恐在朝中难保平安。所以为自己求交州牧(交州地处现在两广一带。没被黄巾军战火波及)。希望在那边扩展自己的势力。结果。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而时任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贪墨无度。刘焉动心。于是改求益州牧。汉灵帝准许。命其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到益州捉捕郤俭。结果人还没到。郤俭已经被黄巾军杀死。黄巾军又给益州从事贾龙打跑了。就这样。刘焉白捡了个便宜。被贾龙迎入益州坐稳了州牧。从此。刘焉在益州发展势力。隔绝益州与朝廷的联系。安抚蜀中本土势力。吸引因战乱逃往益州的军民。成为一方诸侯。

二、刘璋

三、刘虞

中平五年朝廷接受刘焉建议废史立牧后。因为刘虞长期在幽州任职。威望高名声好。被任命为幽州牧。负责平定幽州境内的匪患。刘虞不负所望。将幽州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汉灵帝为此加拜其三公之首的太尉(不过当时三公已经没有太多实际权力了。更多是荣誉官职)。由于刘虞威望甚高。又有清廉之名。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董卓把持朝政后。还拜其为大司马。封襄贲侯。后来晋升太傅。召其入朝。但是因为战乱不断。道路阻隔。任命送不到。

因为刘虞的汉室宗亲身份和地方上的威望。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等以董卓挟持天子。希望立刘虞为帝。或者退一步领尚书事(主持政务)。都被刘虞拒绝。而其他诸侯也是各怀鬼胎。汉献帝派刘虞的儿子侍中刘和向刘虞求救兵。被割据淮南的袁术扣押。另派他人邀请刘虞说要一起出兵解救献帝。公孙瓒看出袁术有诈。结果刘虞不听。派兵到淮南。公孙瓒看刘虞无药可救。转而和袁术联合。劝他不要放走刘和。并且吞掉刘虞派去的军队。事后刘虞知道。恼恨公孙瓒吃里扒外。

由于当时公孙瓒和袁绍一直互相攻杀。公孙瓒败多胜少还不断进攻。刘虞的儿子刘和又从袁术处逃出后被袁绍扣留。刘虞一方面恼恨公孙瓒穷兵黩武害苦百姓。一方面可能也担心自己儿子安危。禁止出兵。公孙瓒恼怒。开始抢掠。二人矛盾彻底激化。还互相上奏朝廷指责对方。最终。刘虞组织十万兵马攻打公孙瓒。虽然人多势众但一来刚刚招募战斗力不足。而来还爱惜百姓房屋不愿意烧城。最后被公孙瓒的精锐击溃。刘虞被擒。公孙瓒挟持刘虞自任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利用完之后诬称刘虞与袁绍合谋意图称帝。将其杀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8

    益州,公孙,刺史,太守,幽州,冀州,阳城,州牧,竟陵,兴平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演义》中刘焉初登场为幽州太守,为何中期其子刘璋又成为了益州牧,那刘虞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8

    刘焉、刘虞都是汉室宗亲。东汉末年一方州牧。刘焉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出生江夏郡竟陵县;刘虞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