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州牧,刺史,郡守有啥关系?
原创

东汉末年州牧,刺史,郡守有啥关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东汉末年。州牧、刺史、郡守都是地方官员的名称。其中州牧、刺史是管理一州的官员。而郡守则是管理郡的官员。

在东汉时期。地方行政区划有州、郡(国)、县三级。其中州一级最高。天下共分十三个州(194年将凉州河西四郡分离出来设立雍州。此后成为十四个州)。州下设郡或者国。郡国下面是县。

州一级的管理者在东汉时期名字曾经几度变化。开始叫刺史。后来改名为州牧。之后又变回刺史这个旧名。在开始的时候。刺史(州牧)的权限不大。只是代表朝廷监察本州地方官员。并不具体管理地方事务。实权不多。

而且刺史(州牧)的官位也不高。俸禄只有区区的六百石。比郡守都要少。但是刺史可以监察本州官员。直接向皇帝报告官员的功过。因此其真正的权力还是蛮大的。

而郡守(如果是封国则是相)是管理本郡(国)所有军民事务的官员。因此实权很大。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刺史(州牧)有监察权但是没有实权。而郡守有实权却受刺史(州牧)的监察。这么一来就形成了很好的制衡。这也是封建时代朝廷控制地方的一种常见手段。

到了黄巾军起义之后。天下纷乱。汉室宗亲刘焉上书建议让宗亲、大臣去地方上担任州牧。直接掌管一州的军民事务。独揽大权。以应对地方动乱。史称“废史立牧”。这一建议实际上就是强化刺史的职权。使他在州一级具备像郡守那样的实权。可以直接掌握地方军政权力。

有些人认为也正是刘焉的建议。导致地方势力的加强。最终导致了后来的军阀混战。

不过实际上东汉末年州牧、刺史两个职务是同时使用的。职权也没那么细分。比如说刘焉担任过益州牧。孔伷担任过豫州刺史。而有时候还会转换。像刘表开始是荆州刺史。后来又是荆州牧。不管他们是刺史还是州牧。都是直接掌控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说不管有没有“废史立牧”。地方势力加强也是大势所趋。

到了董卓进京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各地官员纷纷拥兵自重。很多时候是靠实力说话。而不是看职务高低。

比如说在讨董卓时。长沙太守孙坚率兵北上途中逼死了自己的上司荆州刺史王睿。

还有像冀州牧韩馥按照职务来说。他掌管冀州所有的军政大权。是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是实际上他理论上的部下渤海太守袁绍实力更强。韩馥根本就管不了他。后来还被袁绍夺了冀州。

至于幽州牧刘虞更倒霉。他同样管不了自己的下属北平太守公孙瓒。后来刘虞率兵讨伐公孙瓒。反被击败。最后被杀。

所以到了东汉后期。官职的高低和名称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谁的实力强。就能攫取更多的地盘。然后自己给自己封官。东汉皇帝彻底成为了摆设。

其他观点:

三者中最早出现的是郡守。

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制度之一的郡县制。在春秋时代就初见滥觞:

《逸周书作雒》:\"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但此时郡县制度尚不明晰。各国各置郡县。大小各异。往往也不相统属。

作为职务的“守”在战国就已出现。魏国名将吴起就曾任“西河守”。但西河究竟是郡还是县并无定论。而此职也有较强军事性质。与后世不尽相同。

真正意义的郡守是秦始皇任上确定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从此郡守成为正式地方官一级。长期沿用(汉景帝后改称太守。职权不变)。直到唐朝中期才退出官方制度。但仍在非正式场合指代刺史或知州知府。

秦朝时。郡是国家一级行政区。郡守直接向中央负责。汉朝沿袭秦制。郡国数量不断增多(始皇初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八郡。至汉武帝时已多至一百余郡)。直接管制出现困难。于是出现了新制度:

《后汉书·百官志五》: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无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更为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一州属司隶校尉。诸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

刺史州牧开始并非地方行政官员。而是中央派出的监察人员。不能干涉地方行政事务。品级也低于太守(太守二千石。刺史六百石)。但由于刺史们有较多机会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他们的意见能够左右地方官员升迁。所以为官员们所畏惧。逐渐插手地方行政。最终成为郡守事实上级。州也演变为统辖郡的一级行政区划。

制度初创时刺史州牧并无明显区别。只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但到东汉末年。情况有了变化:

《后汉书·刘焉传》: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会益州刺史郗俭在政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刺史张懿、凉州刺史耿鄙并为寇贼所害。故焉议得用。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可见东汉末年州牧权位均高于刺史。是辖区郡守正式上级。但由于随后天下大乱。制度建设随之混乱。军阀们往往混用州牧刺史称号。使得二者重新混同。到魏晋时正式废止州牧。州的长官统一为刺史。秦朝创立的郡县两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9

    刺史,州牧,郡守,太守,地方,东汉,官员,冀州,郡县,益州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东汉末年州牧,刺史,郡守有啥关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9

    东汉末年。州牧、刺史、郡守都是地方官员的名称。其中州牧、刺史是管理一州的官员。而郡守则是管理郡的官员。在东汉时期。地方